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九回 弭禍無形 采薇僧岷山施佛法 除惡務盡 朱矮叟灌口顯神通
關燈
小
中
大
一仇怨甚深,冒昧前往,就算對方不計較,回島也受斥責。
想了又想,無可奈何,隻得朝朱、楊三人辭别飛去。
楊瑾見人已飛去,朱鸾還在凝望,知道二人情根已種,難于解開。
雖代朱鸾可惜,但這類事,夙緣前定,非真夙根深厚,具大智慧之人,無法解脫,也就聽之。
因朱鸾元氣耗損,也受了點傷,好友門下,又是自己前生引進,大難雖過,面上晦色猶未盡退。
生怕她海天萬裡,孤身飛行,萬一再有波折,事出倉促,無法往援。
好在日内便往銅椰島,正好順路帶送回去,就便還可令她在峨眉養息二三日,增長一些見識,便令随同回來。
見過衆仙之後,略談前事。
妙一夫人便把靈雲喚來,命将朱鸾領去,與諸弟子一齊相聚,覓地安置,以待後日同行。
靈雲應命領去。
不提。
衆仙言笑宴飲,光陰易過,不覺到了第三日午後。
妙一真人喚來諸葛警我,命傳谕門下男女諸弟子,當晚亥末子初,齊集前殿候命,分往左右二元洞内,通行火宅、十三限兩處難關,以驗各人道力,以便加授本門心法,下山行道。
諸葛警我領命去訖。
一會到了時候,衆弟子因下山在即,十分謹畏。
男的由諸葛警我、嶽雯為首,女的由女殃神鄭八姑、齊靈雲為首,老早便齊集殿前平台之上,分班侍立,恭候傳呼。
到了亥時将盡,妙一真人先請玄真子升座。
玄真子道:"師弟不必太謙,此乃恩師天命,異日本門發揚光大,責重事繁,他人不克勝此重任,非你不可。
前已言明,我再遲數十年飛升,必定助你完成大業好了。
"妙一真人又朝在座諸同門謙謝,敬請随時匡益,同完大業。
然後居中端肅升座,上首玄真子,下首妙一夫人,其餘同門諸仙,各依次第順序列坐;嵩山二老、采薇僧朱由穆、姜雪君、李甯、楊瑾、玉清大師等外客,另在兩旁設有賓位,分别就座。
這時早有值班弟子靈和居士徐祥鵝、沙彌悟修、李文衍、吳文琪四人先人殿中,侍立聽命。
妙一真人命傳衆弟子進殿。
徐祥鵝領命,去到殿門外面,一聲傳呼。
衆男女弟子立時整肅衣裳,肅恭而進,到了衆仙座前,一同參拜。
妙一真人吩咐起立,男左女右,侍立兩側。
溫語谕道:"日前仙府宏開,爾衆弟子曾經拜讀長眉師祖恩谕,曉示爾等為完師祖和我當年宏願,日内必須分遣爾等衆弟子下山行道,修積外功。
此雖修道人應有的功果,隻是目前異派蜂起,群邪狡猖。
爾衆弟子多半入門年淺,功力不濟,所賴根骨深厚,緣福遇合,得有今日。
本身法力雖弱,而遭逢異數,際遇良多,各人所得法寶飛劍,十九異寶奇珍,遇合之奇,所獲之厚,遠勝前修。
用以護身禦敵,遇見稍差一點的邪魔外道,未始不能以之取勝;即或遇見強敵,爾等群策群力,同心禦敵,複有各位師長前輩随時救助,也不是不能成功。
但畢竟修業太淺,各異派妖人邪術厲害,稍一不慎,為所誘惑,難保不身敗名裂,玷辱師門。
法力深淺還在其次,隻要能知奮勉,行道之暇,随時勤修苦煉,同樣可以與日精進,道心之堅定與否,卻是最關緊要。
本來衆弟子何人可在此時下山,師祖仙敕已多示及。
一則借此磨碩,使爾等知道成敗所關,以資警惕;二則留山修煉,操行艱苦,雖然遲早成就一樣,但人多好勝,大都羞為人後。
如不經此一試,爾等表面功力多半相等,未必心悅誠服。
為此當衆曉谕:不論何人,凡志願首次下山行道者,左元十三限和右元火宅嚴關,任擇其一,通行無阻,始可重來前殿,與下山諸同門會集,聽我傳授口訣,銅椰島事完,分别就道。
否則暫時便不能再至前殿,可以前往左元洞外崖壁上,自擇可以容身的小洞,閉關潛修,由各位師長時往傳授指點;修到功候,二次仍要通行以上兩洞關口,方得下山。
這兩洞所設,為修道人成敗關頭,雖然通行過去,無異獲得異日成道之券,但是奧妙無窮,厲害非常。
稍一不慎,輕則靈元耗損,身心兩傷;重則走火入魔,身僵如同木石,須受多年苦難,還須堅忍強毅,奮志勤修,始得複原;再重一些,便須重堕輪回,轉劫能否再來,俱不一定。
關系爾等本身吉兇,實非小可。
如若自審道力不濟,盡可言明,知難而退,不必勉強。
雖仍須往左元洞壁苦修,但不經以上兩洞險難,人卻可以好好的,免受一番損耗憂危,修為起來,也較好些。
此次為師等不作主張,任憑爾等自擇。
大弟子諸葛警我和嶽雯、鄭八姑等男女數弟子,功力較深,尚可通行無阻,現令先往通行,爾等随同前往。
此時禁制發動,兩洞出入途徑,均已現出,與先前大不相同。
到了那裡,如覺有此勇氣,無須再來禀告,可俟諸葛警我等通行過去,由他領導指點,循徑而入。
能通行的,自來此地相見;不能的,備就崖洞修煉。
使爾等目睹難易,自定去留,免緻後悔。
願留山者,告知諸葛警我,他自會開放門戶,引往坐關之所。
此事全仗自身定力智慧,受害也視此為輕重。
一切身經,也因人而異,差之毫厘,謬以千裡。
也無須向過來人多事探詢,徒亂人意,于事無補,心有成見,反倒不妥。
到時如覺難于自制,務把元關要穴牢牢守住,絲毫松懈不得。
爾衆弟子,勉力自愛,可自去吧。
" 衆弟子随同叩謝師恩,由諸葛警我等為首四弟子率領,先往少元洞走去。
那去右元洞的道路,原有兩途:一是日前小仙童虞孝、鐵鼓吏狄鳴歧沒走完的一條道路,乃以後初次入門弟子必由之徑;一是不經下面峽谷,經由崖頂通行。
到了盡頭,崖勢忽然降低十餘丈,在三面危崖環繞之中,現出一片形如圓盂的盆地。
當中有一座十丈方圓的石崖,石質如玉,正中一洞,門額上有"靈虛可接"四個朱書古篆,此是右元洞的出口。
那入口尚在崖後。
衆弟子先到少元洞前會齊。
到時,亥正将過,諸葛警我令衆暫停。
說道:"今日之舉,關系我等成敗。
适才掌教師尊恩谕已經言明,諸位師弟師妹當已謹記在心,毋庸多說了。
我和嶽師弟與鄭、齊二位師妹奉命領衆,往左右兩洞通行,照說在此間明各人心意所擇,便可分途領往。
但據我所知,這兩處難關神妙精微雖是一樣,内中卻有一點分别。
火宅嚴關看似最難最險,但是關口隻有一處,隻要内火不生,外火不煎,道心堅定,能将元神守住,不為情欲雜念所擾,說過便過,脫險極快,難也難到極處,容易起來也極容易。
性情強毅堅忍的人,比較相宜。
心性柔弱,易受搖動,克制功夫稍差的人,卻萬去不得,一有失足,立即走火入魔,後悔無及了。
左元洞難關,雖有十三道之多,過完一道又是一道,六賊七害,動念即至,防不勝防,但是勢較柔和,為害較輕。
尤可僥幸的是哪怕身入困境,隻要聰明靈慧,能知警覺,便可化險為夷。
再往前進,隻要能連耐過十三次魔頭侵擾,哪怕定力稍次,但能懸崖勒馬,臨機省悟,仍可勉強通過。
即或不然,最厲害也不過元氣耗損,暈倒在内,修煉些日,即可複原。
不似右元火宅,一經沉溺,便身受大害,不可收拾。
心念雖不堅強,而性情溫和,聰明善悟的人,均可一試。
心性急躁,沒有耐性的人,去了卻易偾事。
師尊雖以我等四人或是入門時久,或是修道年多,令作引導。
但我等四人也是初試,能否從容通行,雖難自信,聽師尊所說,料不緻有甚兇險。
諸位師弟師妹修為較淺,卻真大意不得。
好在師尊并未指定分途前往,為此我想稍微取點巧,暫不分路,一同先去右元洞,由我四人先各通行一次,如覺勝任,再往左元十三限,也過上一回。
師尊雖說身經景象不同,多所詢問徒亂人意,于事無補,但以我四人同經兩處難關,互相參考,為大家分辨出點難易,總還可以辦到的。
"衆人俱知諸葛警我人最長厚,對于同門師弟妹,更是無分先後進,一體愛護,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但能為力,無不盡心,任勞任過,均非所計。
嶽雯、鄭八姑、齊靈雲三人,也和他大緻相同,表率群倫。
聞言知為衆同門犯險盡力,好生欣喜,無不應命,便随諸葛警我取路前往。
到後一看,那右元洞三面危崖環峙,獨崖後正洞入口一面,是條白玉甬路,由少元洞右一片茂林和十來處樓台亭館繞來,沿途景物備極清麗。
快到洞前,忽然一水前橫,寬約三丈,将路隔斷。
對岸設着一個懸橋,衆人到時,剛剛自行落下,橋側也無盤索之類。
過去方是元洞入口,洞門上刻"火宅嚴關"四個朱書古篆,兩旁另有好些符篆。
門頗高大,整潔異常。
諸葛警我等四人中,隻靈雲一人在開府創設左右二元洞時,另有使命離開,不曾随侍,雖然見到一些,未知底細。
方覺與那次所見景物形勢都不一樣,及問八姑,才知兩洞禁制重重,神妙無窮,休說洞中火宅嚴關,便是外景也可變易。
那日因為不少異派中人假名觀光,随同遊曆全府,居心多不可問,始而想乘隙擾害,暗中鬧鬼;及見出手的妖人紛紛伏誅挫敗,不敢妄動,表面斂迹,仍在逐處留心,一半學乖,一半窺探底細,以為日後重來之計。
掌教真人表面故作不知,實則防備甚嚴。
尤其這左右兩洞關系重地,多用仙法變易,當時所見,多非實境。
休說那些異派妖人,便自己這面好些位得道多年的仙人,也多半被瞞過去,事後方始知悉。
八姑說完,諸葛警我已将衆人領至門前分列,說道:"本來師尊之命,入洞的人,通行火宅之後,便由前門出去,沿着崖上路徑,去往前殿,無須來此。
洞中遇險,被困在内,也另有師長恩施格外,前往救援,由我四人送往左元洞壁穴中修煉。
通過與否,隔着洞門,均可看出。
上下四外,均有禁制,循徑前行,一步也錯不得。
隻我四人,那日拜讀祖師仙敕,并各賜有一道靈符,可以随意前後往來,是個例外。
鄭師妹較
想了又想,無可奈何,隻得朝朱、楊三人辭别飛去。
楊瑾見人已飛去,朱鸾還在凝望,知道二人情根已種,難于解開。
雖代朱鸾可惜,但這類事,夙緣前定,非真夙根深厚,具大智慧之人,無法解脫,也就聽之。
因朱鸾元氣耗損,也受了點傷,好友門下,又是自己前生引進,大難雖過,面上晦色猶未盡退。
生怕她海天萬裡,孤身飛行,萬一再有波折,事出倉促,無法往援。
好在日内便往銅椰島,正好順路帶送回去,就便還可令她在峨眉養息二三日,增長一些見識,便令随同回來。
見過衆仙之後,略談前事。
妙一夫人便把靈雲喚來,命将朱鸾領去,與諸弟子一齊相聚,覓地安置,以待後日同行。
靈雲應命領去。
不提。
衆仙言笑宴飲,光陰易過,不覺到了第三日午後。
妙一真人喚來諸葛警我,命傳谕門下男女諸弟子,當晚亥末子初,齊集前殿候命,分往左右二元洞内,通行火宅、十三限兩處難關,以驗各人道力,以便加授本門心法,下山行道。
諸葛警我領命去訖。
一會到了時候,衆弟子因下山在即,十分謹畏。
男的由諸葛警我、嶽雯為首,女的由女殃神鄭八姑、齊靈雲為首,老早便齊集殿前平台之上,分班侍立,恭候傳呼。
到了亥時将盡,妙一真人先請玄真子升座。
玄真子道:"師弟不必太謙,此乃恩師天命,異日本門發揚光大,責重事繁,他人不克勝此重任,非你不可。
前已言明,我再遲數十年飛升,必定助你完成大業好了。
"妙一真人又朝在座諸同門謙謝,敬請随時匡益,同完大業。
然後居中端肅升座,上首玄真子,下首妙一夫人,其餘同門諸仙,各依次第順序列坐;嵩山二老、采薇僧朱由穆、姜雪君、李甯、楊瑾、玉清大師等外客,另在兩旁設有賓位,分别就座。
這時早有值班弟子靈和居士徐祥鵝、沙彌悟修、李文衍、吳文琪四人先人殿中,侍立聽命。
妙一真人命傳衆弟子進殿。
徐祥鵝領命,去到殿門外面,一聲傳呼。
衆男女弟子立時整肅衣裳,肅恭而進,到了衆仙座前,一同參拜。
妙一真人吩咐起立,男左女右,侍立兩側。
溫語谕道:"日前仙府宏開,爾衆弟子曾經拜讀長眉師祖恩谕,曉示爾等為完師祖和我當年宏願,日内必須分遣爾等衆弟子下山行道,修積外功。
此雖修道人應有的功果,隻是目前異派蜂起,群邪狡猖。
爾衆弟子多半入門年淺,功力不濟,所賴根骨深厚,緣福遇合,得有今日。
本身法力雖弱,而遭逢異數,際遇良多,各人所得法寶飛劍,十九異寶奇珍,遇合之奇,所獲之厚,遠勝前修。
用以護身禦敵,遇見稍差一點的邪魔外道,未始不能以之取勝;即或遇見強敵,爾等群策群力,同心禦敵,複有各位師長前輩随時救助,也不是不能成功。
但畢竟修業太淺,各異派妖人邪術厲害,稍一不慎,為所誘惑,難保不身敗名裂,玷辱師門。
法力深淺還在其次,隻要能知奮勉,行道之暇,随時勤修苦煉,同樣可以與日精進,道心之堅定與否,卻是最關緊要。
本來衆弟子何人可在此時下山,師祖仙敕已多示及。
一則借此磨碩,使爾等知道成敗所關,以資警惕;二則留山修煉,操行艱苦,雖然遲早成就一樣,但人多好勝,大都羞為人後。
如不經此一試,爾等表面功力多半相等,未必心悅誠服。
為此當衆曉谕:不論何人,凡志願首次下山行道者,左元十三限和右元火宅嚴關,任擇其一,通行無阻,始可重來前殿,與下山諸同門會集,聽我傳授口訣,銅椰島事完,分别就道。
否則暫時便不能再至前殿,可以前往左元洞外崖壁上,自擇可以容身的小洞,閉關潛修,由各位師長時往傳授指點;修到功候,二次仍要通行以上兩洞關口,方得下山。
這兩洞所設,為修道人成敗關頭,雖然通行過去,無異獲得異日成道之券,但是奧妙無窮,厲害非常。
稍一不慎,輕則靈元耗損,身心兩傷;重則走火入魔,身僵如同木石,須受多年苦難,還須堅忍強毅,奮志勤修,始得複原;再重一些,便須重堕輪回,轉劫能否再來,俱不一定。
關系爾等本身吉兇,實非小可。
如若自審道力不濟,盡可言明,知難而退,不必勉強。
雖仍須往左元洞壁苦修,但不經以上兩洞險難,人卻可以好好的,免受一番損耗憂危,修為起來,也較好些。
此次為師等不作主張,任憑爾等自擇。
大弟子諸葛警我和嶽雯、鄭八姑等男女數弟子,功力較深,尚可通行無阻,現令先往通行,爾等随同前往。
此時禁制發動,兩洞出入途徑,均已現出,與先前大不相同。
到了那裡,如覺有此勇氣,無須再來禀告,可俟諸葛警我等通行過去,由他領導指點,循徑而入。
能通行的,自來此地相見;不能的,備就崖洞修煉。
使爾等目睹難易,自定去留,免緻後悔。
願留山者,告知諸葛警我,他自會開放門戶,引往坐關之所。
此事全仗自身定力智慧,受害也視此為輕重。
一切身經,也因人而異,差之毫厘,謬以千裡。
也無須向過來人多事探詢,徒亂人意,于事無補,心有成見,反倒不妥。
到時如覺難于自制,務把元關要穴牢牢守住,絲毫松懈不得。
爾衆弟子,勉力自愛,可自去吧。
" 衆弟子随同叩謝師恩,由諸葛警我等為首四弟子率領,先往少元洞走去。
那去右元洞的道路,原有兩途:一是日前小仙童虞孝、鐵鼓吏狄鳴歧沒走完的一條道路,乃以後初次入門弟子必由之徑;一是不經下面峽谷,經由崖頂通行。
到了盡頭,崖勢忽然降低十餘丈,在三面危崖環繞之中,現出一片形如圓盂的盆地。
當中有一座十丈方圓的石崖,石質如玉,正中一洞,門額上有"靈虛可接"四個朱書古篆,此是右元洞的出口。
那入口尚在崖後。
衆弟子先到少元洞前會齊。
到時,亥正将過,諸葛警我令衆暫停。
說道:"今日之舉,關系我等成敗。
适才掌教師尊恩谕已經言明,諸位師弟師妹當已謹記在心,毋庸多說了。
我和嶽師弟與鄭、齊二位師妹奉命領衆,往左右兩洞通行,照說在此間明各人心意所擇,便可分途領往。
但據我所知,這兩處難關神妙精微雖是一樣,内中卻有一點分别。
火宅嚴關看似最難最險,但是關口隻有一處,隻要内火不生,外火不煎,道心堅定,能将元神守住,不為情欲雜念所擾,說過便過,脫險極快,難也難到極處,容易起來也極容易。
性情強毅堅忍的人,比較相宜。
心性柔弱,易受搖動,克制功夫稍差的人,卻萬去不得,一有失足,立即走火入魔,後悔無及了。
左元洞難關,雖有十三道之多,過完一道又是一道,六賊七害,動念即至,防不勝防,但是勢較柔和,為害較輕。
尤可僥幸的是哪怕身入困境,隻要聰明靈慧,能知警覺,便可化險為夷。
再往前進,隻要能連耐過十三次魔頭侵擾,哪怕定力稍次,但能懸崖勒馬,臨機省悟,仍可勉強通過。
即或不然,最厲害也不過元氣耗損,暈倒在内,修煉些日,即可複原。
不似右元火宅,一經沉溺,便身受大害,不可收拾。
心念雖不堅強,而性情溫和,聰明善悟的人,均可一試。
心性急躁,沒有耐性的人,去了卻易偾事。
師尊雖以我等四人或是入門時久,或是修道年多,令作引導。
但我等四人也是初試,能否從容通行,雖難自信,聽師尊所說,料不緻有甚兇險。
諸位師弟師妹修為較淺,卻真大意不得。
好在師尊并未指定分途前往,為此我想稍微取點巧,暫不分路,一同先去右元洞,由我四人先各通行一次,如覺勝任,再往左元十三限,也過上一回。
師尊雖說身經景象不同,多所詢問徒亂人意,于事無補,但以我四人同經兩處難關,互相參考,為大家分辨出點難易,總還可以辦到的。
"衆人俱知諸葛警我人最長厚,對于同門師弟妹,更是無分先後進,一體愛護,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但能為力,無不盡心,任勞任過,均非所計。
嶽雯、鄭八姑、齊靈雲三人,也和他大緻相同,表率群倫。
聞言知為衆同門犯險盡力,好生欣喜,無不應命,便随諸葛警我取路前往。
到後一看,那右元洞三面危崖環峙,獨崖後正洞入口一面,是條白玉甬路,由少元洞右一片茂林和十來處樓台亭館繞來,沿途景物備極清麗。
快到洞前,忽然一水前橫,寬約三丈,将路隔斷。
對岸設着一個懸橋,衆人到時,剛剛自行落下,橋側也無盤索之類。
過去方是元洞入口,洞門上刻"火宅嚴關"四個朱書古篆,兩旁另有好些符篆。
門頗高大,整潔異常。
諸葛警我等四人中,隻靈雲一人在開府創設左右二元洞時,另有使命離開,不曾随侍,雖然見到一些,未知底細。
方覺與那次所見景物形勢都不一樣,及問八姑,才知兩洞禁制重重,神妙無窮,休說洞中火宅嚴關,便是外景也可變易。
那日因為不少異派中人假名觀光,随同遊曆全府,居心多不可問,始而想乘隙擾害,暗中鬧鬼;及見出手的妖人紛紛伏誅挫敗,不敢妄動,表面斂迹,仍在逐處留心,一半學乖,一半窺探底細,以為日後重來之計。
掌教真人表面故作不知,實則防備甚嚴。
尤其這左右兩洞關系重地,多用仙法變易,當時所見,多非實境。
休說那些異派妖人,便自己這面好些位得道多年的仙人,也多半被瞞過去,事後方始知悉。
八姑說完,諸葛警我已将衆人領至門前分列,說道:"本來師尊之命,入洞的人,通行火宅之後,便由前門出去,沿着崖上路徑,去往前殿,無須來此。
洞中遇險,被困在内,也另有師長恩施格外,前往救援,由我四人送往左元洞壁穴中修煉。
通過與否,隔着洞門,均可看出。
上下四外,均有禁制,循徑前行,一步也錯不得。
隻我四人,那日拜讀祖師仙敕,并各賜有一道靈符,可以随意前後往來,是個例外。
鄭師妹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