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三

關燈
無馀。

    遊戲于賢聖八品道。

    是故說自除己垢可謂為道。

    垢有三品上中下。

    垢上上上中上下。

    中上中中中下。

    下上下中下下。

    如此纏結染污人心。

    盡當舍離修清淨行。

    或有梵志興邪見。

    意謂為内無塵垢病由外來。

    或入江水或入三華池。

    或入人非人泉。

    沐浴澡洗除去外垢。

    不能除心縛着。

    世尊說曰:夫人習行至竟清淨除塵垢者,當執無上等智能去其垢。

    何以故?身外塵垢為人所疾。

    以第一義除心垢者,諸天世人所見尊敬。

    人間塵垢令人堕地獄畜生餓鬼。

    人間塵垢雖以香華薰之猶故複生。

    已舍諸結使戒香所薰終以香香莫不聞者,是故說曰自除己垢。

    可謂為道。

     出曜經道品第十三。

    八直最正道,四谛為法迹。

    是道名無為,以錠滅愛冥。

     八直最正道者,雲何名為正直。

    四谛為義處為四為緣果為四。

    以聚故為四。

    若義故為四者是謂三也。

    記苦則無習記習則無苦。

    是謂一盡二道三苦。

    緣果為四者是謂五。

    由苦有緣亦緣有果。

    道亦如是盡谛為五。

    若以聚為四者是謂八。

    先從欲界斷苦。

    後色界無色界為二。

    乃至道亦如是,立此義已複有說者,從緣果義名為五。

    苦者亦由緣亦由果盡名苦迹。

    有迹貪迹悭迹也。

    有難者道亦有緣有果盡名苦迹。

    亦名有迹亦名悭迹。

    何以故?此中不立二谛。

    答曰制彼論故亦有因緣也。

    于彼苦習興二論。

    亦無苦亦無習。

    欲制此二論故有苦有習。

    道者有緣有果。

    則生一論言無道也。

    欲制此一論故有道。

    是故說有四谛非五谛。

    更有說者以聚故立此論言有八。

    答曰:以聚義一相。

    欲界苦色無色界苦盡集聚已,欲界行緣色無色行緣盡集已興出生相。

    欲界行盡色無色行盡盡集已名休息相。

    欲界行對色無色行對盡集已名出要相。

    是故說名為四谛。

    如慧所觀者,知有累無累念知出要。

    是故說四谛為法迹。

    是道名無為者,安隐泥洹滅盡無為盡舍諸苦。

    是故說是道名無為。

    以錠滅愛冥者,愛有亦有三。

    欲有色有無色有。

    彼牢固愛縛着愛主生亂想多諸苦惱由何而斷。

    答曰賢聖八道永斷不生。

    是故說以錠滅愛冥。

     慧離諸淵,如風卻雲,已滅思想。

    是為慧見。

     慧離諸淵者,非圖一類淵有若幹。

    或言風塵或言深水。

    塵者污人身體老少不别。

    令人目視不明衣裳垢坋。

    上弊日月使無精光。

    妨人遠視真僞不别。

    時龍王慈愍愍世愚惑。

    欲使離此諸難。

    便降涼風細雨。

    掩塵滅霧霍然大明。

    是故說慧離諸淵如風卻雲也。

    彼執行人專精一意滅内塵想。

    想者有三。

    欲想恚想癡想。

    此三想者亦不為塵主生亂念。

    敗壞智慧不至究竟。

    遮智慧目不睹四谛。

    垢染法身使不清明。

    能制此意不興諸想。

    是故說已,滅思想是為慧見。

     智為世長,惔樂無為,智受正教。

    生老死盡。

     智為世長者,為最為上為微為妙。

    亦名三義。

    雲何為三。

    一為事義。

    二為見義。

    三為緣義。

    亦名眼義首義道義覺義賢聖出要義。

    以此普照諸法,猶如外物有所照明。

    外物者日月星宿衣服宮殿。

    名入一界入一入入一陰入一道入一界色界也。

    入一入色入也。

    入一陰者色陰也。

    入一道者現在道也。

    以此智慧光明照十八界十二入五陰。

    當來過去現在世以智慧普有所照。

    多所饒益多所成就。

    是故說智為世長也。

    惔樂無為者,乘此智慧遠離生死。

    善能分别不懷猶豫。

    亦複分别四谛。

    不懷狐疑。

    是故說惔樂無為也。

    知受正教生老死盡者,所以受苦者由其有生。

    若無生者何有苦哉,猶如培的衆箭競射。

    是身如是衆苦染着。

    是故說智受正教生老死盡也。

     道為八直妙,聖谛四句上。

    無欲法之最,明眼二足尊。

     道為八直妙者,外道異學意欲習道。

    斷穀絕糧以為淨行。

    或卧灰糞不着文飾。

    或露形倮跣形體不覆。

    或卧棘刺枕石漱流。

    或編發為衣。

    或觀樹葉習算咒術。

    或事水火日月星辰。

    或投高山或入深水謂為成道。

    世尊說曰:此非真道非至要處。

    非善知識所習。

    此道非妙非賢聖所習。

    如此衆道。

    賢聖八品道為最為上。

    是故說道為八直妙也。

    聖谛四句上者,猶衆多外道異學皆修妄谛。

    在閑靜處日夜苦行。

    或事山鳥秃枭鸱鸺。

    或事獐鹿雞狗蛇蚖。

    謂為真實得至滅度無為無作。

    得至泥洹至解脫門永離憂惱。

    世尊說曰:此非真道非至要處。

    真實谛者四谛是也。

    得至無為滅盡之處。

    是故說聖谛四句上也。

    無欲法之最者,如契經所說,三事最第一也。

    一為佛二為法三為衆。

    所謂法者有為法無為法。

    愛盡無欲滅盡泥洹。

    真實法者最尊最上無能過者,是故說無欲法之最也。

    明眼二足尊者,諸有衆生無足二足四足及衆多足。

    有色無色有想無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