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百二
關燈
小
中
大
羅蜜多。
如是布施方便善巧能滿精進波羅蜜多。
如是布施方便善巧能滿靜慮波羅蜜多。
如是布施方便善巧能滿般若波羅蜜多。
如是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方便善巧皆能圓滿六波羅蜜多時舍利子白佛言:世尊,雲何菩薩摩诃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
能如實知如是布施方便善巧能滿布施乃至般若波羅蜜多。
如是淨戒乃至般若方便善巧能滿淨戒乃至靜慮波羅蜜多。
佛言:舍利子,以無所得為方便故。
謂菩薩摩诃薩行布施時了達一切。
施者受者所施物相不可得故能滿布施波羅蜜多。
犯無犯相不可得故能滿淨戒波羅蜜多。
動不動相不可得故能滿安忍波羅蜜多。
身心勤怠不可得故能滿精進波羅蜜多。
有亂無亂不可得故能滿靜慮波羅蜜多。
諸法性相不可得故能滿般若波羅蜜多。
是為菩薩摩诃薩行布施時。
方便善巧能滿六種波羅蜜多。
如是菩薩摩诃薩行淨戒時。
方便善巧能滿六種波羅蜜多。
乃至行般若時方便善巧能滿六種波羅蜜多。
複次舍利子,若菩薩摩诃薩欲得過去未來現在諸佛功德當學般若波羅蜜多。
若菩薩摩诃薩欲到一切有為無為法之彼岸當學般若波羅蜜多。
若菩薩摩诃薩欲達過去未來現在諸法真如法界法性無生實際當學般若波羅蜜多。
若菩薩摩诃薩欲窮過去未來現在生不生際當學般若波羅蜜多。
若菩薩摩诃薩欲與一切聲聞獨覺而為導首當學般若波羅蜜多。
若菩薩摩诃薩欲與一切如來為親侍者當學般若波羅蜜多。
若菩薩摩诃薩欲與一切如來為内眷屬當學般若波羅蜜多。
若菩薩摩诃薩欲得大眷屬當學般若波羅蜜多。
若菩薩摩诃薩欲得菩薩常為眷屬當學般若波羅蜜多。
若菩薩摩诃薩欲消一切施主供養當學般若波羅蜜多。
若菩薩摩诃薩欲摧伏慳貪心。
不起犯戒心。
除去恚怒心。
棄舍懈怠心。
靜息散亂心。
遠離惡慧心。
當學般若波羅蜜多。
若菩薩摩诃薩欲安立一切有情。
於施性福業事。
戒性福業事。
修性福業事。
供侍福業事。
有依福業事當學般若波羅蜜多。
若菩薩摩诃薩欲得五眼。
所謂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當學般若波羅蜜多。
若菩薩摩诃薩欲以天眼盡見十方克伽沙等世界諸佛當學般若波羅蜜多。
若菩薩摩诃薩欲以天耳盡聞十方克伽沙等世界諸佛所說法要當學般若波羅蜜多。
若菩薩摩诃薩欲如實知十方各如克伽沙界一切諸佛心心所法當學般若波羅蜜多。
若菩薩摩诃薩欲得普聞十方世界諸佛說法。
乃至無上正等菩提而不斷絕當學般若波羅蜜多。
若菩薩摩诃薩欲見過去未來現在十方一切諸佛國土當學般若波羅蜜多。
若菩薩摩诃薩欲於過去未來現在十方諸佛所說,契經應頌。
授記諷頌。
自說因緣。
本事本生。
方廣希法。
譬喻論議。
諸聲聞等所未曾聞。
皆能受持究竟通利當學般若波羅蜜多。
若菩薩摩诃薩欲於過去未來現在十方諸佛所說法門。
既自受持究竟通利。
複能為他如實廣說當學般若波羅蜜多。
若菩薩摩诃薩欲於過去未來現在十方諸佛所說法門。
自如實行複能勸他如實修行當學般若波羅蜜多。
若菩薩摩诃薩欲於十方克伽沙等幽闇世界。
或世界中間日月所不照處為作光明當學般若波羅蜜多。
若菩薩摩诃薩欲於十方克伽沙等無量世界其中有情成就邪見。
不聞佛名法名僧名。
而能開化令起正見聞三寶名。
當學般若波羅蜜多。
若菩薩摩诃薩欲令十方克伽沙等世界有情以己威力。
盲者能視。
聾者能聽。
啞者能言:狂者得念。
亂者得定。
貧者得富。
露者得衣。
饑者得食。
渴者得飲。
病者得除愈。
鬼者得端嚴。
形殘者得具足。
根缺者得圓滿。
迷悶者得醒悟。
疲頓者得安泰。
一切有情等心相向。
如父如母如兄如弟。
如姊如妹如友如親。
當學般若波羅蜜多。
若菩薩摩诃薩欲令十方克伽沙等世界有情以己威力在惡趣者皆生善趣當學般若波羅蜜多。
若菩薩摩诃薩欲令十方克伽沙等世界有情以己威力習惡業者皆修善業當學般若波羅蜜多。
若菩薩摩诃薩欲令十方克伽沙等世界有情以己威力諸犯戒者皆住戒蘊。
未得定者皆住定蘊。
有惡慧者皆住慧蘊。
無解脫者皆住解脫蘊。
無解脫智見者皆住解脫智見蘊。
未見谛者得預流果。
若一來果。
若不還果。
若阿羅漢果。
若獨覺菩提。
若得無上正等菩提當學般若波羅蜜多。
若菩薩摩诃薩欲學諸佛殊勝威儀。
令諸有情觀之無厭。
息一切惡生一切善當學般若波羅蜜多。
複次舍利子,菩薩摩诃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
作是思惟。
我何時得如象王視容止肅然為衆說法。
欲成斯事當學般若波羅蜜多。
菩薩摩诃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
作是思惟。
我何時得身
如是布施方便善巧能滿精進波羅蜜多。
如是布施方便善巧能滿靜慮波羅蜜多。
如是布施方便善巧能滿般若波羅蜜多。
如是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方便善巧皆能圓滿六波羅蜜多時舍利子白佛言:世尊,雲何菩薩摩诃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
能如實知如是布施方便善巧能滿布施乃至般若波羅蜜多。
如是淨戒乃至般若方便善巧能滿淨戒乃至靜慮波羅蜜多。
佛言:舍利子,以無所得為方便故。
謂菩薩摩诃薩行布施時了達一切。
施者受者所施物相不可得故能滿布施波羅蜜多。
犯無犯相不可得故能滿淨戒波羅蜜多。
動不動相不可得故能滿安忍波羅蜜多。
身心勤怠不可得故能滿精進波羅蜜多。
有亂無亂不可得故能滿靜慮波羅蜜多。
諸法性相不可得故能滿般若波羅蜜多。
是為菩薩摩诃薩行布施時。
方便善巧能滿六種波羅蜜多。
如是菩薩摩诃薩行淨戒時。
方便善巧能滿六種波羅蜜多。
乃至行般若時方便善巧能滿六種波羅蜜多。
複次舍利子,若菩薩摩诃薩欲得過去未來現在諸佛功德當學般若波羅蜜多。
若菩薩摩诃薩欲到一切有為無為法之彼岸當學般若波羅蜜多。
若菩薩摩诃薩欲達過去未來現在諸法真如法界法性無生實際當學般若波羅蜜多。
若菩薩摩诃薩欲窮過去未來現在生不生際當學般若波羅蜜多。
若菩薩摩诃薩欲與一切聲聞獨覺而為導首當學般若波羅蜜多。
若菩薩摩诃薩欲與一切如來為親侍者當學般若波羅蜜多。
若菩薩摩诃薩欲與一切如來為内眷屬當學般若波羅蜜多。
若菩薩摩诃薩欲得大眷屬當學般若波羅蜜多。
若菩薩摩诃薩欲得菩薩常為眷屬當學般若波羅蜜多。
若菩薩摩诃薩欲消一切施主供養當學般若波羅蜜多。
若菩薩摩诃薩欲摧伏慳貪心。
不起犯戒心。
除去恚怒心。
棄舍懈怠心。
靜息散亂心。
遠離惡慧心。
當學般若波羅蜜多。
若菩薩摩诃薩欲安立一切有情。
於施性福業事。
戒性福業事。
修性福業事。
供侍福業事。
有依福業事當學般若波羅蜜多。
若菩薩摩诃薩欲得五眼。
所謂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當學般若波羅蜜多。
若菩薩摩诃薩欲以天眼盡見十方克伽沙等世界諸佛當學般若波羅蜜多。
若菩薩摩诃薩欲以天耳盡聞十方克伽沙等世界諸佛所說法要當學般若波羅蜜多。
若菩薩摩诃薩欲如實知十方各如克伽沙界一切諸佛心心所法當學般若波羅蜜多。
若菩薩摩诃薩欲得普聞十方世界諸佛說法。
乃至無上正等菩提而不斷絕當學般若波羅蜜多。
若菩薩摩诃薩欲見過去未來現在十方一切諸佛國土當學般若波羅蜜多。
若菩薩摩诃薩欲於過去未來現在十方諸佛所說,契經應頌。
授記諷頌。
自說因緣。
本事本生。
方廣希法。
譬喻論議。
諸聲聞等所未曾聞。
皆能受持究竟通利當學般若波羅蜜多。
若菩薩摩诃薩欲於過去未來現在十方諸佛所說法門。
既自受持究竟通利。
複能為他如實廣說當學般若波羅蜜多。
若菩薩摩诃薩欲於過去未來現在十方諸佛所說法門。
自如實行複能勸他如實修行當學般若波羅蜜多。
若菩薩摩诃薩欲於十方克伽沙等幽闇世界。
或世界中間日月所不照處為作光明當學般若波羅蜜多。
若菩薩摩诃薩欲於十方克伽沙等無量世界其中有情成就邪見。
不聞佛名法名僧名。
而能開化令起正見聞三寶名。
當學般若波羅蜜多。
若菩薩摩诃薩欲令十方克伽沙等世界有情以己威力。
盲者能視。
聾者能聽。
啞者能言:狂者得念。
亂者得定。
貧者得富。
露者得衣。
饑者得食。
渴者得飲。
病者得除愈。
鬼者得端嚴。
形殘者得具足。
根缺者得圓滿。
迷悶者得醒悟。
疲頓者得安泰。
一切有情等心相向。
如父如母如兄如弟。
如姊如妹如友如親。
當學般若波羅蜜多。
若菩薩摩诃薩欲令十方克伽沙等世界有情以己威力在惡趣者皆生善趣當學般若波羅蜜多。
若菩薩摩诃薩欲令十方克伽沙等世界有情以己威力習惡業者皆修善業當學般若波羅蜜多。
若菩薩摩诃薩欲令十方克伽沙等世界有情以己威力諸犯戒者皆住戒蘊。
未得定者皆住定蘊。
有惡慧者皆住慧蘊。
無解脫者皆住解脫蘊。
無解脫智見者皆住解脫智見蘊。
未見谛者得預流果。
若一來果。
若不還果。
若阿羅漢果。
若獨覺菩提。
若得無上正等菩提當學般若波羅蜜多。
若菩薩摩诃薩欲學諸佛殊勝威儀。
令諸有情觀之無厭。
息一切惡生一切善當學般若波羅蜜多。
複次舍利子,菩薩摩诃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
作是思惟。
我何時得如象王視容止肅然為衆說法。
欲成斯事當學般若波羅蜜多。
菩薩摩诃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
作是思惟。
我何時得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