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十一(玄奘譯)
關燈
小
中
大
之所纏縛。
為諸惡見之所藏隐。
菩薩摩诃薩如是觀已,於諸衆生發起大悲。
我當為彼說微妙法。
令其永斷虛僞身見種種纏縛諸惡見等。
複次童子,菩薩摩诃薩行大悲時。
觀諸衆生安住不實虛僞颠倒。
於無常中妄起常想。
於諸苦中妄起樂想。
於無我中妄起我想。
於不淨中妄起淨想。
童子,菩薩摩诃薩如是觀已,於諸衆生發起大悲。
我當為彼說微妙法令其永斷虛妄不實諸颠倒故。
複次童子,菩薩摩诃薩行大悲時。
觀諸衆生愚癡颠倒耽嗜愛欲。
於母姊妹尚生陵逼。
況複於彼馀衆生等。
菩薩摩诃薩觀是事已,作如是念。
苦哉世間。
乃能容止非聖之聚。
惡業無愧充滿其中。
複作是念。
咄哉苦哉。
如是衆生曾處母胎。
卧息停止生由産門。
如何無恥共行斯事。
如是衆生深為大失極可憐愍。
種種過患極可诃責。
何以故?為貪瞋癡之所害故。
又為無智所加害故。
舍離正法安住非法。
修行惡法堕在地獄畜生焰魔鬼趣。
如是衆生惡業引故。
所往之處行於非道。
童子,譬如野幹於彼冢間為諸群狗之所搏逐逃迸走避臨大峻崖窮途所逼夜中嗥叫。
如是童子,彼諸衆生亦複如是同於野幹。
複次童子,譬如生盲群狗逼逐臨大坑澗。
如是童子,彼諸衆生亦複如是同於生盲。
複次童子,譬如■豬行處糞穢兼又食啖初無厭惡。
如是童子,彼諸衆生亦複如是同於■豬。
如是衆生極可憐愍。
淫惱所逼於親非親。
為諸煩惱之所加害。
行魔徒黨魔羂所縛。
纏裹惑網陷沒欲泥。
童子,菩薩摩诃薩觀是事已,於彼衆生發起大悲。
我當為彼宣說妙法令其永斷諸欲煩惱故。
複次童子,菩薩摩诃薩行大悲時。
觀諸衆生五蓋所覆。
欲箭所中。
貪著六處。
眼見色已,執著像貌不能舍離。
如是耳所聞聲。
鼻所嗅香。
舌所嘗味。
身所覺觸。
執著形相皆不能舍。
是諸衆生多於瞋恚互相怨雠。
若得義利稱我善友。
得非義利便相加害。
是諸衆生多於惛沈及以眠睡羸劣愚鈍。
為無智膜之所覆障。
是諸衆生不善掉悔之所纏縛。
常為種種諸惡煩惱染污其心。
是諸衆生疑網纏裹。
於甚深法不能決定。
童子,菩薩摩诃薩如是觀已,於諸衆生發起大悲。
我當為彼說微妙法令其永斷諸蔭蓋故。
複次童子,菩薩摩诃薩行大悲時。
觀諸衆生為慢所害。
過慢所害。
我慢所害。
增上慢所害。
邪慢所害。
於諸下劣計我為勝。
於彼等者計我最勝。
或有衆生計色為我。
或複乃至計識為我。
於所未證計我已證。
由恃此故。
應可問訊而不問訊。
應可禮拜而不禮拜。
於諸長宿心無敬順。
於尊重師不加祇仰。
於聰叡者而不請問。
何等為善何等不善。
何等應修何等不修。
何等應作何等不作。
何等有罪何等無罪。
何等為道。
何等為三摩地。
何等為解脫。
如是等法曾未明了。
但自計我為勝為尊。
童子,菩薩摩诃薩如是觀已,於諸衆生發起大悲。
我當為彼說微妙法令其永斷一切憍慢種故。
複次童子,菩薩摩诃薩行大悲時。
觀諸衆生愛縛所縛。
為愛僮仆妻妾男女所共纏裹。
為無義利之所圍繞。
為諸衰禍之所系縛。
生死關鍵之所遮礙。
不能出離地獄傍生焰魔鬼道。
為彼有縛之所拘撿。
而不能得縱任自在。
童子,菩薩摩诃薩如是觀已,於諸衆生發起大悲。
我當為彼說微妙法令其獲得縱任自在随欲而行趣涅槃故。
複次童子,菩薩摩诃薩行大悲時。
觀諸衆生遠離善友為惡知識之所纏執由彼昵近諸惡友故。
耽著一切不善之業。
所謂殺生偷盜邪行妄語離間粗獷绮語貪恚邪見。
諸如是等無量惡業熾然建立。
童子,菩薩摩诃薩如是觀已,於諸衆生發起大悲。
我當為彼說微妙法令其為諸善友所攝舍棄十種不善業道令具受持十善業故。
複次童子,菩薩摩诃薩行大悲時。
觀諸衆生為諸愚癡之所覆蔽。
無明暗莫之所翳障。
颠倒執著。
於其自體有情命者,生者人者,少年丈夫。
及數取者,作者受者,我及我所。
如是諸見無邊無量堅執不舍。
童子,菩薩摩诃薩如是觀已,於諸衆生發起大悲。
我當為彼說微妙法令聖慧眼得清淨故。
又令永斷一切見故。
複次童子,菩薩摩诃薩行大悲時。
觀諸衆生樂著生死流轉不息五蘊魁脍常恒尋逐三界囹圄曾無遠離桎梏枷鎖不思開釋。
菩薩摩诃薩觀見是已,於諸衆生發起大悲。
我當為彼說微妙法令彼解脫五蘊魁脍。
又令越度生死曠野及以出離三界牢獄諸系縛故複次童子,菩薩摩诃薩行大悲時。
觀諸含識從不善生。
如鞠如輪轉圓不定。
由此業故。
從此世間至彼世間。
又從彼世間至此世間。
迅速流轉馳向五趣背涅槃道。
童子,菩薩摩诃薩觀是事已,於諸衆生發起大悲。
我應為彼說微妙法。
當為開辟涅槃宮門令其趣入。
如是童子,菩薩摩诃薩行大悲時。
觀衆生性發起十種大悲無量。
複次童子,菩薩摩诃薩。
複有十種大悲轉相。
所謂如是大悲。
由於不谄而得生起。
譬如虛空永出離故。
如是大悲。
由於不诳而得生起。
從增上意而出離故。
如是大悲。
非由詐妄而得發起。
從如實道質直其心而出離故。
如是大悲。
由於不曲而得生起。
極善安住無曲之心而出離故。
如是大悲。
由彼無有憍高怯下而得生起。
一切有情高慢退屈善出離故。
如是大悲。
由護彼故而得生起。
從自心淨而出離故。
如是大悲。
由堅固慧而得生起。
永離一切動不動心。
妙住其心善出離故。
如是大悲。
由舍自樂而得生起。
授與他樂善出離故。
如是大悲。
為欲荷負諸衆生故而得生起。
堅固精進善出離故。
複次童子,菩薩摩诃薩大悲無量。
複有如是十種轉相。
所謂一切大乘出離。
皆因大悲而得出離。
以是因故說名大悲。
如是大悲。
建立一切布施持戒忍辱精進靜慮智慧。
由是因故說名大悲。
如是大悲。
建立念處正斷神足。
如是大悲。
建立根力覺支随念共法覺支。
及與道支。
歡喜本業。
諸定次第。
十善業道。
乃至諸相皆如是說。
以是因故說名大悲。
如是大悲。
建立如來自然智慧。
以是因故名為大悲。
童子當知。
如是大悲作自所作。
善作所作不變異作。
為諸衆生作所應作。
如是大悲。
一切衆生如意圓滿。
童子,是名菩薩摩诃薩大
為諸惡見之所藏隐。
菩薩摩诃薩如是觀已,於諸衆生發起大悲。
我當為彼說微妙法。
令其永斷虛僞身見種種纏縛諸惡見等。
複次童子,菩薩摩诃薩行大悲時。
觀諸衆生安住不實虛僞颠倒。
於無常中妄起常想。
於諸苦中妄起樂想。
於無我中妄起我想。
於不淨中妄起淨想。
童子,菩薩摩诃薩如是觀已,於諸衆生發起大悲。
我當為彼說微妙法令其永斷虛妄不實諸颠倒故。
複次童子,菩薩摩诃薩行大悲時。
觀諸衆生愚癡颠倒耽嗜愛欲。
於母姊妹尚生陵逼。
況複於彼馀衆生等。
菩薩摩诃薩觀是事已,作如是念。
苦哉世間。
乃能容止非聖之聚。
惡業無愧充滿其中。
複作是念。
咄哉苦哉。
如是衆生曾處母胎。
卧息停止生由産門。
如何無恥共行斯事。
如是衆生深為大失極可憐愍。
種種過患極可诃責。
何以故?為貪瞋癡之所害故。
又為無智所加害故。
舍離正法安住非法。
修行惡法堕在地獄畜生焰魔鬼趣。
如是衆生惡業引故。
所往之處行於非道。
童子,譬如野幹於彼冢間為諸群狗之所搏逐逃迸走避臨大峻崖窮途所逼夜中嗥叫。
如是童子,彼諸衆生亦複如是同於野幹。
複次童子,譬如生盲群狗逼逐臨大坑澗。
如是童子,彼諸衆生亦複如是同於生盲。
複次童子,譬如■豬行處糞穢兼又食啖初無厭惡。
如是童子,彼諸衆生亦複如是同於■豬。
如是衆生極可憐愍。
淫惱所逼於親非親。
為諸煩惱之所加害。
行魔徒黨魔羂所縛。
纏裹惑網陷沒欲泥。
童子,菩薩摩诃薩觀是事已,於彼衆生發起大悲。
我當為彼宣說妙法令其永斷諸欲煩惱故。
複次童子,菩薩摩诃薩行大悲時。
觀諸衆生五蓋所覆。
欲箭所中。
貪著六處。
眼見色已,執著像貌不能舍離。
如是耳所聞聲。
鼻所嗅香。
舌所嘗味。
身所覺觸。
執著形相皆不能舍。
是諸衆生多於瞋恚互相怨雠。
若得義利稱我善友。
得非義利便相加害。
是諸衆生多於惛沈及以眠睡羸劣愚鈍。
為無智膜之所覆障。
是諸衆生不善掉悔之所纏縛。
常為種種諸惡煩惱染污其心。
是諸衆生疑網纏裹。
於甚深法不能決定。
童子,菩薩摩诃薩如是觀已,於諸衆生發起大悲。
我當為彼說微妙法令其永斷諸蔭蓋故。
複次童子,菩薩摩诃薩行大悲時。
觀諸衆生為慢所害。
過慢所害。
我慢所害。
增上慢所害。
邪慢所害。
於諸下劣計我為勝。
於彼等者計我最勝。
或有衆生計色為我。
或複乃至計識為我。
於所未證計我已證。
由恃此故。
應可問訊而不問訊。
應可禮拜而不禮拜。
於諸長宿心無敬順。
於尊重師不加祇仰。
於聰叡者而不請問。
何等為善何等不善。
何等應修何等不修。
何等應作何等不作。
何等有罪何等無罪。
何等為道。
何等為三摩地。
何等為解脫。
如是等法曾未明了。
但自計我為勝為尊。
童子,菩薩摩诃薩如是觀已,於諸衆生發起大悲。
我當為彼說微妙法令其永斷一切憍慢種故。
複次童子,菩薩摩诃薩行大悲時。
觀諸衆生愛縛所縛。
為愛僮仆妻妾男女所共纏裹。
為無義利之所圍繞。
為諸衰禍之所系縛。
生死關鍵之所遮礙。
不能出離地獄傍生焰魔鬼道。
為彼有縛之所拘撿。
而不能得縱任自在。
童子,菩薩摩诃薩如是觀已,於諸衆生發起大悲。
我當為彼說微妙法令其獲得縱任自在随欲而行趣涅槃故。
複次童子,菩薩摩诃薩行大悲時。
觀諸衆生遠離善友為惡知識之所纏執由彼昵近諸惡友故。
耽著一切不善之業。
所謂殺生偷盜邪行妄語離間粗獷绮語貪恚邪見。
諸如是等無量惡業熾然建立。
童子,菩薩摩诃薩如是觀已,於諸衆生發起大悲。
我當為彼說微妙法令其為諸善友所攝舍棄十種不善業道令具受持十善業故。
複次童子,菩薩摩诃薩行大悲時。
觀諸衆生為諸愚癡之所覆蔽。
無明暗莫之所翳障。
颠倒執著。
於其自體有情命者,生者人者,少年丈夫。
及數取者,作者受者,我及我所。
如是諸見無邊無量堅執不舍。
童子,菩薩摩诃薩如是觀已,於諸衆生發起大悲。
我當為彼說微妙法令聖慧眼得清淨故。
又令永斷一切見故。
複次童子,菩薩摩诃薩行大悲時。
觀諸衆生樂著生死流轉不息五蘊魁脍常恒尋逐三界囹圄曾無遠離桎梏枷鎖不思開釋。
菩薩摩诃薩觀見是已,於諸衆生發起大悲。
我當為彼說微妙法令彼解脫五蘊魁脍。
又令越度生死曠野及以出離三界牢獄諸系縛故複次童子,菩薩摩诃薩行大悲時。
觀諸含識從不善生。
如鞠如輪轉圓不定。
由此業故。
從此世間至彼世間。
又從彼世間至此世間。
迅速流轉馳向五趣背涅槃道。
童子,菩薩摩诃薩觀是事已,於諸衆生發起大悲。
我應為彼說微妙法。
當為開辟涅槃宮門令其趣入。
如是童子,菩薩摩诃薩行大悲時。
觀衆生性發起十種大悲無量。
複次童子,菩薩摩诃薩。
複有十種大悲轉相。
所謂如是大悲。
由於不谄而得生起。
譬如虛空永出離故。
如是大悲。
由於不诳而得生起。
從增上意而出離故。
如是大悲。
非由詐妄而得發起。
從如實道質直其心而出離故。
如是大悲。
由於不曲而得生起。
極善安住無曲之心而出離故。
如是大悲。
由彼無有憍高怯下而得生起。
一切有情高慢退屈善出離故。
如是大悲。
由護彼故而得生起。
從自心淨而出離故。
如是大悲。
由堅固慧而得生起。
永離一切動不動心。
妙住其心善出離故。
如是大悲。
由舍自樂而得生起。
授與他樂善出離故。
如是大悲。
為欲荷負諸衆生故而得生起。
堅固精進善出離故。
複次童子,菩薩摩诃薩大悲無量。
複有如是十種轉相。
所謂一切大乘出離。
皆因大悲而得出離。
以是因故說名大悲。
如是大悲。
建立一切布施持戒忍辱精進靜慮智慧。
由是因故說名大悲。
如是大悲。
建立念處正斷神足。
如是大悲。
建立根力覺支随念共法覺支。
及與道支。
歡喜本業。
諸定次第。
十善業道。
乃至諸相皆如是說。
以是因故說名大悲。
如是大悲。
建立如來自然智慧。
以是因故名為大悲。
童子當知。
如是大悲作自所作。
善作所作不變異作。
為諸衆生作所應作。
如是大悲。
一切衆生如意圓滿。
童子,是名菩薩摩诃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