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四六回 款仙賓 清談靈石築 參慈父 同上武夷山

關燈
緻,那容光直照人的面目。

     本來你們是天仙化人,不能拿這句來形容你們。

    可是清麗溫柔都到了極處,此外又無可形容。

    一見你們,便自慚愧,不敢和你們過分親熱。

    心中分明愛極,卻又不知如何愛法。

     隻一遇上,便舍不得離開,好似暗中有大力量将人吸住,任令我如何都不忍心舍。

    可惜我不是個妖人,若是妖人,便想粉身碎骨在你兩姊妹手裡,才對心思。

    何必像瓊妹,像了你二位,不更叫人看了贊好憐愛麼?一則沒有那大福氣和多生修積的玉骨冰肌,仙根靈質;二則我們殺孽本來就多,一班同門都借此修積外功,我若生得像二位姊姊這等儀态萬方,我駕着佛門中的心光遁法,四處一遊行,把異派妖邪全引了來,不必十分費力,隻叫他們引頸就戮。

    他們休說和我一樣心思,隻要稍微還有一點人心,必定甘心聽命,死而無怨,決不敢逃,于是全被我一人殺光。

    對于那些遇災遇害,窮苦無告的千萬人民,一人救起來也費事,隻向上方神佛求告一陣,撒嬌軟磨,纏得諸天神佛一生憐愛,于是準如所請,把他們的罪孽一齊赦免。

    以後,無論多大難題,俱用此法,不消多年,衆生全登樂土,永無苦難之人。

    我固然是功德無量,衆同門見什功德都被我一個包攬了去,他們無功可立,不招恨嗎?" 這一席話,引得衆人都笑了起來。

    仙都二女笑罵道:"你這癞尼姑,還想說些什麼? 你不是前生造了口孽,還不至于今生長得這麼醜怪。

    還要刻薄人,看堕拔舌地獄呢。

    " 癞姑繃着一張醜臉,笑道:"你們不信,我說的是真話。

    真要閻王與我說理,我要問他,把兩間靈氣鐘于一人,已是該打;為什麼故弄狡狯,又化生出兩個來,顯得有權力,卻害我們投胎時少了靈秀之氣,變得這等醜八怪?要勻一點與我們,這些醜人就不能美到極處,走在人前也順點眼不是?"說完,周、李和二女聽着已極可笑,再見她一本正經的醜怪神情,忍不住又是一陣大笑。

    謝琳笑罵道:"你這醜尼姑,實實怄人。

    我就拿你當回妖人,看你是死是活?"說罷,故作微愠,便要伸手。

    癞姑趕忙搖手道:"好妹妹,隻可嘴說,我不是手指頭都不敢挨你們嗎?我死容易,你那好朋友易姊姊還要我呢。

    嫌我口直,我賠個禮兒如何?"謝琳撲哧一聲笑道:"我真拿你沒法。

    一别數年,以為你道力精進,哪知頑皮也加了倍。

    "輕雲笑道:"癞師姊自來滑稽,這次我由依還嶺相見,還是第一次見她這樣。

    定是二位姊姊能夠同行,心中歡喜呢。

    "謝璎說:"癞師姊,休再取笑,前面到了。

    " 衆人已早聞到桂花香味,一看那一帶松徑已将走完,地勢也逐漸低平。

    前面坡下綠草如茵,芊綿一碧,當中現出十裡方圓一片湖蕩。

    環湖俱是參夭桂樹,金果綴滿枝頭,繁花盛開,妙香襲腦。

    左岸大片平地,奇石如林,高低錯落,千形萬态,拔地而起。

    琪花瑤草,紛列其上,遠遠望去,宛若錦繡。

    當中一座高約十餘丈,廣約二畝的平頂石峰,形勢尤為奇特。

    近前一看,乃是一座天生的怪石,石質堅瑩,潤如美王,形似一朵靈芝,挺生芳原平野之上。

    輪園盤屈,到了近頂之處忽然伸展,成一芝盤。

    上下四外孔竅甚多,玲珑剔透。

    尤妙是裡面連頂共分七層,每層均有隔斷,其平如掌,四壁孔洞既衆且多,近頂一層更甚。

    本來就似天生的一座七層奇石樓閣,主人再以法力巧思因勢興建,布置點綴,越發巧奪天工,妙不可言。

     癞姑和周、李二人随同二女,由底層起,一層層拾級上升,見裡面陳設用具,樣樣古雅精麗,一層勝似一層,各有各的妙處。

    内中第五層,乃主人獨居練習法術之所,卻甚簡樸。

    左右兩邊各設有兩種旗門,壁間還挂着許多法物寶器,以及刀劍葫蘆之類。

    當中地上,設有一座大爐鼎,爐火已成青色,内有五金精英合煉的依羅喃法火神兜。

    另外有大小三個蒲團,一個小金缽,一個七尺長的大玉瓶,爐鼎對面有一長案,上陳法輪、如意、寶塔、金蓮等佛家八寶。

    其餘寶物甚多,大都精巧玲珑,形制奇古,珠光寶氣,互相流照,五花八門,美不勝收。

    一問謝琳,這些法寶也有煉成的,也有未煉成的。

     英瓊笑道:"琳姊參的乃是佛家上乘真如妙谛,到此不過三數年,哪裡收羅來的這麼多法寶?又哪有這許多閑空煉它呢?"謝琳笑道:"這雖是我自找麻煩,說起來卻也有趣。

    此話太長,且等看完我這荒居,坐定再談吧。

    "謝璎笑道:"舍妹妄想将來創立禅宗,廣收弟子。

    恰巧機緣湊合,葉姑溺愛,傳了她一部煉法的書,近來論起降魔法力,她自通曉得多,但也分心不少。

    聽家師口氣,好似定數,早已料到,因于成敗無關,隻是平日多上好些麻煩,以及證果遲早之分,所以未加阻止。

    葉姑先本不想全傳舍妹,由于巧取強求而得,因此時常笑說舍妹自尋煩惱。

    舍妹卻說她把這部法訣學全之後,雖不一定便能完遂以前那位著書人的遺志,但到此時,所有禅門與各異派中最厲害的法術法寶,無不洞悉微妙,随意便可抵禦消滅,即便多惹麻煩,能除去許多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