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
關燈
小
中
大
堅想,凡愚計為身。
如實覺悟已,自号稱為佛。
覺愚癡無智,體性無所有。
明智之所得,自号稱為佛。
本有過去想,覺已得無想。
知想及無想,不令想自在。
覺了於色陰,本自無生住。
凡愚妄分别,非色非成就。
覺知無根本,本來無有性。
是故無所受,一切法無依。
想如熱時焰,因緣無所有。
是故滅除想,一切法亦然。
不得是身行,身相不堅固。
若知身行空,是故不著身。
是身及行相,皆悉如芭蕉。
如是覺真實,自号稱為佛。
求識真實相,不在於身内。
亦複不在外,雲何有生處。
是識若無生,一切法亦然。
悉無其處所,有為不可得。
如是知識已,畢竟無所有。
體性猶如幻,亦無有生者,若不能見識,衆生亦複然。
實無有衆生,雲何能知識。
是識無有實,諸法畢竟空。
法及於衆生,一切無成就。
一切法無相,彼已決定覺。
寂滅無戲論,自号稱為佛。
證知於佛法,正覺之所住。
一切法皆無,自号稱為佛。
如來猶菩提,正覺之所住。
佛及菩提相,究竟不可得。
若生於心處,亦如住菩提。
心同菩提已,佛猶如幻化。
阿難是假名,但以言語說。
以如名為佛,我是救世者, 如是相似生,同佛音聲說。
若得此法音,安住於菩提。
不著於菩提,當作如是知。
不應起疑意,一切法無求。
於諸法無疑,衆生中最上。
如是相似法,當知真實相。
作如是說。
如來世尊佛等三号。
於是百千億數衆生白佛言:世尊,我等實蒙光明得除疑悔。
菩薩摩诃薩。
能作如是種種假名。
說為如來世尊及佛。
我今如是知已如是解已,於一切法逮得忍力。
如來世尊,作大利益,猶如父母。
以佛神力及智慧手。
挽出我等。
令不迷亂而無所擾,猶如一切不動。
世尊,譬如虛空無能動者,如是世尊,於一切法心不動。
亦複如是,何以故?一切諸法皆同虛空。
如佛覺了無有動相。
爾時百千億大衆繞佛三匝。
去佛不遠卻坐一面。
說是如來世尊佛名品時。
常照淨根菩薩。
從坐而起。
更整衣服。
偏袒右肩右膝著地。
持種種華散於佛上。
各以偈頌。
贊歎世尊, 衆生貪著果,悉令得解脫。
成就離果想,故我禮智者,能說於諸果,令知平等想。
正覺證平等,歸命禮最上。
衆生多貪著,行處種種果。
佛以解脫故,我今禮智者,顯現於諸法,安住平等處。
得覺平等已,敬禮牟尼尊。
衆生多系縛,種種諸果報。
佛悉令解脫,歸命禮最上。
成就寂滅道,不住種種果。
善知假名相,頂禮世智者, 爾時照明淨根菩薩摩诃薩。
說是偈已,繞佛三匝。
去佛不遠。
瞻仰尊顔目不暫舍。
是時蓮華勝藏菩薩摩诃薩。
從坐而起。
整其衣服。
偏袒右肩。
右膝著地。
以種種華而散佛上。
複以偈頌。
贊歎於佛。
衆生多取想,能令悉除滅。
離畏得歡喜,敬禮牟尼尊。
寂滅離諸有,無畏而說法。
是名世雄猛,敬禮牟尼尊。
知有本空寂,其體不可得。
諸有中最妙,敬禮牟尼尊。
永離於三有,滅除諸結使。
離畏得無畏,敬禮牟尼尊。
無畏亦無懼,施中得最上。
出過一切施,敬禮牟尼尊。
離畏得無畏,拔除憂毒箭。
解脫於諸法,敬禮牟尼尊。
爾時蓮華功德藏菩薩。
說如是偈贊世尊已,而白佛言:若有衆生。
於後末世得聞是經。
心不驚畏。
我當禮敬。
爾時離垢意菩薩。
於世尊前。
複說偈言: 常應散衆華,智者所修行。
得聞是經已,當令得解脫。
爾時離垢意菩薩摩诃薩。
於世尊前。
複說偈曰:佛法甚深廣,顯說如是經。
當有少衆生,信受不疑惑。
貪著於我見,於身取身想。
不信於此經,是名無智者,爾時蓮華眼菩薩摩诃薩。
於世尊前。
複說偈言: 實為諸衆生,開示眼目導。
如是之經法,唯善者不疑。
爾時不思議解脫菩薩摩诃薩。
於世尊前。
複說偈言:世号人中尊,衆生不思議。
說如是等經,聞則無疑悔。
爾時常憶念菩薩摩诃薩。
於世尊前。
複說偈言:若不憶念者,數數生死中。
不著於諸法,修行則無疑。
爾時寶衣解脫菩薩摩诃薩。
於世尊前。
複說偈言:多衣滿一億,淨潔而細緻。
初摩而纏覆,修行則無疑。
爾時施食菩薩摩诃薩。
於世尊前。
複說偈言: 所設衆飲食,具足諸餚膳。
日日應常施,修行無有疑。
爾時悲行菩薩摩诃薩。
於世尊前。
複說偈言:應悲諸衆生,數數而号哭。
此經甚深妙,厭惡不修學。
若從地獄來,則樂處地獄。
雖似修功德,須臾尋生疑。
親近惡知識,不信甚深法。
愚癡網自蔽,如是生疑惑。
諸有破戒者,惡心見其過。
聞經不信受,诽謗於此行。
懈怠少精進,不住於菩提。
無智心下劣,不解如是行。
衆生多樂著,我見心自在。
常處於三界,無能修行者,愚癡起惡心,無智染諸欲。
樂處於愦鬧,作是诽謗行。
愚癡少智人,饕餮嗜飲食。
不修清淨法,故作诽謗行。
衆生多貪著,偏執取妄想。
不識於假名,唯救世能度。
爾時能遠離解脫菩薩摩诃薩。
於世尊前。
而說偈言:遠離諸衆生,如棄於糞穢。
虛僞猶泥錢,解脫著果想。
譬如壞死屍,其惡甚可厭。
若謗如是行,應疾速遠離。
如賊劫村落,處於曠崄路。
聞者悉遠避,願莫值是惡。
若見壞爛者,厭惡如賊害。
有诽謗此經,如是惡莫見。
爾時阿難白佛言:世尊,如是菩薩摩诃薩。
甚為希有。
其意明了。
為是自定力耶。
為是佛神力乎。
佛言:皆是乘佛神力能作是說。
亦是此經功德威力。
逮得無礙。
何以故?如是族姓子。
以於六十億佛所。
從於佛口常聞此法不增不減。
亦如從我得聞不異。
是故億念過去一切諸禅定力及佛神力。
阿難言:如是如是,信如所說,此諸菩薩。
現可證知。
△現見品第八 爾時阿難白佛言:世尊,若聞是法。
次第信解不生疑惑。
如是族姓男女。
得成就幾所福。
佛告阿難。
若族姓男女。
住阿耨多羅三藐三
如實覺悟已,自号稱為佛。
覺愚癡無智,體性無所有。
明智之所得,自号稱為佛。
本有過去想,覺已得無想。
知想及無想,不令想自在。
覺了於色陰,本自無生住。
凡愚妄分别,非色非成就。
覺知無根本,本來無有性。
是故無所受,一切法無依。
想如熱時焰,因緣無所有。
是故滅除想,一切法亦然。
不得是身行,身相不堅固。
若知身行空,是故不著身。
是身及行相,皆悉如芭蕉。
如是覺真實,自号稱為佛。
求識真實相,不在於身内。
亦複不在外,雲何有生處。
是識若無生,一切法亦然。
悉無其處所,有為不可得。
如是知識已,畢竟無所有。
體性猶如幻,亦無有生者,若不能見識,衆生亦複然。
實無有衆生,雲何能知識。
是識無有實,諸法畢竟空。
法及於衆生,一切無成就。
一切法無相,彼已決定覺。
寂滅無戲論,自号稱為佛。
證知於佛法,正覺之所住。
一切法皆無,自号稱為佛。
如來猶菩提,正覺之所住。
佛及菩提相,究竟不可得。
若生於心處,亦如住菩提。
心同菩提已,佛猶如幻化。
阿難是假名,但以言語說。
以如名為佛,我是救世者, 如是相似生,同佛音聲說。
若得此法音,安住於菩提。
不著於菩提,當作如是知。
不應起疑意,一切法無求。
於諸法無疑,衆生中最上。
如是相似法,當知真實相。
作如是說。
如來世尊佛等三号。
於是百千億數衆生白佛言:世尊,我等實蒙光明得除疑悔。
菩薩摩诃薩。
能作如是種種假名。
說為如來世尊及佛。
我今如是知已如是解已,於一切法逮得忍力。
如來世尊,作大利益,猶如父母。
以佛神力及智慧手。
挽出我等。
令不迷亂而無所擾,猶如一切不動。
世尊,譬如虛空無能動者,如是世尊,於一切法心不動。
亦複如是,何以故?一切諸法皆同虛空。
如佛覺了無有動相。
爾時百千億大衆繞佛三匝。
去佛不遠卻坐一面。
說是如來世尊佛名品時。
常照淨根菩薩。
從坐而起。
更整衣服。
偏袒右肩右膝著地。
持種種華散於佛上。
各以偈頌。
贊歎世尊, 衆生貪著果,悉令得解脫。
成就離果想,故我禮智者,能說於諸果,令知平等想。
正覺證平等,歸命禮最上。
衆生多貪著,行處種種果。
佛以解脫故,我今禮智者,顯現於諸法,安住平等處。
得覺平等已,敬禮牟尼尊。
衆生多系縛,種種諸果報。
佛悉令解脫,歸命禮最上。
成就寂滅道,不住種種果。
善知假名相,頂禮世智者, 爾時照明淨根菩薩摩诃薩。
說是偈已,繞佛三匝。
去佛不遠。
瞻仰尊顔目不暫舍。
是時蓮華勝藏菩薩摩诃薩。
從坐而起。
整其衣服。
偏袒右肩。
右膝著地。
以種種華而散佛上。
複以偈頌。
贊歎於佛。
衆生多取想,能令悉除滅。
離畏得歡喜,敬禮牟尼尊。
寂滅離諸有,無畏而說法。
是名世雄猛,敬禮牟尼尊。
知有本空寂,其體不可得。
諸有中最妙,敬禮牟尼尊。
永離於三有,滅除諸結使。
離畏得無畏,敬禮牟尼尊。
無畏亦無懼,施中得最上。
出過一切施,敬禮牟尼尊。
離畏得無畏,拔除憂毒箭。
解脫於諸法,敬禮牟尼尊。
爾時蓮華功德藏菩薩。
說如是偈贊世尊已,而白佛言:若有衆生。
於後末世得聞是經。
心不驚畏。
我當禮敬。
爾時離垢意菩薩。
於世尊前。
複說偈言: 常應散衆華,智者所修行。
得聞是經已,當令得解脫。
爾時離垢意菩薩摩诃薩。
於世尊前。
複說偈曰:佛法甚深廣,顯說如是經。
當有少衆生,信受不疑惑。
貪著於我見,於身取身想。
不信於此經,是名無智者,爾時蓮華眼菩薩摩诃薩。
於世尊前。
複說偈言: 實為諸衆生,開示眼目導。
如是之經法,唯善者不疑。
爾時不思議解脫菩薩摩诃薩。
於世尊前。
複說偈言:世号人中尊,衆生不思議。
說如是等經,聞則無疑悔。
爾時常憶念菩薩摩诃薩。
於世尊前。
複說偈言:若不憶念者,數數生死中。
不著於諸法,修行則無疑。
爾時寶衣解脫菩薩摩诃薩。
於世尊前。
複說偈言:多衣滿一億,淨潔而細緻。
初摩而纏覆,修行則無疑。
爾時施食菩薩摩诃薩。
於世尊前。
複說偈言: 所設衆飲食,具足諸餚膳。
日日應常施,修行無有疑。
爾時悲行菩薩摩诃薩。
於世尊前。
複說偈言:應悲諸衆生,數數而号哭。
此經甚深妙,厭惡不修學。
若從地獄來,則樂處地獄。
雖似修功德,須臾尋生疑。
親近惡知識,不信甚深法。
愚癡網自蔽,如是生疑惑。
諸有破戒者,惡心見其過。
聞經不信受,诽謗於此行。
懈怠少精進,不住於菩提。
無智心下劣,不解如是行。
衆生多樂著,我見心自在。
常處於三界,無能修行者,愚癡起惡心,無智染諸欲。
樂處於愦鬧,作是诽謗行。
愚癡少智人,饕餮嗜飲食。
不修清淨法,故作诽謗行。
衆生多貪著,偏執取妄想。
不識於假名,唯救世能度。
爾時能遠離解脫菩薩摩诃薩。
於世尊前。
而說偈言:遠離諸衆生,如棄於糞穢。
虛僞猶泥錢,解脫著果想。
譬如壞死屍,其惡甚可厭。
若謗如是行,應疾速遠離。
如賊劫村落,處於曠崄路。
聞者悉遠避,願莫值是惡。
若見壞爛者,厭惡如賊害。
有诽謗此經,如是惡莫見。
爾時阿難白佛言:世尊,如是菩薩摩诃薩。
甚為希有。
其意明了。
為是自定力耶。
為是佛神力乎。
佛言:皆是乘佛神力能作是說。
亦是此經功德威力。
逮得無礙。
何以故?如是族姓子。
以於六十億佛所。
從於佛口常聞此法不增不減。
亦如從我得聞不異。
是故億念過去一切諸禅定力及佛神力。
阿難言:如是如是,信如所說,此諸菩薩。
現可證知。
△現見品第八 爾時阿難白佛言:世尊,若聞是法。
次第信解不生疑惑。
如是族姓男女。
得成就幾所福。
佛告阿難。
若族姓男女。
住阿耨多羅三藐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