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五六回 佛火滅餘氛 咫尺違顔空孺慕 丹砂消累劫 宮牆在望感師恩

關燈
于收徒之事,也曾提起。

    并說申屠宏近年功力精進,語多獎勉。

    在重返師門以前,一切均準許便宜行事。

    不禁大喜,感激非常。

    随令龍娃随同謝恩,把此來用意和自己來曆略為告知,并傳以初步坐功。

    令先回家暗告乃母,切忌洩露。

    龍娃一聽,老師果是神仙中人,心中狂喜,依命拜别回去。

     申屠宏設館之地,在山口外坡上,通着一條谷徑,共隻兩戶人家,均是務農為業,人數不多,又因平日常受先生好處,對申屠宏甚是親切。

    此外村集相隔最近的,也有二裡多路,地曠人稀,甚是荒寒。

    學生多是附近村童,連龍娃不過六人。

    次日一早,便向衆生說,要去看山中紅葉,那地方常有野獸出沒,恐帶人多,照顧不過來,命各放學回家。

    學童去後,便命龍娃在附近眺望,有無形迹可疑之人出現,到了申正再來。

    自将室門外鎖,隐形入内,在室中行法,查看來人是否已在途中,并查山中妖黨有無動作。

     申屠宏所習,乃窮神淩渾因代說情未允,一時負氣,傳與他一種預防仇敵侵害的法術,名為環中宇宙,與佛教蠻僧和毒龍尊者所用晶球視影,異曲同工。

    一經施為,照行法人的心意而為遠近,由十裡以上到三百六十裡以内,人物往來,了如指掌。

    不過此法近看尚可,一到三十裡以上便耗精神,無故不輕使用。

    門外山谷,乃是花女必由之路,相去咫尺,本無須乎看遠。

    隻為昨日龍娃拾來麻柬,得知妖女已知珠靈峽寶穴機密,并還得到一紙秘圖。

    雖隻是内層禁圖,沒有外圖,但這最關重要的已被得去。

    隻須邪法較高的人相助,不由外層開禁而入,徑由崖頂下攻,等将内層埋伏引發,再照圖說解破,一樣有成功之望。

    不知怎會粗心失落?大是不解。

    還有,妖女到底是本山原有妖黨,還是僅與崆峒派餘孽有交情的外來妖邪,也須查看明白。

    此事關系重大,反正要耗一點元氣,索性先由來人看起。

    及至行法細查來人,并無影迹。

    隻龍娃拾取柬帖的危崖之下有一石洞,石室五間,陳設極為富麗。

    内有一個相貌癡肥的妖道和昨日龍娃所見妖女,面帶愁急,正在計議。

    妖人居處地勢隐秘,外壁并無門戶,平日似用邪法破壁出入,看去邪法頗高。

    五龍岩那面,雖有幾個崆峒派餘孽,均在打坐練法,不似有事情景。

    恐天殘、地缺兩老怪覺察,又知老怪師徒此時不會出手,未往烏牙洞查看。

    再四推詳,料那妖人必是崆峒派中有名人物,一向獨居崖中,潛伏修煉。

    妖女乃他密友,不知由何處取來禁圖,覺着獨力難成,去尋妖人相助,無心遺失,在彼發急商議。

    昨日曾見綠光飛往後山,與龍娃所見時地相同。

    也許妖女心疑五龍岩妖人路過拾去,前往查探。

    照衆妖人安靜形勢,必是妖女恐人生心,還不曾吐口,明言來意。

    花女來路必遠,不到時候,故看不出影迹。

    觀察了好些時,不覺已是未正,花女仍然未現。

     忽見龍娃如飛往門前跑來,門已外鎖,又有法術禁閉,心想時限将到,便收法起身。

     剛把門一開,龍娃已是趕到,見面便悄聲急語道:"老師,那少女來了,果然姓花。

    " 申屠宏因自己剛才還在行法觀察,所見均是土著婦女,并無此人,心疑龍娃誤認,忙問: "你怎知是此女?"龍娃悄答:"平涼府隻這一帶人少荒涼,幾個村子的人,我全認得。

     連日随老師一起,在家時少,每早一起床,娘便催我快來,村裡來了外人,也不知道。

     方才老師命我随便在附近五裡之内留心查看,沒限地方,又教不要老在一處。

    我怕老師就要離開此地,想借此回家和娘說幾句話。

    為想順便看看有無可疑之人,特意和娘同立門外。

    不料走來一個青布包頭,穿得極破的年輕女子,先還不知就是老師所說少女。

    因她臉生,又向娘打聽附近山中可曾見有兩個不論冬夏老穿着一身黃麻布短衣,面如白紙,各生着三絡黃須的孿生怪人?我忽然想起,昨天無心中曾向那丢柬帖的怪女子說起穿黃麻布短衣矮子,她便驚慌的事。

    心中一動,細朝此女一看,我從來沒有見過長得那麼好看的女子。

    尤其那雙眼睛,黑白分明,毫光射人,來得奇怪。

    我娘在此居久,知她問的是山裡兩個最厲害的怪人,我母子全未見過,隻是傳言,怎敢亂說,答以不知。

    她便走去,行時看了我一眼。

    我見娘和她相識,一問,才知住在隔壁趙家。

    前五日,趙家夫妻由城裡帶她同來,說是他們親戚,姓花,因許了軒轅廟的心願來燒香的。

    趙家幾門遠近親戚我娘全都相識,哪有這姓花的?又是外路口音。

    我想十九是老師所說的人,趕忙跑來報信。

    走時,分明見她人在前面,晃眼便無蹤影。

    迎頭遇見趙老漢,強将我喚住,說花姑姑是他親戚,家裡很有錢,為了還願扮成貧女,最恨人知道,叫我别向人提說,回來給我糖吃。

    我說誰管女人家閑事?就跑來了。

    " 申屠宏聞言,料知所說多半不差。

    隻奇怪相隔這麼近,來了五日,竟未看出,不禁大驚。

    恐怕誤事,便不等黃昏,徑帶龍娃去往門外鄰近谷口的坡上守候。

    因那地方是往山陰的一條僻徑,不是入山正路,平日隻有一二樵夫獵戶偶然出入,極少人行。

    一晃已至酉時,并無人過。

    方想恩師凡事前知,每有預示,不差分毫,也許時還未到。

    倚在一株古松之下,正在假裝閑眺,暗中守望。

    龍娃看出乃師盼望甚切,以為先前見過,一味讨好,獨往谷口石上坐下,故意編草為戲,前後張望。

    申屠宏見他忠實,也未禁止。

    待了一會,谷中忽然走出兩人。

    谷徑甚直,長約二裡,龍娃眼尖,又正留心往裡偷觑,見那兩人身材矮胖,由谷中最前面轉角才一出現,也未見怎走快,晃眼已到面前。

    那相貌正與花女向乃母打聽的雙生怪人一般無二,心中一驚,仍舊故作不知,低頭拔草。

     那兩黃衣怪人快要走過,看了龍娃一眼,忽然立定,同聲說道:"娃娃,我們明日回來,收你做徒弟,包你有許多好處。

    你父母全家,也從此安樂享福。

    你願意麼?"龍娃已知他們乃妖邪一流,忙把心神一定,裝呆答道:"我不認得你們,為何去做你徒弟? 我已有老師,還要讀書呢。

    "其實,這兩個黃衣人正是天殘、地缺門下最心愛的怪徒,雖然驕橫狂傲,照着師規,對于凡人并不一定強其所難。

    當時不過由山裡出來,看出龍娃氣定神閑,分明見自己用潛光遁法飛過,竟如無覺,心中奇怪。

    想起連年物色門人,一個也未尋到。

    前些時,受人慫恿去往峨眉,意欲相機擾鬧,就便物色美質。

    哪知峨眉聲勢浩大,不特未敢妄動,反吃師父的硬對頭采薇僧朱由穆用金剛手大擒拿法甩出好幾百裡,受了生平未有之辱,仇深似海。

    已經禀告師父,定約與仇人在本山鬥法,不久即要上門尋事。

    為了峨眉之行,知道隻要是美好資質,均被正教中收羅了去。

    一賭氣,決計不問根骨如何,隻要聰明膽大,投緣就收。

    無如天生怪脾氣,說話任性,開門見山,長得又極醜怪,休說龍娃已經拜師,胸有成見,便不遇申屠宏,就此一說也就疑慮,不肯依從。

    不過當時如隻說不肯,黃衣人也必走去。

    因終是年幼,見對方相貌醜怪,一張死人臉子,未免有點膽怯,以為老師是神仙中人,事急可以相助,多了這一句口。

    兩黃衣人聞言,便問:"你老師是誰?我們和他說去。

    "龍娃心想:"老師法力多高,莫非怕你?"便朝坡上指道:"那不是教我書的老師?不信,你問去。

    " 申屠宏早看出兩黃衣人的來曆,方在戒備,人已到了面前,劈頭便同說道:"你勸那小孩拜我二人為師,你也得點好處,省得老當窮酸。

    "申屠宏見二人衣着、相貌、身材均是同樣,又是同時開,言動如一,神态至怪,且喜不曾被他們看出馬腳,索性裝作一身酸氣,搖頭晃腦答道:"吾非好為人師,其母孀居苦節,不令遠遊。

    而此子有孝行焉,山中虎狼至多,殊違'父母在,不遠遊'之心,而重慈母倚闾之望,吾不能強人以不孝。

    閣下好為人師,且一而二焉,如設蒙館,則其從之者如歸市,何必此也?惟先生方高卧于山中,使為人子者有暴虎憑河之險,雖敏而好學,亦必望望然而去之,則吾不取也。

    "黃衣人聞言,似極厭惡,朝地上唾了一回,罵了句:"窮酸!"申屠宏仍自搖頭晃腦說道:"怪哉!怪哉!烏用是鶂鶂者為哉?"話未說完,再看人已遠出十裡之外,晃眼不見。

    龍娃也早趕來,笑問老師:"怎和他掉文?這兩人跑得多快,是妖人麼?" 申屠宏低囑噤聲:"你少說話,甚事都裝不知便了。

    "想起自己的一套假斯文,滿身酸氣,連這麼厲害的怪物俱被騙走,心方好笑。

    忽聽身側不遠,"哧"的笑了一聲,忙即留神查看,并無影迹。

    疑是秋草裡蛇蟲走動,又覺不像,左近也不見一點邪氣。

    如是敵人隐伏,憑自己慧目法力,決不緻看他不出。

    待了一會,暗中行法試探,終無迹兆,隻當是聽錯,也就罷了。

     師徒二人守到夕陽銜山,遙望谷口裡斜日反照,映得山石草木一色殷紅。

    方想少時人來,對方是女子,素昧平生,如何答應?龍娃偏頭遙望,谷轉角處一片銀光,似電閃般略為掣動。

    還未看清,面前人影一閃,先前所見貧女,已在身前不遠現身。

    面上神色甚為匆遽,似知形迹被人窺破,見面便匆匆說道:"我有點事,附近可有人家,借我停留一下?有人來問,可說我往南飛去,少時謝你。

    "龍娃甚是機警,知她後面有人追趕,忙道:"有有,姑姑随我來。

    "随領貧女往坡上走來。

    申屠宏見狀大喜,因事緊急,不知底細,未便多說,朝貧女點頭笑道:"道友請進,都有我呢。

    "貧女見申屠宏和常人差不多,并無異處,卻稱她道友,意似驚奇。

    隐聞破空之聲遠遠傳來,不顧說話,朝申屠宏看一眼,便往門内走進。

    見是與人合住的兩間村塾,對面隻有兩個老婦。

    正想向龍娃詢問先生姓名來曆,龍娃已先悄聲說道:"我老師在此等姑姑多日,請坐一會,少時自知。

    我還要代你打發對頭呢。

    "說罷,轉身便往外跑,仍去谷口石上坐定。

     申屠宏見花女飛遁神速,法力甚高,方想後追的人必是妖黨中能手,如與對敵,形迹一露,此地便不能住。

    那破空之聲已由遠而近,到了頭上,隻是聲音甚低,飛得也高,常人耳目決難聽見。

    擡頭一看,乃是兩道碧綠光華在雲影中出沒,回翔了幾匝,倏地往下射來,落向谷口附近,現出一個矮胖妖道和一個身材瘦小的妖女。

    龍娃也真機智,明知妖人在他身後現身,故作不知。

    等待妖人一出聲,立即回首,裝作乍見驚喜,跳起身來迎面笑道:"多謝姑姑昨天給我銀子。

    那偷你東西的人,我也見到了。

    "這男女妖人,本為追趕貧女而來,聞言觸動心事,覺着所失之物更為重要,不暇再顧查問貧女蹤迹,妖女先問:"偷我柬帖的人,現在何處?"龍娃裝作讨好,連說帶比道:"我昨日不是和你說,你丢東西時,有一個穿黃麻短衣的人走過麼?不知怎的,人會變成了兩個。

    除昨日那人,我沒留神看清相貌,不知是他不是外,這兩人,不但身材穿着和昨天的矮胖子一樣,神氣也極相似,走路都甚奇怪,晃眼便走出多遠。

    路過這裡,還一同張口,好似說他們明天回來,誰敢鬧鬼,動此山一草一木,便要他命。

    不是昨天矮胖子,還有哪個?" 二妖人聞言,互看了一眼。

    妖道說道:"我說明明有人盜去,二妹你還怪我自不小心。

    仵氏弟兄照例言動一起,永不離開,不會獨自行動。

    照此看來,焉知不是兩人化身為一,仗勢欺人呢?"妖女攔道:"此事現還難說。

    适才賤婢形迹可疑,看她一個人在珠靈澗前神氣,分明是個深知底細的人。

    可惜我性急了些,沒有撒下羅網,又防五龍岩諸道友知我來意,日後成功,難保不生心争奪,事前隻招呼你一人,沒有通知他們,才緻滑脫。

    此女能在我二人手底漏網,又敢孤身來此犯險,必非弱者,怎不和我們交手,便自逃去?也是奇怪。

    據我猜想,内層禁圖就不是她盜去,至少也必看過前洞禁圖,得知出入之法,否則她不會在崖前作怪。

    我真後悔冒失,沒有看清她是否能夠啟閉出入,便吃警覺,将旗門撤去。

    弄巧她來在我前,早已下手,都不一定。

    此事不容易,山中有二位長老師徒和五龍岩諸道友洞府,外人多大膽子,也不敢在内久留。

    用我們所失禁圖,由崖上下攻,聲勢更是驚人,本身還要具有極高法力。

    那一帶正是五龍岩左近,就算天殘、地缺二老不問,外人也不敢大舉。

    隻有前洞開通,當時進了頭層,将玉壁複原,重新封閉,便可人不知,鬼不覺,藏在裡面為所欲為,直到功成而去,誰也不緻驚動。

    此非一朝一夕之功所能了事,她一個外人,附近如無巢穴,必不能行。

    看她扮得和女花子一樣,必在山外土洞,或是窮人家中寄居,平日也許還假裝乞讨,在左近出現,都不一定。

    她飛行甚快,此時已追不上。

    這小鬼頭人甚聰明,昨日得了我點銀子,被我買動,待我問他幾句。

    " 這時,申屠宏看出二妖人邪法甚高。

    又見龍娃應付巧妙,不緻有失。

    乘其初來未覺,假裝回屋,暗用蟬葉隐了身形,湊向前去,暗中偷聽。

    女妖人也頗缜秘,說話全用邪法傳聲。

    申屠宏如非精于此道,上來便有準備,也聽不出。

    龍娃見妖道說完,妖女隻嘴皮微動,不聽說話,老師也不知去向。

    心中因聽妖道之言,知道兩黃衣人與他們不是一路,正打算設詞激使内證,妖女已笑問道:"你這娃很聰明,如能代我訪問一事,我還多給你銀子。

    "龍娃故意大喜道:"昨天給我那塊銀子,能換許多錢,我娘不發愁了。

    你這好姑姑,不論甚事,隻要說出來,就不給我銀子,我也立時辦去。

    請快說吧。

    "妖女也頗喜他天真,随取了五兩銀子遞過,笑道:"你這窮娃怪可憐的。

    我也沒甚難事你做,隻問你,這幾日内,可曾見有一個用青布包頭,比我要高一頭,皮色細白,腰間圍有一條兩寸多寬,又不像絲,又不像皮的黑舊帶子的貧女沒有?"龍娃喜笑顔開,搶口笑道: "我看見過。

    這人穿得雖破,卻極幹淨,和姑姑一樣,不是小腳。

    頭上青布連臉也包去半邊,腳上穿着一雙黃麻鞋。

    可是她麼?"妖女答說:"正是。

    "龍娃道:"你說這人,她并不住在此,但是常來。

    由今年春天起,每隔十天半月,必來一次,也沒見她讨過飯。

     我還和她說過話,她說在城裡住,到這裡來,是為燒香還願的。

    我先沒留心,方才見她和那穿黃衣服的兩人先後走過,本是往東南方的,在谷口停了一停,忽然朝南走去,和黃衣人走的是一條道路。

    我正編草鞋,覺着電閃般一亮,再往前看,就這一晃眼,她已不見。

    我才知她和黃衣人一樣,都是怪人。

    近來本地怪人真多,前天看見幾個和尚更怪,還會在天上飛呢。

    "妖女驚問:"何處見來?"龍娃答道:"日前山中撿柴,忽見紅綠光飛堕,我膽小逃避,掩向石後偷看,落下兩個胖大和尚,在當地轉了一轉隐去。

    隔了半個多時辰,又在附近出現,耳似聽說珠靈澗有甚東西,要設法取走,過日再來。

    又說這些妖道,可殺而不可留。

    随後一同飛走。

    因相貌兇惡,吓得我悄悄逃回。

    因娘再三叮囑,不是菩薩,就是妖怪,不許對人說起。

    如非姑姑待我好,也決不敢說。

    "二妖人不知龍娃聽乃師說過此來用意,用心恐吓,信口開河,聞言大是驚疑。

    又問了相貌,囑令今日的話,不許告人。

    并代留意貧女蹤迹,如再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