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百五
關燈
小
中
大
△第二分觀照品第三之四
時舍利子複白佛言:世尊,雲何菩薩摩诃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所引發宿住随念智證通。
佛言舍利子,有菩薩摩诃薩宿住随念智證通。
能如實念十方各如克伽沙界一切有情諸宿住事。
所謂随念。
若自若他。
一心十心百心千心多百千心頃諸宿住事。
或複随念一日十日百日千日多百千日諸宿住事。
或複随念一月十月百月千月多百千月諸宿住事。
或複随念一年十年百年千年多百千年諸宿住事。
或複随念一劫十劫百劫千劫多百千劫乃至無量無數百千俱胝那庾多劫諸宿住事。
或複随念前際所有諸宿住事。
謂如是時,如是處。
如是名。
如是姓。
如是類。
如是食。
如是久祝如是壽限。
如是長壽。
如是受樂。
如是受苦。
從彼處沒來生此間。
從此間沒往生彼處。
如是狀貌。
如是言說。
若略若廣。
若自若他諸宿住事。
皆能随念。
舍利子,是菩薩摩诃薩雖有如是宿住智用。
而於其中不自高舉。
不著宿住随念智證通性。
不著宿住随念智證通事。
不著能得宿住随念智證通者,於著不著俱無所著。
何以故?自性空故。
自性離故。
自性本來不可得故。
舍利子,是菩薩摩诃薩不作是念。
我今引發宿住智通為自娛樂。
唯除為得一切智智。
舍利子,是名菩薩摩诃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所引發宿住随念智證通。
時舍利子複白佛言:世尊,雲何菩薩摩诃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所引發天眼智證通。
佛言舍利子,有菩薩摩诃薩天眼智證通。
最勝清淨過人天眼。
能如實見十方各如克伽沙界情非情類種種色像。
所謂普見諸有情類死時生時。
妙色粗色。
善趣惡趣。
若勝若劣。
諸如是等種種色像。
因此複知諸有情類随業力用受生差别。
如是有情成就身惡行。
成就語惡行。
成就意惡行。
诽毀賢聖邪見因緣。
身壞命終當堕惡趣。
或生地獄。
或生傍生。
或生鬼界。
或生邊地下賤悖惡有情類中受諸苦惱。
如是有情成就身妙行。
成就語妙行。
成就意妙行。
贊美賢聖正見因緣。
身壞命終當昇善趣或生天上或生人中受諸快樂。
如是有情種種業類受果差别皆如實知。
舍利子,是菩薩摩诃薩雖有如是天眼作用。
而於其中不自高舉。
不著天眼智證通性。
不著天眼智證通事。
不著能得如是天眼智證通者,於著不著俱無所著。
何以故?自性空故。
自性離故。
自性本來不可得故。
舍利子,是菩薩摩诃薩不作是念。
我今引發天眼智通為自娛樂。
唯除為得一切智智。
舍利子,是名菩薩摩诃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所引發天眼智證通。
時舍利子複白佛言:世尊,雲何菩薩摩诃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所引發漏盡智證通。
佛言舍利子,有菩薩摩诃薩漏盡智證通。
能如實知十方各如克伽沙界一切有情。
若自若他漏盡不荊此通依止金剛喻定。
斷諸障習方得圓滿。
得不退轉菩薩地時。
於一切漏亦名為荊畢竟不起現在前故。
菩薩雖得此漏盡通。
不堕聲聞獨覺之地。
唯趣無上正等菩提。
不複希求馀義利故。
舍利子,是菩薩摩诃薩雖有如是漏盡智用。
而於其中不自高舉。
不著漏盡智證通性。
不著漏盡智證通事。
不著能得如是漏盡智證通者,於著不著俱無所著。
何以故?自性空故。
自性離故。
自性本來不可得故。
舍利子,是菩薩摩诃薩不作是念。
我今引發漏盡智通為自娛樂。
唯除為得一切智智。
舍利子,是名菩薩摩诃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所引發漏盡智證通。
舍利子,菩薩摩诃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
能圓滿清淨六神通波羅蜜多。
由此六神通波羅蜜多圓滿清淨故。
便證無上正等菩提。
舍利子,複有菩薩摩诃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
安住布施波羅蜜多。
嚴淨一切智一切相智道。
以畢竟空不起惠舍慳吝心故。
舍利子,複有菩薩摩诃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
安住淨戒波羅蜜多。
嚴淨一切智一切相智道。
以畢竟空不起持戒犯戒心故。
舍利子,複有菩薩摩诃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
安住安忍波羅蜜多。
嚴淨一切智一切相智道。
以畢竟空不起慈悲忿恚心故。
舍利子,複有菩薩摩诃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
安住精進波羅蜜多。
嚴淨一切智一切相智道。
以畢竟空不起勤勇懈怠心故。
舍利子,複有菩薩摩诃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
安住靜慮波羅蜜多。
嚴淨一切智一切相智道。
以畢竟空不起寂靜散亂心故。
舍利子,複有菩薩摩诃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
還住般若波羅蜜多。
嚴淨一切智一切相智道。
以畢竟
佛言舍利子,有菩薩摩诃薩宿住随念智證通。
能如實念十方各如克伽沙界一切有情諸宿住事。
所謂随念。
若自若他。
一心十心百心千心多百千心頃諸宿住事。
或複随念一日十日百日千日多百千日諸宿住事。
或複随念一月十月百月千月多百千月諸宿住事。
或複随念一年十年百年千年多百千年諸宿住事。
或複随念一劫十劫百劫千劫多百千劫乃至無量無數百千俱胝那庾多劫諸宿住事。
或複随念前際所有諸宿住事。
謂如是時,如是處。
如是名。
如是姓。
如是類。
如是食。
如是久祝如是壽限。
如是長壽。
如是受樂。
如是受苦。
從彼處沒來生此間。
從此間沒往生彼處。
如是狀貌。
如是言說。
若略若廣。
若自若他諸宿住事。
皆能随念。
舍利子,是菩薩摩诃薩雖有如是宿住智用。
而於其中不自高舉。
不著宿住随念智證通性。
不著宿住随念智證通事。
不著能得宿住随念智證通者,於著不著俱無所著。
何以故?自性空故。
自性離故。
自性本來不可得故。
舍利子,是菩薩摩诃薩不作是念。
我今引發宿住智通為自娛樂。
唯除為得一切智智。
舍利子,是名菩薩摩诃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所引發宿住随念智證通。
時舍利子複白佛言:世尊,雲何菩薩摩诃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所引發天眼智證通。
佛言舍利子,有菩薩摩诃薩天眼智證通。
最勝清淨過人天眼。
能如實見十方各如克伽沙界情非情類種種色像。
所謂普見諸有情類死時生時。
妙色粗色。
善趣惡趣。
若勝若劣。
諸如是等種種色像。
因此複知諸有情類随業力用受生差别。
如是有情成就身惡行。
成就語惡行。
成就意惡行。
诽毀賢聖邪見因緣。
身壞命終當堕惡趣。
或生地獄。
或生傍生。
或生鬼界。
或生邊地下賤悖惡有情類中受諸苦惱。
如是有情成就身妙行。
成就語妙行。
成就意妙行。
贊美賢聖正見因緣。
身壞命終當昇善趣或生天上或生人中受諸快樂。
如是有情種種業類受果差别皆如實知。
舍利子,是菩薩摩诃薩雖有如是天眼作用。
而於其中不自高舉。
不著天眼智證通性。
不著天眼智證通事。
不著能得如是天眼智證通者,於著不著俱無所著。
何以故?自性空故。
自性離故。
自性本來不可得故。
舍利子,是菩薩摩诃薩不作是念。
我今引發天眼智通為自娛樂。
唯除為得一切智智。
舍利子,是名菩薩摩诃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所引發天眼智證通。
時舍利子複白佛言:世尊,雲何菩薩摩诃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所引發漏盡智證通。
佛言舍利子,有菩薩摩诃薩漏盡智證通。
能如實知十方各如克伽沙界一切有情。
若自若他漏盡不荊此通依止金剛喻定。
斷諸障習方得圓滿。
得不退轉菩薩地時。
於一切漏亦名為荊畢竟不起現在前故。
菩薩雖得此漏盡通。
不堕聲聞獨覺之地。
唯趣無上正等菩提。
不複希求馀義利故。
舍利子,是菩薩摩诃薩雖有如是漏盡智用。
而於其中不自高舉。
不著漏盡智證通性。
不著漏盡智證通事。
不著能得如是漏盡智證通者,於著不著俱無所著。
何以故?自性空故。
自性離故。
自性本來不可得故。
舍利子,是菩薩摩诃薩不作是念。
我今引發漏盡智通為自娛樂。
唯除為得一切智智。
舍利子,是名菩薩摩诃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所引發漏盡智證通。
舍利子,菩薩摩诃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
能圓滿清淨六神通波羅蜜多。
由此六神通波羅蜜多圓滿清淨故。
便證無上正等菩提。
舍利子,複有菩薩摩诃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
安住布施波羅蜜多。
嚴淨一切智一切相智道。
以畢竟空不起惠舍慳吝心故。
舍利子,複有菩薩摩诃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
安住淨戒波羅蜜多。
嚴淨一切智一切相智道。
以畢竟空不起持戒犯戒心故。
舍利子,複有菩薩摩诃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
安住安忍波羅蜜多。
嚴淨一切智一切相智道。
以畢竟空不起慈悲忿恚心故。
舍利子,複有菩薩摩诃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
安住精進波羅蜜多。
嚴淨一切智一切相智道。
以畢竟空不起勤勇懈怠心故。
舍利子,複有菩薩摩诃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
安住靜慮波羅蜜多。
嚴淨一切智一切相智道。
以畢竟空不起寂靜散亂心故。
舍利子,複有菩薩摩诃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
還住般若波羅蜜多。
嚴淨一切智一切相智道。
以畢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