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八十九(月婆首那譯)

關燈
無願相。

    不可以願而修供養。

    真如來身名無有相。

    不可以有而修供養。

    真如來身名不動相。

    不可動相而修供養。

    真如來身名無行相。

    不可以行而修供養。

    真如來身名離貪相。

    不可以貪而修供養。

    真如來身名離瞋相。

    不可以瞋而修供養。

    真如來身名離癡相。

    不可以癡而修供養。

    真如來身。

    具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

    不可以破戒亂心愚癡而修供養。

    真如來身慈悲喜舍。

    不可以瞋心惱心妒心散心而修供養。

    真如來身。

    具施持戒忍辱精進禅定智慧。

    不可以慳破戒瞋恚懈怠亂癡而修供養。

    迦葉。

    達摩善法。

    於大衆中說此法時。

    四百二十萬衆生。

    得無生法忍。

    八萬四千衆生。

    得清淨智阿那含果。

    二百三十萬衆生。

    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迦葉。

    汝觀達摩善法二比丘等如是淨心。

    迦葉。

    汝應學彼正士甚深之忍及巧方便。

    迦葉。

    彼二比丘於大衆中說此法時。

    諸比丘聞此法已,皆住深忍。

    悉行少欲知足之行。

    不供養舍利及佛塔廟。

    何以故?彼諸比丘悉樂深法。

    迦葉。

    彼七日後。

    一切佛塔悉皆隐沒。

    及諸舍利所在器中。

    亦悉隐沒。

    迦葉。

    汝應如是學彼正士甚深之忍。

    佛告迦葉。

    當知末世後五百歲。

    有諸菩薩及諸比丘,不修身不修心。

    不修戒不修慧。

    為活命故。

    供養佛塔及佛舍利。

    不為涅槃不為離欲。

    而修供養。

    自犯禁戒愚癡無智。

    如來舍利。

    具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之所勳修。

    為活命故供養尊重。

    具貪瞋癡。

    於佛如來應正遍知離貪瞋癡。

    所有舍利。

    為活命故而興供養。

    自身具足慳貪嫉妒瞋恚懈怠亂心愚癡。

    若大施主正住一心。

    為活命故化令供養如來舍利。

    迦葉。

    我為教化初始發心諸善男子善女人等。

    以神通力留此舍利。

    令供養者受人天樂為未來因乃至涅槃。

    彼愚癡人於我法中。

    雖得出家不解我法。

    舍出家行。

    而但供養塔廟舍利。

    為自活故。

    為得衣缽。

    為利養故。

    為名聞故。

    為此事故。

    供養舍利。

    何等名為比丘之業。

    迦葉。

    如上所說沙門之業,則有二種。

    一者修禅。

    二者習誦。

    如是說者,為入道故非究竟說。

    迦葉。

    若有作業能盡業者,名沙門業。

    無作無誦無禅。

    無作無無作。

    無念無不念。

    無盡無生。

    證三脫門不住三界。

    無來無去。

    是沙門業。

    彼衆生等離斯正業更習馀業。

    彼福業者為化在家人。

    如是在家順如來教。

    當得阿那含果。

    彼愚人輩。

    於我法中而行出家。

    尚不修行随順之法。

    況複能得。

    若有得者無有是處。

    迦葉。

    於當來世後五百歲。

    有相似沙門。

    衣服形貌似像沙門。

    戒不相似。

    定不相似。

    慧不相似。

    迦葉。

    譬如有人善知醫方及諸咒術。

    即以咒術咒一袈裟。

    與人令著。

    彼見生貪即便著之。

    若至七日若至八日。

    其身熾然猶如火聚。

    如彼咒已取之與人。

    彼人見已便生貪著。

    比丘亦爾。

    見好衣服受取而著。

    若至七日。

    若至八日。

    若在舍内。

    若在巷中。

    若在林中。

    彼所著衣熾然如火。

    燒人善根。

    迦葉。

    於汝意雲何。

    彼著袈裟。

    有利益不。

    迦葉白佛言:世尊,無所益也。

    佛告迦葉。

    如是如是,我袈裟者戒定智慧解脫解脫知見。

    無量阿僧祇善根所集。

    迦葉。

    於當來世有愚癡人。

    著聖人衣似像沙門。

    入於村邑中。

    有信心婆羅門長者居士。

    見被法服謂為沙門。

    皆共尊重供養贊歎。

    彼愚癡人因袈裟故。

    而得供養便生歡喜。

    身壞命終堕於地獄。

    生地獄已,大熱鐵鍱以為衣服。

    吞啖鐵丸。

    飲洋沸鐵。

    坐熱鐵床。

    迦葉。

    汝觀袈裟威德如是,彼愚癡人著於袈裟。

    受樂放逸自作惡業。

    身壞命終堕於地獄。

    迦葉。

    我常說言:甯以燒熱鐵鍱為衣。

    不以破戒之身而著袈裟。

    甯吞熱鐵。

    不以破戒之身食人信施。

    迦葉。

    汝觀破戒之人食他信施。

    有如是過。

    是故汝等。

    應當修學清淨戒法。

    迦葉。

    於汝意雲何。

    若天若龍。

    若夜叉。

    若乾闼婆。

    若阿修羅。

    若迦樓羅。

    若緊那羅。

    若摩睺羅伽。

    若人若非人。

    能作如來色身像不。

    迦葉。

    白佛言:不也世尊,如來色像不可思議。

    無色像故。

    是故此等皆不能作。

    佛告迦葉。

    於當來世後五百歲。

    有諸比丘不修身不修心不修戒不修慧。

    若於疊上牆壁之下。

    造如來像因之自活。

    以此業故自高慢人。

    爾時摩诃迦葉。

    白佛言:世尊,波斯匿王。

    造如來像得福多不。

    佛言迦葉。

    得福甚多。

    波斯匿王造如來像。

    施無價衣。

    不求衣服飯食之報。

    迦葉。

    彼愚癡人為活命故。

    造立形像。

    迦葉。

    若賣畜生猶尚不善。

    況彼癡人作如來像。

    於白衣前而衒賣之。

    以自活命。

    迦葉。

    譬如有人幼小無知。

    舍棄甘露而飲毒藥。

    迦葉。

    彼愚癡人亦複如是,造如來像。

    為資生故而便賣之。

    是名為毒。

    迦葉。

    所言毒者,於正法中貪是其毒。

    迦葉。

    彼愚癡人以貪心故。

    而記瞋恚。

    遞相鬥诤。

    互相诽謗。

    各言我行供養。

    因彼诤論堕於地獄。

    迦葉。

    譬如有人無巧方便入敵戰時。

    所持刀劍而反自傷。

    迦葉。

    愚癡之人亦複如是,無方便故。

    因於法故。

    而堕地獄。

    迦葉。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

    以七寶造如來塔。

    莊嚴成就。

    一一寶塔高廣嚴好。

    如須彌山。

    遍滿恒沙諸佛世界。

    譬如甘蔗竹葦。

    迦葉。

    於汝意雲何。

    彼善男子善女人。

    得福多不。

    迦葉。

    白佛言:世尊,造如來像。

    如四指者得福無量。

    況複造像如須彌山。

    所得功德不可思議。

    佛告迦葉。

    若有菩薩。

    内觀佛身得深法忍功德勝彼無量無邊。

    迦葉。

    若複有人住於淨戒。

    以四句偈為他人說解其義趣。

    所得福德無量無邊。

    迦葉。

    雲何觀於如來之身。

    迦葉。

    若菩薩欲觀如來者,當學大精進菩薩。

    迦葉。

    乃往古昔無數阿僧祇劫。

    有佛世尊,号曰光明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可化丈夫調禦師天人師佛婆伽婆。

    迦葉。

    光明如來般涅槃後。

    有一菩薩名大精進。

    婆羅門種端正無比。

    迦葉。

    光明如來正法之中。

    有諸比丘,少欲知足住如法行。

    迦葉。

    彼諸比丘皆悉造立如來形像。

    爾時有一比丘。

    於白疊上畫如來像。

    衆彩莊嚴悉皆具足。

    持至大精進菩薩所。

    爾時大精進菩薩。

    見此畫像。

    心大歡喜作如是言:如來形像妙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