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百五十一
關燈
小
中
大
當知。
諸菩薩摩诃薩常應精進修自事業。
厭離生死不著三界。
於彼惡賊旃荼羅人。
常應發心慈悲喜舍。
應作是念。
我不應起如彼惡人所起過患。
設當失念如彼暫起。
即應覺知令速除滅。
是故善現,諸菩薩摩诃薩欲證無上正等菩提。
當善覺知諸惡魔事。
應勤精進遠離除滅如彼菩薩所起過患。
勤求無上正等菩提。
善現當知。
如是學者是為菩薩方便善巧。
如實覺知諸惡魔事。
△第四分善友品第二十二之一 爾時世尊複告善現,若菩薩摩诃薩。
深心欲證無上菩提。
常應親近供養恭敬尊重贊歎真淨善友。
具壽善現便白佛言:何等名為諸菩薩摩诃薩真淨善友。
佛告善現,一切如來應正等覺。
是諸菩薩摩诃薩衆真淨善友。
一切不退轉菩薩摩诃薩亦是菩薩摩诃薩衆真淨善友。
若馀菩薩及諸聲聞并馀善士能為菩薩宣說開示甚深般若波羅蜜多相應法門。
教誡教授諸菩薩衆。
令種善根修菩薩行速圓滿者,亦是菩薩摩诃薩衆真淨善友。
甚深般若波羅蜜多相應經典。
亦是菩薩摩诃薩衆真淨善友。
複次善現,布施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
當知亦是諸菩薩衆真淨善友。
善現當知。
如是六種波羅蜜多。
亦是菩薩摩诃薩師。
如是六種波羅蜜多。
亦是菩薩摩诃薩導。
如是六種波羅蜜多。
亦是菩薩摩诃薩明。
如是六種波羅蜜多。
亦是菩薩摩诃薩照。
如是六種波羅蜜多。
亦是菩薩摩诃薩舍。
如是六種波羅蜜多。
亦是菩薩摩诃薩護。
如是六種波羅蜜多。
亦是菩薩摩诃薩歸。
如是六種波羅蜜多。
亦是菩薩摩诃薩趣。
如是六種波羅蜜多。
亦是菩薩摩诃薩洲。
如是六種波羅蜜多。
亦是菩薩摩诃薩父。
如是六種波羅蜜多。
亦是菩薩摩诃薩母。
如是六種波羅蜜多。
能令菩薩摩诃薩衆得微妙智生如實覺。
疾證無上正等菩提。
所以者何。
一切菩薩摩诃薩衆。
皆因六種波羅蜜多。
修習般若波羅蜜多究竟圓滿。
善現當知。
過去如來應正等覺。
已證無上正等菩提已般涅槃。
彼佛世尊,皆依六種波羅蜜多生一切智。
未來如來應正等覺。
當證無上正等菩提當般涅槃。
彼佛世尊亦依六種波羅蜜多生一切智。
現在十方無量無數無邊世界一切如來應正等覺。
現證無上正等菩提。
現為有情宣說正法。
彼佛世尊,亦依六種波羅蜜多生一切智。
今我如來應正等覺。
現證無上正等菩提。
現為有情宣說正法。
亦依六種波羅蜜多生一切智。
何以故?如是六種波羅蜜多。
普能攝受三十七種菩提分法。
若四梵祝若四攝事。
若馀無量無邊佛法。
若諸佛智。
若自然智。
不思議智。
無敵對智。
一切智智。
悉皆攝在如是六種波羅蜜多。
是故我說如是六種波羅蜜多。
是諸菩薩摩诃薩衆真淨善友。
與諸菩薩摩诃薩衆。
為師為導。
為明為照。
為舍為護。
為歸為趣。
為洲父母。
能令菩薩摩诃薩衆得微妙智。
生如實覺。
疾證無上正等菩提。
作諸有情不希報友。
是故善現,諸菩薩摩诃薩。
應學六種波羅蜜多。
複次善現,諸菩薩摩诃薩。
欲學六種波羅蜜多。
應於般若波羅蜜多甚深經典。
至心聽聞受持讀誦。
觀察義趣請決所疑。
所以者何。
如是般若波羅蜜多。
能與六種波羅蜜多。
為尊為導。
能示能轉。
為生養母。
所以者何。
若離般若波羅蜜多。
則無前五波羅蜜多。
雖有布施淨戒安忍精進靜慮。
而不名為能到彼岸。
是故善現,諸菩薩摩诃薩。
欲得不随他教行。
欲住不随他教地。
欲斷一切有情疑。
欲滿一切有情願。
欲嚴淨佛土。
欲成熟有情。
應學般若波羅蜜多。
所以者何。
於此般若波羅蜜多甚深經中。
廣說菩薩摩诃薩衆所應學法。
一切菩薩摩诃薩衆。
皆於其中應勤修學。
若勤修學甚深般若波羅蜜多方便善巧。
定證無上正等菩提。
能盡未來利樂一切。
爾時善現便白佛言:甚深般若波羅蜜多以何為相。
佛告善現,甚深般若波羅蜜多無著為相。
具壽善現複白佛言:頗有因緣甚深般若波羅蜜多無著之相。
馀一切法可說亦有無著相耶。
佛告善現,如是如是,有因緣故。
甚深般若波羅蜜多無著之相。
馀一切法亦可說有此無著相。
所以者何。
以一切法無不皆如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是空遠離。
是故善現,甚深般若波羅蜜多由無著相是空遠離。
馀一切法由無著相亦空遠離。
具壽善現複白佛言:若一切法皆空遠離。
雲何有情可得施設有染有淨。
世尊,非空遠離法可說有染有淨。
世尊,非空遠離能證無上正等菩提。
非離空遠離有别法可得能證無上正等菩提。
世尊雲何。
令我解佛所說甚深義趣。
佛告善現,於意雲何。
有情長夜有我我所心執我我所不。
善現答言:如是世尊,如是善逝。
有情長夜有我我所心執著我我所。
佛告善現,於意雲何。
有情所執我及我所空遠離不。
善現答言:如是世尊,如是善逝。
有情所執我及我所皆空遠離。
佛告善現,於意雲何。
豈不有情由我我所執流轉生死。
善現答言:如是世尊,如是善逝。
諸有情類由我我所執流轉生死。
佛告善現,如是有情流轉生死。
施設雜染及清淨者,由諸有情虛妄執著我及我所說有雜染。
而於其中無雜染者,由諸有情不妄執著我及我所說有清淨。
而於其中無清淨者,是故善
諸菩薩摩诃薩常應精進修自事業。
厭離生死不著三界。
於彼惡賊旃荼羅人。
常應發心慈悲喜舍。
應作是念。
我不應起如彼惡人所起過患。
設當失念如彼暫起。
即應覺知令速除滅。
是故善現,諸菩薩摩诃薩欲證無上正等菩提。
當善覺知諸惡魔事。
應勤精進遠離除滅如彼菩薩所起過患。
勤求無上正等菩提。
善現當知。
如是學者是為菩薩方便善巧。
如實覺知諸惡魔事。
△第四分善友品第二十二之一 爾時世尊複告善現,若菩薩摩诃薩。
深心欲證無上菩提。
常應親近供養恭敬尊重贊歎真淨善友。
具壽善現便白佛言:何等名為諸菩薩摩诃薩真淨善友。
佛告善現,一切如來應正等覺。
是諸菩薩摩诃薩衆真淨善友。
一切不退轉菩薩摩诃薩亦是菩薩摩诃薩衆真淨善友。
若馀菩薩及諸聲聞并馀善士能為菩薩宣說開示甚深般若波羅蜜多相應法門。
教誡教授諸菩薩衆。
令種善根修菩薩行速圓滿者,亦是菩薩摩诃薩衆真淨善友。
甚深般若波羅蜜多相應經典。
亦是菩薩摩诃薩衆真淨善友。
複次善現,布施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
當知亦是諸菩薩衆真淨善友。
善現當知。
如是六種波羅蜜多。
亦是菩薩摩诃薩師。
如是六種波羅蜜多。
亦是菩薩摩诃薩導。
如是六種波羅蜜多。
亦是菩薩摩诃薩明。
如是六種波羅蜜多。
亦是菩薩摩诃薩照。
如是六種波羅蜜多。
亦是菩薩摩诃薩舍。
如是六種波羅蜜多。
亦是菩薩摩诃薩護。
如是六種波羅蜜多。
亦是菩薩摩诃薩歸。
如是六種波羅蜜多。
亦是菩薩摩诃薩趣。
如是六種波羅蜜多。
亦是菩薩摩诃薩洲。
如是六種波羅蜜多。
亦是菩薩摩诃薩父。
如是六種波羅蜜多。
亦是菩薩摩诃薩母。
如是六種波羅蜜多。
能令菩薩摩诃薩衆得微妙智生如實覺。
疾證無上正等菩提。
所以者何。
一切菩薩摩诃薩衆。
皆因六種波羅蜜多。
修習般若波羅蜜多究竟圓滿。
善現當知。
過去如來應正等覺。
已證無上正等菩提已般涅槃。
彼佛世尊,皆依六種波羅蜜多生一切智。
未來如來應正等覺。
當證無上正等菩提當般涅槃。
彼佛世尊亦依六種波羅蜜多生一切智。
現在十方無量無數無邊世界一切如來應正等覺。
現證無上正等菩提。
現為有情宣說正法。
彼佛世尊,亦依六種波羅蜜多生一切智。
今我如來應正等覺。
現證無上正等菩提。
現為有情宣說正法。
亦依六種波羅蜜多生一切智。
何以故?如是六種波羅蜜多。
普能攝受三十七種菩提分法。
若四梵祝若四攝事。
若馀無量無邊佛法。
若諸佛智。
若自然智。
不思議智。
無敵對智。
一切智智。
悉皆攝在如是六種波羅蜜多。
是故我說如是六種波羅蜜多。
是諸菩薩摩诃薩衆真淨善友。
與諸菩薩摩诃薩衆。
為師為導。
為明為照。
為舍為護。
為歸為趣。
為洲父母。
能令菩薩摩诃薩衆得微妙智。
生如實覺。
疾證無上正等菩提。
作諸有情不希報友。
是故善現,諸菩薩摩诃薩。
應學六種波羅蜜多。
複次善現,諸菩薩摩诃薩。
欲學六種波羅蜜多。
應於般若波羅蜜多甚深經典。
至心聽聞受持讀誦。
觀察義趣請決所疑。
所以者何。
如是般若波羅蜜多。
能與六種波羅蜜多。
為尊為導。
能示能轉。
為生養母。
所以者何。
若離般若波羅蜜多。
則無前五波羅蜜多。
雖有布施淨戒安忍精進靜慮。
而不名為能到彼岸。
是故善現,諸菩薩摩诃薩。
欲得不随他教行。
欲住不随他教地。
欲斷一切有情疑。
欲滿一切有情願。
欲嚴淨佛土。
欲成熟有情。
應學般若波羅蜜多。
所以者何。
於此般若波羅蜜多甚深經中。
廣說菩薩摩诃薩衆所應學法。
一切菩薩摩诃薩衆。
皆於其中應勤修學。
若勤修學甚深般若波羅蜜多方便善巧。
定證無上正等菩提。
能盡未來利樂一切。
爾時善現便白佛言:甚深般若波羅蜜多以何為相。
佛告善現,甚深般若波羅蜜多無著為相。
具壽善現複白佛言:頗有因緣甚深般若波羅蜜多無著之相。
馀一切法可說亦有無著相耶。
佛告善現,如是如是,有因緣故。
甚深般若波羅蜜多無著之相。
馀一切法亦可說有此無著相。
所以者何。
以一切法無不皆如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是空遠離。
是故善現,甚深般若波羅蜜多由無著相是空遠離。
馀一切法由無著相亦空遠離。
具壽善現複白佛言:若一切法皆空遠離。
雲何有情可得施設有染有淨。
世尊,非空遠離法可說有染有淨。
世尊,非空遠離能證無上正等菩提。
非離空遠離有别法可得能證無上正等菩提。
世尊雲何。
令我解佛所說甚深義趣。
佛告善現,於意雲何。
有情長夜有我我所心執我我所不。
善現答言:如是世尊,如是善逝。
有情長夜有我我所心執著我我所。
佛告善現,於意雲何。
有情所執我及我所空遠離不。
善現答言:如是世尊,如是善逝。
有情所執我及我所皆空遠離。
佛告善現,於意雲何。
豈不有情由我我所執流轉生死。
善現答言:如是世尊,如是善逝。
諸有情類由我我所執流轉生死。
佛告善現,如是有情流轉生死。
施設雜染及清淨者,由諸有情虛妄執著我及我所說有雜染。
而於其中無雜染者,由諸有情不妄執著我及我所說有清淨。
而於其中無清淨者,是故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