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五(竺法護譯)
關燈
小
中
大
是不退轉。
是七地初地。
見處處地。
淨無業障。
若見座。
是菩薩是見初地。
若見敷座。
是菩薩是見二地。
若見敷雜色座。
是菩薩見三地。
若見散花於座。
此菩薩是見四地。
若見種種寶覆蓋高座。
此菩薩是見五地。
若聞空中歌頌稱歎聲。
此菩薩是見六地。
若見白蓋以寶網覆上。
此菩薩見十地。
複次金剛摧菩薩。
若菩薩夢中見如來般涅槃塔。
此菩薩是初地八地處處見。
近無上道。
少於業障。
若見塵土坌塔。
此菩薩是見初地。
若見淨無塵者,是菩薩見二地。
若上生草。
此菩薩是見三地。
若見青草覆上。
此菩薩是見四地。
若見種種雜花樹圍繞。
此菩薩是見五地。
若見花果樹圍繞覆上。
此菩薩是見第六地。
若見種種雜姓衆生圍繞。
此菩薩是見七地。
若見幢蓋聚集。
此菩薩是見八地。
複次金剛摧菩薩。
若菩薩夢中得如來衣。
此菩薩是見初地八地處處地相。
此菩薩應勤修成就念佛智。
此菩薩少於業障。
若得如來垢膩衣。
此菩薩是見初地相。
若得如來淨衣。
是見二地。
若得如來染衣。
此菩薩是見三地相。
若得如來打衣。
此菩薩是見四地相。
若得如來放光衣。
此菩薩是見五地相。
若得如來一衣。
此菩薩是見六地相。
若得如來三衣。
此菩薩是七地相。
精進相不精進相除魔業。
是菩薩有疑。
複次金剛摧。
菩薩夢中得如來缽。
此菩薩佛所憶念。
是見八地。
此菩薩是聞明法器。
修無業障忍。
如是趣無上道。
若得污不淨缽。
此菩薩是初地。
若得空淨缽。
此菩薩是二地。
若得滿缽味。
此菩薩是三地。
若得滿缽花。
此菩薩是四地。
若得滿缽果。
此菩薩是五地。
若得滿缽食。
此菩薩是六地。
若得滿缽香。
此菩薩是七地。
若得滿缽花鬘香。
此菩薩是八地。
若得如來衣缽。
此菩薩是九地。
若虛空中得如來缽。
此菩薩是十地。
此菩薩應覺魔業。
除初業不勤修。
複次金剛摧。
菩薩夢中見一如來。
應靜處勤修空三昧。
此菩薩是八地雜業障。
應勤修淨心。
複次金剛摧。
菩薩若於夢中見如來。
多人衆中見如來身。
此應忍樂攝取多人。
此菩薩一切地處處見。
相應勤進修道。
若見居士雜姓人圍繞如來。
此菩薩是初地。
若見王者衆圍繞如來。
此菩薩是二地。
若見婆羅門圍繞如來。
此菩薩是三地。
若見王圍繞如來。
此菩薩是四地。
若見龍圍繞如來。
此菩薩是五地。
若見四大天王圍繞如來。
此菩薩是六地。
若見帝釋圍繞如來。
此菩薩是七地。
若見梵天圍繞如來。
此菩薩是八地。
若見淨居天圍繞如來。
此菩薩是九地。
若見菩薩圍繞如來。
此菩薩是十地除魔業。
複次金剛摧。
菩薩夢中得如來蓋者,此菩薩最後地處處見地。
解魔業雜業。
求利養疾趣向。
若見草葉蓋。
此菩薩是初地。
若見竹蓋。
此菩薩是二地。
若見桦皮蓋者,此菩薩是三地。
若見大蓋者,此菩薩是四地。
若見鐵疊蓋者,此菩薩是五地。
若見銅蓋者,此菩薩是六地。
若見金蓋者,此菩薩是七地。
若見七寶蓋者,此菩薩是八地。
若見鈴網蓋垂下者,此菩薩是九地。
應覺六地魔業。
複次金剛摧。
菩薩夢中見如來革屣。
見一切十地。
此菩薩應勤修精進趣向。
此菩薩受記系在受記界。
若向村間見革屣者,此菩薩是初地。
若僧坊中見革屣者,此菩薩是二地。
若園觀中見革屣者,此菩薩是三地。
若經行處見革屣者,此菩薩是四地。
若房中見革屣者,此菩薩是五地。
若坐禅中見革屣者,此菩薩是六地。
若河水中見革屣者,此菩薩是七地。
若山中見革屣者,此菩薩是八地。
若空中見革屣者,此菩薩是九地。
若神通見革屣者,此菩薩是十地。
除魔業。
複次金剛摧。
菩薩夢中見如來坐。
此菩薩是初地六地。
此菩薩應樂修寂靜少於業障。
未成就業無敷座。
此菩薩是初地。
敷座。
此菩薩是二地。
顯現敷座。
此菩薩是三地。
若敷種種座坐。
此菩薩是四地。
畢竟敷座。
此菩薩是五地。
若善敷好座。
此菩薩是六地。
應覺魔業。
複次金剛摧。
菩薩若夢中與如來食。
此菩薩是七地見初地相應。
勤修精進趣向道。
此菩薩少於業障。
若見如來入家中立施食者,此菩薩是初地。
若在家中坐施食者,此菩薩是二地。
若門外立施食者,此菩薩是三地。
若市中施食者,此菩薩是四地。
若城門中施食者,此菩薩是五地。
若僧房中施食者,此菩薩是六地。
若房中施食者,此菩薩是七地除魔業複次金剛摧。
菩薩若於夢中。
自知施如來衣者此
是七地初地。
見處處地。
淨無業障。
若見座。
是菩薩是見初地。
若見敷座。
是菩薩是見二地。
若見敷雜色座。
是菩薩見三地。
若見散花於座。
此菩薩是見四地。
若見種種寶覆蓋高座。
此菩薩是見五地。
若聞空中歌頌稱歎聲。
此菩薩是見六地。
若見白蓋以寶網覆上。
此菩薩見十地。
複次金剛摧菩薩。
若菩薩夢中見如來般涅槃塔。
此菩薩是初地八地處處見。
近無上道。
少於業障。
若見塵土坌塔。
此菩薩是見初地。
若見淨無塵者,是菩薩見二地。
若上生草。
此菩薩是見三地。
若見青草覆上。
此菩薩是見四地。
若見種種雜花樹圍繞。
此菩薩是見五地。
若見花果樹圍繞覆上。
此菩薩是見第六地。
若見種種雜姓衆生圍繞。
此菩薩是見七地。
若見幢蓋聚集。
此菩薩是見八地。
複次金剛摧菩薩。
若菩薩夢中得如來衣。
此菩薩是見初地八地處處地相。
此菩薩應勤修成就念佛智。
此菩薩少於業障。
若得如來垢膩衣。
此菩薩是見初地相。
若得如來淨衣。
是見二地。
若得如來染衣。
此菩薩是見三地相。
若得如來打衣。
此菩薩是見四地相。
若得如來放光衣。
此菩薩是見五地相。
若得如來一衣。
此菩薩是見六地相。
若得如來三衣。
此菩薩是七地相。
精進相不精進相除魔業。
是菩薩有疑。
複次金剛摧。
菩薩夢中得如來缽。
此菩薩佛所憶念。
是見八地。
此菩薩是聞明法器。
修無業障忍。
如是趣無上道。
若得污不淨缽。
此菩薩是初地。
若得空淨缽。
此菩薩是二地。
若得滿缽味。
此菩薩是三地。
若得滿缽花。
此菩薩是四地。
若得滿缽果。
此菩薩是五地。
若得滿缽食。
此菩薩是六地。
若得滿缽香。
此菩薩是七地。
若得滿缽花鬘香。
此菩薩是八地。
若得如來衣缽。
此菩薩是九地。
若虛空中得如來缽。
此菩薩是十地。
此菩薩應覺魔業。
除初業不勤修。
複次金剛摧。
菩薩夢中見一如來。
應靜處勤修空三昧。
此菩薩是八地雜業障。
應勤修淨心。
複次金剛摧。
菩薩若於夢中見如來。
多人衆中見如來身。
此應忍樂攝取多人。
此菩薩一切地處處見。
相應勤進修道。
若見居士雜姓人圍繞如來。
此菩薩是初地。
若見王者衆圍繞如來。
此菩薩是二地。
若見婆羅門圍繞如來。
此菩薩是三地。
若見王圍繞如來。
此菩薩是四地。
若見龍圍繞如來。
此菩薩是五地。
若見四大天王圍繞如來。
此菩薩是六地。
若見帝釋圍繞如來。
此菩薩是七地。
若見梵天圍繞如來。
此菩薩是八地。
若見淨居天圍繞如來。
此菩薩是九地。
若見菩薩圍繞如來。
此菩薩是十地除魔業。
複次金剛摧。
菩薩夢中得如來蓋者,此菩薩最後地處處見地。
解魔業雜業。
求利養疾趣向。
若見草葉蓋。
此菩薩是初地。
若見竹蓋。
此菩薩是二地。
若見桦皮蓋者,此菩薩是三地。
若見大蓋者,此菩薩是四地。
若見鐵疊蓋者,此菩薩是五地。
若見銅蓋者,此菩薩是六地。
若見金蓋者,此菩薩是七地。
若見七寶蓋者,此菩薩是八地。
若見鈴網蓋垂下者,此菩薩是九地。
應覺六地魔業。
複次金剛摧。
菩薩夢中見如來革屣。
見一切十地。
此菩薩應勤修精進趣向。
此菩薩受記系在受記界。
若向村間見革屣者,此菩薩是初地。
若僧坊中見革屣者,此菩薩是二地。
若園觀中見革屣者,此菩薩是三地。
若經行處見革屣者,此菩薩是四地。
若房中見革屣者,此菩薩是五地。
若坐禅中見革屣者,此菩薩是六地。
若河水中見革屣者,此菩薩是七地。
若山中見革屣者,此菩薩是八地。
若空中見革屣者,此菩薩是九地。
若神通見革屣者,此菩薩是十地。
除魔業。
複次金剛摧。
菩薩夢中見如來坐。
此菩薩是初地六地。
此菩薩應樂修寂靜少於業障。
未成就業無敷座。
此菩薩是初地。
敷座。
此菩薩是二地。
顯現敷座。
此菩薩是三地。
若敷種種座坐。
此菩薩是四地。
畢竟敷座。
此菩薩是五地。
若善敷好座。
此菩薩是六地。
應覺魔業。
複次金剛摧。
菩薩若夢中與如來食。
此菩薩是七地見初地相應。
勤修精進趣向道。
此菩薩少於業障。
若見如來入家中立施食者,此菩薩是初地。
若在家中坐施食者,此菩薩是二地。
若門外立施食者,此菩薩是三地。
若市中施食者,此菩薩是四地。
若城門中施食者,此菩薩是五地。
若僧房中施食者,此菩薩是六地。
若房中施食者,此菩薩是七地除魔業複次金剛摧。
菩薩若於夢中。
自知施如來衣者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