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八
關燈
小
中
大
自見寶藏如來獨坐其前。
獨為說法惟我獨見。
善男子,爾時寶藏如來贊寶海梵志言:善哉善哉。
大悲淨行。
汝為無量無邊衆生。
起此大悲能大利益。
於世間中作大光明。
梵志譬如成就華田。
有種種色種種香種種觸種種葉種種莖種種根種種功德。
諸藥所須皆悉成就。
或有蓮華滿百千由旬。
光明妙香亦與華等。
或有縱廣一百。
或有縱廣二百。
或有縱廣三百由旬。
光明妙香亦與華等。
有華乃至如一天下。
光明妙香亦等無差别衆生之類或有盲者,聞此華香即得見色。
聾者聞聲。
乃至一切諸根不具即得具足。
若有衆生四百四病。
或動發時聞此華香病即除愈。
若有颠狂放逸狂癡睡眠心亂失念。
聞此華香皆得一心。
是華田中亦生分陀利華。
其華堅牢猶如金剛。
琉璃為莖。
台有百子。
純金為葉。
馬瑙為?茸。
赤真珠為須。
華高八十四億由旬。
周匝縱廣十萬由旬。
是華所有色香觸等遍滿十方。
如一佛刹微塵數等諸佛世界。
其中衆生。
或有四大不調適者,疾病困笃諸根羸損。
颠狂放逸狂癡睡眠心亂失念。
見華光明及聞其香。
一切所患各各除愈皆得一心。
若彼衆生適命終已及身未壞。
光明來觸香氣來熏。
尋得命根還起如本。
與諸親屬共遊園觀。
以所五欲共相娛樂。
若必命終不生馀處生於梵天。
在彼久住壽命無量。
梵志。
是蓮華田者,即是此會之大衆也。
譬如日出衆華開敷。
如佛日出增益長養妙香光明。
為諸衆生斷除諸苦。
善男子,我今如日出現於世。
令諸衆生善根華敷。
有微妙香光明遍照。
能除衆生種種諸病。
即是如來出現於世。
以大悲光明遍覆一切。
令諸衆生善根開敷。
增益安住於三福處也。
汝善男子,所化無量無邊阿僧祇衆生。
令住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至我所者是諸衆生各各自發種種善願。
取佛世界或淨不淨。
我已随其所願授記。
善男子,若有菩薩在於我前願取淨土。
以清淨心善自調伏。
種諸善根攝取衆生者,雖謂菩薩猶非猛健大丈夫也。
非是菩薩深重大悲。
為衆生故。
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若有取於淨佛土者,即是菩薩舍離大悲。
又複不願雜二乘者,如是菩薩無巧便慧善平等心。
若有菩薩作是誓願。
令我世界遠離聲聞辟支佛乘滅不善根。
無諸女人及三惡道。
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已,純以菩薩摩诃薩等為大眷屬。
純說無上大乘之法。
壽命無量久住於世經無數劫。
純為善心調伏白淨成善根者說微妙法。
如是之人雖謂菩薩非大士也。
何以故?以無巧便平等智故。
善男子,爾時寶藏如來申金色臂。
其五指頭放大光明。
其光明有種種無量百千諸色遍照西方。
過無量無邊阿僧祇世界。
有世界名曰大指。
彼土人民壽三十歲。
面色鬼陋形貌可惡。
成就一切諸不善根。
身長六尺。
彼中有佛。
号大光明如來應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禦丈夫天人師佛世尊,今現在為四部衆說三乘法。
善男子,爾時大衆悉得遙見彼佛世尊及諸大衆。
時寶藏佛告諸大衆。
彼大光明佛於過去無量無邊阿僧祇劫寶蓋光明佛所。
初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爾時亦勸無量無邊億那由他衆生。
安止住於無上道中。
随心所願取於種種莊嚴世界。
或淨不淨取五濁惡世。
是大光明佛亦勸我發心安止住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爾時我於寶蓋光明佛所。
勸發莊嚴願於此五濁惡世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爾時彼佛贊我。
善哉善哉。
即便授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
我於爾時有是善知識故。
勸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彼善知識勝妙丈夫。
取此重惡五濁之世。
多諸煩惱不淨國土。
所有衆生行於惡逆。
乃至成就諸不善根。
燒滅善心宛轉生死空曠澤中。
所願調伏如是衆生爾時是善丈夫。
十方無量無邊諸佛世界。
所有諸佛各各遣使。
至是人所稱揚贊歎。
即為作号名為大悲日月光明。
彼大悲日月光明即是。
我之善知識也。
作大利益。
於大指世界成佛未久。
為此短命諸惡人等轉正法輪。
彼佛初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
十方無量無邊諸佛。
各各遣使至彼佛所。
為供養恭敬尊重贊歎故。
是諸世尊皆是往昔大光明佛之所勸化。
初令安住檀波羅蜜乃至般若波羅蜜。
是諸世尊以知恩故。
遣諸菩薩緻是供養。
梵志。
汝今見不。
是諸世尊各各處於清淨世界壽命無量。
純為善心調伏白淨成善根者作於佛事。
是大光明佛處斯穢惡不淨世界五濁惡世。
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所有衆生多作逆罪。
乃至成就諸不善根壽命短促。
能於是中增益長壽。
無量佛事不舍聲聞辟支佛乘。
為諸衆生說三乘法。
汝是丈夫。
一切大衆所不及也所作勝妙甚難。
誓願取不淨土。
五濁惡世人多作逆乃至成就諸不善根。
調伏攝取如是衆生。
善男子,若有菩薩取清淨佛世界離三惡道及聲聞緣覺。
攝取調伏善心。
白淨成就善根如是衆生。
是名菩薩譬如馀華也。
非謂大菩薩如分陀利華。
以於善心調伏衆生。
種諸善根作佛事故。
梵志。
今聽菩薩四法懈怠。
何等四。
一者願取清淨世界。
二者願於善心調伏白淨衆中施作佛事。
三者願成佛已不說聲聞辟支佛法。
四者願成佛已壽命無量。
是名菩薩四法懈怠。
是謂菩薩譬喻馀華。
非謂菩薩如分陀利。
梵志。
於此天衆惟除一人婆由比紐。
取不淨世界調伏攝護多
獨為說法惟我獨見。
善男子,爾時寶藏如來贊寶海梵志言:善哉善哉。
大悲淨行。
汝為無量無邊衆生。
起此大悲能大利益。
於世間中作大光明。
梵志譬如成就華田。
有種種色種種香種種觸種種葉種種莖種種根種種功德。
諸藥所須皆悉成就。
或有蓮華滿百千由旬。
光明妙香亦與華等。
或有縱廣一百。
或有縱廣二百。
或有縱廣三百由旬。
光明妙香亦與華等。
有華乃至如一天下。
光明妙香亦等無差别衆生之類或有盲者,聞此華香即得見色。
聾者聞聲。
乃至一切諸根不具即得具足。
若有衆生四百四病。
或動發時聞此華香病即除愈。
若有颠狂放逸狂癡睡眠心亂失念。
聞此華香皆得一心。
是華田中亦生分陀利華。
其華堅牢猶如金剛。
琉璃為莖。
台有百子。
純金為葉。
馬瑙為?茸。
赤真珠為須。
華高八十四億由旬。
周匝縱廣十萬由旬。
是華所有色香觸等遍滿十方。
如一佛刹微塵數等諸佛世界。
其中衆生。
或有四大不調適者,疾病困笃諸根羸損。
颠狂放逸狂癡睡眠心亂失念。
見華光明及聞其香。
一切所患各各除愈皆得一心。
若彼衆生適命終已及身未壞。
光明來觸香氣來熏。
尋得命根還起如本。
與諸親屬共遊園觀。
以所五欲共相娛樂。
若必命終不生馀處生於梵天。
在彼久住壽命無量。
梵志。
是蓮華田者,即是此會之大衆也。
譬如日出衆華開敷。
如佛日出增益長養妙香光明。
為諸衆生斷除諸苦。
善男子,我今如日出現於世。
令諸衆生善根華敷。
有微妙香光明遍照。
能除衆生種種諸病。
即是如來出現於世。
以大悲光明遍覆一切。
令諸衆生善根開敷。
增益安住於三福處也。
汝善男子,所化無量無邊阿僧祇衆生。
令住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至我所者是諸衆生各各自發種種善願。
取佛世界或淨不淨。
我已随其所願授記。
善男子,若有菩薩在於我前願取淨土。
以清淨心善自調伏。
種諸善根攝取衆生者,雖謂菩薩猶非猛健大丈夫也。
非是菩薩深重大悲。
為衆生故。
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若有取於淨佛土者,即是菩薩舍離大悲。
又複不願雜二乘者,如是菩薩無巧便慧善平等心。
若有菩薩作是誓願。
令我世界遠離聲聞辟支佛乘滅不善根。
無諸女人及三惡道。
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已,純以菩薩摩诃薩等為大眷屬。
純說無上大乘之法。
壽命無量久住於世經無數劫。
純為善心調伏白淨成善根者說微妙法。
如是之人雖謂菩薩非大士也。
何以故?以無巧便平等智故。
善男子,爾時寶藏如來申金色臂。
其五指頭放大光明。
其光明有種種無量百千諸色遍照西方。
過無量無邊阿僧祇世界。
有世界名曰大指。
彼土人民壽三十歲。
面色鬼陋形貌可惡。
成就一切諸不善根。
身長六尺。
彼中有佛。
号大光明如來應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禦丈夫天人師佛世尊,今現在為四部衆說三乘法。
善男子,爾時大衆悉得遙見彼佛世尊及諸大衆。
時寶藏佛告諸大衆。
彼大光明佛於過去無量無邊阿僧祇劫寶蓋光明佛所。
初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爾時亦勸無量無邊億那由他衆生。
安止住於無上道中。
随心所願取於種種莊嚴世界。
或淨不淨取五濁惡世。
是大光明佛亦勸我發心安止住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爾時我於寶蓋光明佛所。
勸發莊嚴願於此五濁惡世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爾時彼佛贊我。
善哉善哉。
即便授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
我於爾時有是善知識故。
勸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彼善知識勝妙丈夫。
取此重惡五濁之世。
多諸煩惱不淨國土。
所有衆生行於惡逆。
乃至成就諸不善根。
燒滅善心宛轉生死空曠澤中。
所願調伏如是衆生爾時是善丈夫。
十方無量無邊諸佛世界。
所有諸佛各各遣使。
至是人所稱揚贊歎。
即為作号名為大悲日月光明。
彼大悲日月光明即是。
我之善知識也。
作大利益。
於大指世界成佛未久。
為此短命諸惡人等轉正法輪。
彼佛初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
十方無量無邊諸佛。
各各遣使至彼佛所。
為供養恭敬尊重贊歎故。
是諸世尊皆是往昔大光明佛之所勸化。
初令安住檀波羅蜜乃至般若波羅蜜。
是諸世尊以知恩故。
遣諸菩薩緻是供養。
梵志。
汝今見不。
是諸世尊各各處於清淨世界壽命無量。
純為善心調伏白淨成善根者作於佛事。
是大光明佛處斯穢惡不淨世界五濁惡世。
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所有衆生多作逆罪。
乃至成就諸不善根壽命短促。
能於是中增益長壽。
無量佛事不舍聲聞辟支佛乘。
為諸衆生說三乘法。
汝是丈夫。
一切大衆所不及也所作勝妙甚難。
誓願取不淨土。
五濁惡世人多作逆乃至成就諸不善根。
調伏攝取如是衆生。
善男子,若有菩薩取清淨佛世界離三惡道及聲聞緣覺。
攝取調伏善心。
白淨成就善根如是衆生。
是名菩薩譬如馀華也。
非謂大菩薩如分陀利華。
以於善心調伏衆生。
種諸善根作佛事故。
梵志。
今聽菩薩四法懈怠。
何等四。
一者願取清淨世界。
二者願於善心調伏白淨衆中施作佛事。
三者願成佛已不說聲聞辟支佛法。
四者願成佛已壽命無量。
是名菩薩四法懈怠。
是謂菩薩譬喻馀華。
非謂菩薩如分陀利。
梵志。
於此天衆惟除一人婆由比紐。
取不淨世界調伏攝護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