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

關燈
蜜乃至般若波羅蜜我於爾時随所至處。

    即得初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

    彼佛世尊釋迦牟尼。

    即是我之真善知識。

    今在西方處在大衆。

    為諸四部說本緣經。

    是彼如來神足力故。

    令我所坐師子座動。

    善男子,汝等今者誰能至彼娑婆世界。

    問訊彼佛起居輕利。

    時諸菩薩各白佛言:世尊,此善華世界諸菩薩等皆得神通。

    於諸菩薩功德自在。

    今日清旦見是大光。

    其光悉從諸佛世界來至於此。

    大地時時六種震動雨種種華。

    見是事已有無量百千萬億諸菩薩等。

    欲以神力往娑婆世界見釋迦牟尼佛供養恭敬尊重贊歎。

    并欲谘受解了一切陀羅尼門。

    然各不知娑婆世界釋迦牟尼所在方面。

    彼佛尋伸金色右臂。

    於五指頭放於種種微妙光明。

    其光即照八十九億諸佛國土至娑婆世界。

    時諸菩薩因光得見娑婆世界有諸菩薩摩诃薩等充滿側塞。

    複有諸天龍神乾闼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等滿虛空中。

    見是事已白佛言:世尊,我今已得見彼世界。

    知其方面并見菩薩諸天大衆。

    彌滿其土間無空處。

    釋迦如來不觀我等說微妙法。

    彼佛告諸菩薩大士。

    善男子,釋迦如來恒以清淨無上佛眼。

    遍觀一切無不見者,善男子,娑婆世界所有衆生在地處空。

    一一皆言:釋迦如來獨觀我心為我說法。

    善男子,彼釋迦如來以一音聲。

    為諸種種異類說法。

    衆生各各随類得解。

    非以異音為多人說。

    彼土衆生。

    或事梵天見如來身。

    為梵天像而得聞法。

    若事魔天釋天日月毗沙門天。

    毗樓羅叉毗樓博叉。

    提頭賴吒。

    摩醯首羅。

    如是種類八萬四千。

    随其所事各見其像而得聞法。

    生獨為想。

     是時會中有二菩薩。

    一名羅睺電。

    二名火光明。

    爾時無垢功德光明王佛告二菩薩。

    善男子,汝今可往娑婆世界。

    汝持我聲問訊釋迦牟尼世尊,起居輕利氣力安不。

    時二菩薩即白佛言:世尊,我見彼佛一切世界。

    大衆雲集。

    在地虛空充滿側塞。

    其間無有空缺之處。

    若我等往當住何處。

    時佛告言:諸善男子,莫作是語言彼世界無止住處。

    所以者何。

    彼所住處寬博無邊。

    彼佛所有無量功德不可思議。

    以本願故。

    悲心廣大乃令無量諸衆生類入於佛法受三歸依。

    然後為說三乘之法。

    複說三戒示三脫門。

    複拔無量無邊衆生於三惡道。

    安止令住三善道中。

    善男子,又一時中釋迦如來成無上道。

    未久之間為欲調伏諸衆生故。

    在毗陀山因台娑羅窟。

    七日七夜結加趺坐。

    三昧正受入解脫樂。

    佛身爾時遍滿是窟間無空處乃至四寸。

    過七日已,十方世界有十二那由他菩薩摩诃薩。

    至娑婆世界住其山邊。

    欲見釋迦牟尼如來供養恭敬尊重贊歎啟受妙法。

    善男子,爾時如來於所住處。

    以大神足。

    令其窟舍寬博無量。

    悉得容受十二那由他菩薩摩诃薩。

    諸菩薩等既得入已,見其窟舍廣博嚴事。

    有諸菩薩。

    以師子遊戲自在神足供養於佛。

    一一菩薩於化寶座而坐聽法。

    善男子,彼佛神力其事如是,是諸菩薩得聞法已,尋從坐起頭面禮佛。

    右繞三匝各各還歸本佛世界。

    其去未久窟還如故。

    彼四天下第二天主。

    釋提桓因名憍屍迦。

    其命将終必定當堕畜生道中。

    以是事故心生恐懼。

    與八萬四千諸忉利天俱共來下。

    詣因娑羅窟欲見如來。

    時有夜叉名曰王眼。

    即其窟神在外而住。

    爾時帝釋以佛力故。

    作是思惟。

    今我當使乾闼婆子般遮旬先至佛所以妙音聲贊詠如來。

    當令世尊,從三昧起。

    善男子,釋提桓因思惟是已,即令乾闼婆子般遮旬彈琉璃琴以微妙音。

    其音别異有五百種以贊如來。

    善男子,是般遮旬當贊佛時。

    爾時如來即複轉入相三昧中。

    以三昧力故。

    於此世界作大神力。

    令諸夜叉羅刹乾闼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欲色界天悉來聚集其中。

    若有喜聞妙音随意得聞心大歡喜。

    或有喜聞贊歎佛者,聞贊歎已心生歡喜。

    於如來所轉生尊重恭敬之心。

    或有衆生喜聞樂音。

    即得聞之聞已歡喜。

    爾時釋迦牟尼如來尋從定起示諸大衆娑羅窟門。

    釋提桓因尋至佛所。

    頭面禮足卻住一面。

    白佛言:世尊,我於今者當坐何處。

    時佛報曰:憍屍迦。

    汝之眷屬但入聚集。

    我今當拓此娑羅窟令極寬博。

    悉使容受此十二恒河沙等大衆眷屬皆令得坐。

    爾時釋迦牟尼如來於大衆中。

    以一妙音敷演正法。

    令八萬四千諸根衆生随所樂聞。

    衆中或有學聲聞者聞聲聞法。

    即有九十九億衆生得須陀洹果。

    若有修學緣覺乘者,即便得聞緣覺之法。

    若有修學大乘法者純聞大乘。

    乾闼婆子般遮旬等上首之衆十八那由他。

    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未發心者或發無上菩提之心。

    或發緣覺或發聲聞。

    爾時釋提桓因恐怖即除。

    增壽千歲得須陀洹果。

    善男子,釋迦如來以神力故。

    能作如是廣博無邊。

    說法音聲亦複如是,亦無一人能尋彼佛音聲齊限。

    彼佛方便無量無邊。

    所化衆生無有能知如是方便。

    善男子,彼佛色身亦無量無邊。

    無有人能得其身量見其頂者,善男子,如是大衆若欲得入彼佛腹中悉亦容受。

    既入腹已複有欲得其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