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百七十三
關燈
小
中
大
舊處。
是七十九。
如來手足及胸臆前。
皆有吉祥喜旋德相。
文同绮畫色類朱丹。
是第八十。
是名如來八十随好。
△第六分贊歎品第十六 爾時曼殊室利菩薩。
即從座起頂禮佛足。
偏覆左肩右膝著地。
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如來功德希有無等不可思議。
過去未來現在諸佛皆無有異。
若見如來或聞功德。
此有情類亦難思議。
今重見佛轉大法輪。
得未曾有歡喜踴躍。
作是語已即昇虛空七多羅樹。
合掌贊曰: 一切有情類,唯佛最為尊。
尚無有等者,況複當有勝。
我法二俱空,妙理無等等。
唯我佛世尊,能等無等等。
煩惱并習氣,俱盡永無馀。
能知一切法,無不皆明了。
若智若說法,無能及佛者,三千大千界,唯佛獨為尊。
十力無畏等,定有非虛妄。
帝釋與梵王,鹹所不能得。
世尊大恩德,普洽諸有情。
此事難思議,定無能及者, 能以微妙慧,及方便善巧。
化導諸有情,皆令得利樂。
爾時會中有一天子。
名曰妙色。
即從座起頂禮佛足。
偏覆左肩右膝著地。
合掌向佛以頌贊曰:有說世間等佛者,彼言非實為虛诳。
若說法王最極尊,此言非妄為谛語。
人天之俦正問難,無有能折我大師。
善逝降魔伏外道,将導世間至解脫。
清淨四辯無窮說,甘露妙藥施有情。
遍觀諸法智無礙,一切刹那不減失。
大悲平等視有情,清淨之心世不染。
善能了知根欲性,随所樂聞而應說。
煩惱差别非一種,為示無量對治門。
唯佛巧說彼因緣,專為利樂有情故。
值佛聞法不得聖,如是有情度極難。
如來大名應渴仰,若得見者無限益。
佛智能令心清淨,得聞正教出生死。
聞佛名号大吉祥,常念世尊恒喜樂。
發心詣佛生慧解,如教勤修成種智。
戒品清淨無垢濁,靜慮第一心澂明。
智慧最勝難傾動,法海清淨如甘露。
一切有情喜放逸,諸佛專精離世間。
等慈有情如一子,恩德深厚無能報。
先說能破結賊法,久摧天魔幻化軍。
世尊已說三有過,廣示涅槃無量德。
百千大劫甚難聞,故我至誠今贊禮。
爾時會中有一天子。
名曰善名。
即從座起頂禮佛足。
偏覆左肩右膝著地。
合掌向佛以頌贊言:如來平等行大慈,設可度智與他者,尚令天授最前得,況複其馀有情類。
我今不惬為空過,修持大行報佛恩。
有唯自證無漏滅,彼於佛恩未為報。
若有修行佛深教,乃得名為佛真子。
佛久勤苦為有情,無上大恩罕能報。
大慈開顯真妙法,令衆修行兼化他。
若佛不出於世間,一切有情受大苦。
則無人天唯惡趣,但聞種種苦音聲。
諸趣受苦無能免,煩惱系縛有情故。
佛欲解他諸毒結,翻為大悲之所萦。
如來是世大福田,依教正修離惡趣。
若違佛教不修行,彼定不得生人天。
有於佛所起惡心,或複不樂聞深法。
是等有情甚可愍,決定永當處黑暗。
如佛世尊自知智,其等如來乃能了。
佛智非我所測量,稽首敬禮十方佛。
無畏智力不共法,唯佛世尊獨圓備。
相好莊嚴微妙香,觀者無厭超衆色。
三種開敷不暫息,清淨佛華我今禮。
唯佛善知無上覺,能永出離諸險難。
佛為第一最無上,稽首歸命兩足尊。
佛以功德正法水,普能洗除諸垢穢。
世尊本來内外淨,我今頂禮真淨身。
爾時堪忍界主大梵天王。
即從座起頂禮佛足。
偏覆左肩右膝著地。
合掌向佛以頌贊言:如來具足勝福慧,利樂有情無暫息。
常雨甘露濟饑渴,我今稽首能利他。
世間最勝可敬者,彼類猶來供養佛。
諸惡斯盡衆善備,我今稽首無等尊。
普為濟拔諸有情,靡有一行不修學。
令度生死得安樂,我今稽首救世師。
稽首微妙金色身,稽首所說甘露法稽首清淨無垢智稽首一切功德林爾時佛告大梵天言:善哉善哉!如汝所贊。
如來此事是實非虛。
何以故?諸佛世尊於無量劫。
修集種種福德智慧。
由斯果位無不備足。
所以者何。
如來具足布施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
身語意三無不清淨。
故能通達真如實際。
住實際故所言不虛。
時大梵王頂禮佛足合掌恭敬複白佛言:唯願世尊,以神通力令此般若波羅蜜多久住世間利樂一切。
爾時佛告大梵天王。
十方三世一切如來以大神通。
鹹共護念。
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久住世間利樂一切。
天魔梵志外道沙門。
皆無有能滅壞障礙。
何以故?我念過去有佛。
名曰寶月如來。
十号圓滿。
國名無毀。
劫名喜贊。
彼佛有二刍弟子。
作大法師善說深法。
一名智盛。
二名谛授。
常随彼佛轉正法輪。
經一劫中宣說如是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三千大千百億魔衆。
悉皆受化發菩提心。
是故此經諸天魔等。
皆無有力滅壞障礙。
爾時寂靜慧菩薩摩诃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
偏覆左肩右膝著地。
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寶月如來住在何所。
為猶住世為已涅槃。
爾時世尊告寂靜慧言:善男子,東方去此過十千億諸佛世界。
曾有世界
是七十九。
如來手足及胸臆前。
皆有吉祥喜旋德相。
文同绮畫色類朱丹。
是第八十。
是名如來八十随好。
△第六分贊歎品第十六 爾時曼殊室利菩薩。
即從座起頂禮佛足。
偏覆左肩右膝著地。
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如來功德希有無等不可思議。
過去未來現在諸佛皆無有異。
若見如來或聞功德。
此有情類亦難思議。
今重見佛轉大法輪。
得未曾有歡喜踴躍。
作是語已即昇虛空七多羅樹。
合掌贊曰: 一切有情類,唯佛最為尊。
尚無有等者,況複當有勝。
我法二俱空,妙理無等等。
唯我佛世尊,能等無等等。
煩惱并習氣,俱盡永無馀。
能知一切法,無不皆明了。
若智若說法,無能及佛者,三千大千界,唯佛獨為尊。
十力無畏等,定有非虛妄。
帝釋與梵王,鹹所不能得。
世尊大恩德,普洽諸有情。
此事難思議,定無能及者, 能以微妙慧,及方便善巧。
化導諸有情,皆令得利樂。
爾時會中有一天子。
名曰妙色。
即從座起頂禮佛足。
偏覆左肩右膝著地。
合掌向佛以頌贊曰:有說世間等佛者,彼言非實為虛诳。
若說法王最極尊,此言非妄為谛語。
人天之俦正問難,無有能折我大師。
善逝降魔伏外道,将導世間至解脫。
清淨四辯無窮說,甘露妙藥施有情。
遍觀諸法智無礙,一切刹那不減失。
大悲平等視有情,清淨之心世不染。
善能了知根欲性,随所樂聞而應說。
煩惱差别非一種,為示無量對治門。
唯佛巧說彼因緣,專為利樂有情故。
值佛聞法不得聖,如是有情度極難。
如來大名應渴仰,若得見者無限益。
佛智能令心清淨,得聞正教出生死。
聞佛名号大吉祥,常念世尊恒喜樂。
發心詣佛生慧解,如教勤修成種智。
戒品清淨無垢濁,靜慮第一心澂明。
智慧最勝難傾動,法海清淨如甘露。
一切有情喜放逸,諸佛專精離世間。
等慈有情如一子,恩德深厚無能報。
先說能破結賊法,久摧天魔幻化軍。
世尊已說三有過,廣示涅槃無量德。
百千大劫甚難聞,故我至誠今贊禮。
爾時會中有一天子。
名曰善名。
即從座起頂禮佛足。
偏覆左肩右膝著地。
合掌向佛以頌贊言:如來平等行大慈,設可度智與他者,尚令天授最前得,況複其馀有情類。
我今不惬為空過,修持大行報佛恩。
有唯自證無漏滅,彼於佛恩未為報。
若有修行佛深教,乃得名為佛真子。
佛久勤苦為有情,無上大恩罕能報。
大慈開顯真妙法,令衆修行兼化他。
若佛不出於世間,一切有情受大苦。
則無人天唯惡趣,但聞種種苦音聲。
諸趣受苦無能免,煩惱系縛有情故。
佛欲解他諸毒結,翻為大悲之所萦。
如來是世大福田,依教正修離惡趣。
若違佛教不修行,彼定不得生人天。
有於佛所起惡心,或複不樂聞深法。
是等有情甚可愍,決定永當處黑暗。
如佛世尊自知智,其等如來乃能了。
佛智非我所測量,稽首敬禮十方佛。
無畏智力不共法,唯佛世尊獨圓備。
相好莊嚴微妙香,觀者無厭超衆色。
三種開敷不暫息,清淨佛華我今禮。
唯佛善知無上覺,能永出離諸險難。
佛為第一最無上,稽首歸命兩足尊。
佛以功德正法水,普能洗除諸垢穢。
世尊本來内外淨,我今頂禮真淨身。
爾時堪忍界主大梵天王。
即從座起頂禮佛足。
偏覆左肩右膝著地。
合掌向佛以頌贊言:如來具足勝福慧,利樂有情無暫息。
常雨甘露濟饑渴,我今稽首能利他。
世間最勝可敬者,彼類猶來供養佛。
諸惡斯盡衆善備,我今稽首無等尊。
普為濟拔諸有情,靡有一行不修學。
令度生死得安樂,我今稽首救世師。
稽首微妙金色身,稽首所說甘露法稽首清淨無垢智稽首一切功德林爾時佛告大梵天言:善哉善哉!如汝所贊。
如來此事是實非虛。
何以故?諸佛世尊於無量劫。
修集種種福德智慧。
由斯果位無不備足。
所以者何。
如來具足布施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
身語意三無不清淨。
故能通達真如實際。
住實際故所言不虛。
時大梵王頂禮佛足合掌恭敬複白佛言:唯願世尊,以神通力令此般若波羅蜜多久住世間利樂一切。
爾時佛告大梵天王。
十方三世一切如來以大神通。
鹹共護念。
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久住世間利樂一切。
天魔梵志外道沙門。
皆無有能滅壞障礙。
何以故?我念過去有佛。
名曰寶月如來。
十号圓滿。
國名無毀。
劫名喜贊。
彼佛有二刍弟子。
作大法師善說深法。
一名智盛。
二名谛授。
常随彼佛轉正法輪。
經一劫中宣說如是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三千大千百億魔衆。
悉皆受化發菩提心。
是故此經諸天魔等。
皆無有力滅壞障礙。
爾時寂靜慧菩薩摩诃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
偏覆左肩右膝著地。
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寶月如來住在何所。
為猶住世為已涅槃。
爾時世尊告寂靜慧言:善男子,東方去此過十千億諸佛世界。
曾有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