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七十八(鸠摩羅什譯)

關燈
但發堅強思,慈心覆於彼。

     知是宿業緣,今受此果報。

    償已更不作,安住佛道中。

    馀人無有此,輕毀苦惱事。

    此必是業緣,雖久而不失。

     衆生在世間,常起善惡業。

    我今受此苦,當知是業緣。

    若還以惡報,後複受苦果。

    甯可以惡事,而加於彼人。

     當求無上法,求已為人說。

    度脫衆生類,一切諸苦惱。

    若人以香花,嬰珞供養我。

    不應生愛心,當習平等觀。

     憎愛則非道,常應行舍心。

    當正觀諸法,誰與誰受者,空與空受耶,内空外亦空。

    空無與無受,一切皆無我。

     空無有貪離,空無有煩惱。

    亦無有清淨,離垢淨是空。

    空中無分别,空中無諸性。

    空常空無相,是比清淨道。

     若使有人來,段段解我身。

    於中不生恚,知從業緣有。

    衆生起善惡,随業自受果。

    我必先世惡,今受此苦報。

     今受此惡報,觀身如影像。

    水沫幻化炎,無空畢竟空。

    若人支解身,有人将養我。

    當念報恩者,不以為歡喜。

     利養不以喜,惡罵不瞋恨。

    二皆是障礙,非佛正真道。

    當離諸一切,貪愛瞋恚心。

    常當修空寂,悉斷諸障礙。

     忍辱十力本,諸佛神通原。

    無礙智大悲,皆以忍為本。

    四谛念正勤,根力覺道分。

    皆以忍為本,何智不修忍。

     我於波羅奈,轉無上法輪。

    亦以忍為本,諸佛常贊忍。

    汝等亦應修,空忍無生滅。

    諸法相常爾,乃得佛功德。

     複次富樓那。

    菩薩摩诃薩能離五欲。

    常樂出家心順出家。

    趣向出家不貪五欲。

    得出家已離諸愦鬧。

    遠處山林不失善法。

    菩薩成就此第二法,則能具足一切功德。

    爾時世尊,以偈頌曰: 心常樂出家,而能常出家。

    常樂在山林,增益功德處。

    親近在空閑,即離五欲著。

    此中無衆鬧,失諸善法緣。

     無有諸語言,往來問訊事。

    空閑寂然快,諸佛所稱贊。

    是故諸菩薩,所應常親近。

    勿貪樂聚落,近生利養心。

     若得利養喜,失則生憂惱。

    此人供養佛,不名為供養。

    欲除如是過,當離諸利養。

    遠離在空閑,修習於空法。

     複次富樓那。

    菩薩常學求法。

    求已讀誦。

    謂求淨戒頭陀細法。

    不求多欲無厭足法。

    求滅貪欲不益貪欲。

    求破瞋恚不增瞋恚。

    求斷愚癡不益愚癡。

    求破憍慢不求起慢。

    求破我慢不求長慢。

    求斷我我所法。

    不求增我我所法。

    求無我法。

    不求依止我人衆生壽命法。

    常求能得大智慧法。

    不求退失大智慧法。

    常求為得無等慧法。

    不為求得小慧法。

    求得具足一切諸法。

    不求不具足諸功德法。

    求如是法。

    求已讀誦。

    思惟正觀。

    如所說行。

    為人演說。

    不求世利。

    乃至不求稱贊善哉!教多衆生令住是法。

    富樓那。

    菩薩成就此第三法。

    能得具足一切功德。

    爾時世尊,以偈頌曰: 菩薩樂出家,持戒行頭陀。

    以是增智慧,智雨益終流。

    得是深淨法,正念思其義。

    於如所說中,能如所聞行。

     常以清淨心,為人廣解說。

    饒益諸衆生,心無所悕望。

    得諸功德味,自住是法中。

    亦令馀人住,是故增佛法。

     若於無量劫,所集諸功德。

    令皆現在前,攝入菩薩道。

    故應求深法,佛所稱贊者,常為衆生說,功德從是生。

     富樓那。

    菩薩摩诃薩安住持戒頭陀法中。

    能具一切善根福德。

    富樓那過去久遠無量無邊不可思議阿僧祇劫。

    爾時有佛。

    号彌樓揵馱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禦丈夫天人師佛世尊,佛壽六十歲。

    一會說法。

    八十億比丘得阿羅漢道。

    富樓那。

    彌樓揵馱佛滅後。

    法住五百歲。

    般涅槃後七日之中。

    諸大弟子。

    皆亦随佛入於涅槃。

    富樓那。

    是佛出於五濁惡世。

    如我今也諸大弟子滅度之後。

    多有衆生皆作是念。

    沙門法中安隐快樂。

    我等何不各共出家。

    作是念已鹹剃須發法服出家。

    出家之後唯行三事。

    一常周旋往來白衣舍。

    二唯貪著利養自活。

    三長肌肥無有福慧。

    行是三事不修馀業。

    百歲之後諸大弟子皆悉滅荊是等比丘多與白衣和合。

    佛諸深經持戒頭陀細行妙法。

    多皆廢舍不複讀誦。

    富樓那。

    當爾之時諸比丘衆。

    樂行五欲貪嗜飲食。

    爾時國王唯有一子。

    名陀摩屍利。

    王甚愛重。

    時於靜處而作是念。

    彌樓揵馱佛為得何法。

    今諸弟子皆共放逸。

    與諸白衣所行無異。

    作是思惟疑時。

    有天神來至其所。

    隐身不現而作是言:王子。

    彌樓揵馱佛所得深法清淨決定。

    爾時王子聞天所說,即作是言:彌樓揵馱佛所得深法清淨決定。

    其事雲何。

    答言:王子。

    是法無色無受想行識。

    無陰界入。

    無有五欲。

    亦無欲心。

    彌樓揵馱佛。

    得是深法清淨決定。

    為衆生說。

    爾時王子複問天言:我等可得聞。

    是法不可得。

    解知如說行不。

    天言:王子。

    汝能一心勤行精進得之不難。

    富樓那爾時王子即作是念。

    今是天神開悟我意我當出家求是深法。

    即詣父母。

    頭面作禮。

    白父母言:我今欲於彌樓揵馱佛法中出家為道。

    父母報言:汝今何用舍我出家。

    今諸道人於佛法中白衣無異。

    爾時父母。

    以偈答言: 今諸比丘衆,放逸受五欲。

    耕種行販賣,白衣無有異。

    貧窮多苦惱,不能自活者,如是諸人等,求活故出家。

     汝今生王家,富樂受五欲。

    多諸珍寶物,何用出家為。

    陀摩屍利王子。

    以偈答父母言:我不求榮位,若得當舍離。

     我今唯欲求,佛法深淨戒。

    有天開悟我,勸進我出家。

    佛所說深法,我冀當得知。

    我聞天所說,心中大歡喜。

     佛法今欲滅,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