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四七回 靈石築五女談心 古杉坪二仙盜法
關燈
小
中
大
還快,我們才到庵前,她已追近。
方覺被人追上門去,不是意思,待要回身一拼,忽由庵中飛出一隻大金手,将妖婦趕走。
随走出一位姓丘的老佛婆,将我們接進庵去。
才知芬陀師伯已然他出,早算就妖婦追來,用化身将她逐走。
随給我們一封柬帖。
丘老前輩談起妖婦的厲害,以後不免相遇,吃她的虧,隻有葉姑能有法力制她。
又問出了地點,因而尋來。
葉姑怎估得到呢?葉姑自然不願妖婦欺負我們,傳法破她那不消說。
現又打賭輸了,請連那移山之法一齊傳授了吧。
改日尋到妖窟,一出手便先把她巢穴行法移去,再與交手,有多快心呢。
" 葉缤以為忍大師欲令二女承她衣缽,自己煉法斷無不知之理,萬不會令二女來向自己學步,聞言果然深信。
略微沉吟,答道:"那妖婦既與你們結下殺子之仇,委實是你二人隐患。
此人神通變化,邪法高強,便我親去除她,也是難極。
尚幸機緣湊巧,我近煉此書,乃東晉神僧絕尊者《滅魔寶箓》,内中恰有制她之法。
不過習了此書,雖具無上降魔威力,但亦利害相兼。
尤其是習後不慎,妄肆威力,不特多造孽因,于本身修為上害處更大,必須慎重。
妖婦和軒轅師徒、蚩尤墳中三怪,都是來去如電,聲到人到。
你二人不久便要下山,雖有佛法護身,一則皈依佛門未久,遇上尋常妖邪自然不在話下,似這類強敵,卻是難料;二則你二人經曆甚淺,無什機心,妖婦捷如響應,仇恨又深,說來就來,随時随地都可侵害。
你們畢竟不能終年均在神光護身之下,一個不曾防備,變出非常,吃她驟然暗算,便難抵禦。
固然你們累世修為,福緣深厚,不緻遭她毒手,但吃虧卻所不免。
這部《滅魔寶箓》,你二人完全習去,無益有害;并且你們将來成就遠大,到時自具佛家上乘法力,也無須乎此,本來萬不能傳。
我想你二人此時功候未到,妖婦毒害不可不防,隻把破她的法習去,以為目前防身之計,也還無礙。
隻是你二人俱是天資靈慧,此書注釋詳明,一見即可通曉。
隻要當時記下,日後自能練習應用。
傳授不難,但隻許習此一法,不許窺讀别章,若是那樣,便不傳授。
不要貪多好奇,少時學完,又來纏磨要學别的。
" 二女聞言,知已上套,好生歡喜,同聲應諾不疊。
葉缤随将桌上那本寶箓檢出一章,令二女同閱,并加講解。
二女見這寶箓長約一尺三寸,寬隻三四寸,非紙非絹,色作金黃,異香芬馥,不知何質所制。
上面滿是篆引符箓,并且另有注釋和偈咒用法,果然詳明,一見即可通曉。
于是故意裝作老實聽話的情景,不去翻動,靜聽講解。
眼看一章習完,葉缤待要将書合上,重新叙談,忽見洞頂白光連閃。
葉缤笑道:"你父親不知有何要事與我通靈,時間也不知久暫。
現用法力将此書禁制,你二人不許淘氣,設法偷看。
" 謝琳将小嘴一撇,故作頑皮神氣,答道:"葉姑既不放心我們,請收起來吧。
放在桌上,我們是要偷了逃走的啊。
"葉缤急于和謝山問答,微笑了笑,也未答話,将手一指,案上那堆金砂立化成一幢金花寶焰,将書籠罩。
跟着雙目垂簾,便在座上入定。
二女知道是其父暗助她們,并且調虎離山之計已成,方在欣幸,不料葉姑有此一着,見那金花寶焰強烈異常,寶箓就在其内,連施法力,不能移動分毫。
心知時機瞬息,少縱即逝,正幹看着發急。
謝璎比較沉穩,見伎倆已窮,隻師傳有無相神光不曾施為。
傳時師父曾說,此法不特護身神妙,并能制壓敵人法寶,何不姑且一試?佛家妙法果然不可思議,那桌上金光寶焰吃那有無相神光一壓,立即光華銳減。
謝琳見狀大喜,知道寶焰乃神泥所化,佛光既可克制此寶,自可随意取攜。
适才匆忙,隻見寶焰威力甚強,沒想到運用神光,幾乎誤事。
當下更不怠慢,忙在神光護身之下,一伸手便把書取到手内,縱向一旁,從頭往下默記。
謝璎見神光生效,本想伸手去取,一見妹子捷足先登,想起父親來時語氣,以及妹子近日言動與前稍異,知是定數,隻得罷了。
那寶箓共是正反各五十三章,謝琳已是神仙中人,本書既易通曉,先前葉缤又曾指教,早得玄珠,一通百通。
謝琳閱看迅速,不消片刻,便即默記胸中。
見葉缤仍在定中,忙把書仍放原處,并朝謝璎打手勢,告以已全記住,書已還原,葉姑許可瞞過,少時說是不說?謝璎見她喜形于色,笑道:"你今日怎這粗心?葉姑憐愛我們太過,隻是一時疏忽,她是能瞞的人嗎?你看神尼寶焰雖仍放光,經過有無相神光一照,已無先前強烈,分明是破綻。
乖乖認錯吧。
" 謝琳含笑點頭,方去葉缤身側跪下。
葉缤已經醒轉,似已覺察,面有愠色,也不答理謝琳,隻向謝璎道:"我起初隻當你二人孿生姊妹,平日言行心性無不如一。
今日看來,還是你好得多。
"謝璎也忙跪下道:"此事休怪琳妹一人,葉姑此時料已得知詳情。
這也是爹爹惟恐葉姑故交情重,來日多事,無人驅策,朱鸾、朱紅二位師妹又難勝任,特意商準師父,設下此計。
知葉姑疼愛我們,算準時刻,乘虛盜習寶箓。
原定我姊妹不論何人先到手,便算她的,隻着一人學習。
璎兒也未始不想學習,隻被琳妹搶先,慢了一步。
葉姑不要生氣,都是璎、琳不好,沒先禀告,請葉姑降責吧。
"謝琳因從小便受葉缤愛憐,從未受過一句重話,葉缤這等詞色,生平從未受過,不禁動了童心,眼圈一紅,幾乎要哭。
葉缤見她玉頰紅生,淚珠瑩然,星波欲流,先前嗔怪半屬裝喬,見狀不禁生憐。
忙用雙手将二女一同拉起,攬向身旁坐下,笑道:"癡兒,我豈不知此是你師父和你姊妹對我的好意?可是你們知道習法的弊害嗎?我是為了前生與黃道友同門患難至交,并有好些淵源因果,不得不完此願力。
你們卻是何苦?尚幸習法隻琳兒一人,适與你父通靈,他算計琳兒已将此書默記,對我明言。
并說天蒙老禅師已示先機,你二人不久還有奇遇,雖習寶箓,決可無害,我才放心。
就這樣,琳兒異日正經修為,仍不免于延誤。
璎兒自然也被連帶,延遲正果。
可笑你師父雖修佛家上乘大法,玄功超妙,情關依然不能全盡。
對你二人破關相見,不必說了。
即以此次而論,她先前連你們降魔行道均所不願,恨不能和她一樣清淨無為,專以慈悲願力度世,才對心思。
這次為了助我,卻許你們學此下乘降魔之法,不也是為情之一字所搖動的嗎?固然佛家重在因果,随緣自如,無損于明,可是她那強欲你們學她的念頭,經此一來,想必不緻堅持的了。
" 謝琳吃葉缤一撫慰,早已破啼為笑,隻是玉頰仍泛紅潮,嬌羞未退。
聞言乘機笑答道:"爹爹和葉姑至今還不知師父用意,我看師父本來就無成見,有什堅持之處?她平日那等口氣,好似另有深意在内,如真令我姊妹學她的樣,這有無相神光也不會就傳授了。
還有,我們和師父同在一處參禅學道,我們的功課與師父所習,好多不同之處。
并且拜師不久,師父還曾說過,她那禅功最難,以前初坐關時,不知受了多少魔擾和諸般苦難。
相由心生,心即是魔。
休看禁制嚴密,外魔易禦,内魔難消,一樣受它侵害。
并說:'你二人夙根緣福深厚,取法乎上,固是佳事;但與性情不合,不如先固根本,循序漸進。
因為一是先難後易,一是先易後難,卻是功力與日俱深,無什弊害。
好在殊途同歸,姑先往容易路上走吧。
事尚未定,能夠學我更好,且等二三年後,看修為如何再定,先不要說。
'我二人謹遵師命,見了爹爹、葉姑,不知怎的,從未想到禀告,這時才得想起。
照此情形,定不會固執什成見了。
" 葉缤聞言,好似恍然若有所悟,随笑道:"你師父對我真個故人情重呢。
"謝璎接口問道:"葉姑和師父幾生至交,不必說了。
今日忽說此言,内中當有文章。
還有葉姑這次習練寶箓,為的是一位姓黃的老前輩,他與葉姑到底是何淵源因果呢?"葉缤道: "詳情此時不便明言,時至自知。
隻是琳兒已将寶箓盜習,事已如此,我索性再指點她一番,使她更易習練。
此事于正經修為上實有弊害,璎兒以後卻須謹記我誡,萬萬習它不得。
這樣,你二人長短互補,彼此均有大益。
如你也同學會,不特将來你不能助她,反而同受連累,那就更為不值了。
"謝璎忙答:"葉姑如此叮囑,爹爹也曾說過,怎敢違背?" 葉缤道:"你爹不是不知,隻因事關重大,不得不如此。
連你師父也是如此。
不然的話,那西方八功德池中神泥何等威力,你們怎伸得進手去?也是定數。
我為行事謹慎,明知這裡邪魔不敢來犯,依然戒備甚嚴,除絕尊者原設禁制外,又在峰頂懸起一面寶鏡。
此寶功能傳聲照遠,方圓數十裡内人物動靜,我在地底均可一望而知。
你們初來時,因有神光隐形,我并未見。
嗣在峰前突現身形,方使得知。
久别歡叙,竟沒想到你們神光已然練成,更忘了神泥受它克制。
你父要我通靈,心雖微動,恐你姊妹好奇淘氣,以為神泥寶焰威力勝于雷火,又無多時耽延。
哪知稍微疏忽,錯便鑄成。
我愛你姊妹,反使你們為我遲延正果,心如何安呢?"說罷,便令謝璎立向一旁。
手指處,先收了桌上金花寶焰。
跟着面前飛起一片金霞,謝璎便被隔斷,再也聽不見葉缤、謝琳說話聲音了。
方覺被人追上門去,不是意思,待要回身一拼,忽由庵中飛出一隻大金手,将妖婦趕走。
随走出一位姓丘的老佛婆,将我們接進庵去。
才知芬陀師伯已然他出,早算就妖婦追來,用化身将她逐走。
随給我們一封柬帖。
丘老前輩談起妖婦的厲害,以後不免相遇,吃她的虧,隻有葉姑能有法力制她。
又問出了地點,因而尋來。
葉姑怎估得到呢?葉姑自然不願妖婦欺負我們,傳法破她那不消說。
現又打賭輸了,請連那移山之法一齊傳授了吧。
改日尋到妖窟,一出手便先把她巢穴行法移去,再與交手,有多快心呢。
" 葉缤以為忍大師欲令二女承她衣缽,自己煉法斷無不知之理,萬不會令二女來向自己學步,聞言果然深信。
略微沉吟,答道:"那妖婦既與你們結下殺子之仇,委實是你二人隐患。
此人神通變化,邪法高強,便我親去除她,也是難極。
尚幸機緣湊巧,我近煉此書,乃東晉神僧絕尊者《滅魔寶箓》,内中恰有制她之法。
不過習了此書,雖具無上降魔威力,但亦利害相兼。
尤其是習後不慎,妄肆威力,不特多造孽因,于本身修為上害處更大,必須慎重。
妖婦和軒轅師徒、蚩尤墳中三怪,都是來去如電,聲到人到。
你二人不久便要下山,雖有佛法護身,一則皈依佛門未久,遇上尋常妖邪自然不在話下,似這類強敵,卻是難料;二則你二人經曆甚淺,無什機心,妖婦捷如響應,仇恨又深,說來就來,随時随地都可侵害。
你們畢竟不能終年均在神光護身之下,一個不曾防備,變出非常,吃她驟然暗算,便難抵禦。
固然你們累世修為,福緣深厚,不緻遭她毒手,但吃虧卻所不免。
這部《滅魔寶箓》,你二人完全習去,無益有害;并且你們将來成就遠大,到時自具佛家上乘法力,也無須乎此,本來萬不能傳。
我想你二人此時功候未到,妖婦毒害不可不防,隻把破她的法習去,以為目前防身之計,也還無礙。
隻是你二人俱是天資靈慧,此書注釋詳明,一見即可通曉。
隻要當時記下,日後自能練習應用。
傳授不難,但隻許習此一法,不許窺讀别章,若是那樣,便不傳授。
不要貪多好奇,少時學完,又來纏磨要學别的。
" 二女聞言,知已上套,好生歡喜,同聲應諾不疊。
葉缤随将桌上那本寶箓檢出一章,令二女同閱,并加講解。
二女見這寶箓長約一尺三寸,寬隻三四寸,非紙非絹,色作金黃,異香芬馥,不知何質所制。
上面滿是篆引符箓,并且另有注釋和偈咒用法,果然詳明,一見即可通曉。
于是故意裝作老實聽話的情景,不去翻動,靜聽講解。
眼看一章習完,葉缤待要将書合上,重新叙談,忽見洞頂白光連閃。
葉缤笑道:"你父親不知有何要事與我通靈,時間也不知久暫。
現用法力将此書禁制,你二人不許淘氣,設法偷看。
" 謝琳将小嘴一撇,故作頑皮神氣,答道:"葉姑既不放心我們,請收起來吧。
放在桌上,我們是要偷了逃走的啊。
"葉缤急于和謝山問答,微笑了笑,也未答話,将手一指,案上那堆金砂立化成一幢金花寶焰,将書籠罩。
跟着雙目垂簾,便在座上入定。
二女知道是其父暗助她們,并且調虎離山之計已成,方在欣幸,不料葉姑有此一着,見那金花寶焰強烈異常,寶箓就在其内,連施法力,不能移動分毫。
心知時機瞬息,少縱即逝,正幹看着發急。
謝璎比較沉穩,見伎倆已窮,隻師傳有無相神光不曾施為。
傳時師父曾說,此法不特護身神妙,并能制壓敵人法寶,何不姑且一試?佛家妙法果然不可思議,那桌上金光寶焰吃那有無相神光一壓,立即光華銳減。
謝琳見狀大喜,知道寶焰乃神泥所化,佛光既可克制此寶,自可随意取攜。
适才匆忙,隻見寶焰威力甚強,沒想到運用神光,幾乎誤事。
當下更不怠慢,忙在神光護身之下,一伸手便把書取到手内,縱向一旁,從頭往下默記。
謝璎見神光生效,本想伸手去取,一見妹子捷足先登,想起父親來時語氣,以及妹子近日言動與前稍異,知是定數,隻得罷了。
那寶箓共是正反各五十三章,謝琳已是神仙中人,本書既易通曉,先前葉缤又曾指教,早得玄珠,一通百通。
謝琳閱看迅速,不消片刻,便即默記胸中。
見葉缤仍在定中,忙把書仍放原處,并朝謝璎打手勢,告以已全記住,書已還原,葉姑許可瞞過,少時說是不說?謝璎見她喜形于色,笑道:"你今日怎這粗心?葉姑憐愛我們太過,隻是一時疏忽,她是能瞞的人嗎?你看神尼寶焰雖仍放光,經過有無相神光一照,已無先前強烈,分明是破綻。
乖乖認錯吧。
" 謝琳含笑點頭,方去葉缤身側跪下。
葉缤已經醒轉,似已覺察,面有愠色,也不答理謝琳,隻向謝璎道:"我起初隻當你二人孿生姊妹,平日言行心性無不如一。
今日看來,還是你好得多。
"謝璎也忙跪下道:"此事休怪琳妹一人,葉姑此時料已得知詳情。
這也是爹爹惟恐葉姑故交情重,來日多事,無人驅策,朱鸾、朱紅二位師妹又難勝任,特意商準師父,設下此計。
知葉姑疼愛我們,算準時刻,乘虛盜習寶箓。
原定我姊妹不論何人先到手,便算她的,隻着一人學習。
璎兒也未始不想學習,隻被琳妹搶先,慢了一步。
葉姑不要生氣,都是璎、琳不好,沒先禀告,請葉姑降責吧。
"謝琳因從小便受葉缤愛憐,從未受過一句重話,葉缤這等詞色,生平從未受過,不禁動了童心,眼圈一紅,幾乎要哭。
葉缤見她玉頰紅生,淚珠瑩然,星波欲流,先前嗔怪半屬裝喬,見狀不禁生憐。
忙用雙手将二女一同拉起,攬向身旁坐下,笑道:"癡兒,我豈不知此是你師父和你姊妹對我的好意?可是你們知道習法的弊害嗎?我是為了前生與黃道友同門患難至交,并有好些淵源因果,不得不完此願力。
你們卻是何苦?尚幸習法隻琳兒一人,适與你父通靈,他算計琳兒已将此書默記,對我明言。
并說天蒙老禅師已示先機,你二人不久還有奇遇,雖習寶箓,決可無害,我才放心。
就這樣,琳兒異日正經修為,仍不免于延誤。
璎兒自然也被連帶,延遲正果。
可笑你師父雖修佛家上乘大法,玄功超妙,情關依然不能全盡。
對你二人破關相見,不必說了。
即以此次而論,她先前連你們降魔行道均所不願,恨不能和她一樣清淨無為,專以慈悲願力度世,才對心思。
這次為了助我,卻許你們學此下乘降魔之法,不也是為情之一字所搖動的嗎?固然佛家重在因果,随緣自如,無損于明,可是她那強欲你們學她的念頭,經此一來,想必不緻堅持的了。
" 謝琳吃葉缤一撫慰,早已破啼為笑,隻是玉頰仍泛紅潮,嬌羞未退。
聞言乘機笑答道:"爹爹和葉姑至今還不知師父用意,我看師父本來就無成見,有什堅持之處?她平日那等口氣,好似另有深意在内,如真令我姊妹學她的樣,這有無相神光也不會就傳授了。
還有,我們和師父同在一處參禅學道,我們的功課與師父所習,好多不同之處。
并且拜師不久,師父還曾說過,她那禅功最難,以前初坐關時,不知受了多少魔擾和諸般苦難。
相由心生,心即是魔。
休看禁制嚴密,外魔易禦,内魔難消,一樣受它侵害。
并說:'你二人夙根緣福深厚,取法乎上,固是佳事;但與性情不合,不如先固根本,循序漸進。
因為一是先難後易,一是先易後難,卻是功力與日俱深,無什弊害。
好在殊途同歸,姑先往容易路上走吧。
事尚未定,能夠學我更好,且等二三年後,看修為如何再定,先不要說。
'我二人謹遵師命,見了爹爹、葉姑,不知怎的,從未想到禀告,這時才得想起。
照此情形,定不會固執什成見了。
" 葉缤聞言,好似恍然若有所悟,随笑道:"你師父對我真個故人情重呢。
"謝璎接口問道:"葉姑和師父幾生至交,不必說了。
今日忽說此言,内中當有文章。
還有葉姑這次習練寶箓,為的是一位姓黃的老前輩,他與葉姑到底是何淵源因果呢?"葉缤道: "詳情此時不便明言,時至自知。
隻是琳兒已将寶箓盜習,事已如此,我索性再指點她一番,使她更易習練。
此事于正經修為上實有弊害,璎兒以後卻須謹記我誡,萬萬習它不得。
這樣,你二人長短互補,彼此均有大益。
如你也同學會,不特将來你不能助她,反而同受連累,那就更為不值了。
"謝璎忙答:"葉姑如此叮囑,爹爹也曾說過,怎敢違背?" 葉缤道:"你爹不是不知,隻因事關重大,不得不如此。
連你師父也是如此。
不然的話,那西方八功德池中神泥何等威力,你們怎伸得進手去?也是定數。
我為行事謹慎,明知這裡邪魔不敢來犯,依然戒備甚嚴,除絕尊者原設禁制外,又在峰頂懸起一面寶鏡。
此寶功能傳聲照遠,方圓數十裡内人物動靜,我在地底均可一望而知。
你們初來時,因有神光隐形,我并未見。
嗣在峰前突現身形,方使得知。
久别歡叙,竟沒想到你們神光已然練成,更忘了神泥受它克制。
你父要我通靈,心雖微動,恐你姊妹好奇淘氣,以為神泥寶焰威力勝于雷火,又無多時耽延。
哪知稍微疏忽,錯便鑄成。
我愛你姊妹,反使你們為我遲延正果,心如何安呢?"說罷,便令謝璎立向一旁。
手指處,先收了桌上金花寶焰。
跟着面前飛起一片金霞,謝璎便被隔斷,再也聽不見葉缤、謝琳說話聲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