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百九十四
關燈
小
中
大
種種身。
随其所宜現作饒益。
世尊,諸菩薩摩诃薩安住何等白淨勝法。
能作如是方便善巧。
雖受種種傍生等身。
而不為彼過失所染。
佛告善現,諸菩薩摩诃薩安住般若波羅蜜多。
能作如是方便善巧。
雖往十方無量克伽沙等世界現種種身。
利益安樂彼有情類。
而於其中不生染著。
何以故?善現,是菩薩摩诃薩。
於一切法都無所得。
謂都不得能染所染及染因緣。
何以故?以一切法自性空故。
善現,空不能染著空。
空亦不能染著馀法。
亦無馀法能染著空。
所以者何。
空中空性尚不可得。
況有馀法而可得者,善現,如是名為不可得空。
諸菩薩摩诃薩安住此中。
能證無上正等菩提。
爾時具壽善現白佛言:世尊,諸菩薩摩诃薩為但安住如是般若波羅蜜多。
能作如是方便善巧。
為亦住馀法耶。
佛告善現,豈有馀法不入般若波羅蜜多。
雲何複疑為住馀法。
世尊,如是般若波羅蜜多若自性空。
雲何般若波羅蜜多攝一切法。
世尊,非於空中可說有法攝與不攝。
善現,豈不諸法自性皆空。
如是世尊,如是善逝。
善現,若一切法自性皆空。
豈不空中攝一切法爾時具壽善現白佛言:世尊,雲何菩薩摩诃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
住一切法自性空中。
引發神通波羅蜜多。
諸菩薩摩诃薩住是神通波羅蜜多。
能往十方無量克伽沙等世界。
供養諸佛聽受正法。
於諸佛所種諸善根。
佛告善現。
若菩薩摩诃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
遍觀十方無量克伽沙等世界及諸佛衆。
并所說法自性皆空。
唯有世俗假說名字。
如是世俗假說名字亦自性空。
善現,若十方界及諸佛衆并所說法。
假說名字自性不空。
則所說空應不周遍。
以所說空非不周遍故。
一切法自性皆空。
善現,是菩薩摩诃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
由遍觀空方便善巧。
便能引發殊勝神通波羅蜜多。
住此神通波羅蜜多。
複能引發天眼天耳神境他心宿住随念。
及知漏盡殊勝通慧。
善現,諸菩薩摩诃薩非離神通波羅蜜多有能自在成熟有情嚴淨佛土證得無上正等菩提。
善現,是故神通波羅蜜多是菩提道。
諸菩薩摩诃薩皆依此道。
求趣無上正等菩提。
於求趣時能自圓滿一切善法。
亦能令他修諸善法。
雖作是事而於善法不生執著。
所以者何。
是菩薩摩诃薩知諸善法自性皆空。
非自性空有所執著。
若有執著則有愛味。
由無執著亦無愛味。
自性空中無愛味故。
善現,是菩薩摩诃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住勝神通波羅蜜多。
引發天眼清淨過人。
用是天眼觀一切法皆自性空。
善現,是菩薩摩诃薩見一切法自性空故。
不依法相造作諸業。
雖為有情說如是法。
而亦不得諸有情相及彼施設。
善現,是菩薩摩诃薩以無所得而為方便。
引發神通波羅蜜多。
用是神通波羅蜜多能作悲願神通作事。
善現,是菩薩摩诃薩用極清淨過人天眼。
能見十方無量克伽沙等世界。
見已引發神境智通。
往彼饒益諸有情類。
或以布施波羅蜜多而為饒益。
或以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而為饒益。
或以四念住而為饒益。
或以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覺支八聖道支而為饒益。
或以四靜慮而為饒益。
或以四無量四無色定而為饒益。
或以八解脫而為饒益。
或以八勝處九次第定十遍處而為饒益。
或以聲聞法而為饒益。
或以獨覺法而為饒益。
或以菩薩法而為饒益。
或以諸佛法而為饒益。
善現,是菩薩摩诃薩於十方界。
若見有情多慳貪者,深生憐愍說如是法。
汝等有情當行布施。
諸慳貪者受貧窮苦。
由貧窮故無有威德。
尚不自益況能益他。
是故汝等當勤布施。
既自安樂亦安樂他。
勿以貧窮互相食啖。
俱不解脫諸惡趣苦。
善現,是菩薩摩诃薩於十方界。
若見有情毀淨戒者,深生憐愍說如是法。
汝等有情當持淨戒。
諸破戒者受惡趣苦。
破戒之人無有威德。
尚不自益況能益他。
破戒因緣或生地獄受苦異熟。
或生傍生受苦異熟或生鬼界受苦異熟。
汝等若堕諸惡趣中受苦異熟。
尚不自救況能救他。
是故汝等當持淨戒。
不應容納破戒之心經刹那頃。
況經多時。
勿縱自心後生憂悔。
善現,是菩薩摩诃薩於十方界。
若見有情更相瞋忿。
展轉結恨互相損惱。
深生憐愍說如是法。
汝等有情當修安忍。
勿相瞋忿結恨相害。
諸瞋恨心不順善法。
增長惡法招現衰損。
汝等由此瞋恨心故。
身壞命終當堕地獄傍生鬼界受諸劇苦。
是故汝等不應容納瞋忿之心經刹那頃。
何況令其多時相續。
汝等今者應起慈心展轉相緣作饒益事。
善現,是菩薩摩诃薩於十方界。
若見有情懶惰懈擔深生憐愍說如是法。
汝等有情當勤精進。
勿於善法懶堕懈擔諸懈怠者於諸善法及諸勝事皆不能成。
汝等由斯當堕地獄傍生鬼界受無量苦。
是故汝等不應容納此懈怠心經刹那頃。
何況令其長時相續。
善現,是菩薩摩诃薩於十方界。
若見有情失念散亂心不寂靜。
深生憐愍說如是法。
汝等有情當修靜慮。
勿生失念散亂之心。
如是之心不順
随其所宜現作饒益。
世尊,諸菩薩摩诃薩安住何等白淨勝法。
能作如是方便善巧。
雖受種種傍生等身。
而不為彼過失所染。
佛告善現,諸菩薩摩诃薩安住般若波羅蜜多。
能作如是方便善巧。
雖往十方無量克伽沙等世界現種種身。
利益安樂彼有情類。
而於其中不生染著。
何以故?善現,是菩薩摩诃薩。
於一切法都無所得。
謂都不得能染所染及染因緣。
何以故?以一切法自性空故。
善現,空不能染著空。
空亦不能染著馀法。
亦無馀法能染著空。
所以者何。
空中空性尚不可得。
況有馀法而可得者,善現,如是名為不可得空。
諸菩薩摩诃薩安住此中。
能證無上正等菩提。
爾時具壽善現白佛言:世尊,諸菩薩摩诃薩為但安住如是般若波羅蜜多。
能作如是方便善巧。
為亦住馀法耶。
佛告善現,豈有馀法不入般若波羅蜜多。
雲何複疑為住馀法。
世尊,如是般若波羅蜜多若自性空。
雲何般若波羅蜜多攝一切法。
世尊,非於空中可說有法攝與不攝。
善現,豈不諸法自性皆空。
如是世尊,如是善逝。
善現,若一切法自性皆空。
豈不空中攝一切法爾時具壽善現白佛言:世尊,雲何菩薩摩诃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
住一切法自性空中。
引發神通波羅蜜多。
諸菩薩摩诃薩住是神通波羅蜜多。
能往十方無量克伽沙等世界。
供養諸佛聽受正法。
於諸佛所種諸善根。
佛告善現。
若菩薩摩诃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
遍觀十方無量克伽沙等世界及諸佛衆。
并所說法自性皆空。
唯有世俗假說名字。
如是世俗假說名字亦自性空。
善現,若十方界及諸佛衆并所說法。
假說名字自性不空。
則所說空應不周遍。
以所說空非不周遍故。
一切法自性皆空。
善現,是菩薩摩诃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
由遍觀空方便善巧。
便能引發殊勝神通波羅蜜多。
住此神通波羅蜜多。
複能引發天眼天耳神境他心宿住随念。
及知漏盡殊勝通慧。
善現,諸菩薩摩诃薩非離神通波羅蜜多有能自在成熟有情嚴淨佛土證得無上正等菩提。
善現,是故神通波羅蜜多是菩提道。
諸菩薩摩诃薩皆依此道。
求趣無上正等菩提。
於求趣時能自圓滿一切善法。
亦能令他修諸善法。
雖作是事而於善法不生執著。
所以者何。
是菩薩摩诃薩知諸善法自性皆空。
非自性空有所執著。
若有執著則有愛味。
由無執著亦無愛味。
自性空中無愛味故。
善現,是菩薩摩诃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住勝神通波羅蜜多。
引發天眼清淨過人。
用是天眼觀一切法皆自性空。
善現,是菩薩摩诃薩見一切法自性空故。
不依法相造作諸業。
雖為有情說如是法。
而亦不得諸有情相及彼施設。
善現,是菩薩摩诃薩以無所得而為方便。
引發神通波羅蜜多。
用是神通波羅蜜多能作悲願神通作事。
善現,是菩薩摩诃薩用極清淨過人天眼。
能見十方無量克伽沙等世界。
見已引發神境智通。
往彼饒益諸有情類。
或以布施波羅蜜多而為饒益。
或以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而為饒益。
或以四念住而為饒益。
或以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覺支八聖道支而為饒益。
或以四靜慮而為饒益。
或以四無量四無色定而為饒益。
或以八解脫而為饒益。
或以八勝處九次第定十遍處而為饒益。
或以聲聞法而為饒益。
或以獨覺法而為饒益。
或以菩薩法而為饒益。
或以諸佛法而為饒益。
善現,是菩薩摩诃薩於十方界。
若見有情多慳貪者,深生憐愍說如是法。
汝等有情當行布施。
諸慳貪者受貧窮苦。
由貧窮故無有威德。
尚不自益況能益他。
是故汝等當勤布施。
既自安樂亦安樂他。
勿以貧窮互相食啖。
俱不解脫諸惡趣苦。
善現,是菩薩摩诃薩於十方界。
若見有情毀淨戒者,深生憐愍說如是法。
汝等有情當持淨戒。
諸破戒者受惡趣苦。
破戒之人無有威德。
尚不自益況能益他。
破戒因緣或生地獄受苦異熟。
或生傍生受苦異熟或生鬼界受苦異熟。
汝等若堕諸惡趣中受苦異熟。
尚不自救況能救他。
是故汝等當持淨戒。
不應容納破戒之心經刹那頃。
況經多時。
勿縱自心後生憂悔。
善現,是菩薩摩诃薩於十方界。
若見有情更相瞋忿。
展轉結恨互相損惱。
深生憐愍說如是法。
汝等有情當修安忍。
勿相瞋忿結恨相害。
諸瞋恨心不順善法。
增長惡法招現衰損。
汝等由此瞋恨心故。
身壞命終當堕地獄傍生鬼界受諸劇苦。
是故汝等不應容納瞋忿之心經刹那頃。
何況令其多時相續。
汝等今者應起慈心展轉相緣作饒益事。
善現,是菩薩摩诃薩於十方界。
若見有情懶惰懈擔深生憐愍說如是法。
汝等有情當勤精進。
勿於善法懶堕懈擔諸懈怠者於諸善法及諸勝事皆不能成。
汝等由斯當堕地獄傍生鬼界受無量苦。
是故汝等不應容納此懈怠心經刹那頃。
何況令其長時相續。
善現,是菩薩摩诃薩於十方界。
若見有情失念散亂心不寂靜。
深生憐愍說如是法。
汝等有情當修靜慮。
勿生失念散亂之心。
如是之心不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