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五回 舉酒慶豐功 遼海澄波甯遠峤 尋幽參妙法 千山明月度飛仙
關燈
小
中
大
最後一着。
乙休忽因上人五遁之外,忽發乙木神雷,始料未及,幾為所傷。
不由大怒,又放出一道碧光,連發太乙神雷,将島上銅椰靈木一齊斬斷,将洞府也震裂,揭去了多半。
上人才知再鬥下去,隻有挫折,終須孤注一擲,不能兩立,才橫了心,将陣法催動。
乙休連勝之餘,愈益驕狂,分明看出敵人設陣相待,竟恃煉就不死之身,未以為意;再吃上人言語一激,索性自行投到。
本拟深入以後,相機應付,至多把此島用法力毀去,也無失陷不出之理。
哪知劫數臨頭,靈智已非往日。
上人在初走火身僵時,惟恐有人觊觎磁峰,來奪此島,難于抵禦,便設下此陣相待。
不特上層陣法玄妙,地底更是禁制重重,厲害非常。
就這樣,還恐困不住敵人,又以全力加功施為。
乙休當時不曾看出,到了下面發覺,才知入網,已是無及。
總算煉就玄功,法力高強,縱不能出,也不緻送命;如換旁人,也就慌了。
乙休則不然,雖知妙一真人等一幹好友,均知雙方鬥法之勢,還有老妻韓仙子,至多人困上數日,必來救援,耐心等候,終可脫身,不必輕舉妄動。
然而一則人本好勝,生平不受人恩,第一次大劫也是失陷地底,全仗東海三仙相助出困,乃迫不得已,引為深憾,如何二次又借人力相援?二則人已中魔,倒行逆施,把上人恨同切骨,立意報複。
乙休一見用盡方法,不能出土,上人又在上面催動陣法,發動極厲害的土木禁制,地底不比上面,身已受制,雖不緻死,到底困苦難禁。
恨極心橫,頓生毒計。
一面暗拔命門主發,不惜耗損真元,化出一個法身,在地底禁網以内裝着苦鬥,亂竄不已。
一面又全力運用玄功,往地底穿去,直下數千丈,欲将地肺中所藏千萬年玄陰之火,攻穿爆烈,使全島裂成粉碎,一齊陸沉,再乘機飛出尋仇。
地肺深居地底五千丈下,約有全宙極十分之一大小,形與真肺相同。
共有十二萬九千六百三十二個氣包,連在一起。
氣包大小不等,最小的也有千百裡深廣。
内中不是布滿沸漿,便是漲滿黑毒之氣。
可是每包中心,均有一團厲害無比的玄陰真火,隻要将外皮攻破,立即破土上升,所過之處,無論金鐵石土,遇上便成熔汁。
一會,地底熔空,真氣鼓蕩,越來越猛,多神奇的禁制也制它不住。
因在地下太深,難于觀察,不等上面人看出警覺,一聲巨震,千百裡的地面立被震裂,直上遙空。
陰火更是元磁真氣的克星,一燒便燃。
别人無此法力下去,就有此法力,誰也不肯冒此奇險,身入無底湯火地獄,去受那等苦難。
乙休是因勢所迫,不得不挺而走險,強忍艱危苦難,好容易冒險到達。
倉促之中,隻覺出這一帶地肺的氣包太大,不知内中的陰火毒氣,早在千萬年以前,被前古太火吸收了去,結成一個長大幾及萬丈的禍胎,緊貼肺包上部,正待時機發動。
妙一真人這時已率長幼衆仙趕到,在和上人行法,一倒轉乙休攻穿之處,恰是其地。
肺包連禍胎才一穿破,毒氣立即激射而出。
乙休雖是法力高強,連在地底飽受苦難,已數日夜,地層堅厚,人已勞極,又驟出不意,沒想到還未攻入中心,毒煙便已激射,如此猛烈。
忙運玄功,行法護身,受傷已是不輕。
知比預計厲害,雖喜必可報仇,自己也是不敢大意。
先斷定到了禁制層中必要爆裂,正好合适。
及見過了禁地,上升更遠,又是直徑,仿佛熟路。
忿氣難消,心想:"先借這火脫險出去,再行法施為,一樣可使中途爆發,将全島連帶磁峰一齊毀去,自己卻要安全得多。
"念頭才轉,本随火氣上升,猛覺通身炙熱如焚,痛楚非常,雖覺有異,還不知道此乃洪荒以前太火毒焰,無論多大法力,久了也被煉化。
乙休一見不好,不敢再任火氣圍身,忙使法力搶向前去,破地上升。
一面發動太乙神雷,想把四外土地震裂開來。
正準備一上去,便鬧個天翻地覆。
誰知剛自火穴飛出,采薇僧朱由穆早已沖煙冒火而下,用一圈佛光将他接去。
随與妙一真人衆仙相見,才知幸免天劫。
表面不說,心感妙一真人為友心熱,設想猶為周詳。
此來反罪為功,他年末劫決無為害之理。
乙休向來無德不報。
知衆弟子少時分手,便要各去修積,适才席上想到,立借醫治靈木為名走出,欲向衆弟子詢問柬帖上所示行止,并定彼此相會時地,有事如何向己告急求救,作那人定勝天之想,免衆弟子于難。
不料話還未及說,老妻忽來,說起遇仇之事,暫時須代韓仙子去尋那仇人,無暇及此,隻得罷了。
略說前事,隻和衆人訂約相見,便即回洞歸座。
上人極口稱謝。
又問:"韓道友既然來此,如何不肯臨贶?"乙休笑答:"此次因果,易道友已與明言,絕無他意。
隻是有一仇人途中相遇,必須即時回山,匆匆和我說了幾句話,便已走去。
等山荊複體重生,再同來拜望吧。
"白谷逸笑道:"駝兄劫後重逢,語言文雅乃爾。
子何前倨而後恭也?"衆仙聞言,多半笑出聲來。
朱梅道:"白矮子,不要開他心了。
須知雙鳳山兩小,與兩個老殘廢交往頗密。
他夫人遇見一個,便鬥法兩日夜,兩下裡又近,駝子前去尋他,未必便能順手,一到便占了上風呢。
"乙休把怪眼一翻,正要答活,朱由穆接口問道:"你說老殘廢,可是天殘、地缺嗎?我和姜道友正要去尋他們呢。
雙鳳山兩小又是何人,敢捋乙道兄夫婦虎須?我隻靜坐了些年,還有這許多無名妖孽猖撅。
乙道兄如不嫌我二人,攜帶同去拿他們,試試多年未用的手段如何?"乙休道:"這兩小賊,乃山荊未遭劫以前的仇人,老弟怎會不知?"姜雪君怒道:"邢家兩個忘恩小賊,尚在人間嗎?我們太無用了。
我知乙道兄向不喜人相助,但這兩小賊,我卻恨之入骨,非加誅戮不可,不允同往,卻是不行。
"乙休道:"我倒并非懼怕二賊與老殘廢,隻是二山相向,望衡對宇,勢孤難勝,倒是防他們詭詐滑溜,善于隐迹,和那年一樣,一逃走便難找到。
他們受人指教,詐死多年,我夫妻竟然忽略,直到防身法寶煉成,他們新近出世,才得知悉。
因和這裡定約,又想人家已怕我至極,詐死匿迹,隻要悔罪,山荊不向我絮貼,何必不予以自新之路?哪知他等妄恃煉成法寶,又來惹我們,如何容得?有朱老弟和道友前往,伏誅無疑了。
"說時,妙一真人微笑不語。
白谷逸道:"靠不住。
你看教祖真人在笑你說大話呢。
"白雲大師接口道:"二賊委實成了公敵,誰也容他們不得。
我為他們還煉有兩枚戮魂針,也被假死瞞過,真是笑話。
"佟元奇道:"大師兄和掌教師兄早知他們未死,隻為二賊氣運未終,還有點别的牽引,所以一直未說。
我還是那年在東海煉丹,大師兄無事間提起的。
否則屠龍師太先放他們不過,何待今日。
"餐霞大師道:"如論邢天相、天和兄弟,不知是何居心,身非邪教,已将成就,無端背師叛友,比匪行兇,人隻要與他們相交,必為所賣。
天殘、地缺起初憐他們窮無所歸,又重朋友情面,百般袒護。
我看此是玄門兇星,将來兩老恐也不免被他們連累呢。
"姜雪君道:"如此說來,峨眉諸道友俱早知二賊下落了。
我恨二賊猶勝于乙、韓夫婦,别人不常見,怎妙一夫人和頑石大師不和我提起呢?"餐霞大師笑道:"你想左了。
以前知此事的,連二位師兄不過四人。
我和齊師嫂、白雲師兄,俱在開府以後,道友未來時,方聽掌教師兄說起。
不久你和朱、李二位道友重返凝碧,大家一直有事,閑談時少,所以不曾提到。
"醉道人道:"事前已知二賊伏誅,當不在遠,無須再提。
我們已然厚擾,一同走吧。
"衆仙應是,便起謝辭。
上人知各有事,難再挽留,殷勤約定後會。
衆弟子已在外侍列恭送,衆仙又勉勵了幾句,随向主人作别。
除乙、朱、姜、李甯四人往尋仇外,玉清大師、楊瑾二人做一路,早有前約,白、朱二老也各回山,峨眉衆仙自回仙府。
隻一個小阿童沒有去處,先想和二位師兄同往雙風山去,朱由穆不許。
阿童道:"那我看大家全都回山去打坐,等師父好了。
"朱由穆道:"你想跟金蟬、石生他們結伴惹事嗎?留神我禀告師父,要你好受。
"阿童膽小,賭氣答道:"這也不許,那也不許,叫我到哪裡去?你看人家師兄弟互相攜帶,多親熱,偏我受欺。
"朱由穆道:"師父叫你下山修外功,是要你和人湊熱鬧嗎?不會自己找地方去?"說時,阿童見峨眉衆仙和白、朱二老等已縱駕遁光飛走,十餘道金虹高射遙空,電閃星馳,一瞥即逝。
金蟬假作和石生、甄、易弟兄六矮一起相商去處。
阿童乘朱由穆旁看,把俊眼一眨,心中會意,答道:"那我就單人走吧。
"乙休早見金蟬和阿童對使眼色,也不叫破,便對朱由穆道:"令師弟法力足可去得,管他同誰一路,我們走吧。
" 朱由穆道:"你不知家師的話,聽去似不經意,一句也違背不得。
我在前一世,比他還膽大任性,那苦就吃多了。
畢竟李師弟有見識經曆,師命無違,終日謹慎,故盡管半路出家,入門才得幾年,便能到今日。
我是為好,阿童不聽良言,定有苦吃。
"阿童隻笑嘻嘻,一語不發。
乙、朱、姜、李四人一同飛去。
天癡上人因阿童曾有前惠,意欲留他小住。
阿童見峨眉衆弟子已在高空将行,再三辭謝。
上人隻得贈一口神木劍,傳以用法。
阿童因要行道,貪得飛劍,峨眉衆弟子又旁觀未走,方始喜諾。
傳完,随衆辭别。
行至海邊,湊近金、石二人,笑問:"二位道友要我一路嗎?"金蟬道:"一路多好,為何不要?聽你師兄的話,本是随緣修積,難道和我們一路,便有虧吃?都是同門,你佛家對師兄怎麼這等怕法?"阿童笑道:"你不知我這位大師兄,看似一個小和尚,比我大不許多,厲害着呢。
以前師父為他世緣未盡,前生又多殺孽,特意令他轉動重修,又為他費了許多事,念經忏悔。
聽說以前鬧事太多,可惜我彼時還未出生,不曾得見,又不敢問,隻在師父教訓他時,聽個一句半句。
那同他走的姜雪君,大約便是他前生情侶呢。
"衆人紛紛問故。
阿童一見人多,不肯當衆宣揚,笑答道:"說來太長,傳說開去,師兄知道,不過罵我幾句,那姜雪君最難說話,豈肯與我甘休?不說也罷。
"秦寒萼道:"小師父,你已說出他二人是情侶了。
本來光明正大的事,以白眉老禅師和媖姆的得意高足,難道還有甚逾分越禮的事做出來?你這一吞吞吐吐,好像有甚不可告人似的。
轉不如說将出來,省得别人胡猜亂想,反而不好。
"金蟬、石生、李英瓊、餘英男、癞姑、女神嬰易靜等六人,本在互相叙别,訂約後會,恰又都不喜聞問人的陰私。
見阿童走來,一不留神,說漏了口,秦寒萼、申若蘭、何玫、崔绮、李文衍等七八個女同門同聲追問,寒萼更是巧語盤诘,阿童被她逼得臉已發紅,老大不以為然。
金蟬、英瓊更是心直口快,接口說道:"人家私事,與我們何幹? 别的不說,單看師尊對他二位的禮貌和他的法力已可看出,他那前生是發情止禮的了,不然哪有今日?怎會因小師父不說,便起猜疑呢?天已不早,閑話無益,我們辭别主人走吧。
"金、李二人俱是相同口吻,無意中正刺中寒萼的心病。
金蟬性子更急,說完,便拉阿童道:"小師父,我們先走吧。
"說罷,同了石生、甄、易弟兄,連阿童共是七人,朝送别的人一舉手,便駕遁光飛去。
寒萼也是好事已慣,無心之言,鬧了個好大無趣。
總算近來性情已然大變,雖未記恨生嫌,卻由此想起日前通行火宅所受教訓,如非恩師垂憐,乙師伯一力成全,預有重托,幾乎失陷在内。
道心不淨,俱由于紫玲谷失去元陰之故。
她不自怨自艾,刻意求進,而根骨緣福又不如人,以緻日後幾遭滅形之禍,此是後話不提。
這時,天癡上人已然說完了話,自回洞去,由門下弟子柳和、樓滄洲等作主送客。
峨眉衆男女弟子,除齊霞兒、諸葛警我、嶽雯三人随侍師父,暫且還山待命外,凡是奉命下山的,俱都随來島上。
各人所賜仙書密柬,差不多俱已看過。
因師命由島上各按所去之處,分别起身,不是預定的同伴,不許結隊同行,何時再見,久暫難定。
彼此各有交厚,尤其是鄭八姑、齊靈雲、秦紫玲、林寒、莊易、嚴人英等男女七八人,平日謙虛随和,對于同門一律親切,毫無軒轾,遇上事更無不盡心,所以誰都和他們交厚。
一說要走,俱極依戀,紛紛趨前緻詞叙别,幾乎應接不暇。
金、石、二甄、二易、阿童等七人開頭一走,靈雲方說:"蟬弟心性忒急,我還有話忘了叮囑,他便領頭去了。
"八姑笑道:"本來該走,我們又非從此不見,弄巧兩三月内就在一起,都在意中,如此依戀,原可不必。
"易靜接口道:"我看兩位小師弟福澤最厚,定能無往不利。
師姊骨肉情重,未免關心太過,實則決可無虞,由他去吧。
"靈雲道:"舍弟雖是厚根美質,不知怎的,童心猶在。
一行六人,又以他為首,加上小神僧又是初生之犢,此去決難免多事,故想叮囑幾句。
許是怕我說他,急忙走了。
"英瓊笑道:"大姊多慮,小師兄如不勝任,恩師肯令他為六人之首,便宜行事嗎?據他對我說,恩師還命他另建立一座别府,事業且比我們大呢。
"靈雲驚喜道:"他那仙書賜柬,寫甚事情?他沒和我說,瓊妹可知道嗎?"英瓊笑道:"詳情我不知悉,他隻說奉命建立别府,許他六人為洞主,到時還有一人加入罷了。
"易靜道:"适才我倒聽鼎侄和我說,那别府在貴州深山之中,乃道家西南十四洞天中比較最好的一處。
此時尚被幾個妖人占據,應在三年以後,還早着呢。
大約隻他七人和衆同門相見之時最多呢。
"八姑笑道:"我們休再閑談,也該分途起身了。
" 易靜、李英瓊、癞姑三人,本定海外歸來,不返峨眉,另覓一鄰近幻波池的靜地,勤修四十九日,再尋紅發老祖。
一則英瓊門徒米鼍、劉遇安、袁星
乙休忽因上人五遁之外,忽發乙木神雷,始料未及,幾為所傷。
不由大怒,又放出一道碧光,連發太乙神雷,将島上銅椰靈木一齊斬斷,将洞府也震裂,揭去了多半。
上人才知再鬥下去,隻有挫折,終須孤注一擲,不能兩立,才橫了心,将陣法催動。
乙休連勝之餘,愈益驕狂,分明看出敵人設陣相待,竟恃煉就不死之身,未以為意;再吃上人言語一激,索性自行投到。
本拟深入以後,相機應付,至多把此島用法力毀去,也無失陷不出之理。
哪知劫數臨頭,靈智已非往日。
上人在初走火身僵時,惟恐有人觊觎磁峰,來奪此島,難于抵禦,便設下此陣相待。
不特上層陣法玄妙,地底更是禁制重重,厲害非常。
就這樣,還恐困不住敵人,又以全力加功施為。
乙休當時不曾看出,到了下面發覺,才知入網,已是無及。
總算煉就玄功,法力高強,縱不能出,也不緻送命;如換旁人,也就慌了。
乙休則不然,雖知妙一真人等一幹好友,均知雙方鬥法之勢,還有老妻韓仙子,至多人困上數日,必來救援,耐心等候,終可脫身,不必輕舉妄動。
然而一則人本好勝,生平不受人恩,第一次大劫也是失陷地底,全仗東海三仙相助出困,乃迫不得已,引為深憾,如何二次又借人力相援?二則人已中魔,倒行逆施,把上人恨同切骨,立意報複。
乙休一見用盡方法,不能出土,上人又在上面催動陣法,發動極厲害的土木禁制,地底不比上面,身已受制,雖不緻死,到底困苦難禁。
恨極心橫,頓生毒計。
一面暗拔命門主發,不惜耗損真元,化出一個法身,在地底禁網以内裝着苦鬥,亂竄不已。
一面又全力運用玄功,往地底穿去,直下數千丈,欲将地肺中所藏千萬年玄陰之火,攻穿爆烈,使全島裂成粉碎,一齊陸沉,再乘機飛出尋仇。
地肺深居地底五千丈下,約有全宙極十分之一大小,形與真肺相同。
共有十二萬九千六百三十二個氣包,連在一起。
氣包大小不等,最小的也有千百裡深廣。
内中不是布滿沸漿,便是漲滿黑毒之氣。
可是每包中心,均有一團厲害無比的玄陰真火,隻要将外皮攻破,立即破土上升,所過之處,無論金鐵石土,遇上便成熔汁。
一會,地底熔空,真氣鼓蕩,越來越猛,多神奇的禁制也制它不住。
因在地下太深,難于觀察,不等上面人看出警覺,一聲巨震,千百裡的地面立被震裂,直上遙空。
陰火更是元磁真氣的克星,一燒便燃。
别人無此法力下去,就有此法力,誰也不肯冒此奇險,身入無底湯火地獄,去受那等苦難。
乙休是因勢所迫,不得不挺而走險,強忍艱危苦難,好容易冒險到達。
倉促之中,隻覺出這一帶地肺的氣包太大,不知内中的陰火毒氣,早在千萬年以前,被前古太火吸收了去,結成一個長大幾及萬丈的禍胎,緊貼肺包上部,正待時機發動。
妙一真人這時已率長幼衆仙趕到,在和上人行法,一倒轉乙休攻穿之處,恰是其地。
肺包連禍胎才一穿破,毒氣立即激射而出。
乙休雖是法力高強,連在地底飽受苦難,已數日夜,地層堅厚,人已勞極,又驟出不意,沒想到還未攻入中心,毒煙便已激射,如此猛烈。
忙運玄功,行法護身,受傷已是不輕。
知比預計厲害,雖喜必可報仇,自己也是不敢大意。
先斷定到了禁制層中必要爆裂,正好合适。
及見過了禁地,上升更遠,又是直徑,仿佛熟路。
忿氣難消,心想:"先借這火脫險出去,再行法施為,一樣可使中途爆發,将全島連帶磁峰一齊毀去,自己卻要安全得多。
"念頭才轉,本随火氣上升,猛覺通身炙熱如焚,痛楚非常,雖覺有異,還不知道此乃洪荒以前太火毒焰,無論多大法力,久了也被煉化。
乙休一見不好,不敢再任火氣圍身,忙使法力搶向前去,破地上升。
一面發動太乙神雷,想把四外土地震裂開來。
正準備一上去,便鬧個天翻地覆。
誰知剛自火穴飛出,采薇僧朱由穆早已沖煙冒火而下,用一圈佛光将他接去。
随與妙一真人衆仙相見,才知幸免天劫。
表面不說,心感妙一真人為友心熱,設想猶為周詳。
此來反罪為功,他年末劫決無為害之理。
乙休向來無德不報。
知衆弟子少時分手,便要各去修積,适才席上想到,立借醫治靈木為名走出,欲向衆弟子詢問柬帖上所示行止,并定彼此相會時地,有事如何向己告急求救,作那人定勝天之想,免衆弟子于難。
不料話還未及說,老妻忽來,說起遇仇之事,暫時須代韓仙子去尋那仇人,無暇及此,隻得罷了。
略說前事,隻和衆人訂約相見,便即回洞歸座。
上人極口稱謝。
又問:"韓道友既然來此,如何不肯臨贶?"乙休笑答:"此次因果,易道友已與明言,絕無他意。
隻是有一仇人途中相遇,必須即時回山,匆匆和我說了幾句話,便已走去。
等山荊複體重生,再同來拜望吧。
"白谷逸笑道:"駝兄劫後重逢,語言文雅乃爾。
子何前倨而後恭也?"衆仙聞言,多半笑出聲來。
朱梅道:"白矮子,不要開他心了。
須知雙鳳山兩小,與兩個老殘廢交往頗密。
他夫人遇見一個,便鬥法兩日夜,兩下裡又近,駝子前去尋他,未必便能順手,一到便占了上風呢。
"乙休把怪眼一翻,正要答活,朱由穆接口問道:"你說老殘廢,可是天殘、地缺嗎?我和姜道友正要去尋他們呢。
雙鳳山兩小又是何人,敢捋乙道兄夫婦虎須?我隻靜坐了些年,還有這許多無名妖孽猖撅。
乙道兄如不嫌我二人,攜帶同去拿他們,試試多年未用的手段如何?"乙休道:"這兩小賊,乃山荊未遭劫以前的仇人,老弟怎會不知?"姜雪君怒道:"邢家兩個忘恩小賊,尚在人間嗎?我們太無用了。
我知乙道兄向不喜人相助,但這兩小賊,我卻恨之入骨,非加誅戮不可,不允同往,卻是不行。
"乙休道:"我倒并非懼怕二賊與老殘廢,隻是二山相向,望衡對宇,勢孤難勝,倒是防他們詭詐滑溜,善于隐迹,和那年一樣,一逃走便難找到。
他們受人指教,詐死多年,我夫妻竟然忽略,直到防身法寶煉成,他們新近出世,才得知悉。
因和這裡定約,又想人家已怕我至極,詐死匿迹,隻要悔罪,山荊不向我絮貼,何必不予以自新之路?哪知他等妄恃煉成法寶,又來惹我們,如何容得?有朱老弟和道友前往,伏誅無疑了。
"說時,妙一真人微笑不語。
白谷逸道:"靠不住。
你看教祖真人在笑你說大話呢。
"白雲大師接口道:"二賊委實成了公敵,誰也容他們不得。
我為他們還煉有兩枚戮魂針,也被假死瞞過,真是笑話。
"佟元奇道:"大師兄和掌教師兄早知他們未死,隻為二賊氣運未終,還有點别的牽引,所以一直未說。
我還是那年在東海煉丹,大師兄無事間提起的。
否則屠龍師太先放他們不過,何待今日。
"餐霞大師道:"如論邢天相、天和兄弟,不知是何居心,身非邪教,已将成就,無端背師叛友,比匪行兇,人隻要與他們相交,必為所賣。
天殘、地缺起初憐他們窮無所歸,又重朋友情面,百般袒護。
我看此是玄門兇星,将來兩老恐也不免被他們連累呢。
"姜雪君道:"如此說來,峨眉諸道友俱早知二賊下落了。
我恨二賊猶勝于乙、韓夫婦,别人不常見,怎妙一夫人和頑石大師不和我提起呢?"餐霞大師笑道:"你想左了。
以前知此事的,連二位師兄不過四人。
我和齊師嫂、白雲師兄,俱在開府以後,道友未來時,方聽掌教師兄說起。
不久你和朱、李二位道友重返凝碧,大家一直有事,閑談時少,所以不曾提到。
"醉道人道:"事前已知二賊伏誅,當不在遠,無須再提。
我們已然厚擾,一同走吧。
"衆仙應是,便起謝辭。
上人知各有事,難再挽留,殷勤約定後會。
衆弟子已在外侍列恭送,衆仙又勉勵了幾句,随向主人作别。
除乙、朱、姜、李甯四人往尋仇外,玉清大師、楊瑾二人做一路,早有前約,白、朱二老也各回山,峨眉衆仙自回仙府。
隻一個小阿童沒有去處,先想和二位師兄同往雙風山去,朱由穆不許。
阿童道:"那我看大家全都回山去打坐,等師父好了。
"朱由穆道:"你想跟金蟬、石生他們結伴惹事嗎?留神我禀告師父,要你好受。
"阿童膽小,賭氣答道:"這也不許,那也不許,叫我到哪裡去?你看人家師兄弟互相攜帶,多親熱,偏我受欺。
"朱由穆道:"師父叫你下山修外功,是要你和人湊熱鬧嗎?不會自己找地方去?"說時,阿童見峨眉衆仙和白、朱二老等已縱駕遁光飛走,十餘道金虹高射遙空,電閃星馳,一瞥即逝。
金蟬假作和石生、甄、易弟兄六矮一起相商去處。
阿童乘朱由穆旁看,把俊眼一眨,心中會意,答道:"那我就單人走吧。
"乙休早見金蟬和阿童對使眼色,也不叫破,便對朱由穆道:"令師弟法力足可去得,管他同誰一路,我們走吧。
" 朱由穆道:"你不知家師的話,聽去似不經意,一句也違背不得。
我在前一世,比他還膽大任性,那苦就吃多了。
畢竟李師弟有見識經曆,師命無違,終日謹慎,故盡管半路出家,入門才得幾年,便能到今日。
我是為好,阿童不聽良言,定有苦吃。
"阿童隻笑嘻嘻,一語不發。
乙、朱、姜、李四人一同飛去。
天癡上人因阿童曾有前惠,意欲留他小住。
阿童見峨眉衆弟子已在高空将行,再三辭謝。
上人隻得贈一口神木劍,傳以用法。
阿童因要行道,貪得飛劍,峨眉衆弟子又旁觀未走,方始喜諾。
傳完,随衆辭别。
行至海邊,湊近金、石二人,笑問:"二位道友要我一路嗎?"金蟬道:"一路多好,為何不要?聽你師兄的話,本是随緣修積,難道和我們一路,便有虧吃?都是同門,你佛家對師兄怎麼這等怕法?"阿童笑道:"你不知我這位大師兄,看似一個小和尚,比我大不許多,厲害着呢。
以前師父為他世緣未盡,前生又多殺孽,特意令他轉動重修,又為他費了許多事,念經忏悔。
聽說以前鬧事太多,可惜我彼時還未出生,不曾得見,又不敢問,隻在師父教訓他時,聽個一句半句。
那同他走的姜雪君,大約便是他前生情侶呢。
"衆人紛紛問故。
阿童一見人多,不肯當衆宣揚,笑答道:"說來太長,傳說開去,師兄知道,不過罵我幾句,那姜雪君最難說話,豈肯與我甘休?不說也罷。
"秦寒萼道:"小師父,你已說出他二人是情侶了。
本來光明正大的事,以白眉老禅師和媖姆的得意高足,難道還有甚逾分越禮的事做出來?你這一吞吞吐吐,好像有甚不可告人似的。
轉不如說将出來,省得别人胡猜亂想,反而不好。
"金蟬、石生、李英瓊、餘英男、癞姑、女神嬰易靜等六人,本在互相叙别,訂約後會,恰又都不喜聞問人的陰私。
見阿童走來,一不留神,說漏了口,秦寒萼、申若蘭、何玫、崔绮、李文衍等七八個女同門同聲追問,寒萼更是巧語盤诘,阿童被她逼得臉已發紅,老大不以為然。
金蟬、英瓊更是心直口快,接口說道:"人家私事,與我們何幹? 别的不說,單看師尊對他二位的禮貌和他的法力已可看出,他那前生是發情止禮的了,不然哪有今日?怎會因小師父不說,便起猜疑呢?天已不早,閑話無益,我們辭别主人走吧。
"金、李二人俱是相同口吻,無意中正刺中寒萼的心病。
金蟬性子更急,說完,便拉阿童道:"小師父,我們先走吧。
"說罷,同了石生、甄、易弟兄,連阿童共是七人,朝送别的人一舉手,便駕遁光飛去。
寒萼也是好事已慣,無心之言,鬧了個好大無趣。
總算近來性情已然大變,雖未記恨生嫌,卻由此想起日前通行火宅所受教訓,如非恩師垂憐,乙師伯一力成全,預有重托,幾乎失陷在内。
道心不淨,俱由于紫玲谷失去元陰之故。
她不自怨自艾,刻意求進,而根骨緣福又不如人,以緻日後幾遭滅形之禍,此是後話不提。
這時,天癡上人已然說完了話,自回洞去,由門下弟子柳和、樓滄洲等作主送客。
峨眉衆男女弟子,除齊霞兒、諸葛警我、嶽雯三人随侍師父,暫且還山待命外,凡是奉命下山的,俱都随來島上。
各人所賜仙書密柬,差不多俱已看過。
因師命由島上各按所去之處,分别起身,不是預定的同伴,不許結隊同行,何時再見,久暫難定。
彼此各有交厚,尤其是鄭八姑、齊靈雲、秦紫玲、林寒、莊易、嚴人英等男女七八人,平日謙虛随和,對于同門一律親切,毫無軒轾,遇上事更無不盡心,所以誰都和他們交厚。
一說要走,俱極依戀,紛紛趨前緻詞叙别,幾乎應接不暇。
金、石、二甄、二易、阿童等七人開頭一走,靈雲方說:"蟬弟心性忒急,我還有話忘了叮囑,他便領頭去了。
"八姑笑道:"本來該走,我們又非從此不見,弄巧兩三月内就在一起,都在意中,如此依戀,原可不必。
"易靜接口道:"我看兩位小師弟福澤最厚,定能無往不利。
師姊骨肉情重,未免關心太過,實則決可無虞,由他去吧。
"靈雲道:"舍弟雖是厚根美質,不知怎的,童心猶在。
一行六人,又以他為首,加上小神僧又是初生之犢,此去決難免多事,故想叮囑幾句。
許是怕我說他,急忙走了。
"英瓊笑道:"大姊多慮,小師兄如不勝任,恩師肯令他為六人之首,便宜行事嗎?據他對我說,恩師還命他另建立一座别府,事業且比我們大呢。
"靈雲驚喜道:"他那仙書賜柬,寫甚事情?他沒和我說,瓊妹可知道嗎?"英瓊笑道:"詳情我不知悉,他隻說奉命建立别府,許他六人為洞主,到時還有一人加入罷了。
"易靜道:"适才我倒聽鼎侄和我說,那别府在貴州深山之中,乃道家西南十四洞天中比較最好的一處。
此時尚被幾個妖人占據,應在三年以後,還早着呢。
大約隻他七人和衆同門相見之時最多呢。
"八姑笑道:"我們休再閑談,也該分途起身了。
" 易靜、李英瓊、癞姑三人,本定海外歸來,不返峨眉,另覓一鄰近幻波池的靜地,勤修四十九日,再尋紅發老祖。
一則英瓊門徒米鼍、劉遇安、袁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