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下

關燈
少等。

    自取内外心相已,然緣觀衆生色。

    取欲相心。

    瞋相心。

    慢相心。

    慳相心。

    嫉相心。

    憂相心。

    畏相心。

    語言音聲種種所作相心等。

    作是念。

    佛如我心。

    生時住時滅時。

    彼亦如是,自知心所緣。

    他亦如是,我心有如是色相語言所作相。

    他亦如是,常修學心相。

    如是習已得他心通。

    是時但緣他心心數法。

    如明眼者觀淨水中魚。

    有大小好鬼悉皆見之雖有水覆。

    以水淨故不以為礙。

    行者如是,知他心通力故。

    衆生雖身覆心而能見之。

    既得心通。

    或時在大衆說法。

    先知其心。

    知是衆生以何深心行何法。

    何因緣有何相喜何事。

    知自心清淨故。

    知衆生心亦可清淨。

    如淨鏡中随所有色若長若短方圓粗細等如本相現不增不減。

    所以者何。

    鏡清淨故。

    鏡雖不分别而顯其相。

    行者亦如是,自心清淨故。

    諸法無一定相。

    常清淨故。

    衆生心心數法皆悉知之。

    若衆中多淫欲者,即知其心。

    為說離淫欲法。

    恚癡亦如是,何以故?心實相無染無瞋無癡。

    若衆中求聲聞乘者,亦知其心而為說法。

    雖為說法。

    知法性亦無有小。

    求辟支佛道者,亦知其心而為說法。

    雖為說法。

    知法性亦無有中。

    若求大乘者,亦知其心而為說法。

    雖為說法。

    知法性亦無有大。

    行者如是,等随衆生心而為說法。

    亦不分别心相。

    雖分别三乘說法。

    而不壞法性。

    不壞法性故悉知一切衆生心所行。

    雖自用心知他心。

    於彼此心無逆無順。

    亦知一切衆生心心相續如水流。

    如知心性。

    法性亦如是,以他心智知衆生心而為說法,則不害也。

    是名知他心智神通。

     若行者欲知宿命。

    先自覺知今所經事向所經事。

    轉至昨夜昨日前日。

    如是一月。

    從今歲乃至孩童。

    譬如行道。

    到所至處思惟憶念所經遊處。

    如是習已,善修定力故。

    憶念生時處胎時。

    知某處死此胎生。

    知是一世二世三世乃至百世千萬無量億世。

    以宿命智。

    自知己身及他恒河沙劫所經由事。

    悉皆念知。

    以宿命事教化衆生。

    作如是言:我某處如是姓字如是生如是壽命所經苦樂。

    亦說彼所經之事。

    行者以宿命力故。

    知是衆生先世罪福因緣。

    所謂種聲聞因緣辟支佛因緣佛因緣。

    随其因緣而為說法。

    複次行者宿命智力故。

    自知從諸佛種善根不回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今當回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行者亦知過去諸法滅時無所去。

    知未來世諸法生時無所從來。

    雖知過去世無始。

    不生無始見。

    雖觀未來世衆生滅入涅槃。

    亦不生邊見。

    行者念宿命時。

    增益諸善根。

    及滅無量世罪因緣。

    何以故?知一切法無新相無故相。

    得如是智慧已觀一切有為法及所經生死苦樂。

    如夢中所見。

    以是故於生死中心不生厭。

    於一切衆生而起悲心。

    知一切法皆是作相。

    作是念。

    如我千萬億無量劫往來生死。

    皆為虛妄非實。

    一切衆生來往生死皆亦如是,若無四大四陰者,是則為實。

    四大四陰亦畢竟不生。

    複次行者以宿命智憶念。

    曾為轉輪聖王。

    所受之樂無常磨滅。

    釋提桓因樂亦無常磨滅。

    有諸國土清淨莊嚴。

    及諸菩薩諸佛上妙之色。

    轉於法輪皆悉無常。

    何況馀事。

    念如是已心厭遠離。

    行者依宿命智入無常空。

    觀一切諸法皆空無常。

    而衆生颠倒故著。

    為是衆生故而生悲心。

    行是悲心。

    漸漸得成大悲。

    得大悲已,十方諸佛念是菩薩贊歎其德。

    是名宿命神通。

     若行者欲求天眼者,初取明光相。

    所謂燈火明珠日月星宿等。

    取是明相已,若晝日則閉目。

    夜則無在念上明相如眼所見。

    常修習明念。

    系心在明不令他念。

    若去攝還心得一處。

    是時色界四大所造清淨之色在此眼中。

    是眼名天。

    以天四大造故。

    名為天眼。

    又諸賢聖清淨眼故。

    名為天眼。

    行者得是天眼已,諸山樹木鐵圍須彌及諸國土。

    都無障蔽。

    以無礙眼。

    能見十方無量阿僧祇諸佛及莊嚴國土。

    爾時行者能知一切佛為一佛。

    又見一佛為一切佛。

    以法性不壞故。

    如見佛相。

    自見身相亦如是,自身相淨故。

    一切法相亦如是,如見佛清淨弟子亦爾。

    無有二相。

    及十方無量國土衆生。

    若地獄畜生餓鬼人天。

    除無色者,生死好鬼皆悉見之。

    皆知十方六道衆生業因緣及果報。

    是衆生以善業因緣故生天人中。

    是衆生以不善業因緣故生三惡道中。

    行者於天眼中得智慧力故。

    雖見衆生不生衆生想。

    一切法無衆生想故。

    雖見業及果報相續。

    亦入一切法無業無果報中。

    雖天眼見一切色。

    以智慧力故亦不取色相。

    是色悉皆空故。

    複次若障若不障近遠上下無不悉見。

    行者見色界諸天清淨微形者,而彼不見。

    乃至大天亦複不見。

    如是等種種神通義。

    如摩诃衍神通義中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