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十七(玄奘譯)
關燈
小
中
大
況如來三摩地波羅蜜多而無久祝
複次舍利子,如來應正遍知。
初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夜乃至入無馀大般涅槃界夜。
於其中間。
如來之心於三摩地未曾有起。
故名此定無回轉心。
無所行心。
無觀察心。
無動慮心。
無流蕩心。
無攝衆聚心。
無散亂心。
無高舉心。
無沈下心。
無防護心。
無覆藏心。
無欣勇心。
無違逆心。
無萎悴心。
無動搖心。
無驚喜心。
無惛沈心。
無分别心。
無異分别心。
無遍分别心。
又此定者不随識心。
不依眼心。
不依耳鼻舌身意心。
不依色心。
不依聲香味觸法心。
不趣諸法心。
不起智心。
不觀過去心。
不觀未來心。
不觀現在心。
舍利子,如來應正遍知住三摩地。
如是離心無有一法而可得者,於一切法中無礙智見生。
以無功用故。
又舍利子,如來不起於三摩地。
離心意識而能作諸佛事。
以無功用故。
如是舍利子,是諸菩薩摩诃薩。
聞如來不思議屍羅及三摩地已,信受谛奉清淨無疑。
倍複踴躍深生歡喜發希奇想。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
而說頌曰: 無量無等百千劫,昔有趣中行覺行。
戒聞定忍不放逸,導師能修妙覺因。
最勝業果淨如是,妙廣淨戒超諸有。
十力尊戒如空淨,難說無垢譬虛空。
從佛初得菩提夜,至後入於寂滅夜。
佛心無行無異行,大靜慮定未曾起。
十力戒聚無退分,解脫神力亦如是,一心住經無量劫,大聖無思無異思。
佛智如空非思境,明達無緣照三世。
無心意思無改變,唯有佛子能信受。
爾時佛告舍利子,雲何菩薩摩诃薩。
於如來不思議神力。
信受谛奉清淨無疑。
倍複踴躍深生歡喜發希奇想。
舍利子,如來應正遍知所獲神通。
不可思議不可宣說。
今當為汝方便開顯。
舍利子,如來常說我聲聞衆中得神通者,所謂長老大目犍連最為第一。
舍利子,如是所得神通。
若以稱量觀察聲聞神通。
不見有與菩薩神通等者,若以稱量觀察聲聞菩薩所得神通。
不見有與諸佛如來。
神通等者,舍利子,是名如來不可思議神通。
是諸菩薩摩诃薩。
為欲證得如來神通者,倍應發起上品正勤則能獲證。
舍利子,汝等今者欲於如來所聞說不思議神通譬喻不。
舍利子言:今正是時,若諸刍聞佛所說神通譬喻者,如所聞已當共受持。
佛告舍利子,谛聽谛聽。
當為汝說。
舍利子言:如是世尊,願樂欲聞佛告舍利子,於汝意雲何。
尊者大目揵連有大神通不。
舍利子言:我昔從佛受持是語。
尊者大目揵連於聲聞僧中神通第一。
佛言:如是如是,舍利子,今當為汝廣說譬喻。
假使三千大千世界滿中聲聞。
皆得神通如大目揵連。
譬如甘蔗竹葦稻麻叢林。
是諸聲聞以諸正勤。
迅速勢力神通變化顯現之時,欲比如來神通變化。
百分千分。
百千萬分不及其一。
拘胝分。
百拘胝分。
千拘胝分。
百千拘胝分不及其一。
如是僧佉分。
迦羅分。
伽那分。
漚波摩分。
優波尼商分不及其一。
何以故?如來應正遍知。
以得第一神通變化波羅蜜多故。
複次舍利子,假使如來以一芥子投之于地。
彼聲聞衆以諸正勤。
迅速勢力神通變化大顯現時。
終不能動所投芥子如毛端許。
何以故?如來應正遍知。
以得第一神通變化故。
又舍利子,且置三千大千世界。
假使東方乃至如克伽沙等世界中所有衆生。
如是十方克伽沙等世界衆生。
若卵生若胎生。
乃至非想非非想處。
一切衆生俱是聲聞。
成就第一神通變化。
皆如尊者大目揵連如是聲聞以諸正勤。
迅速勢力神通變化大顯現時。
終不能動所投芥子如毛端許。
何以故?如來以得第一波羅蜜神通波羅蜜多故。
舍利子,是名如來具足如是大神通力。
具足如是大威德。
力。
具足如是大宗勢力。
爾時薄伽梵。
複告長老舍利子言:舍利子,汝頗曾聞風劫起時。
世有大風名僧伽多。
彼風所吹。
舉此三千大千世界。
蘇迷盧山王。
輪圍山。
大輪圍山。
及四大洲。
八萬少洲。
大山大海。
舉離本處高逾繕那碎為末不。
舍利子言:我昔面於佛前親聞受持如是之事。
佛言:如是如是,舍利子,又風災起更有大風名僧伽多。
彼風所吹。
舉此三千大千世界,并蘇迷盧山。
輪圍山等。
及諸大海。
舉高百逾繕那已碎末為塵。
或複舉高二百逾繕那。
或高四百五百。
乃至舉高千逾繕那。
或高三千四千逾繕那已碎末為塵。
乃至或高無量百千逾繕那。
已碎末為塵。
而此諸塵随風散滅了不可得。
何況山石當有存者,此風又上擊散壞滅焰摩天宮。
乃至諸塵散滅。
何況宮殿當有存者,如是展轉次第而上。
擊散壞滅睹史多天。
樂變化天。
他化自在天。
魔羅衆天。
婆摩天。
淨光天。
遍淨天所有宮殿。
乃至彼諸微塵。
亦皆散滅不可而得。
何況宮殿牆壁而可存者,舍利子,假使如上大風卒起摧壞世界。
即以此風吹如來衣。
一毛端際尚不能動。
何況衣角及全衣者,何以故?如來應正等覺。
成就不可思議神通。
不可思議威儀。
不可思議妙行。
不可思議大悲故。
複次舍利子,假使十方如克伽河沙等世界。
有如是等大風輪起。
将欲吹壞此諸世界。
爾時如來以一指端。
持此世界往至馀處。
或令風輪無力能吹飒然還返。
然於如來神通變化。
及一切力無有退減。
舍利子,如來神通不可思議難聞難信。
唯有諸大菩薩摩诃薩。
乃能信受谛奉清淨無惑無疑。
倍複踴躍深生歡喜發希奇想。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
而說頌曰: 假使三界諸含靈,一切變成聲聞衆。
盡得神通波羅蜜,譬如尊者目揵連。
獲大神通力如來,以一芥子投于地。
一切聲聞現神通,未能搖轉毛端量。
假使十方世界中,所有克伽河沙等。
吠岚僧伽大猛風,吹碎如斯諸世界。
如是諸風大猛盛,将吹一切智衣服。
盡其勢力不能動,乃至如一毛端量。
大牟尼尊以一毛,能障彼風令不起。
佛具如斯大神力,等彼虛空無邊際。
如是舍利子,是名如來不可思議大神通力。
菩薩摩诃薩。
信受谛奉清淨無疑。
倍複踴躍深生歡喜發希奇想。
初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夜乃至入無馀大般涅槃界夜。
於其中間。
如來之心於三摩地未曾有起。
故名此定無回轉心。
無所行心。
無觀察心。
無動慮心。
無流蕩心。
無攝衆聚心。
無散亂心。
無高舉心。
無沈下心。
無防護心。
無覆藏心。
無欣勇心。
無違逆心。
無萎悴心。
無動搖心。
無驚喜心。
無惛沈心。
無分别心。
無異分别心。
無遍分别心。
又此定者不随識心。
不依眼心。
不依耳鼻舌身意心。
不依色心。
不依聲香味觸法心。
不趣諸法心。
不起智心。
不觀過去心。
不觀未來心。
不觀現在心。
舍利子,如來應正遍知住三摩地。
如是離心無有一法而可得者,於一切法中無礙智見生。
以無功用故。
又舍利子,如來不起於三摩地。
離心意識而能作諸佛事。
以無功用故。
如是舍利子,是諸菩薩摩诃薩。
聞如來不思議屍羅及三摩地已,信受谛奉清淨無疑。
倍複踴躍深生歡喜發希奇想。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
而說頌曰: 無量無等百千劫,昔有趣中行覺行。
戒聞定忍不放逸,導師能修妙覺因。
最勝業果淨如是,妙廣淨戒超諸有。
十力尊戒如空淨,難說無垢譬虛空。
從佛初得菩提夜,至後入於寂滅夜。
佛心無行無異行,大靜慮定未曾起。
十力戒聚無退分,解脫神力亦如是,一心住經無量劫,大聖無思無異思。
佛智如空非思境,明達無緣照三世。
無心意思無改變,唯有佛子能信受。
爾時佛告舍利子,雲何菩薩摩诃薩。
於如來不思議神力。
信受谛奉清淨無疑。
倍複踴躍深生歡喜發希奇想。
舍利子,如來應正遍知所獲神通。
不可思議不可宣說。
今當為汝方便開顯。
舍利子,如來常說我聲聞衆中得神通者,所謂長老大目犍連最為第一。
舍利子,如是所得神通。
若以稱量觀察聲聞神通。
不見有與菩薩神通等者,若以稱量觀察聲聞菩薩所得神通。
不見有與諸佛如來。
神通等者,舍利子,是名如來不可思議神通。
是諸菩薩摩诃薩。
為欲證得如來神通者,倍應發起上品正勤則能獲證。
舍利子,汝等今者欲於如來所聞說不思議神通譬喻不。
舍利子言:今正是時,若諸刍聞佛所說神通譬喻者,如所聞已當共受持。
佛告舍利子,谛聽谛聽。
當為汝說。
舍利子言:如是世尊,願樂欲聞佛告舍利子,於汝意雲何。
尊者大目揵連有大神通不。
舍利子言:我昔從佛受持是語。
尊者大目揵連於聲聞僧中神通第一。
佛言:如是如是,舍利子,今當為汝廣說譬喻。
假使三千大千世界滿中聲聞。
皆得神通如大目揵連。
譬如甘蔗竹葦稻麻叢林。
是諸聲聞以諸正勤。
迅速勢力神通變化顯現之時,欲比如來神通變化。
百分千分。
百千萬分不及其一。
拘胝分。
百拘胝分。
千拘胝分。
百千拘胝分不及其一。
如是僧佉分。
迦羅分。
伽那分。
漚波摩分。
優波尼商分不及其一。
何以故?如來應正遍知。
以得第一神通變化波羅蜜多故。
複次舍利子,假使如來以一芥子投之于地。
彼聲聞衆以諸正勤。
迅速勢力神通變化大顯現時。
終不能動所投芥子如毛端許。
何以故?如來應正遍知。
以得第一神通變化故。
又舍利子,且置三千大千世界。
假使東方乃至如克伽沙等世界中所有衆生。
如是十方克伽沙等世界衆生。
若卵生若胎生。
乃至非想非非想處。
一切衆生俱是聲聞。
成就第一神通變化。
皆如尊者大目揵連如是聲聞以諸正勤。
迅速勢力神通變化大顯現時。
終不能動所投芥子如毛端許。
何以故?如來以得第一波羅蜜神通波羅蜜多故。
舍利子,是名如來具足如是大神通力。
具足如是大威德。
力。
具足如是大宗勢力。
爾時薄伽梵。
複告長老舍利子言:舍利子,汝頗曾聞風劫起時。
世有大風名僧伽多。
彼風所吹。
舉此三千大千世界。
蘇迷盧山王。
輪圍山。
大輪圍山。
及四大洲。
八萬少洲。
大山大海。
舉離本處高逾繕那碎為末不。
舍利子言:我昔面於佛前親聞受持如是之事。
佛言:如是如是,舍利子,又風災起更有大風名僧伽多。
彼風所吹。
舉此三千大千世界,并蘇迷盧山。
輪圍山等。
及諸大海。
舉高百逾繕那已碎末為塵。
或複舉高二百逾繕那。
或高四百五百。
乃至舉高千逾繕那。
或高三千四千逾繕那已碎末為塵。
乃至或高無量百千逾繕那。
已碎末為塵。
而此諸塵随風散滅了不可得。
何況山石當有存者,此風又上擊散壞滅焰摩天宮。
乃至諸塵散滅。
何況宮殿當有存者,如是展轉次第而上。
擊散壞滅睹史多天。
樂變化天。
他化自在天。
魔羅衆天。
婆摩天。
淨光天。
遍淨天所有宮殿。
乃至彼諸微塵。
亦皆散滅不可而得。
何況宮殿牆壁而可存者,舍利子,假使如上大風卒起摧壞世界。
即以此風吹如來衣。
一毛端際尚不能動。
何況衣角及全衣者,何以故?如來應正等覺。
成就不可思議神通。
不可思議威儀。
不可思議妙行。
不可思議大悲故。
複次舍利子,假使十方如克伽河沙等世界。
有如是等大風輪起。
将欲吹壞此諸世界。
爾時如來以一指端。
持此世界往至馀處。
或令風輪無力能吹飒然還返。
然於如來神通變化。
及一切力無有退減。
舍利子,如來神通不可思議難聞難信。
唯有諸大菩薩摩诃薩。
乃能信受谛奉清淨無惑無疑。
倍複踴躍深生歡喜發希奇想。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
而說頌曰: 假使三界諸含靈,一切變成聲聞衆。
盡得神通波羅蜜,譬如尊者目揵連。
獲大神通力如來,以一芥子投于地。
一切聲聞現神通,未能搖轉毛端量。
假使十方世界中,所有克伽河沙等。
吠岚僧伽大猛風,吹碎如斯諸世界。
如是諸風大猛盛,将吹一切智衣服。
盡其勢力不能動,乃至如一毛端量。
大牟尼尊以一毛,能障彼風令不起。
佛具如斯大神力,等彼虛空無邊際。
如是舍利子,是名如來不可思議大神通力。
菩薩摩诃薩。
信受谛奉清淨無疑。
倍複踴躍深生歡喜發希奇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