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關燈
小
中
大
。
時轉輪王已知如來受諸子請。
頭面禮佛及比丘僧。
右繞三匝歡喜而去。
善男子,時王千子第一太子名曰不旬。
終竟三月供養如來及比丘僧。
奉諸所安一如聖王。
時轉輪王日至佛所。
瞻睹尊顔及比丘僧聽受妙法。
善男子,爾時大臣寶海梵志。
周遍到於閻浮提内男子女人童男童女一切人所。
乞求所須。
爾時梵志先要施主。
汝今若能歸依三寶。
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然後乃當受汝所施。
時閻浮提一切衆生。
其中乃至無有一人不從梵志受三歸依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既令諸人受教誡已,即便受其所施之物。
爾時梵志令百千億無量衆生住三福處。
及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太子不旬供養如來及比丘僧。
竟三月已所奉哒嚫。
八萬四千金龍頭嬰。
唯無聖王金輪白象绀馬玉女。
藏臣主兵摩尼寶珠。
其馀所有金輪象馬。
妙好火珠。
童男童女七寶衣樹。
七寶華聚種種寶蓋。
微妙衣服種種華鬘。
上好嬰珞七寶妙車。
種種寶床七寶頭目。
挍絡寶網閻浮金鎖寶真珠貫上妙履屣。
綩綖茵蓐微妙機蹬。
七寶器物鐘鼓伎樂。
寶鈴珂貝園林幢幡。
寶灌燈燭七寶鳥獸。
雜廁妙扇種種諸藥。
如是等物。
各八萬四千。
以奉獻佛及比丘僧。
作是施已,白佛言:世尊,所有不及今日悔過。
時第二王子名曰尼摩。
終竟三月。
供養如來及比丘僧。
如不旬太子所奉哒嚫。
如上所說,第三王子名曰王衆,第四王子名能加羅,第五王子名無所畏,第六王子名曰虛空,第七王子名曰善臂,第八王子名曰泯圖,第九王子名曰蜜蘇,第十王子名曰濡心。
十一王子名瞢伽奴。
十二王子名摩樗滿。
十三王子名摩奴摸。
十四王子名摩嗟粗滿。
十五王子名摩阇奴。
十六王子名曰無垢。
十七王子名阿阇滿。
十八王子名曰無缺。
十九王子名曰義雲。
二十王子名曰因陀羅。
二十一名尼婆盧。
二十二名尼伽珠。
二十三名曰月念。
二十四名曰日念。
二十五名曰王念。
二十六名金剛念。
二十七名忍辱念。
二十八名曰住念。
二十九名曰遠念。
三十名曰寶念。
三十一名羅睺。
三十二名羅睺力。
三十三名羅睺質多羅。
三十四名羅摩質多羅。
三十五名曰國财。
三十六名曰欲轉。
三十七名蘭陀滿。
三十八名羅刹盧蘇。
三十九名羅耶輸。
四十名炎摩。
四十一名夜婆滿。
四十二名夜阇盧。
四十三名夜磨區。
四十四名夜堕珠。
四十五名夜頗奴。
四十六名夜娑奴。
四十七名南摩珠帝。
四十八名阿藍遮奴。
如是等聖王千子。
各各三月。
供養如來及比丘僧。
一切所須衣服飲食卧具醫藥。
亦複皆如第一太子所奉哒嚫種種之物。
亦複各各八萬四千。
因其所施各各發心。
或願忉利天王。
或求梵王。
或求魔王。
或求轉輪聖王。
或願大富。
或求聲聞。
是諸王子。
其中乃至尚無一人求於緣覺。
況求大乘。
時轉輪王因布施故。
而複還求轉輪王位。
是時聖王及其千子。
如是供養滿二百五十歲。
各各向佛及比丘僧悔諸不及。
善男子,時寶海梵志尋往佛所。
而白佛言:唯願如來及比丘僧。
滿七歲中受我供養衣服飲食卧具醫藥。
爾時如來默然許可受梵志請。
善男子,爾時梵志供養如來及比丘僧所須之物。
亦如聖王之所供養。
善男子,寶海梵志複於後時作如是念。
我今已令百千億那由他衆生。
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然我不知轉輪聖王所願何等。
為願人王天王聲聞緣覺。
為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若我來世必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度未度者解未解者,未離生老病死憂悲苦惱。
悉令得離。
未滅度者令得滅度。
定如是者我於夜卧。
當有諸天魔梵諸龍及夜叉等。
諸佛世尊聲聞沙門婆羅門等。
為我現夢說此聖王之所志求。
為求人王為求天王。
為求聲聞辟支佛乘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
善男子,時寶海梵志於睡眠中見有光明。
因此光故即見十方如恒河沙等。
諸世界中在在處處諸佛世尊,彼諸世尊各各遙以微妙好華。
與此梵志。
其華台中見日輪像。
於日輪上各各悉有七寶妙蓋。
一一日輪各各皆出六十億光。
是諸光明皆悉來入梵志口中。
自見其身滿千由旬。
淨無垢穢譬如明鏡。
見其腹内有六十億那由他百千菩薩。
在蓮華上結加趺坐三昧正受。
複見日鬘圍繞其身。
於諸華中出諸伎樂逾於天樂。
善男子,爾時梵志又見其王血污其身。
四方馳走面首似豬啖種種蟲既啖蟲已,坐伊蘭樹下。
有無量衆生來食其身唯有骨鎖。
舍骨鎖已數數受身亦複如是,於是複見諸王子等。
或作豬面或作象面。
或水牛面或師子面。
或狐狼豹面或猕猴面。
以血污身亦各皆啖無量衆生坐伊蘭樹下。
複有無量衆生來食其身。
乃至骨鎖離骨鎖已,數數受身亦複如是,或見王子須曼那華以作嬰珞。
載小弊車駕以水牛。
從不正道南向馳走。
複見四天大王釋提桓因大梵天王來至其所告梵志言:汝今四邊所有蓮華。
應先取一華與轉輪王。
一一王子各與一華。
其馀諸華與諸小王。
次與汝子并及馀人。
梵志得聞如是語已,即如其言悉取賦之。
如是夢已,忽然而寤。
從卧起坐憶念夢中所見諸事。
尋時得知轉輪聖王所願卑下。
愛樂生死貪著世樂。
我今複知諸王子中或有所願卑小下劣。
以諸王子有發心求聲聞乘者故。
我夢見須曼那華以作嬰珞。
載水牛車於不正道南向馳走。
我何緣故。
昨夜夢中見大光明。
及見十方無量世界。
在在處處諸佛世尊,以我先教閻浮提内無量衆生。
悉令安住三福處故。
是故於夢得見光明及見十方無量世界。
在在處處諸佛世尊,以我教敕閻浮提内一切衆生。
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請寶藏佛及比丘僧。
足滿七歲奉諸所安。
是以夢中見十方諸佛與我蓮華。
以我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故。
是以夢見十方諸佛與我寶蓋。
如我所見蓮華台中見日輪像。
有無量光明入我口中。
及見大身滿千由旬。
七寶蓋上以日為
時轉輪王已知如來受諸子請。
頭面禮佛及比丘僧。
右繞三匝歡喜而去。
善男子,時王千子第一太子名曰不旬。
終竟三月供養如來及比丘僧。
奉諸所安一如聖王。
時轉輪王日至佛所。
瞻睹尊顔及比丘僧聽受妙法。
善男子,爾時大臣寶海梵志。
周遍到於閻浮提内男子女人童男童女一切人所。
乞求所須。
爾時梵志先要施主。
汝今若能歸依三寶。
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然後乃當受汝所施。
時閻浮提一切衆生。
其中乃至無有一人不從梵志受三歸依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既令諸人受教誡已,即便受其所施之物。
爾時梵志令百千億無量衆生住三福處。
及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太子不旬供養如來及比丘僧。
竟三月已所奉哒嚫。
八萬四千金龍頭嬰。
唯無聖王金輪白象绀馬玉女。
藏臣主兵摩尼寶珠。
其馀所有金輪象馬。
妙好火珠。
童男童女七寶衣樹。
七寶華聚種種寶蓋。
微妙衣服種種華鬘。
上好嬰珞七寶妙車。
種種寶床七寶頭目。
挍絡寶網閻浮金鎖寶真珠貫上妙履屣。
綩綖茵蓐微妙機蹬。
七寶器物鐘鼓伎樂。
寶鈴珂貝園林幢幡。
寶灌燈燭七寶鳥獸。
雜廁妙扇種種諸藥。
如是等物。
各八萬四千。
以奉獻佛及比丘僧。
作是施已,白佛言:世尊,所有不及今日悔過。
時第二王子名曰尼摩。
終竟三月。
供養如來及比丘僧。
如不旬太子所奉哒嚫。
如上所說,第三王子名曰王衆,第四王子名能加羅,第五王子名無所畏,第六王子名曰虛空,第七王子名曰善臂,第八王子名曰泯圖,第九王子名曰蜜蘇,第十王子名曰濡心。
十一王子名瞢伽奴。
十二王子名摩樗滿。
十三王子名摩奴摸。
十四王子名摩嗟粗滿。
十五王子名摩阇奴。
十六王子名曰無垢。
十七王子名阿阇滿。
十八王子名曰無缺。
十九王子名曰義雲。
二十王子名曰因陀羅。
二十一名尼婆盧。
二十二名尼伽珠。
二十三名曰月念。
二十四名曰日念。
二十五名曰王念。
二十六名金剛念。
二十七名忍辱念。
二十八名曰住念。
二十九名曰遠念。
三十名曰寶念。
三十一名羅睺。
三十二名羅睺力。
三十三名羅睺質多羅。
三十四名羅摩質多羅。
三十五名曰國财。
三十六名曰欲轉。
三十七名蘭陀滿。
三十八名羅刹盧蘇。
三十九名羅耶輸。
四十名炎摩。
四十一名夜婆滿。
四十二名夜阇盧。
四十三名夜磨區。
四十四名夜堕珠。
四十五名夜頗奴。
四十六名夜娑奴。
四十七名南摩珠帝。
四十八名阿藍遮奴。
如是等聖王千子。
各各三月。
供養如來及比丘僧。
一切所須衣服飲食卧具醫藥。
亦複皆如第一太子所奉哒嚫種種之物。
亦複各各八萬四千。
因其所施各各發心。
或願忉利天王。
或求梵王。
或求魔王。
或求轉輪聖王。
或願大富。
或求聲聞。
是諸王子。
其中乃至尚無一人求於緣覺。
況求大乘。
時轉輪王因布施故。
而複還求轉輪王位。
是時聖王及其千子。
如是供養滿二百五十歲。
各各向佛及比丘僧悔諸不及。
善男子,時寶海梵志尋往佛所。
而白佛言:唯願如來及比丘僧。
滿七歲中受我供養衣服飲食卧具醫藥。
爾時如來默然許可受梵志請。
善男子,爾時梵志供養如來及比丘僧所須之物。
亦如聖王之所供養。
善男子,寶海梵志複於後時作如是念。
我今已令百千億那由他衆生。
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然我不知轉輪聖王所願何等。
為願人王天王聲聞緣覺。
為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若我來世必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度未度者解未解者,未離生老病死憂悲苦惱。
悉令得離。
未滅度者令得滅度。
定如是者我於夜卧。
當有諸天魔梵諸龍及夜叉等。
諸佛世尊聲聞沙門婆羅門等。
為我現夢說此聖王之所志求。
為求人王為求天王。
為求聲聞辟支佛乘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
善男子,時寶海梵志於睡眠中見有光明。
因此光故即見十方如恒河沙等。
諸世界中在在處處諸佛世尊,彼諸世尊各各遙以微妙好華。
與此梵志。
其華台中見日輪像。
於日輪上各各悉有七寶妙蓋。
一一日輪各各皆出六十億光。
是諸光明皆悉來入梵志口中。
自見其身滿千由旬。
淨無垢穢譬如明鏡。
見其腹内有六十億那由他百千菩薩。
在蓮華上結加趺坐三昧正受。
複見日鬘圍繞其身。
於諸華中出諸伎樂逾於天樂。
善男子,爾時梵志又見其王血污其身。
四方馳走面首似豬啖種種蟲既啖蟲已,坐伊蘭樹下。
有無量衆生來食其身唯有骨鎖。
舍骨鎖已數數受身亦複如是,於是複見諸王子等。
或作豬面或作象面。
或水牛面或師子面。
或狐狼豹面或猕猴面。
以血污身亦各皆啖無量衆生坐伊蘭樹下。
複有無量衆生來食其身。
乃至骨鎖離骨鎖已,數數受身亦複如是,或見王子須曼那華以作嬰珞。
載小弊車駕以水牛。
從不正道南向馳走。
複見四天大王釋提桓因大梵天王來至其所告梵志言:汝今四邊所有蓮華。
應先取一華與轉輪王。
一一王子各與一華。
其馀諸華與諸小王。
次與汝子并及馀人。
梵志得聞如是語已,即如其言悉取賦之。
如是夢已,忽然而寤。
從卧起坐憶念夢中所見諸事。
尋時得知轉輪聖王所願卑下。
愛樂生死貪著世樂。
我今複知諸王子中或有所願卑小下劣。
以諸王子有發心求聲聞乘者故。
我夢見須曼那華以作嬰珞。
載水牛車於不正道南向馳走。
我何緣故。
昨夜夢中見大光明。
及見十方無量世界。
在在處處諸佛世尊,以我先教閻浮提内無量衆生。
悉令安住三福處故。
是故於夢得見光明及見十方無量世界。
在在處處諸佛世尊,以我教敕閻浮提内一切衆生。
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請寶藏佛及比丘僧。
足滿七歲奉諸所安。
是以夢中見十方諸佛與我蓮華。
以我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故。
是以夢見十方諸佛與我寶蓋。
如我所見蓮華台中見日輪像。
有無量光明入我口中。
及見大身滿千由旬。
七寶蓋上以日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