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九十四(羅什譯)
關燈
小
中
大
禅波羅蜜。
善臂。
雲何菩薩摩诃薩。
具足般若波羅蜜。
善臂。
若有聰明智慧之人。
學已能持。
聞已誦習。
善學諸法甚深相義。
亦能分别。
如所聞法。
聞已思義。
有如是等者,菩薩爾時,則應親近。
恭敬供養尊重贊歎。
乃至刀杖不應遠離。
是菩薩因學問故。
因了義故。
因思義故。
供養恭敬師和上故。
乃至近死。
終不避難諸苦惱事。
所謂饑渴寒熱。
蚊虻毒螫。
風吹日曝。
諸惡觸等。
罵詈诽謗。
是菩薩於正法中起寶聚想。
於說法者起寶藏想。
於聽法者起難遭想。
於問義者起慧命想。
於多學者斷除無明起智慧想。
於分别諸法起百千生。
生慧眼想。
是菩薩聞是諸法。
受持修學。
廣分别已,知陰界入。
四聖谛。
十二因緣。
三世三乘。
得如是知。
雲何知界。
知二界。
有為界無為界。
是名二界。
雲何有為界。
若法生住滅者,是名有為界。
雲何無為界。
若法無生住滅。
是名無為界。
是名知有為無為界。
複次知三界。
善界不善界無記界。
雲何善界。
若不貪共不貪。
若不恚共不恚。
若不癡共不癡。
是名善界。
雲何不善界。
若貪共貪。
若瞋共瞋。
若癡共癡。
是名不善界雲何無記界。
除善不善。
若有馀法。
是名無記界。
複次知三界。
所謂欲界色界無色界。
雲何欲界。
地獄畜生餓鬼阿修羅。
人四天王天。
三十三天。
夜摩天。
兜率陀天。
化樂天。
他化自在天。
若於此中欲染貪著。
瞋恚愚癡悕望。
欲得心所作業。
是名知欲界。
雲何色界梵天。
梵輔天。
梵衆天。
大梵天。
光天少光天。
無量光天。
光音天。
淨天少淨天。
無量淨天。
遍淨天。
果實天。
少果天。
廣果天。
無量果天。
無想天。
無熱天。
無惱天。
善見天。
好善見天。
阿迦膩吒天。
若於此中。
色染愚癡悕望。
欲得心所作業。
是名色界。
雲何無色界。
空處天。
識處天。
無所有處天非有想非無想處天。
若於此中。
無色染污愚癡悕望。
欲得心所作業是名無色界。
是名三界。
複次知四界。
欲界。
色界。
無色界。
無為界。
是名知四界。
複次知六界。
所謂欲界。
恚界。
害界。
出界。
不恚界。
不害界。
是名知六界。
複次知六界。
所謂地水火風空識界。
是名六界。
觀地大。
無常變壞無堅無牢相。
若無常即是苦。
若是苦即無我。
水火風空識大。
無常變壞無堅牢相。
若無常即苦。
若苦即無我。
是名知六界。
是菩薩聞如是法已,受持修學廣分别已,即知五陰。
所謂色陰。
受想行識陰。
色如水沫。
即是生滅不得久祝受如水泡。
即是生滅不得久祝想如野馬。
即是生滅不得久祝行如芭蕉。
即是生滅不得久祝識如幻化。
即是生滅不得久祝是名知五陰。
是菩薩聞是法已,受持修學廣分别已,即知内入。
所謂眼入。
耳鼻舌身意入。
是名内六入。
眼入即是苦法老法死法。
空無我無我所。
熾然三毒。
生老病死憂悲苦惱。
亦能熾然諸苦惱法。
耳鼻舌身意亦如是,熾然三毒乃至諸苦。
是名知内六入。
複次知外六入。
眼所見色。
是名外六入。
耳所聞聲。
鼻所嗅香。
舌所嘗味。
身所覺觸。
意所知法。
是名外六入。
眼所見色是外入。
不堅牢性。
無所依止。
亦無勢力。
一切無常。
如實非不如實如幻如化。
耳所聞聲。
鼻所嗅香。
舌所嘗味。
身所覺觸。
意所知法。
亦如是,是名知外六入。
是菩薩聞如是法已,受持修學廣分别已,即知四聖谛。
所謂苦聖谛。
集聖谛。
滅聖谛。
道聖谛。
是名四聖谛。
雲何苦聖谛。
若五陰六界。
内六入外六入。
是名苦。
此苦無常喻如怨賊。
如癰如箭。
如獄閉系。
如器壞敗。
是不自在即是無我。
得如是知已,是名知苦聖谛。
雲何集聖谛。
所謂貪恚癡慢我慢專取於我。
決定計我常住不壞。
我即是色。
我異於色。
我即是想。
我異於想。
我是想非想。
我異想非想。
我即是陰。
我異於陰。
我中有陰。
陰中有我。
我即是界入。
我異界入。
我中有界入。
界入中有我。
我即是受。
我異於受。
我即是知。
我異於知。
我是無受。
我異無受。
我是色少。
我異色少。
我是色多。
我異色多。
我是常我是無常。
我是常無常。
我是非常非無常。
我是有邊。
我是無邊。
我是有邊無邊我是非有邊非無邊。
死後如去。
死後不如去。
死後亦如去亦不如去。
死後非如去非不如去。
命即是身。
身即是命。
此衆生從何處來。
去至何
善臂。
雲何菩薩摩诃薩。
具足般若波羅蜜。
善臂。
若有聰明智慧之人。
學已能持。
聞已誦習。
善學諸法甚深相義。
亦能分别。
如所聞法。
聞已思義。
有如是等者,菩薩爾時,則應親近。
恭敬供養尊重贊歎。
乃至刀杖不應遠離。
是菩薩因學問故。
因了義故。
因思義故。
供養恭敬師和上故。
乃至近死。
終不避難諸苦惱事。
所謂饑渴寒熱。
蚊虻毒螫。
風吹日曝。
諸惡觸等。
罵詈诽謗。
是菩薩於正法中起寶聚想。
於說法者起寶藏想。
於聽法者起難遭想。
於問義者起慧命想。
於多學者斷除無明起智慧想。
於分别諸法起百千生。
生慧眼想。
是菩薩聞是諸法。
受持修學。
廣分别已,知陰界入。
四聖谛。
十二因緣。
三世三乘。
得如是知。
雲何知界。
知二界。
有為界無為界。
是名二界。
雲何有為界。
若法生住滅者,是名有為界。
雲何無為界。
若法無生住滅。
是名無為界。
是名知有為無為界。
複次知三界。
善界不善界無記界。
雲何善界。
若不貪共不貪。
若不恚共不恚。
若不癡共不癡。
是名善界。
雲何不善界。
若貪共貪。
若瞋共瞋。
若癡共癡。
是名不善界雲何無記界。
除善不善。
若有馀法。
是名無記界。
複次知三界。
所謂欲界色界無色界。
雲何欲界。
地獄畜生餓鬼阿修羅。
人四天王天。
三十三天。
夜摩天。
兜率陀天。
化樂天。
他化自在天。
若於此中欲染貪著。
瞋恚愚癡悕望。
欲得心所作業。
是名知欲界。
雲何色界梵天。
梵輔天。
梵衆天。
大梵天。
光天少光天。
無量光天。
光音天。
淨天少淨天。
無量淨天。
遍淨天。
果實天。
少果天。
廣果天。
無量果天。
無想天。
無熱天。
無惱天。
善見天。
好善見天。
阿迦膩吒天。
若於此中。
色染愚癡悕望。
欲得心所作業。
是名色界。
雲何無色界。
空處天。
識處天。
無所有處天非有想非無想處天。
若於此中。
無色染污愚癡悕望。
欲得心所作業是名無色界。
是名三界。
複次知四界。
欲界。
色界。
無色界。
無為界。
是名知四界。
複次知六界。
所謂欲界。
恚界。
害界。
出界。
不恚界。
不害界。
是名知六界。
複次知六界。
所謂地水火風空識界。
是名六界。
觀地大。
無常變壞無堅無牢相。
若無常即是苦。
若是苦即無我。
水火風空識大。
無常變壞無堅牢相。
若無常即苦。
若苦即無我。
是名知六界。
是菩薩聞如是法已,受持修學廣分别已,即知五陰。
所謂色陰。
受想行識陰。
色如水沫。
即是生滅不得久祝受如水泡。
即是生滅不得久祝想如野馬。
即是生滅不得久祝行如芭蕉。
即是生滅不得久祝識如幻化。
即是生滅不得久祝是名知五陰。
是菩薩聞是法已,受持修學廣分别已,即知内入。
所謂眼入。
耳鼻舌身意入。
是名内六入。
眼入即是苦法老法死法。
空無我無我所。
熾然三毒。
生老病死憂悲苦惱。
亦能熾然諸苦惱法。
耳鼻舌身意亦如是,熾然三毒乃至諸苦。
是名知内六入。
複次知外六入。
眼所見色。
是名外六入。
耳所聞聲。
鼻所嗅香。
舌所嘗味。
身所覺觸。
意所知法。
是名外六入。
眼所見色是外入。
不堅牢性。
無所依止。
亦無勢力。
一切無常。
如實非不如實如幻如化。
耳所聞聲。
鼻所嗅香。
舌所嘗味。
身所覺觸。
意所知法。
亦如是,是名知外六入。
是菩薩聞如是法已,受持修學廣分别已,即知四聖谛。
所謂苦聖谛。
集聖谛。
滅聖谛。
道聖谛。
是名四聖谛。
雲何苦聖谛。
若五陰六界。
内六入外六入。
是名苦。
此苦無常喻如怨賊。
如癰如箭。
如獄閉系。
如器壞敗。
是不自在即是無我。
得如是知已,是名知苦聖谛。
雲何集聖谛。
所謂貪恚癡慢我慢專取於我。
決定計我常住不壞。
我即是色。
我異於色。
我即是想。
我異於想。
我是想非想。
我異想非想。
我即是陰。
我異於陰。
我中有陰。
陰中有我。
我即是界入。
我異界入。
我中有界入。
界入中有我。
我即是受。
我異於受。
我即是知。
我異於知。
我是無受。
我異無受。
我是色少。
我異色少。
我是色多。
我異色多。
我是常我是無常。
我是常無常。
我是非常非無常。
我是有邊。
我是無邊。
我是有邊無邊我是非有邊非無邊。
死後如去。
死後不如去。
死後亦如去亦不如去。
死後非如去非不如去。
命即是身。
身即是命。
此衆生從何處來。
去至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