五十 教單于折箭 六軍辟易 奮英雄怒
關燈
小
中
大
。
兩人齊聲喝道:“走吧!”将耶律洪基魁偉的身子從馬背上提落,轉身急奔。
四下裡遼将遼兵見皇帝落入敵手,大驚狂呼。
幾十名親兵奮不顧身地撲上來想救皇帝,都給虛竹飛足踢開。
二人擒住遼帝,心中大喜,突見蕭峰飛身趕來,齊聲叫道:“大哥!”不料蕭峰雙掌疾發,呼呼兩聲,分襲二人。
二人都大吃一驚,見掌力襲來,隻得舉掌擋架,砰砰兩聲,四掌相撞,掌風激蕩,蕭峰向前一沖,已乘勢将耶律洪基拉了過去。
這時遼軍和中原群豪分從南北湧上,一邊想搶回皇帝,一邊要做蕭峰、段譽、虛竹三人的接應。
蕭峰大聲叫道:“誰都别動,我自有話對大遼皇帝禀告。
”遼軍和群豪登時停了腳步,雙方隻遠遠呐喊,不敢沖殺上來,更不敢放箭。
虛竹和段譽也退開三步,分站耶律洪基身後,防他逃回陣中,并阻契丹高手前來相救。
梅蘭竹菊四姝站在段譽身後,各挺長劍,以擋敵人射來的冷箭。
這時耶律洪基臉上已沒半點血色,心想:“這蕭峰的性子甚是剛烈,我将他囚于獅籠之中,折辱得他好生厲害。
此刻既落在他手中,他定要盡情報複,再也不肯饒我性命了。
”卻聽蕭峰道:“陛下,這兩位是我的結義兄弟,不會傷害于你,你可放心。
”耶律洪基哼了一聲,回頭向虛竹看了一眼,又向段譽看了一眼。
蕭峰道:“我這個二弟虛竹子,乃靈鹫宮主人,三弟是大理國段王子。
臣也曾向陛下說起過。
”耶律洪基點了點頭,說道:“果然了得!” 蕭峰道:“我們立時便請陛下回陣,隻是想求陛下賞賜。
” 耶律洪基幾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心想:“天下哪有這樣的便宜事?啊,是了,蕭峰已回心轉意,求我封他三人為官。
”登時滿面笑容,說道:“你們有何求懇,我無有不允。
”他本來語音發顫,這兩句話中卻又有了皇帝的尊嚴。
蕭峰道:“陛下已是我兩個兄弟的俘虜,照咱們契丹人的規矩,陛下須得以彩物自贖才是。
”耶律洪基眉頭微皺,問道:“要什麼?”蕭峰道:“微臣鬥膽代兩個兄弟開口,要陛下金口一諾。
”耶律洪基哈哈一笑,說道:“普天之下,我當真拿不出的物事卻也不多,你盡管獅子大開口便了。
” 蕭峰朗聲道:“是要陛下答允立即退兵,終陛下一生,不許遼軍一兵一卒越宋遼疆界。
” 段譽登時大喜,心想:“遼軍不逾宋遼邊界,便不能插翅來犯我大理了。
”忙道:“正是,你答允了這句話,我們立即放你回去。
”轉念一想:“擒到遼帝,二哥出力比我更多,卻不知他有何求?”向虛竹道:“二哥,你要契丹皇帝什麼東西贖身?”虛竹搖頭道:“我也隻要這一句話。
” 耶律洪基臉色甚是陰森,沉聲道:“你們膽敢脅迫于我?我若不允呢?” 蕭峰朗聲道:“那麼臣便和陛下同歸于盡。
咱二人當年結義,也曾有過但願同年同月同日死的誓言。
” 耶律洪基一凜,尋思:“這蕭峰是個天不怕、地不怕的亡命之徒,向來說話一是一,二是二,我若不答允,隻怕要真的向我出手冒犯。
死于這莽夫之手,可大大的不值得。
”哈哈一笑,朗聲道:“以我耶律洪基一命,換得宋遼兩國數十年平安。
好兄弟,你可把我的性命瞧得挺貴重哪!” 蕭峰道:“陛下乃大遼之主。
普天之下,豈有比陛下更貴重的?” 耶律洪基又是一笑,道:“如此說來,當年女真人向我要黃金五百兩、白銀五千兩、駿馬三百匹,眼界忒也淺了?”蕭峰略一躬身,不再答話。
耶律洪基回過頭來,見手下将士最近的也在百步之外,無論如何不能救自己脫險,權衡輕重,世上更無比性命更貴重的事物,當即從箭壺中抽出一枝雕翎狼牙箭,雙手一彎,啪的一聲,折為兩段,投在地下,說道:“答允你了。
” 蕭峰躬身道:“多謝陛下。
” 耶律洪基轉過身來,舉步欲行,卻見虛竹和段譽四目炯炯地瞧着自己,并無讓路之意,回頭再向蕭峰瞧去,見他也默不作聲,登時會意,知他三人是怕自己食言,當即拔出寶刀,高舉過頂,大聲說道:“大遼三軍聽令。
” 遼軍中鼓聲擂起,一通鼓罷,立時止歇。
耶律洪基說道:“大軍北歸,南征之舉作罷。
”他頓了頓,又大聲叫道:“于我一生之中,不許我大遼國一兵一卒,侵犯大宋邊界。
”說罷,寶刀一落,遼軍中又擂起鼓來。
蕭峰右手拾起地下斷箭,高高舉起,運足内力,大聲說道:“我是遼國南院大王蕭峰,奉陛下聖旨宣示:陛下恩德天高地厚,折箭為誓,下旨終生不準大遼國一兵一卒侵犯大宋邊界。
”他内力充沛,這一下提聲宣示,關上關下十餘萬兵将盡皆聽聞。
他見耶律洪基并無不同言語,便躬身道:“恭送陛下回陣。
” 虛竹和段譽往兩旁一讓,繞到蕭峰身後。
耶律洪基又驚又喜,又是慚愧,雖急欲身離險境,卻不願在蕭峰和遼軍之前示弱,當下強自鎮靜,緩步走回本陣。
遼軍中數十名親兵飛騎馳出,搶來迎接。
耶律洪基初時腳步尚緩,但禁不住越走越快,隻覺雙腿無力,幾欲跌倒,雙手發顫,額頭汗水更涔涔而下。
待得侍衛馳到身前,滾鞍下馬而将坐騎牽到他身前,耶律洪基已全身發軟,左腳踏入腳镫,卻翻不上鞍去。
兩名侍衛扶住他後腰和臀部,用力托舉,耶律洪基這才上馬。
衆遼軍見皇帝無恙歸來,大聲歡呼:“萬歲,萬歲,萬萬歲!” 這時雁門關上的宋軍、關下的群豪聽到遼帝下令退兵,并說終他一生不許遼軍一兵一卒犯界,也是歡聲雷動。
衆人均知契丹人雖兇殘好殺,但向來極為守信,與大宋之間有何交往,極少背約食言,當年宋遼兩國締結“澶淵之盟”,雙方迄今信守,何況遼帝在兩軍陣前親口頒令,遼國南院大王接旨複述,兩軍人人聽見。
倘若日後反悔,大遼舉國上下都要瞧他不起,他這皇帝之位都怕坐不安穩。
耶律洪基臉色陰郁,心想我這次為蕭峰這厮所脅,許下如此重大諾言,方得脫身以歸,實是丢盡顔面,大損國威。
可是從遼軍将士歡呼萬歲聲中聽來,衆軍擁戴之情卻又似出自至誠。
他眼光從衆士卒臉上緩緩掠過,見一個個容光煥發,盡皆欣悅。
衆士卒想到即刻便可班師,回家與父母妻兒團聚,既無萬裡征戰之苦,又無葬身異域之險,自皆大喜過望。
契丹人雖骁勇善戰,但兵兇戰危,誰都難保不死,得能免去這場戰禍,除了少數想在征戰中升官發财的悍将之外,盡都歡喜。
耶律洪基心中一凜:“原來我這些士卒也不想去攻打南朝,我若揮軍南征,卻也未必便能一戰而克。
”又想:“那些女真蠻子大是可惡,留在契丹背後,實是心腹大患。
我派兵去将這些蠻子掃蕩了再說。
”舉起寶刀,高聲下旨:“北院大王傳令下去,後隊變前隊,班師南京!” 軍中皮鼓号角響起,傳下禦旨,但聽得歡呼之聲,從近處越傳越遠。
耶律洪基回過頭來,見蕭峰仍一動不動地站在當地。
耶律洪基冷笑一聲,朗聲道:“蕭大王,你為大宋立下如此大功,高官厚祿,指日可待!” 蕭峰大聲道:“陛下,蕭峰是契丹人,曾與陛下義結金蘭,今日威迫陛下,成為契丹的大罪人,既不忠,又不義,此後有何面目立于天地之間?”舉起右手中的兩截斷箭,内功運處,右臂回戳,噗的一聲,插入了自己心口。
耶律洪基“啊”的一聲驚呼,縱馬上前幾步,但随即又勒馬停步。
段譽和虛竹隻吓得魂飛魄散,雙雙搶近,齊叫:“大哥,大哥!”卻見兩截斷箭插正了心髒,蕭峰雙目緊閉,已然氣絕。
虛竹忙撕開他胸口的衣衫,欲待施救,但箭中心髒,再難挽救,隻見他胸口肌膚上刺着一個青郁郁的狼頭,張口露齒,神情猙獰。
虛竹和段譽放聲大哭,拜倒于地。
丐幫中群丐一齊擁上,團團拜伏。
吳長風捶胸叫道:“喬幫主,你雖是契丹人,卻比我們這些不成器的漢人英雄萬倍!” 中原群豪一個個圍攏,許多人低聲議論:“喬幫主果真是契丹人嗎?那麼他為什麼反來幫助大宋?看來契丹人中也有英雄豪傑。
” “他自幼在咱們漢人中間長大,學到了漢人大仁大義。
” “兩國罷兵,他成了排難解紛的大功臣,卻用不着自尋短見啊。
” “他雖于大宋有功,在遼國卻成了叛國助敵的賣國反賊。
他這是畏罪自殺。
” “什麼畏不畏的?喬幫主這樣的大英雄,天下還有什麼事要畏懼?” 耶律洪基見蕭峰自盡,心下一片茫然:“他到底對我大遼是有功還是有過?他苦苦勸我不可伐宋,到底是為了宋人還是為了契丹?他和我結義為兄弟,始終對我忠心耿耿,今日自盡于雁門關前,當然決不是貪圖南朝的功名富貴,那……那卻又為了什麼?”他搖了搖頭,微微苦笑,拉轉馬頭,從遼軍陣中穿了過去。
蹄聲響動,遼軍千乘萬騎又向北行。
衆将士不住回頭,望向地下蕭峰的屍體。
隻聽得鳴聲哇哇,一群鴻雁越過衆軍的頭頂,從夾峙的雙峰之間,從雁門關上空飛行向南。
遼軍漸去漸遠,蹄聲隐隐,又化作了山後的悶雷。
虛竹、段譽等一幹人站在蕭峰的遺體之旁,有的放聲号哭,有的默默垂淚。
忽聽得一個少女的聲音尖聲叫道:“走開,走開!大家都走開。
你們害死了我姊夫,在這裡假惺惺地灑幾點眼淚,有什麼用?”她一面說,一面伸手猛力推開衆人,正是阿紫。
虛竹等自不和她一般見識,給她一推,都讓了開去。
阿紫凝視着蕭峰的屍體,怔怔地瞧了半晌,柔聲說道:“姊夫,這些都是壞人,你别理睬他們,隻有阿紫,才真正地待你好。
”說着俯身下去,抱起蕭峰屍身。
蕭峰身子長大,上半身為她抱着,兩腳仍垂在地下。
阿紫又道:“姊夫,你現下才真的乖了,我抱着你,你也不推開我。
是啊,要這樣才好。
” 虛竹和段譽對望了一眼,均想:“她傷心過度,有些神智失常了。
”段譽垂淚道:“小妹,蕭大哥慷慨就義,普惠世人,你……你……”走上幾步,去接抱蕭峰的屍體。
阿紫厲聲道:“你别來搶我姊夫,他是我的,誰也不能動。
” 段譽回過頭來,向梅劍使個眼色。
梅劍與蘭劍會意,走到阿紫身畔,輕輕道:“段姑娘,蕭大俠逝世,咱們商量怎地給他安葬……” 突然阿紫尖聲大叫,梅劍與蘭劍吓了一跳,退開兩步。
阿紫叫道:“走開,走開!你再走近一步,我先殺了你們。
”梅劍與蘭劍皺了眉頭,向段譽搖了搖頭。
忽聽得關門左側的群山中有人長聲叫道:“阿紫,阿紫,我聽到你聲音了,你在哪裡?你在哪裡?”叫聲凄厲,許多人認得是做過丐幫幫主、化名為莊聚賢的遊坦之。
各人轉過頭向叫聲來處望去,隻見遊坦之雙目成了兩個黑洞,雙手分持竹杖,左杖探路,右杖搭在一個中年漢子的肩頭上,從山坳裡轉了出來。
那中年漢子卻是留守靈鹫宮的烏老大。
但見他臉容憔悴,衣衫破爛,一副無可奈何的神情,虛竹等登時明白,遊坦之是逼着他領路來尋阿紫,一路之上,想必烏老大吃了不少苦頭。
阿紫怒道:“你來幹什麼?我不要見你,我不要見你。
” 遊坦之喜道:“啊,你果然在這裡,我聽見你聲音了,終于找到你了!”右杖上運勁一推,烏老大不由自主地向前飛奔。
兩人來得好快,頃刻之間,便已到了阿紫身邊。
虛竹和段譽等正無法可施,見遊坦之到來,心想此人甘願以雙目送給阿紫,和她淵源極深,或可勸得她明白,便又退開了幾步,不打擾他二人說話。
遊坦之道:“阿紫姑娘,你很好吧?沒人欺侮姑娘吧?”一張醜臉之上,現出了又是喜悅、又是關切的神色。
阿紫道:“有人欺侮我了,你怎麼辦?”遊坦之忙道:“是誰得罪了姑娘?姑娘快跟我說,我去跟他拼命。
”阿紫冷笑一聲,指着身邊衆人,說道:“他們個個都欺侮了我,你一古腦兒将他們都殺了吧!” 遊坦之道:“是。
”問烏老大道:“老烏,是些什麼人得罪了姑娘?”烏老大道:“人多得很,你殺不了的。
”遊坦之道:“殺不了也要殺,誰叫他們得罪了阿紫姑娘。
” 阿紫怒道:“我現下和姊夫在一起,此後永遠不會分離了。
你給我走得遠遠的,我再也不要見你。
”遊坦之傷心欲絕,說道:“你……你再也不要見我……” 阿紫高聲道:“啊,是了,我的眼睛是你給我的。
姊夫說我欠了你恩情,要我好好待你。
我可偏不喜歡。
”蓦地右手伸出,往自己眼中插落,竟将兩顆眼珠子挖了出來,用力向遊坦之擲去,叫道:“還你,還你!從今以後,我再也不欠你什麼了。
免得我姊夫老是逼我,要我跟你在一起。
” 遊坦之雖不能視物,但聽到身周衆人齊聲驚呼,聲音中帶着惶懼,也知是發生了慘禍奇變,嘶聲叫道:“阿紫姑娘,阿紫姑娘!” 阿紫抱着蕭峰的屍身,柔聲說道:“姊夫,咱們再也不欠别人什麼了。
我一直想你永遠和我在一起,今日總算如了我心願。
”說着抱着蕭峰,邁步便行。
群豪見她眼眶中鮮血流出,掠過她雪白的臉龐,人人心下驚怖,見她走來,便都讓開幾步。
隻見她筆直向前走去,漸漸走近山邊深谷。
衆人都叫了起來:“停步,停步!前面是深谷!” 段譽飛步追來,叫道:“小妹,你……” 但阿紫向前直奔,突然間足下踏一個空,竟向萬丈深谷中摔了下去。
段譽伸手抓時,嗤的一聲,隻抓到她衣袖的一角,突然身旁風聲勁急,有人搶過,段譽向左一讓,隻見遊坦之也向谷中摔落。
段譽叫道:“啊喲!”向谷中望去,但見雲封霧鎖,不知下面究竟有多深。
群豪站在山谷邊上,盡皆唏噓歎息。
武功較差者見到山谷旁尖石嶙峋,有如銳刀利劍,無不心驚。
玄渡等年長之人,知道當年玄慈、汪幫主等在雁門關外伏擊契丹武士的故事,知蕭峰之母的屍身便葬在這深谷之中。
忽聽關上鼓聲響起,那傳令軍官叫道:“奉鎮守雁門關都指揮張将軍将令:爾等既非遼國奸細,特準爾等入關,唯須安份守已,聽由安排,不得擅自行動。
” 關下群豪破口大罵:“咱們甯死也不進你這狗官把守的關口!”“若不是狗官昏懦,蕭大俠也不緻送了性命!”“大家沖進關去,殺了狗官!”衆人戟指關頭,拍手頓足地叫罵。
那鎮守雁門關指揮使見群豪聲勢洶洶,急忙改傳号令,又不準衆人進關,待見群豪罵了一陣,漸漸散去,上山繞道南歸,這才寬心。
虛竹、段譽、吳長風等迄未死心,仍盼忽有奇迹,蕭峰竟然複活,抱了阿紫從谷中上來。
各人待到深夜,不見有何動靜,當夜便在谷口露宿。
鎮守雁門關指揮使張将軍修下捷表,快馬送到汴梁,說道親率部下将士,血戰數日,力敵遼軍十餘萬,幸陛下洪福齊天,朝中大臣指示機宜,衆将士用命,格斃遼國統軍元帥南院大王蕭峰,殺傷遼軍數千,遼主耶律洪基不逞而退。
宋帝趙煦得表大喜,傳旨關邊,犒賞三軍,自宰相以至樞密使、指揮使以下,均各加官晉爵。
趙煦自覺英明神武,遠邁太祖、太宗,連日賜宴朝臣,宮中與後妃歡慶。
歌功頌德之聲,洋洋盈耳,慶祝大捷之表,源源而來。
段譽與虛竹、玄渡、吳長風等群豪分手,自與木婉清、鐘靈、華赫艮、範骅、巴天石、朱丹臣,以及曉蕾、梅蘭竹菊等人南赴大理。
曉蕾與梅蘭竹菊對虛竹夫婦依依不舍,灑淚而别。
段譽等一行自中原沿四川、吐蕃邊境南行,進入大理國境,王語嫣已和大理國的侍衛、武士候在邊界迎接。
段譽說起蕭峰和阿紫的情事,衆人無不黯然神傷。
一行人徑向南行,段譽不欲驚動百姓,命衆人不換百官服色,仍作原來的行商打扮。
段譽向王語嫣說了曉蕾及梅蘭竹菊四女的情狀來曆,王語嫣笑笑不語,過了一會,問道:“你二哥、二嫂給了你這五個女孩兒,你封誰做皇後,誰做妃子啊?”段譽微笑道:“她們都是我大理國的郡主娘娘,都是我的妹子,跟你一樣。
”王語嫣道:“譽哥,你仔細瞧瞧我,跟我老實說,我近來有了什麼不同?” 段譽凝視她面容眉目,隻見她嬌豔如昔,秀眉明眸、櫻唇小口,絲毫無異,說道:“你跟我第一天見你時一模一樣。
”王語嫣退開一步,幽幽地道:“我昨天多了一根白頭發,左邊眼角上多了一道皺紋,你不再留心我了,因此你瞧不出來。
我一天老過一天了。
”段譽歎道:“生老病死,人之大苦,世上有誰不一天老過一天?” 王語嫣道:“那幾個梅蘭竹菊小妹妹,天真活潑,就像幾年前的我一樣。
”段譽道:“你比她們美得多。
”王語嫣道:“美有什麼用?我甯可像她們那樣年輕可愛。
” 段譽道:“在我心中,你比她們更加年輕可愛。
”王語嫣歎道:“譽哥,以前我心中常說:‘段郎雖然武功不行、傻裡傻氣,畢竟忠厚老實,挺靠得住,決不對我說半句假話。
’這份好處,現下可又沒了。
”段譽急道:“我沒變啊。
我仍然武功不行、傻裡傻氣,但忠厚老實,挺靠得住,決不對你說半句假話。
”王語嫣道:“你現今說假話,就說整個全句,不說半句,要不然就說兩句三句、十句八句。
唉!生老病死,我甯可快些生病、快快死了,免得變成個醜老太婆,天天聽你說假話騙我。
”段譽聽她老是挑眼,隻說了些捉拿遼帝耶律洪基的經過,便自去跟木婉清說話。
段譽等一行傍山道南下,來到善巨郡、謀統府一帶(今麗江、劍川、鶴慶等地之北),其西、其北為高黎貢山、大雪山,到處是崇山峻嶺、深澗急湍,地勢甚險。
這天在善巨郡山邊一家鄉村大屋中歇宿,段譽剛要就寝,巴天石敲門求見,對段譽道:“皇上,王姑娘跟我商量‘不老長春谷’的事,臣說要來向皇上請示。
” 段譽微覺詫異,問道:“不老長春谷是什麼地方?”巴天石道:“這一帶人都說,善巨郡之北、吐蕃以南的高山中,有處地方叫做‘不老長春谷’,那裡的人個個活到一百歲以上,且百歲老人又都烏發朱顔,好似十來歲的少年少女一般。
臣沒去過那地方,也沒見過那地方的人,不過許多人都言之鑿鑿,臣從小就聽說了。
王姑娘要臣帶領前去查看,也不知‘不老長春’到底有沒有這回事?” 這時梅蘭竹菊四女也進房來,菊劍接口道:“不老長春,自然是真的。
我們童姥就會得‘天長地久不老長春功’。
她老人家九十六歲了,模樣還像個小姑娘一般。
”竹劍道:“可惜她老人家沒活到一百歲,就給她師妹李秋水害死了。
” 段譽心想,王語嫣這幾天正大為青春消逝而煩惱,這“不老長春功”恰恰可投其所好,可惜二哥、二嫂不在眼前
兩人齊聲喝道:“走吧!”将耶律洪基魁偉的身子從馬背上提落,轉身急奔。
四下裡遼将遼兵見皇帝落入敵手,大驚狂呼。
幾十名親兵奮不顧身地撲上來想救皇帝,都給虛竹飛足踢開。
二人擒住遼帝,心中大喜,突見蕭峰飛身趕來,齊聲叫道:“大哥!”不料蕭峰雙掌疾發,呼呼兩聲,分襲二人。
二人都大吃一驚,見掌力襲來,隻得舉掌擋架,砰砰兩聲,四掌相撞,掌風激蕩,蕭峰向前一沖,已乘勢将耶律洪基拉了過去。
這時遼軍和中原群豪分從南北湧上,一邊想搶回皇帝,一邊要做蕭峰、段譽、虛竹三人的接應。
蕭峰大聲叫道:“誰都别動,我自有話對大遼皇帝禀告。
”遼軍和群豪登時停了腳步,雙方隻遠遠呐喊,不敢沖殺上來,更不敢放箭。
虛竹和段譽也退開三步,分站耶律洪基身後,防他逃回陣中,并阻契丹高手前來相救。
梅蘭竹菊四姝站在段譽身後,各挺長劍,以擋敵人射來的冷箭。
這時耶律洪基臉上已沒半點血色,心想:“這蕭峰的性子甚是剛烈,我将他囚于獅籠之中,折辱得他好生厲害。
此刻既落在他手中,他定要盡情報複,再也不肯饒我性命了。
”卻聽蕭峰道:“陛下,這兩位是我的結義兄弟,不會傷害于你,你可放心。
”耶律洪基哼了一聲,回頭向虛竹看了一眼,又向段譽看了一眼。
蕭峰道:“我這個二弟虛竹子,乃靈鹫宮主人,三弟是大理國段王子。
臣也曾向陛下說起過。
”耶律洪基點了點頭,說道:“果然了得!” 蕭峰道:“我們立時便請陛下回陣,隻是想求陛下賞賜。
” 耶律洪基幾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心想:“天下哪有這樣的便宜事?啊,是了,蕭峰已回心轉意,求我封他三人為官。
”登時滿面笑容,說道:“你們有何求懇,我無有不允。
”他本來語音發顫,這兩句話中卻又有了皇帝的尊嚴。
蕭峰道:“陛下已是我兩個兄弟的俘虜,照咱們契丹人的規矩,陛下須得以彩物自贖才是。
”耶律洪基眉頭微皺,問道:“要什麼?”蕭峰道:“微臣鬥膽代兩個兄弟開口,要陛下金口一諾。
”耶律洪基哈哈一笑,說道:“普天之下,我當真拿不出的物事卻也不多,你盡管獅子大開口便了。
” 蕭峰朗聲道:“是要陛下答允立即退兵,終陛下一生,不許遼軍一兵一卒越宋遼疆界。
” 段譽登時大喜,心想:“遼軍不逾宋遼邊界,便不能插翅來犯我大理了。
”忙道:“正是,你答允了這句話,我們立即放你回去。
”轉念一想:“擒到遼帝,二哥出力比我更多,卻不知他有何求?”向虛竹道:“二哥,你要契丹皇帝什麼東西贖身?”虛竹搖頭道:“我也隻要這一句話。
” 耶律洪基臉色甚是陰森,沉聲道:“你們膽敢脅迫于我?我若不允呢?” 蕭峰朗聲道:“那麼臣便和陛下同歸于盡。
咱二人當年結義,也曾有過但願同年同月同日死的誓言。
” 耶律洪基一凜,尋思:“這蕭峰是個天不怕、地不怕的亡命之徒,向來說話一是一,二是二,我若不答允,隻怕要真的向我出手冒犯。
死于這莽夫之手,可大大的不值得。
”哈哈一笑,朗聲道:“以我耶律洪基一命,換得宋遼兩國數十年平安。
好兄弟,你可把我的性命瞧得挺貴重哪!” 蕭峰道:“陛下乃大遼之主。
普天之下,豈有比陛下更貴重的?” 耶律洪基又是一笑,道:“如此說來,當年女真人向我要黃金五百兩、白銀五千兩、駿馬三百匹,眼界忒也淺了?”蕭峰略一躬身,不再答話。
耶律洪基回過頭來,見手下将士最近的也在百步之外,無論如何不能救自己脫險,權衡輕重,世上更無比性命更貴重的事物,當即從箭壺中抽出一枝雕翎狼牙箭,雙手一彎,啪的一聲,折為兩段,投在地下,說道:“答允你了。
” 蕭峰躬身道:“多謝陛下。
” 耶律洪基轉過身來,舉步欲行,卻見虛竹和段譽四目炯炯地瞧着自己,并無讓路之意,回頭再向蕭峰瞧去,見他也默不作聲,登時會意,知他三人是怕自己食言,當即拔出寶刀,高舉過頂,大聲說道:“大遼三軍聽令。
” 遼軍中鼓聲擂起,一通鼓罷,立時止歇。
耶律洪基說道:“大軍北歸,南征之舉作罷。
”他頓了頓,又大聲叫道:“于我一生之中,不許我大遼國一兵一卒,侵犯大宋邊界。
”說罷,寶刀一落,遼軍中又擂起鼓來。
蕭峰右手拾起地下斷箭,高高舉起,運足内力,大聲說道:“我是遼國南院大王蕭峰,奉陛下聖旨宣示:陛下恩德天高地厚,折箭為誓,下旨終生不準大遼國一兵一卒侵犯大宋邊界。
”他内力充沛,這一下提聲宣示,關上關下十餘萬兵将盡皆聽聞。
他見耶律洪基并無不同言語,便躬身道:“恭送陛下回陣。
” 虛竹和段譽往兩旁一讓,繞到蕭峰身後。
耶律洪基又驚又喜,又是慚愧,雖急欲身離險境,卻不願在蕭峰和遼軍之前示弱,當下強自鎮靜,緩步走回本陣。
遼軍中數十名親兵飛騎馳出,搶來迎接。
耶律洪基初時腳步尚緩,但禁不住越走越快,隻覺雙腿無力,幾欲跌倒,雙手發顫,額頭汗水更涔涔而下。
待得侍衛馳到身前,滾鞍下馬而将坐騎牽到他身前,耶律洪基已全身發軟,左腳踏入腳镫,卻翻不上鞍去。
兩名侍衛扶住他後腰和臀部,用力托舉,耶律洪基這才上馬。
衆遼軍見皇帝無恙歸來,大聲歡呼:“萬歲,萬歲,萬萬歲!” 這時雁門關上的宋軍、關下的群豪聽到遼帝下令退兵,并說終他一生不許遼軍一兵一卒犯界,也是歡聲雷動。
衆人均知契丹人雖兇殘好殺,但向來極為守信,與大宋之間有何交往,極少背約食言,當年宋遼兩國締結“澶淵之盟”,雙方迄今信守,何況遼帝在兩軍陣前親口頒令,遼國南院大王接旨複述,兩軍人人聽見。
倘若日後反悔,大遼舉國上下都要瞧他不起,他這皇帝之位都怕坐不安穩。
耶律洪基臉色陰郁,心想我這次為蕭峰這厮所脅,許下如此重大諾言,方得脫身以歸,實是丢盡顔面,大損國威。
可是從遼軍将士歡呼萬歲聲中聽來,衆軍擁戴之情卻又似出自至誠。
他眼光從衆士卒臉上緩緩掠過,見一個個容光煥發,盡皆欣悅。
衆士卒想到即刻便可班師,回家與父母妻兒團聚,既無萬裡征戰之苦,又無葬身異域之險,自皆大喜過望。
契丹人雖骁勇善戰,但兵兇戰危,誰都難保不死,得能免去這場戰禍,除了少數想在征戰中升官發财的悍将之外,盡都歡喜。
耶律洪基心中一凜:“原來我這些士卒也不想去攻打南朝,我若揮軍南征,卻也未必便能一戰而克。
”又想:“那些女真蠻子大是可惡,留在契丹背後,實是心腹大患。
我派兵去将這些蠻子掃蕩了再說。
”舉起寶刀,高聲下旨:“北院大王傳令下去,後隊變前隊,班師南京!” 軍中皮鼓号角響起,傳下禦旨,但聽得歡呼之聲,從近處越傳越遠。
耶律洪基回過頭來,見蕭峰仍一動不動地站在當地。
耶律洪基冷笑一聲,朗聲道:“蕭大王,你為大宋立下如此大功,高官厚祿,指日可待!” 蕭峰大聲道:“陛下,蕭峰是契丹人,曾與陛下義結金蘭,今日威迫陛下,成為契丹的大罪人,既不忠,又不義,此後有何面目立于天地之間?”舉起右手中的兩截斷箭,内功運處,右臂回戳,噗的一聲,插入了自己心口。
耶律洪基“啊”的一聲驚呼,縱馬上前幾步,但随即又勒馬停步。
段譽和虛竹隻吓得魂飛魄散,雙雙搶近,齊叫:“大哥,大哥!”卻見兩截斷箭插正了心髒,蕭峰雙目緊閉,已然氣絕。
虛竹忙撕開他胸口的衣衫,欲待施救,但箭中心髒,再難挽救,隻見他胸口肌膚上刺着一個青郁郁的狼頭,張口露齒,神情猙獰。
虛竹和段譽放聲大哭,拜倒于地。
丐幫中群丐一齊擁上,團團拜伏。
吳長風捶胸叫道:“喬幫主,你雖是契丹人,卻比我們這些不成器的漢人英雄萬倍!” 中原群豪一個個圍攏,許多人低聲議論:“喬幫主果真是契丹人嗎?那麼他為什麼反來幫助大宋?看來契丹人中也有英雄豪傑。
” “他自幼在咱們漢人中間長大,學到了漢人大仁大義。
” “兩國罷兵,他成了排難解紛的大功臣,卻用不着自尋短見啊。
” “他雖于大宋有功,在遼國卻成了叛國助敵的賣國反賊。
他這是畏罪自殺。
” “什麼畏不畏的?喬幫主這樣的大英雄,天下還有什麼事要畏懼?” 耶律洪基見蕭峰自盡,心下一片茫然:“他到底對我大遼是有功還是有過?他苦苦勸我不可伐宋,到底是為了宋人還是為了契丹?他和我結義為兄弟,始終對我忠心耿耿,今日自盡于雁門關前,當然決不是貪圖南朝的功名富貴,那……那卻又為了什麼?”他搖了搖頭,微微苦笑,拉轉馬頭,從遼軍陣中穿了過去。
蹄聲響動,遼軍千乘萬騎又向北行。
衆将士不住回頭,望向地下蕭峰的屍體。
隻聽得鳴聲哇哇,一群鴻雁越過衆軍的頭頂,從夾峙的雙峰之間,從雁門關上空飛行向南。
遼軍漸去漸遠,蹄聲隐隐,又化作了山後的悶雷。
虛竹、段譽等一幹人站在蕭峰的遺體之旁,有的放聲号哭,有的默默垂淚。
忽聽得一個少女的聲音尖聲叫道:“走開,走開!大家都走開。
你們害死了我姊夫,在這裡假惺惺地灑幾點眼淚,有什麼用?”她一面說,一面伸手猛力推開衆人,正是阿紫。
虛竹等自不和她一般見識,給她一推,都讓了開去。
阿紫凝視着蕭峰的屍體,怔怔地瞧了半晌,柔聲說道:“姊夫,這些都是壞人,你别理睬他們,隻有阿紫,才真正地待你好。
”說着俯身下去,抱起蕭峰屍身。
蕭峰身子長大,上半身為她抱着,兩腳仍垂在地下。
阿紫又道:“姊夫,你現下才真的乖了,我抱着你,你也不推開我。
是啊,要這樣才好。
” 虛竹和段譽對望了一眼,均想:“她傷心過度,有些神智失常了。
”段譽垂淚道:“小妹,蕭大哥慷慨就義,普惠世人,你……你……”走上幾步,去接抱蕭峰的屍體。
阿紫厲聲道:“你别來搶我姊夫,他是我的,誰也不能動。
” 段譽回過頭來,向梅劍使個眼色。
梅劍與蘭劍會意,走到阿紫身畔,輕輕道:“段姑娘,蕭大俠逝世,咱們商量怎地給他安葬……” 突然阿紫尖聲大叫,梅劍與蘭劍吓了一跳,退開兩步。
阿紫叫道:“走開,走開!你再走近一步,我先殺了你們。
”梅劍與蘭劍皺了眉頭,向段譽搖了搖頭。
忽聽得關門左側的群山中有人長聲叫道:“阿紫,阿紫,我聽到你聲音了,你在哪裡?你在哪裡?”叫聲凄厲,許多人認得是做過丐幫幫主、化名為莊聚賢的遊坦之。
各人轉過頭向叫聲來處望去,隻見遊坦之雙目成了兩個黑洞,雙手分持竹杖,左杖探路,右杖搭在一個中年漢子的肩頭上,從山坳裡轉了出來。
那中年漢子卻是留守靈鹫宮的烏老大。
但見他臉容憔悴,衣衫破爛,一副無可奈何的神情,虛竹等登時明白,遊坦之是逼着他領路來尋阿紫,一路之上,想必烏老大吃了不少苦頭。
阿紫怒道:“你來幹什麼?我不要見你,我不要見你。
” 遊坦之喜道:“啊,你果然在這裡,我聽見你聲音了,終于找到你了!”右杖上運勁一推,烏老大不由自主地向前飛奔。
兩人來得好快,頃刻之間,便已到了阿紫身邊。
虛竹和段譽等正無法可施,見遊坦之到來,心想此人甘願以雙目送給阿紫,和她淵源極深,或可勸得她明白,便又退開了幾步,不打擾他二人說話。
遊坦之道:“阿紫姑娘,你很好吧?沒人欺侮姑娘吧?”一張醜臉之上,現出了又是喜悅、又是關切的神色。
阿紫道:“有人欺侮我了,你怎麼辦?”遊坦之忙道:“是誰得罪了姑娘?姑娘快跟我說,我去跟他拼命。
”阿紫冷笑一聲,指着身邊衆人,說道:“他們個個都欺侮了我,你一古腦兒将他們都殺了吧!” 遊坦之道:“是。
”問烏老大道:“老烏,是些什麼人得罪了姑娘?”烏老大道:“人多得很,你殺不了的。
”遊坦之道:“殺不了也要殺,誰叫他們得罪了阿紫姑娘。
” 阿紫怒道:“我現下和姊夫在一起,此後永遠不會分離了。
你給我走得遠遠的,我再也不要見你。
”遊坦之傷心欲絕,說道:“你……你再也不要見我……” 阿紫高聲道:“啊,是了,我的眼睛是你給我的。
姊夫說我欠了你恩情,要我好好待你。
我可偏不喜歡。
”蓦地右手伸出,往自己眼中插落,竟将兩顆眼珠子挖了出來,用力向遊坦之擲去,叫道:“還你,還你!從今以後,我再也不欠你什麼了。
免得我姊夫老是逼我,要我跟你在一起。
” 遊坦之雖不能視物,但聽到身周衆人齊聲驚呼,聲音中帶着惶懼,也知是發生了慘禍奇變,嘶聲叫道:“阿紫姑娘,阿紫姑娘!” 阿紫抱着蕭峰的屍身,柔聲說道:“姊夫,咱們再也不欠别人什麼了。
我一直想你永遠和我在一起,今日總算如了我心願。
”說着抱着蕭峰,邁步便行。
群豪見她眼眶中鮮血流出,掠過她雪白的臉龐,人人心下驚怖,見她走來,便都讓開幾步。
隻見她筆直向前走去,漸漸走近山邊深谷。
衆人都叫了起來:“停步,停步!前面是深谷!” 段譽飛步追來,叫道:“小妹,你……” 但阿紫向前直奔,突然間足下踏一個空,竟向萬丈深谷中摔了下去。
段譽伸手抓時,嗤的一聲,隻抓到她衣袖的一角,突然身旁風聲勁急,有人搶過,段譽向左一讓,隻見遊坦之也向谷中摔落。
段譽叫道:“啊喲!”向谷中望去,但見雲封霧鎖,不知下面究竟有多深。
群豪站在山谷邊上,盡皆唏噓歎息。
武功較差者見到山谷旁尖石嶙峋,有如銳刀利劍,無不心驚。
玄渡等年長之人,知道當年玄慈、汪幫主等在雁門關外伏擊契丹武士的故事,知蕭峰之母的屍身便葬在這深谷之中。
忽聽關上鼓聲響起,那傳令軍官叫道:“奉鎮守雁門關都指揮張将軍将令:爾等既非遼國奸細,特準爾等入關,唯須安份守已,聽由安排,不得擅自行動。
” 關下群豪破口大罵:“咱們甯死也不進你這狗官把守的關口!”“若不是狗官昏懦,蕭大俠也不緻送了性命!”“大家沖進關去,殺了狗官!”衆人戟指關頭,拍手頓足地叫罵。
那鎮守雁門關指揮使見群豪聲勢洶洶,急忙改傳号令,又不準衆人進關,待見群豪罵了一陣,漸漸散去,上山繞道南歸,這才寬心。
虛竹、段譽、吳長風等迄未死心,仍盼忽有奇迹,蕭峰竟然複活,抱了阿紫從谷中上來。
各人待到深夜,不見有何動靜,當夜便在谷口露宿。
鎮守雁門關指揮使張将軍修下捷表,快馬送到汴梁,說道親率部下将士,血戰數日,力敵遼軍十餘萬,幸陛下洪福齊天,朝中大臣指示機宜,衆将士用命,格斃遼國統軍元帥南院大王蕭峰,殺傷遼軍數千,遼主耶律洪基不逞而退。
宋帝趙煦得表大喜,傳旨關邊,犒賞三軍,自宰相以至樞密使、指揮使以下,均各加官晉爵。
趙煦自覺英明神武,遠邁太祖、太宗,連日賜宴朝臣,宮中與後妃歡慶。
歌功頌德之聲,洋洋盈耳,慶祝大捷之表,源源而來。
段譽與虛竹、玄渡、吳長風等群豪分手,自與木婉清、鐘靈、華赫艮、範骅、巴天石、朱丹臣,以及曉蕾、梅蘭竹菊等人南赴大理。
曉蕾與梅蘭竹菊對虛竹夫婦依依不舍,灑淚而别。
段譽等一行自中原沿四川、吐蕃邊境南行,進入大理國境,王語嫣已和大理國的侍衛、武士候在邊界迎接。
段譽說起蕭峰和阿紫的情事,衆人無不黯然神傷。
一行人徑向南行,段譽不欲驚動百姓,命衆人不換百官服色,仍作原來的行商打扮。
段譽向王語嫣說了曉蕾及梅蘭竹菊四女的情狀來曆,王語嫣笑笑不語,過了一會,問道:“你二哥、二嫂給了你這五個女孩兒,你封誰做皇後,誰做妃子啊?”段譽微笑道:“她們都是我大理國的郡主娘娘,都是我的妹子,跟你一樣。
”王語嫣道:“譽哥,你仔細瞧瞧我,跟我老實說,我近來有了什麼不同?” 段譽凝視她面容眉目,隻見她嬌豔如昔,秀眉明眸、櫻唇小口,絲毫無異,說道:“你跟我第一天見你時一模一樣。
”王語嫣退開一步,幽幽地道:“我昨天多了一根白頭發,左邊眼角上多了一道皺紋,你不再留心我了,因此你瞧不出來。
我一天老過一天了。
”段譽歎道:“生老病死,人之大苦,世上有誰不一天老過一天?” 王語嫣道:“那幾個梅蘭竹菊小妹妹,天真活潑,就像幾年前的我一樣。
”段譽道:“你比她們美得多。
”王語嫣道:“美有什麼用?我甯可像她們那樣年輕可愛。
” 段譽道:“在我心中,你比她們更加年輕可愛。
”王語嫣歎道:“譽哥,以前我心中常說:‘段郎雖然武功不行、傻裡傻氣,畢竟忠厚老實,挺靠得住,決不對我說半句假話。
’這份好處,現下可又沒了。
”段譽急道:“我沒變啊。
我仍然武功不行、傻裡傻氣,但忠厚老實,挺靠得住,決不對你說半句假話。
”王語嫣道:“你現今說假話,就說整個全句,不說半句,要不然就說兩句三句、十句八句。
唉!生老病死,我甯可快些生病、快快死了,免得變成個醜老太婆,天天聽你說假話騙我。
”段譽聽她老是挑眼,隻說了些捉拿遼帝耶律洪基的經過,便自去跟木婉清說話。
段譽等一行傍山道南下,來到善巨郡、謀統府一帶(今麗江、劍川、鶴慶等地之北),其西、其北為高黎貢山、大雪山,到處是崇山峻嶺、深澗急湍,地勢甚險。
這天在善巨郡山邊一家鄉村大屋中歇宿,段譽剛要就寝,巴天石敲門求見,對段譽道:“皇上,王姑娘跟我商量‘不老長春谷’的事,臣說要來向皇上請示。
” 段譽微覺詫異,問道:“不老長春谷是什麼地方?”巴天石道:“這一帶人都說,善巨郡之北、吐蕃以南的高山中,有處地方叫做‘不老長春谷’,那裡的人個個活到一百歲以上,且百歲老人又都烏發朱顔,好似十來歲的少年少女一般。
臣沒去過那地方,也沒見過那地方的人,不過許多人都言之鑿鑿,臣從小就聽說了。
王姑娘要臣帶領前去查看,也不知‘不老長春’到底有沒有這回事?” 這時梅蘭竹菊四女也進房來,菊劍接口道:“不老長春,自然是真的。
我們童姥就會得‘天長地久不老長春功’。
她老人家九十六歲了,模樣還像個小姑娘一般。
”竹劍道:“可惜她老人家沒活到一百歲,就給她師妹李秋水害死了。
” 段譽心想,王語嫣這幾天正大為青春消逝而煩惱,這“不老長春功”恰恰可投其所好,可惜二哥、二嫂不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