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百七十六

關燈
有遊履往來。

    善現诘言:如來變化雲何現有色受想行識等諸法。

    雲何現有遊履往來屈伸顧視。

    妙吉祥曰:善哉善哉!大德善現,佛之真子是故如來常說。

    善現,得無诤住最為第一。

    複言大德。

    且止斯事我欲入城巡行乞食。

    飯食事訖詣如來所。

    我當奉請令諸大德。

    設希有食令獲善利。

    舍利子言:大士今者欲為我輩設何等食。

    妙吉祥曰:大德我今所設食者,不可分段。

    不可吞咽。

    非香味觸。

    非三界攝。

    亦非不系。

    大德當知。

    如是妙食是如來食非馀食也。

    舍利子言:今我等輩聞大士說希有食名悉已飽滿況當得食。

    妙吉祥曰:我此食者,肉天慧眼皆不能見。

    爾時善現及舍利子,聞如是語俱入滅定。

    時善思菩薩問妙吉祥言:今二上人食何等食入何等定。

    妙吉祥言:此二尊者食無漏食。

    入無所依無雜染定。

    諸食此食住此定者,畢竟不複食三界食。

     爾時善現及舍利子俱從定起。

    與妙吉祥及諸菩薩聲聞等衆。

    互相慶慰各各入城。

    随意所往巡行乞食。

    具壽善現随入一家空靜之所默然而祝有近事女見已問言:大德住斯為何所欲。

    善現報曰:姊妹當知。

    為乞食故我來住此。

    近事女言:聖者善現,今於食想未遍知耶。

    善現報言:我從本際所有食想皆已遍知。

    所以者何。

    一切食想前中後際皆自然空。

    近事女言:唯然聖者應自伸手我當奉食。

    具壽善現便伸其手。

    近事女言:聖者善現阿羅漢手今此是耶。

    善現報言:阿羅漢手非所能見亦不可伸。

    譬如幻士問幻士曰:何等名為幻士之手。

    吾今欲見請為伸之。

    姊妹當知。

    彼幻士手頗有能見及可伸耶。

    近事女言:不也大德。

    善現報曰:如是姊妹,佛說一切如幻皆空故。

    不可言阿羅漢手實有可見及有可伸時彼女人聞如是說。

    尋即不見善現之手。

    遂經淹久不得施食。

    欲置缽中缽複不現。

    彼近事女。

    繞善現身循環覓手竟不能得。

    瞬息之間身亦不現。

    即便恭敬贊善現言:善哉善哉!聖者聖者,乃能如是身亦不住相亦不現實為希有。

    是故如來常說善現得無诤住最為第一。

    時近事女即於是處。

    永斷我見獲預流果。

    具壽善現便現其身。

    贊言:善哉善哉姊妹,遂能如是成丈夫業。

    爾時女人踴躍歡喜。

    以所持食奉施善現,善現受已出還食之。

    時妙吉祥與諸菩薩聲聞等衆。

    各飯食已俱詣佛所。

    頂禮雙足右繞三匝退坐一面。

    以如上事具白世尊,爾時如來聞其所述。

    即便贊曰:善哉善哉!汝等乃能成斯勝事。

    當知皆是佛之神力。

    具壽善現,亦以所經化近事女得初果事以白於佛。

    爾時世尊亦贊歎彼善巧方便。

    時妙吉祥謂善現曰:彼近事女所斷我見即非我見。

    是故如來說名我見。

    如是大德。

    諸有發趣菩薩乘者,於一切法應知應見應深信解。

    雲何信解。

    謂如其法不住於想。

    所以者何。

    大德善現,夫法想者即非法想。

    是故如來說名法想。

    大德當知若菩薩摩诃薩無數世界成滿七寶持用布施。

    有善男子善女人等。

    於此般若波羅蜜多。

    乃至受持一四句頌。

    為他開示無開示想。

    是善男子善女人等。

    所獲福聚甚多於前。

    爾時世尊,而說頌曰: 如星翳燈幻,露泡夢電雲。

    於一切有為,應作如是觀。

     時薄伽梵說是經已,一切菩薩及諸刍。

    世間天人阿素洛等一切衆會。

    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第九會能斷金剛分序(西明寺沙門玄則撰) 竊尋浩汗其源者,必總靈怪之儲。

    紛糾其峰者,自動郁冥之觀。

    況沖照倬存。

    逸韻遐舉。

    規真附體。

    紐玄立極。

    根大衍於初會。

    革小成於後心。

    蓄靈蘊福。

    信哉宜矣。

    故其承閑語要。

    三問桀其摽。

    節理情塗。

    兩如肅其緻。

    窮非想以布想。

    弘不濟之大勳。

    攝衆度以檀度。

    勵無行之廣德願侔日。

    挌虛空而未量。

    信異随風。

    汎聲香而不祝忘法身於相好。

    豈見如來。

    分刹土於微塵。

    誰為世界。

    河沙數非多之多福。

    山王比非大之大身。

    法性絕言:謂有說而便謗。

    菩提離齲知無授而乃成。

    皆所以拂霭疑津。

    剪萌心迳。

    賞觸類而不極。

    吝緣情而必荊然金剛之銳。

    償二物之可銷。

    對除之猛。

    雖一念其無罣。

    詞必舉凡。

    故率言每約。

    理好鈎■。

    故屬意多迷。

    前聖由之著論。

    後賢所以殷學。

    非直有緣振旦。

    實亦見重昌期。

    廣略二本。

    前後五譯。

    無新無故。

    逾練逾明。

    然經卷所在。

    則為有佛。

    故受持之迹。

    其驗若神。

    傳之物聽。

    具如别錄。

    爾其刷蕩二邊。

    彰明九觀。

    雲飄絲鬓。

    愁含變滅之影。

    電轉珠目。

    榮遷倏忽之光。

    星夜編而曉落。

    則邪見難保。

    露陰泫而陽晞。

    則危蘊方促。

    以有為之若此。

    加無相之如彼。

    甯不荷付囑之。

    遙恩躬受行之美證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