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五回 一徑入晶宮 廣殿通明參極主 橫空張綠網 長天無際遁飛人

關燈
禮。

    然後命起,傳了一道靈符,以備渡海禦寒之助。

    一一指示機宜,令速回來,追随師叔們效力。

    并說因事恐島主不悅,當時托人緻意,命弟子暫時隻可向諸位師叔略顯形迹,藥未取到時不可露面相見,也無須憂急害怕,任他如何為難,到時定保無事。

    随命弟子喚神鳌上來。

    神鳌先還膽小害怕,潛伏海底,隐藏不出。

    後來乙真人把大袖一展,由袖中飛出一個人首鳌身的怪物,初出時長還不及一尺,晃眼長大,身高丈許,跪叩了兩個頭,人立地上聽命。

    乙真人說,那是他老人家前在東海,為助司徒師叔的嶽母寶相夫人超劫時;所收伏的水怪,名叫人獺,乃翼道人耿鲲門下妖徒。

     "說完,使命人獺下到海底,曉谕神鳌。

    大意說,神鳌近在南海漏網,逃來北極。

     以為夜明島海底寒泉眼裡,有九九八十一個螺旋形的孔穴,方圓三百餘裡,互相通連,内有幾孔,更可通入萬丈冰原之下。

    最長的兩處,曲折回環,幾及萬裡。

    内中還有一條較近的,可以通到陷空前島附近。

    那裡照例是陷空老祖的禁地,決不容外人在他境内随意行動。

    況又是施展法力,擒殺海中精靈,多大膽的對頭,也不敢為此樹敵犯險。

    自覺藏處隐秘,有恃無恐,除卻陷空老祖生心擒它,别人無奈它何。

    卻沒想到虎頭禅師雖不敢得罪陷空島主,對方閉宮修道,崖岸自高,又沒法進見求說。

    附近各島妖人盡管垂涎内丹,無奈知它通靈機智,隻要下手,立被警覺,遁入陷空島腹地,打草驚蛇,白費心力。

    島主性情古怪,不奉呼召,不能入境。

    海底水行既追不上,多半也無此法力,隻幹看着,無可奈何。

    這次指點家父,令弟子往釣,也為自己不能到手,才送現成人情之故。

     他也知道家父乃島主長門弟子,衣缽傳人,如與為難,兇多吉少。

    如再逃走,一離北海冰洋,到處荊棘,撞上仇敵,便難活命。

    端的四海之大,竟無容身之地。

    所以當那妖道引了家父和弟子去往夜明島,指點那藏處時,它害怕已極。

    後來它見家父和妖道走去,剩下弟子一人,暗中偷視,覺出弟子對于此舉并非心願,也未照妖道所說,行那惡毒之法。

    再四盤算吉兇定數,與其逃往别處送死,轉不如向行釣的人陳情哀訴,或者還能轉禍為福。

    挨到第二日,決計死中求活,自行出水,向弟子哭訴異類修道之難,弟子果被說動。

    這一來,不特免了禍害,并将那南海水底所産仙果金銀荔得到手中,使弟子元氣恢複。

    家父必定因此念它好處,許它移居陷空内島,并還轉禍為福,永絕後患。

     "主意想得倒好,這等做法,固然是誰也難于傷它。

    卻沒想到它逃來北海以前,不合妄生貪心,想起紫雲宮外所産仙果,恰值成熟之期,産地隐秘,深居海眼之下,無人得知,意欲就便取食,補益真元。

    誰知行至中途,經過翼道人耿鲲所居海底宮阙,被兩妖徒發現,想要擒去,獻與耿鲲。

    總算它膽小知機,盡管法力較強,并未戀戰。

    水中逃遁,本極神速,為防敵人追趕,又用逃東就西之法,幻形遁走。

    等到妖徒行法,驚動耿鲲追來,故意指了相反的道路。

    耿鲲追趕一陣,發覺是詐,回身向真正逃路急追,已經逃遠,這才未遭毒手。

    就這樣,彼時情勢已足奇險,當耿鲲不願窮追,興盡回去之時,兩下裡已差不多首尾相銜。

    耿鲲脅生雙翼,飛行絕快,神鳌潛行海底,回顧後面天空,已能望見對頭身影。

    同時,翼道人心狠手辣,目力又強,千百丈深的水中鱗介,一目了然,全能看見。

    因防神鳌借着海中鲛鲸等大物隐蔽身形,沿途隻要望見有大魚在海底急馳,便由兩翼尖上發出箭羽一般的火星,水族無辜送命的已有好些。

    第一次回身時所發火星,勢子更猛,魚介死得很多,激得波濤天湧,駭浪如山。

    神鳌身後有一條大虎鲨,便吃射中身死。

    相去才隻兩丈,火星如再前飛少許,即或不死,也必重傷無疑。

    幸而神鳌機警,把身子變得極小,在海底極深之處穿沙飛馳,才得逃脫敵人一雙神目,保住性命。

    此人前與陷空老祖交好多年,隻因彼此性情都怪,偶因細故生嫌。

    耿鲲熱心,性如烈火;陷空老祖正與相反,近年閉宮謝客,對人益發冷冰冰的。

    因此逐漸疏遠,但是舊日交情尚在。

    陷空老祖知他與人結仇,慣喜糾纏拼命,不報複了不止,又不肯無故去得罪他。

    前在東海中了白眉針,便是往陷空島借用吸星球才去掉的。

    急切間,耿鲲沒有查出神鳌藏伏之處,雖未尋來,但他最喜收服水中精怪為徒,神鳌内丹更是他垂涎之物,現已命門下妖徒水怪四處搜尋,早晚終被查知下落。

    虎頭和尚又與相識,斷定神鳌十九竄伏北極,隻要相遇,定送這現成人情,以使事成之後,略微沾潤,慰情聊勝于無。

    有這兩個強仇,就深藏夜明島寒眼裡永不出頭,尚難免于毒手,何況還要妄想冒險,往紫雲宮外暗采那兩枚仙果。

    此行休說要經過仇敵巢穴,即便繞道前往,一入東海水域,到處都是仇敵門下徒黨。

    隻要在中途遇上一個,一發警号,耿鲲立即趕來,焉有命在? "長此潛伏,暫時或可無事。

    日子一久,就不被虎頭和尚洩機指點,引了前來,耿鲲為人行事,隻一起始,便須做徹,不如願決不罷休。

    當他用盡心力,窮搜不獲,漸漸想到此島泉眼,為水中精怪絕好藏身之所,念頭一動,不問料中與否,勢必尋來。

    左近各島妖邪多與交往,神鳌蹤迹已有人知,不用仇敵細訪,自有人獻殷勤讨好。

    隻消往陷空島打一招呼,陷空老祖順水人情,斷無不允之理。

    那時不特無可恃仗,反倒成了甕中之鼈了。

    四面皆敵,隻有任人宰割,更無活路。

    乙真人為念它千年修為不易,性又善良;更以耿鲲可惡,不願神鳌被他奪去,助長兇焰。

    為此想将它救出險地,帶回岷山白犀潭去,等将來紫雲宮仙府重建,再送往宮中,使其參修正果。

    怎倒不知好歹?乙真人如要生心害它,豈是這區區泉眼便能逃避得了的? "這還是追戮先逃二妖人,四處搜尋,跟蹤追逐。

    二妖人知道弄巧成拙,亂子鬧大,不合狹路相逢,欺敵心驕,誤以為韓仙子元神出遊,法力不似生前,意欲乘隙暗算,報仇去患,不料事未得手,反将乙真人引出。

    兩位老人家都是複仇心重,疾惡如仇的性情,夫妻合力,下了決心,不報前仇不止,鬧得二妖人遍體瘡痍,成了喪家之犬,無論逃向何處,前腳才到,敵人後腳跟蹤追來。

    有兩次,甚至被仇人趕在前面,白白葬送了好些同黨性命。

    如非機智神速,好幾次,都是危機一發,幸逃誅戮。

    心中又悔又恨,又急又怕,忽生詭計,竟想乘乙真人夫妻不意,将白犀潭水宮仙府毀去。

    誰知又吃乙真人夫妻警覺,趕了回去,二妖人未及入門,便已驚逃。

    那人獺近已移居白犀潭水府。

    乙真人退敵時,忽然想起妖人狡猾,同黨甚多。

    前有一次,曾被遁入江中,中土無可逃藏,必要遁往海外。

    這類妖邪精怪,所居多在水底。

    人獺在水中頗有靈力,又擅隐形飛遁之術,帶在身旁,可以備用省事,恰巧帶來。

    這才命它深入泉眼,曉以利害。

    更不願施展禁制大法,迫使出水,自必舍之而去,這千載一時的良機就錯過了。

     "其實神鳌耳目靈敏,能觀聽出老遠,隻因乙真人來勢威力太大,明知他是正人,無如自身難期未滿,正值緊要關頭,心生疑忌,膽小異常。

    先還在泉眼口裡,戰兢兢向上觀望。

    及聽乙真人命弟子一喚它,又未說出原因,未等勸說,心膽已寒。

    又知來人法力極高,這一竄,竟由海底竄入萬丈冰原之下。

    弟子先前勸它上來,未聽回應,還當它心不信服,實則并未聽見。

    它在泉眼中逃竄出千百裡去,深入冰原之下,仍不放心,又在沿途行法,以便敵人追來,可先警覺,改道加急逃竄。

    幸虧人獺神通變化,專能嗅出敵人氣息,更明泉眼中水道方向,就這樣,還追了好大一會。

    韓仙子在空中久候,已經不耐,人獺才在冰窟中突然出現,隐形掩向前面,另用法力阻住歸途,等它進退皆難,方始現形,曉以來意。

    神鳌聞言,喜出望外,惟恐乙真人等久不快,話未聽完,便即一同急馳,飛出水面。

    見了乙真人,跪伏哀求,叩頭不已。

     "說也真巧,無怪神鳌多心,當日果是它的難期中緊要關頭。

    乙真人才和它說不幾句話,那翼道人耿鲲和虎頭和尚,竟同往島上飛來。

    此舉連乙真人也未曾想到。

    因耿鲲來勢特兇,虎頭飛行沒有他快,想是既要同來,又不肯為人坐騎,隻令虎頭和尚附在他右翼之上。

    未到以前,隻見天邊暗雲中有一點白影閃動,略帶上幾絲火星,老遠便聽出風雷破空之聲。

    晃眼之間,白影加大,火光加強,天空密雲,似狂濤一般被他蕩開,當中沖出一條雲弄。

    前後不到三五句話的工夫,便似流星過渡,橫海飛來。

    這一臨近,又見島上有人,聲勢甚是驚人,兩翼梢上的火星像百子連珠炮一般。

    神鳌自是吓得亂抖。

     乙真人方喝:'不要害怕,有我無他!'韓仙子本說是先行一步,去往天乾山相候,訪看過小男真人,然後同返中土。

    因在高空發現較早,一面傳知下面乙真人,身随隐去。

     來人卻未觀察,本意許是飛到當地,再行下手,擒殺神鳌。

    随來還有兩個水怪,也附在他那翼上。

    相隔那島百裡左右,才看出島上有人,還不知是他舊日仇敵。

    晃眼飛起,見是仇人,分外眼紅。

    虎頭和尚最是刁猾,一見乙真人在島上,高喊:'我與乙道友無仇,妖鳌就在島上,貧僧不便上前,随道友相機行事吧。

    '話未說完,人已離翼,飛向遠處觀戰,忽似受傷,一聲怪嘯,便自穿雲飛去,隻剩耿鲲一人撲來。

    那兩妖徒,同時也由翼上往海中飛下,來勢猛惡已極。

    乙真人隻是昂首微笑,一言不發,好似若無其事。

     "耿鲲先未看見空中還有一人,正在口中怒嘯喝罵,電馳飛撲而來。

    不料韓仙子早将羅網暗中展布開來,隻等他來入網。

    眼看就要往島上撲到,倏地空中張開一片霧毅冰绡般的大網,竟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