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關燈
△無常品下雖壽百歲,亦死過去,為老所壓,病條至際。

     昔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為天人龍鬼衆生之類廣演法教。

    時國王波斯匿母年過百二十卒得重病。

    非醫藥所療神祇不能救。

    不經日夜遂便命終。

    王及大臣如法葬送。

    油酥華香事事供養。

    安措神廟給人瞻守。

    葬送已訖。

    還過佛所。

    如故王法除去五飾前禮佛足。

    佛命令坐而問之曰:王所從來衣服塵土形變色異。

    何所施設乃至于斯。

    王白佛言:國大夫人年過百二十。

    間得重病奄忽無常。

    向送靈柩殡葬始訖。

    今還城池過觐世尊,佛三達智知而問曰:雲何大王。

    夫人生世有不死者乎。

    王白佛言:人生于世無有不死。

    佛告王曰:自古迄今。

    大畏有五不可得避。

    應老之法欲使不老者此不可得。

    應病之法欲使不病此不可得。

    應死之法欲使不死此不可得。

    應磨滅之法欲使不磨滅此不可得。

    應盡之法。

    欲使不盡此不可得。

    是謂大王此五不可得法。

    不與人期萬物無常。

    難得久居一日過去。

    人命亦然。

    如五江流晝夜不息。

    人命駛疾亦複如是爾時世尊漸與波斯匿王說微妙法。

    論講不退轉要。

    所謂論者施論戒論生天之論。

    欲不淨想漏為大患。

    大王當知。

    生則老至病無光澤。

    合會必離是世常法。

    如電曆目擊石現火。

    人命劇是有何可樂。

    衰變之法。

    欲使久存者,此事不然。

    爾時世尊以此因緣尋究本末。

    為後衆生示現大明。

    亦使正法久存于世。

    爾時世尊在大衆中。

    與波斯匿王。

    而說斯偈。

     雖壽百歲,亦死過去,為老所壓。

    病條至際。

     佛告大王。

    世皆有是。

    無長存者,皆當歸死無有脫者,古者國王諸佛真人五通仙士。

    亦皆過去無能住者,空為悲戀亡者為福不惓。

    福追魂靈如饷田夫。

    王由此緣廣設福業。

    福祜助人如憑強杖。

    佛說此已,王及四輩諸來會者,莫不歡喜。

    忘憂除患?然啟悟。

    尋從坐起繞佛三匝。

    作禮而去。

     是日已過,命則随減,如少水魚。

    斯有何樂。

     昔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時南大海卒湧大洮。

    越海境界有三大魚。

    随上流處在淺水。

    自相謂言:我等三魚處在厄地漫水未減。

    宜可逆上還歸大海。

    有礙水舟不得越過,第一魚者盡其力勢跳舟越過,第二魚者複得憑草越度,第三魚者氣力消竭為獵者所得。

    時獵者,便說此偈。

     第一慮未然,必當被傷害。

    憑草計現在,彼命得脫死。

    二魚俱得免,以濟危脆命。

    愚守少水池,受困于獵者, 爾時世尊以天眼觀清淨無瑕穢。

    見彼三魚逐洮波。

    二魚得濟一魚受困。

    複見獵者而作斯頌。

    因此緣本尋究根原。

    為後衆生示現大明。

    亦使正法久存于世。

    即集大衆說斯頌曰: 是日已過,命則随減,如少水魚。

    斯有何樂。

     所謂是日已過者,或刹利婆羅門長者居士。

    若複少壯盛年老邁俱同此日。

    共有損減之逝晝夜不停。

    命變形羸氣衰力竭。

    速迅于彼如少水魚者,或為虛空飛鳥壽?河白鹘鹳雀青鶴水烏黑雞。

    亦為世人男女獵師。

    羅網捕取鈎餌懸弶。

    處在淺水一命萬慮。

    受形于水喪命在水。

    衆苦難尋有何可樂。

    是故說曰:如少水魚斯有何樂。

     逝者不還,晝夜勤力,魚被熾然。

    生苦死厄。

     昔佛在摩竭國界善勝道場。

    集諸修行之士。

    處高山者,或在深窟隐形不出。

    然彼行人随時行道瞻相時氣。

    春節以至觀諸樹木悉皆蓓蕾色如水精漸轉敷花。

    複見溝澗水流澄清靜無聲響。

    時彼行人。

    心則念言:時不假借。

    萬物并生爾時行人下山詣村家家乞食。

    見諸男女飲食歡燕共相娛樂。

    行人問曰:斯是何人。

    前人對曰:某村某家姓号如是,某家子者某父所生。

    時修行人複自念曰:今此内物悉皆孚乳。

    知其萬物日滋日長。

    還入深山靜默自修。

    複至秋節下山詣村人間乞食。

    見諸樹木漸皆凋落。

    霜雪加被葉落凝凍。

    複見溝澗水竭枯涸指刺不耎。

    時修行人内自忖度。

    今外萬物皆悉凋落。

    時不再鮮華不重茂。

    誠哉斯言:複見人間村落城郭。

    男女大小共相攜抱。

    散頭垂發椎胸自掴。

    高聲啼哭不能自止。

    時修行人問彼人曰:此是何人哀号啼哭乃至于斯。

    某村某家兒亡女死或父母終。

    是故村落号悲如是,行人聞已而自思惟。

    今此内物亦複凋落已知内外衰耗法至。

    即還深山内自校計結跏趺坐。

    或坐繩床或坐樹下。

    專心定意不興亂想。

    觀内外性實皆無常。

    便興日轉不停住想。

    雲何為日轉。

    計春至秋至歲。

    計歲至月。

    計月至半月。

    計半月至日數。

    計日數至時。

    計時至晝夜。

    計晝夜至動轉。

    計動轉至出入息。

    計出入息至盡無馀。

    以至于盡。

    方知盡空萬物無有。

    已知無有則知何起本滅亦無迹。

    或時行人行起有蹤滅無有迹。

    方自覺悟憶如來一切無常亦無窠窟。

    有時行人觀察前行。

    積時累日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