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十二(玄奘譯)
關燈
小
中
大
是相此則名為智德資糧相應正行。
複次舍利子,雲何名為菩薩摩诃薩正法資糧相應正行。
舍利子,正法資糧者,所謂菩薩摩诃薩具修正行故。
嗜欲饕餮善能節儉。
事緒緣務善能減約。
言說談話善能遠離。
於諸音聲善能棄舍。
初夜後夜無有睡眠。
精勤修習相應正行。
是菩薩摩诃薩。
稱量理義鄭重尋思故。
心無濁穢制伏諸蓋故。
於所毀犯善知出離無有谄詐現除悔故。
無所追求堅修正行故。
随順正法。
趣向正法俯臨正法於法勇猛常如救彼頭衣熾然故。
勤求妙智無暫休息不處愚暗故。
無有慢緩不棄善扼故。
遠離愦鬧常樂獨處故。
宴默思惟聖種知足故。
不舍杜多所有功德愛樂法樂故。
常樂尋求出世間法不思寶玩随順世間文章咒術故。
成就正念無忘失故。
備甚深義善随行故。
具足妙慧道随順故。
堅固勇猛防衛外緣故。
内懷羞恥慚愧莊嚴故。
随行佛趣離非智故。
舍愚癡膜慧眼清淨善覺悟故。
覺慧寬廣於如是覺無狹劣故。
妙覺明顯證現智故。
舍利子,是菩薩摩诃薩。
所有功德不随於他。
於自功德無增上慢。
於他功德不嫉不毀。
善修行業不輕業報。
由如是故。
具足成滿業清淨智。
舍利子,如是等相具足圓滿。
是名菩薩摩诃薩智德資糧善巧之行。
複次舍利子,菩薩摩诃薩。
複有智德資糧善巧。
謂能具足四種施法。
便得成就智德資糧。
何等為四。
一者菩薩摩诃薩若見書寫如是經典給施葉紙筆墨衆事。
二者菩薩摩诃薩請說法者演深妙義。
三者菩薩摩诃薩以諸利養恭敬名聞贊頌稱揚奉說法者,四者菩薩摩诃薩於說法師攝受正法無有谄曲贊悅彼意應施是言善哉善哉!舍利子,若有菩薩摩诃薩。
行是四種清淨布施。
當知善能積集智德資糧善巧。
複次舍利子,菩薩摩诃薩。
複有四種積集無盡智德資糧。
何等為四。
一者菩薩摩诃薩巧能守護說法者身。
二者巧能守護所有衆善。
三者巧能守護其所止處。
四者巧能守護彼說法者所有徒衆。
舍利子是為菩薩摩诃薩四種積集智德資糧。
複次舍利子,菩薩摩诃薩。
複有四種任持智德資糧善巧。
何等為四。
所謂菩薩摩诃薩於說法者以法任持。
以智任持以财任持。
以菩提功德而用任持。
舍利子,是為菩薩摩诃薩四種任持智德資糧。
複次舍利子,菩薩摩诃薩。
複有五種勝力能為智德資糧善巧。
何等為五。
所謂菩薩摩诃薩具足信力為欲成就信解心故。
具足進力求善知識成多聞故。
具足念力令菩提心無忘失故。
具足定力審谛觀察平等覺故。
具足慧力由久修習多聞力故。
舍利子,是名菩薩摩诃薩五力智德資糧善巧之行。
複次舍利子,菩薩摩诃薩。
複有智德資糧善巧。
謂具四種清淨屍羅。
能善積集智德資糧。
何等為四。
所謂菩薩摩诃薩樂法屍羅。
求法屍羅。
觀法屍羅。
回向菩提屍羅。
舍利子,菩薩摩诃薩。
若具如是四種清淨屍羅。
能善積集智德資糧善巧之行。
複次舍利子,菩薩摩诃薩。
複有智德資糧善巧。
謂能具足四種忍法。
能為智德資糧善巧。
何等為四。
一者菩薩摩诃薩勤求法時。
善能忍受一切粗惡非法言說。
二者菩薩摩诃薩勤求法時。
善能堪忍一切風日寒熱饑渴。
三者菩薩摩诃薩勤求法時。
於阿遮利耶邬波陀耶二勝師所。
随有訓誨頂戴領受。
四者菩薩摩诃薩勤求法時。
善能信解於空無相無願之法。
舍利子,如是四種含受忍法能為智德資糧之行。
複次舍利子,菩薩摩诃薩。
複有智德資糧善巧。
謂能具足四種精進。
能為智德資糧善巧何等為四。
所謂菩薩摩诃薩。
堅固精進聽聞。
正法。
堅固精進任持正法。
堅固精進演說正法。
堅固精進修行正行。
舍利子,如是四種堅固精進。
能為智德資糧之行。
複次舍利子,菩薩摩诃薩。
複有智德資糧善巧。
謂能具足四種靜慮。
於法修習。
能為智德資糧善巧。
何等為四。
一者菩薩常樂行遠離法。
二者樂獨專一守靜山林。
三者常樂尋求神通靜慮。
四者常勤修行廣大佛智。
舍利子,如是四種正法靜慮。
能為智德資糧之行。
複次舍利子,菩薩摩诃薩。
複有智德資糧善巧。
謂能具足四種正法智慧光明。
能為智德資糧善巧。
何等為四。
所謂菩薩摩诃薩。
修行如是智慧光明。
不住於斷。
不說於常。
不違緣起。
信解無我。
舍利子,如是四種諸慧光明。
能為智德資糧正行。
複次舍利子,菩薩摩诃薩。
複有智德資糧善巧。
謂能成就四種正法無上方便。
能為智德資糧善巧。
何等為四。
所謂菩薩摩诃薩。
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故。
随順世間。
随順經典。
随順妙法。
随順淨智。
舍利子,如是四種正法方便。
能為智德資糧正行。
複次舍利子,菩薩摩诃薩。
複有智德資糧善巧。
謂能進趣四種法道。
能為智德資糧善巧。
何等為四。
所謂菩薩摩诃薩。
以依般若波羅蜜多故。
具足修行到彼岸道。
七覺分道。
八聖支道。
趣向一切智者智道。
舍利子,如是四種正法之道。
能為智德資糧正行。
複次舍利子,菩薩摩诃薩。
複有智德資糧善巧。
謂具四種無厭足法,則能善集智德資糧。
何等為四。
所謂菩薩摩诃薩以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故。
奉持正法無量聽聞無有厭足。
為衆說法無有厭足。
觀察理義無有厭足。
智慧方便無有厭足。
舍利子,如是四種無厭足法能集智德資糧正行。
複次舍利子,菩薩摩诃薩如是智德資糧善巧。
随遍入於一切行處。
何以故?舍利子,當知布施由智資糧而成就故。
如是持戒忍辱精
複次舍利子,雲何名為菩薩摩诃薩正法資糧相應正行。
舍利子,正法資糧者,所謂菩薩摩诃薩具修正行故。
嗜欲饕餮善能節儉。
事緒緣務善能減約。
言說談話善能遠離。
於諸音聲善能棄舍。
初夜後夜無有睡眠。
精勤修習相應正行。
是菩薩摩诃薩。
稱量理義鄭重尋思故。
心無濁穢制伏諸蓋故。
於所毀犯善知出離無有谄詐現除悔故。
無所追求堅修正行故。
随順正法。
趣向正法俯臨正法於法勇猛常如救彼頭衣熾然故。
勤求妙智無暫休息不處愚暗故。
無有慢緩不棄善扼故。
遠離愦鬧常樂獨處故。
宴默思惟聖種知足故。
不舍杜多所有功德愛樂法樂故。
常樂尋求出世間法不思寶玩随順世間文章咒術故。
成就正念無忘失故。
備甚深義善随行故。
具足妙慧道随順故。
堅固勇猛防衛外緣故。
内懷羞恥慚愧莊嚴故。
随行佛趣離非智故。
舍愚癡膜慧眼清淨善覺悟故。
覺慧寬廣於如是覺無狹劣故。
妙覺明顯證現智故。
舍利子,是菩薩摩诃薩。
所有功德不随於他。
於自功德無增上慢。
於他功德不嫉不毀。
善修行業不輕業報。
由如是故。
具足成滿業清淨智。
舍利子,如是等相具足圓滿。
是名菩薩摩诃薩智德資糧善巧之行。
複次舍利子,菩薩摩诃薩。
複有智德資糧善巧。
謂能具足四種施法。
便得成就智德資糧。
何等為四。
一者菩薩摩诃薩若見書寫如是經典給施葉紙筆墨衆事。
二者菩薩摩诃薩請說法者演深妙義。
三者菩薩摩诃薩以諸利養恭敬名聞贊頌稱揚奉說法者,四者菩薩摩诃薩於說法師攝受正法無有谄曲贊悅彼意應施是言善哉善哉!舍利子,若有菩薩摩诃薩。
行是四種清淨布施。
當知善能積集智德資糧善巧。
複次舍利子,菩薩摩诃薩。
複有四種積集無盡智德資糧。
何等為四。
一者菩薩摩诃薩巧能守護說法者身。
二者巧能守護所有衆善。
三者巧能守護其所止處。
四者巧能守護彼說法者所有徒衆。
舍利子是為菩薩摩诃薩四種積集智德資糧。
複次舍利子,菩薩摩诃薩。
複有四種任持智德資糧善巧。
何等為四。
所謂菩薩摩诃薩於說法者以法任持。
以智任持以财任持。
以菩提功德而用任持。
舍利子,是為菩薩摩诃薩四種任持智德資糧。
複次舍利子,菩薩摩诃薩。
複有五種勝力能為智德資糧善巧。
何等為五。
所謂菩薩摩诃薩具足信力為欲成就信解心故。
具足進力求善知識成多聞故。
具足念力令菩提心無忘失故。
具足定力審谛觀察平等覺故。
具足慧力由久修習多聞力故。
舍利子,是名菩薩摩诃薩五力智德資糧善巧之行。
複次舍利子,菩薩摩诃薩。
複有智德資糧善巧。
謂具四種清淨屍羅。
能善積集智德資糧。
何等為四。
所謂菩薩摩诃薩樂法屍羅。
求法屍羅。
觀法屍羅。
回向菩提屍羅。
舍利子,菩薩摩诃薩。
若具如是四種清淨屍羅。
能善積集智德資糧善巧之行。
複次舍利子,菩薩摩诃薩。
複有智德資糧善巧。
謂能具足四種忍法。
能為智德資糧善巧。
何等為四。
一者菩薩摩诃薩勤求法時。
善能忍受一切粗惡非法言說。
二者菩薩摩诃薩勤求法時。
善能堪忍一切風日寒熱饑渴。
三者菩薩摩诃薩勤求法時。
於阿遮利耶邬波陀耶二勝師所。
随有訓誨頂戴領受。
四者菩薩摩诃薩勤求法時。
善能信解於空無相無願之法。
舍利子,如是四種含受忍法能為智德資糧之行。
複次舍利子,菩薩摩诃薩。
複有智德資糧善巧。
謂能具足四種精進。
能為智德資糧善巧何等為四。
所謂菩薩摩诃薩。
堅固精進聽聞。
正法。
堅固精進任持正法。
堅固精進演說正法。
堅固精進修行正行。
舍利子,如是四種堅固精進。
能為智德資糧之行。
複次舍利子,菩薩摩诃薩。
複有智德資糧善巧。
謂能具足四種靜慮。
於法修習。
能為智德資糧善巧。
何等為四。
一者菩薩常樂行遠離法。
二者樂獨專一守靜山林。
三者常樂尋求神通靜慮。
四者常勤修行廣大佛智。
舍利子,如是四種正法靜慮。
能為智德資糧之行。
複次舍利子,菩薩摩诃薩。
複有智德資糧善巧。
謂能具足四種正法智慧光明。
能為智德資糧善巧。
何等為四。
所謂菩薩摩诃薩。
修行如是智慧光明。
不住於斷。
不說於常。
不違緣起。
信解無我。
舍利子,如是四種諸慧光明。
能為智德資糧正行。
複次舍利子,菩薩摩诃薩。
複有智德資糧善巧。
謂能成就四種正法無上方便。
能為智德資糧善巧。
何等為四。
所謂菩薩摩诃薩。
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故。
随順世間。
随順經典。
随順妙法。
随順淨智。
舍利子,如是四種正法方便。
能為智德資糧正行。
複次舍利子,菩薩摩诃薩。
複有智德資糧善巧。
謂能進趣四種法道。
能為智德資糧善巧。
何等為四。
所謂菩薩摩诃薩。
以依般若波羅蜜多故。
具足修行到彼岸道。
七覺分道。
八聖支道。
趣向一切智者智道。
舍利子,如是四種正法之道。
能為智德資糧正行。
複次舍利子,菩薩摩诃薩。
複有智德資糧善巧。
謂具四種無厭足法,則能善集智德資糧。
何等為四。
所謂菩薩摩诃薩以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故。
奉持正法無量聽聞無有厭足。
為衆說法無有厭足。
觀察理義無有厭足。
智慧方便無有厭足。
舍利子,如是四種無厭足法能集智德資糧正行。
複次舍利子,菩薩摩诃薩如是智德資糧善巧。
随遍入於一切行處。
何以故?舍利子,當知布施由智資糧而成就故。
如是持戒忍辱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