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百(西晉居士聶道真譯)
關燈
小
中
大
,能放淨光明。
過無量佛土,所照無邊涯。
蒙光皆安樂,即發無上心。
無垢施女。
若菩薩能成就四法者,能振動無量無邊諸佛刹土。
何謂為四。
如所說行。
得深法忍。
堅持善法。
化無量衆生。
行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是為菩薩成就四法。
能震動無量無邊諸佛刹土。
爾時世尊,欲重明此義。
而說偈言: 如所說修行,善解深法忍。
欲得白淨法,堅持諸妙行。
能教無量衆,發於菩提心。
行此四法者,能動無量刹。
無垢施女。
若菩薩成就四法者,得陀羅尼。
何謂為四。
能施淨妙種種所須。
莊嚴諸采女須者便施與。
常以種種法。
贊歎諸如來。
親近多修習般若波羅蜜。
是謂菩薩成就四法得諸陀羅尼。
爾時世尊,欲重明此義。
而說偈言: 若行種種施,能得陀羅尼。
莊嚴好采女,随意之所須。
悉皆能充足,常贊歎如來。
修諸實智慧,世尊之所許。
以此四事者,即得陀羅尼。
於百千億劫,所聞終不忘。
十方佛所說,盡能受憶念。
無垢施女。
若菩薩成就四法者,能得三昧。
何謂為四。
多厭患生死。
常樂閑靜處。
常勤精進。
善能成就諸所作業。
是為菩薩成就四法能得三昧。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
而說偈言: 舍離諸有生,獨行如骐驎。
善男子勤行,成就所作業。
慧者能成就,此四勝妙法。
親近於菩提,求諸最勝法。
有寂靜意者,能得諸三昧。
覺了勝菩提,諸佛之行處。
無垢施女。
若菩薩成就四法能得神足。
何謂為四。
身輕故。
心輕故。
於一切法中無依止故。
受四界為空界故。
是為菩薩成就四法能得神足。
爾時世尊,欲重明此義。
而說偈言: 身心輕亦爾,智者不著法。
受此諸四界,與空界同等。
具此四法者,能得乘神足。
一念過億刹,供養爾所佛。
無垢施女。
若菩薩成就四法得殊妙端正。
何謂為四。
去諸荒穢不行瞋恚。
樂淨佛塔廟妙飾以供養。
住威儀持戒。
常先意問訊。
不譏說法者恒生世尊想。
是為菩薩成就四法得殊妙端正。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
而說偈言: 不瞋惱他人,去離荒穢行。
掃灑世尊廟,恭敬獻飾寶。
常持於淨戒,發意先問訊。
於法師無礙,敬心如世尊, 行此四善事,是謂勇健者,殊妙最第一,見者莫不歡。
無垢施女。
若菩薩成就四法能得化生。
何謂為四。
彫刻蓮花。
坐佛形像。
以優缽羅花。
缽頭摩花。
拘末頭花。
分陀利花。
及馀種種雜妙諸花。
滿掬以散如來及諸塔廟。
志願利益無量衆生。
恒行和敬不譏彼短。
所種善根。
為利益安樂多衆生。
脫生死苦惱。
願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
是為菩薩成就四法能得化生。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
而說偈言: 刻花坐尊像,種種花供養。
利益不惱衆,化生諸佛刹。
恒發弘誓願,度十方衆生。
以此四妙行,恒生諸佛刹。
無垢施女。
若菩薩成就四法得大财富。
何謂為四。
乞者不逆。
於所施物不生愛惜。
恒願衆生獲多财寶。
舍離諸見。
順於正信。
是為菩薩成就四法得大财富。
爾時世尊,欲重明此義。
而說偈言: 施心無所逆,於财無吝惜。
信解諸佛法,生生獲财富。
信解無谄嫉,不訟彼過患。
專心一向信,是故得财寶。
無垢施女。
若菩薩成就四法得大智慧。
何謂為四。
於他法中。
不生憎嫉。
說除過法令無疑悔。
勤精進者勸不令廢。
己身常樂多修空法。
是為菩薩成就四法得大智慧。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
而說偈言: 不嫉於正法,教他除疑悔。
常将導衆生,修佛諸空行。
智者樂此法,得智慧名稱。
善解諸佛語,速成兩足尊。
無垢施女。
若菩薩成就四法憶識宿命。
何謂為四。
學問誦習有所忘失者,為作憶念忘者為說。
恒出適意好聲令人樂聞。
常行法施不令有廢。
為脫生死。
趣向泥洹故。
願如善财入禅方便。
是為菩薩成就四法能憶宿命。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
而說偈言: 廢忘令憶念,恒出適意音。
說法不疲倦,常修諸定相。
以此四法者,鹹得識宿命。
能憶無量劫,速悟佛行處。
無垢施女。
若菩薩成就四法常遇諸佛。
何謂為四。
甯舍身命不诽謗法。
甯舍身命不謗菩薩。
甯舍身命不親近惡知識。
憶念諸佛無有厭足。
是為菩薩成就四法常遇諸佛。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
而說偈言: 不謗於菩提,亦不毀菩薩。
樂離惡知識,念諸佛無厭。
大德行此行,得值遇諸佛。
未成正覺頃,恒與諸佛會。
無垢施女。
若菩薩成就四法得三十二相身。
何謂為四。
采諸珍寶散佛塔廟。
以種種香油塗塔基座。
以雜花鬘嚴飾塔廟。
以種種伎樂。
而以供養。
常給侍賢聖初不違離。
是為菩薩成就四法得三十二相。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
而說偈言: 采寶散塔廟,又以香油塗。
雜花衆伎樂,給侍適賢聖。
具相莊嚴身,端妙殊特好。
以此得衆相,以嚴人中尊。
無垢施女。
若菩薩成就四法得八十随形好。
何謂為四。
脫衆妙衣以敷法座。
給侍一切終無疲厭。
詣說法處無勝論心。
恭敬大衆但生世尊想。
勸多衆生發菩提心。
是為菩薩成就四法得八十随形好。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
而說偈言: 敷座衆妙衣,供養無疲厭。
不與持法競,勸衆發道心。
能行此法者,速得成衆好。
菩薩親近行,具好八十種。
無垢施女。
若菩薩成就四法得善應辯。
何謂為四。
受持親近菩薩法藏。
晝夜六時誦三陰經。
諸佛菩提無生無滅。
世所難信。
然能受持讀誦。
廣為他說令得喜悅。
不愛身命。
是為菩薩成就四法得善應辯。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
而說偈言: 護持菩薩藏,勇猛誦三陰。
無生世相追,方便說令喜。
不愛於身命,持十力正法。
無疑慮而行,最上勝菩提。
修此甚深法,便能得應辯。
譬如雜花鬘,天人所樂見。
無垢施女。
若菩薩成就四法得清淨土。
何謂為四。
不嫉妒故。
等心故。
護菩提行故。
不親近四部衆故。
是為菩薩成就四法得清淨土。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
而說偈言: 不嫉於他人,見彼得利喜。
等心行大慈,化衆無染著。
行此四無量,智者善守護。
得淨土無難,速成無上道。
無垢施女。
若菩薩成就四法得清淨衆。
何謂為四。
不悕望他徒衆故。
不和合者攝令和解。
學問誦習者給其所須。
舍離兩舌。
是為菩薩成就四法得清淨衆。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
而說偈言: 終不望他衆,離者能令合。
給學人所乏,不離别衆生。
能行此四事,便得清淨衆。
為清衆故行,極苦亦不舍。
無垢施女。
若菩薩成就四法。
所願佛土随願得生。
何謂為四。
於他名譽利養法中。
不生憎嫉。
專心修習六波羅蜜。
於一切菩薩生世尊想。
從初發心乃至道場常
過無量佛土,所照無邊涯。
蒙光皆安樂,即發無上心。
無垢施女。
若菩薩能成就四法者,能振動無量無邊諸佛刹土。
何謂為四。
如所說行。
得深法忍。
堅持善法。
化無量衆生。
行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是為菩薩成就四法。
能震動無量無邊諸佛刹土。
爾時世尊,欲重明此義。
而說偈言: 如所說修行,善解深法忍。
欲得白淨法,堅持諸妙行。
能教無量衆,發於菩提心。
行此四法者,能動無量刹。
無垢施女。
若菩薩成就四法者,得陀羅尼。
何謂為四。
能施淨妙種種所須。
莊嚴諸采女須者便施與。
常以種種法。
贊歎諸如來。
親近多修習般若波羅蜜。
是謂菩薩成就四法得諸陀羅尼。
爾時世尊,欲重明此義。
而說偈言: 若行種種施,能得陀羅尼。
莊嚴好采女,随意之所須。
悉皆能充足,常贊歎如來。
修諸實智慧,世尊之所許。
以此四事者,即得陀羅尼。
於百千億劫,所聞終不忘。
十方佛所說,盡能受憶念。
無垢施女。
若菩薩成就四法者,能得三昧。
何謂為四。
多厭患生死。
常樂閑靜處。
常勤精進。
善能成就諸所作業。
是為菩薩成就四法能得三昧。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
而說偈言: 舍離諸有生,獨行如骐驎。
善男子勤行,成就所作業。
慧者能成就,此四勝妙法。
親近於菩提,求諸最勝法。
有寂靜意者,能得諸三昧。
覺了勝菩提,諸佛之行處。
無垢施女。
若菩薩成就四法能得神足。
何謂為四。
身輕故。
心輕故。
於一切法中無依止故。
受四界為空界故。
是為菩薩成就四法能得神足。
爾時世尊,欲重明此義。
而說偈言: 身心輕亦爾,智者不著法。
受此諸四界,與空界同等。
具此四法者,能得乘神足。
一念過億刹,供養爾所佛。
無垢施女。
若菩薩成就四法得殊妙端正。
何謂為四。
去諸荒穢不行瞋恚。
樂淨佛塔廟妙飾以供養。
住威儀持戒。
常先意問訊。
不譏說法者恒生世尊想。
是為菩薩成就四法得殊妙端正。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
而說偈言: 不瞋惱他人,去離荒穢行。
掃灑世尊廟,恭敬獻飾寶。
常持於淨戒,發意先問訊。
於法師無礙,敬心如世尊, 行此四善事,是謂勇健者,殊妙最第一,見者莫不歡。
無垢施女。
若菩薩成就四法能得化生。
何謂為四。
彫刻蓮花。
坐佛形像。
以優缽羅花。
缽頭摩花。
拘末頭花。
分陀利花。
及馀種種雜妙諸花。
滿掬以散如來及諸塔廟。
志願利益無量衆生。
恒行和敬不譏彼短。
所種善根。
為利益安樂多衆生。
脫生死苦惱。
願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
是為菩薩成就四法能得化生。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
而說偈言: 刻花坐尊像,種種花供養。
利益不惱衆,化生諸佛刹。
恒發弘誓願,度十方衆生。
以此四妙行,恒生諸佛刹。
無垢施女。
若菩薩成就四法得大财富。
何謂為四。
乞者不逆。
於所施物不生愛惜。
恒願衆生獲多财寶。
舍離諸見。
順於正信。
是為菩薩成就四法得大财富。
爾時世尊,欲重明此義。
而說偈言: 施心無所逆,於财無吝惜。
信解諸佛法,生生獲财富。
信解無谄嫉,不訟彼過患。
專心一向信,是故得财寶。
無垢施女。
若菩薩成就四法得大智慧。
何謂為四。
於他法中。
不生憎嫉。
說除過法令無疑悔。
勤精進者勸不令廢。
己身常樂多修空法。
是為菩薩成就四法得大智慧。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
而說偈言: 不嫉於正法,教他除疑悔。
常将導衆生,修佛諸空行。
智者樂此法,得智慧名稱。
善解諸佛語,速成兩足尊。
無垢施女。
若菩薩成就四法憶識宿命。
何謂為四。
學問誦習有所忘失者,為作憶念忘者為說。
恒出適意好聲令人樂聞。
常行法施不令有廢。
為脫生死。
趣向泥洹故。
願如善财入禅方便。
是為菩薩成就四法能憶宿命。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
而說偈言: 廢忘令憶念,恒出適意音。
說法不疲倦,常修諸定相。
以此四法者,鹹得識宿命。
能憶無量劫,速悟佛行處。
無垢施女。
若菩薩成就四法常遇諸佛。
何謂為四。
甯舍身命不诽謗法。
甯舍身命不謗菩薩。
甯舍身命不親近惡知識。
憶念諸佛無有厭足。
是為菩薩成就四法常遇諸佛。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
而說偈言: 不謗於菩提,亦不毀菩薩。
樂離惡知識,念諸佛無厭。
大德行此行,得值遇諸佛。
未成正覺頃,恒與諸佛會。
無垢施女。
若菩薩成就四法得三十二相身。
何謂為四。
采諸珍寶散佛塔廟。
以種種香油塗塔基座。
以雜花鬘嚴飾塔廟。
以種種伎樂。
而以供養。
常給侍賢聖初不違離。
是為菩薩成就四法得三十二相。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
而說偈言: 采寶散塔廟,又以香油塗。
雜花衆伎樂,給侍適賢聖。
具相莊嚴身,端妙殊特好。
以此得衆相,以嚴人中尊。
無垢施女。
若菩薩成就四法得八十随形好。
何謂為四。
脫衆妙衣以敷法座。
給侍一切終無疲厭。
詣說法處無勝論心。
恭敬大衆但生世尊想。
勸多衆生發菩提心。
是為菩薩成就四法得八十随形好。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
而說偈言: 敷座衆妙衣,供養無疲厭。
不與持法競,勸衆發道心。
能行此法者,速得成衆好。
菩薩親近行,具好八十種。
無垢施女。
若菩薩成就四法得善應辯。
何謂為四。
受持親近菩薩法藏。
晝夜六時誦三陰經。
諸佛菩提無生無滅。
世所難信。
然能受持讀誦。
廣為他說令得喜悅。
不愛身命。
是為菩薩成就四法得善應辯。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
而說偈言: 護持菩薩藏,勇猛誦三陰。
無生世相追,方便說令喜。
不愛於身命,持十力正法。
無疑慮而行,最上勝菩提。
修此甚深法,便能得應辯。
譬如雜花鬘,天人所樂見。
無垢施女。
若菩薩成就四法得清淨土。
何謂為四。
不嫉妒故。
等心故。
護菩提行故。
不親近四部衆故。
是為菩薩成就四法得清淨土。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
而說偈言: 不嫉於他人,見彼得利喜。
等心行大慈,化衆無染著。
行此四無量,智者善守護。
得淨土無難,速成無上道。
無垢施女。
若菩薩成就四法得清淨衆。
何謂為四。
不悕望他徒衆故。
不和合者攝令和解。
學問誦習者給其所須。
舍離兩舌。
是為菩薩成就四法得清淨衆。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
而說偈言: 終不望他衆,離者能令合。
給學人所乏,不離别衆生。
能行此四事,便得清淨衆。
為清衆故行,極苦亦不舍。
無垢施女。
若菩薩成就四法。
所願佛土随願得生。
何謂為四。
於他名譽利養法中。
不生憎嫉。
專心修習六波羅蜜。
於一切菩薩生世尊想。
從初發心乃至道場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