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九回 弭禍無形 采薇僧岷山施佛法 除惡務盡 朱矮叟灌口顯神通
關燈
小
中
大
聽勸告,徒自受辱。
然後再動以情面,方能迫使就範。
但他雖是散仙,修煉了這多年已近不死之身。
此事隻暗中點到為止,處處須要給他留地步,一毫魯莽不得。
表面要若無其事,越從容越好。
想來想去,愚夫婦和大師兄以及白、朱、玉清三位道友,還有元元、餐霞、白雲、佟、李五位師兄弟,可以各當一面。
中央三元陣位尚無人制,連同楊道友,還差兩人。
三位道友來得再好沒有,這樣正好勻出我來,可去向天癡道友從容答話,豈非妙極?我等雖有準備,這事卻遲不得,何況又是應有之劫,全憑人力挽救。
如非傳授弟子道法,另有時日,不敢改動,真想現在便開始傳授,隻等小神僧一到,立即起身趕往,方算萬全呢。
"妙一夫人道:"昔年恩師為免此亘古未有浩劫,曾拜綠章,通誠默禱,哀告蒼靈四十九日,并為三輩門人許下三千萬善功宏願。
如非你精誠感格,自發宏誓,代肩重任,也許恩師飛升,還須多延好些年歲。
日前拜讀仙敕,分明業已感格天心,将此未有兇災化為祥和,還要多慮則甚?"妙一真人道:"話雖如此,畢竟事關重大。
浩劫雖然十九可免,照玉敕語氣,到時仍要應典。
成功與否,全在當時應變措施如何,稍失機宜,不堪設想。
如不等雙方發動,事前消弭,雖然暫時無事,遲早仍是巨災,非把人力盡到一發千鈞,不能算數。
不特本派興衰,系此一舉,還有無量數生靈在内,哪能不自警惕謹慎呢!假使不是這樣,以我們全體同門師兄弟以及諸位道友的法力和乙道友的交情,預為弭禍之謀,并不是辦不到,何必要費此大事,戰戰兢兢,如臨如履呢!隻因那地底萬年郁積陰火,不經乙道友冒險深入,運用玄功,給它洩去一半,異日終是禍根。
所以非要事前算準,到得恰是時候不可。
" 元元大師笑道:"這場浩劫已在數中,卻能避免,固由于恩師精誠感召,天心仁愛,也于此可以窺見。
隻是乙道友和天癡上人各以一朝之忿,不惜釀此空前無邊浩劫,功過該如何說呢?"玄真子道:"他二人為應劫而生,自然與之同盡。
即憑本身法力,當時能夠脫難,他年末劫臨頭,孽重者,魔頭愈重,受報也更烈。
但到緊要關頭,居然棄嫌捐恨,放下屠刀。
二人均是修道之士,本不應動此嗔念。
雖不一定有功,罪過總可抵消。
一定要問是否因此轉禍為福,那就要看乙道友彼時心意如何了。
"妙一真人素愛英瓊,見李甯到來,便要傳聲相喚。
李甯道:"小女點點年紀,蒙大師厚恩收錄,又蒙諸位師長前輩逾格垂青,機緣遇合,般般湊巧,得有今日,已是非分之獲。
此次過那火宅嚴關,以她道力,本難渡過,又蒙恩師大發慈悲,命大師兄來此傳授佛門定珠至寶,予以成全。
小女年幼無知,那曉天高地厚,如使前知,異日難免過恃師恩,遇事率易。
貧僧意欲到時再行喚來,使她稍知戒懼。
夫人以為如何?"妙一夫人還未答言,采薇僧朱由穆笑道: "師弟太不知其女之美了。
可知三教門下,俱重忠孝。
久聞令愛至性過人,即此一端,已足緻身仙域。
何況又是生有自來,質禀緣福,般般深厚,所以到處都得前輩師長憐愛提攜。
你當她那許多仙緣遇合,俱都由于幸緻的嗎?昨日我來,便想見她,因值開府事忙,衆弟子各有職司,隻遠遠在衆人叢中看了一眼三英二雲,果然以她獨秀。
至于煞氣稍重,此是群邪劫數該終,上天假手誅戮,與她何幹?路上你和我說,防她成就不易,日後驕妄,意欲先不與見,俟她過關之時,和我暗随身後,使她多受苦難,不到真正緊要關頭,不傳授定珠用法。
我已和你說過無須,少年人不免矜誇自大,我初成道時,還在恩師門下,尚且如此,何況此女。
你如以為此女定力堅固,想借此一關,試她功行,尚還可以,否則大可不必。
峨眉教規初創之際,不宜自我作俑,使别的弟子看出師長偏私。
況且此女至孝,與其借着火宅一關去磨練她,轉不如你以慈父之誠,多加訓勉,使其聽從。
否則愛女性情剛烈,單憑這一關磨折,保不住事過境遷,置諸腦後。
你在用心思,還令愛女多受活罪,這是何苦?至于你因恩師行時之言,心存戒懼,這個無妨。
好在我已向恩師服輸下山,尚有數十年的耽擱。
侄女的事,全有我作後援,一遇兇危,我必趕到,決不使你操心,有擾靜修如何?"李甯素最敬服師兄,不敢再說,欣謝領命。
妙一夫人也說:"左右二元兩洞設施,俱是恩師遺留,經大師兄和外子如法布置,通行非易。
并且洞中千年瞬息,變幻無窮,臨時傳授,萬一遺誤,有負老禅師厚望,還是先傳為好。
"朱由穆道:"那牟尼珠乃恩師昔年煉來降魔的佛門定珠,傳授容易,隻有六字真言和兩個偈印,當時一學就會,倒不至于誤事。
我們暗中随行,卻是不便。
" 姜雪君笑道:"乙真人之事,本沒有我,被你和李道友強約了來。
适逢其會,也是想借此暗助一人。
你這一說,把我來意也打消了。
不知此珠能借别人一用嗎?"朱由穆道: "雖然未始不可,但和英瓊交厚的同門必多,此端一開,難保不效尤,豈不為難?"姜雪君微愠道:"這兩處嚴關,就如此難過嗎?"朱由穆哈哈笑道:"雪妹,你已轉劫的人,不久便要飛升靈空仙域,怎還是昔年你我相對時故态?此人是誰?不假定珠之力,你我保她過去,俱非難事。
隻是這裡衆弟子何人該當首次下山,匣中玉敕早有前定,勉強不得。
并非任性的事,還是先問掌教主人一聲,免得愛之,适以誤之。
"姜雪君笑答: "這層我早曉得,不勞費心。
"妙一夫人知道姜雪君說的是廉紅藥,接口笑道:"廉紅藥久在令師門下,又承道友時加教益,根器功力俱是上等,便道友不為之助,也在下山之列。
現連英瓊與她一齊喚來,即請三位道友賜教好了。
"随即傳聲呼喚二女。
姜雪君笑答道:"我因此女身世可憐,志行高潔,隻惜她根骨比英、雲諸弟子稍遜,惟恐異日成就艱難,意欲代向掌教乞恩,準其下山修積,僥幸名列仙敕,賜恩培植,幸何如之!" 一幹小輩同門,為了殿前風景雖好,離師長坐處太近,諸多畏敬,盡管賜宴歡聚,不敢高聲談笑。
又以會短離長,分别在即,此番下山,不知還能與誰相見,都想各尋友好話别,并訂日後相晤之約。
覺得靈桂仙館景物清麗,地又偏僻,諸葛警我、嶽雯、鄭八姑、齊靈雲等為首四人,俱主暫時交情雖不免有厚薄,同門誼重,日久仍是一樣,大家又無避人的話,不要分開,便把筵宴設在靈桂仙館,連二袁、雕、鸠、鹫、鶴、芝等靈物,也都召集一起,開懷暢飲,互叙離衷。
李、廉二女忽聽師長傳聲相喚,不知何事,忙即趕來。
進殿一看,所來三人俱都喜出望外。
當向在座尊長,一一拜見。
妙一夫人便把前事一說。
先由朱由穆指示通行火宅事宜,傳了定珠用法。
跟着姜雪君也把紅藥喚近身旁,笑道:"定力與修道年限無關,全仗自身夙慧與心靈主掌。
此中要訣,已由采薇大師說過,牢牢緊記,自無危害。
但我終不放心,我無佛門至寶傳授,隻好蠻來。
為防萬一,除借你法寶外,另賜你三粒無音神雷。
到時能夠不用最好,就用,至多也隻一二粒,你且留以備用。
聞衆弟子中頗有幾個從容通行,若無其事的。
你雖無此道力,但有此防身,當可無患。
如若未用,也無須還我,留備異日對付強敵也好。
"李、廉二女分别叩謝起立,随侍在側。
朱由穆笑令二女回靈桂仙館,仍與同門歡聚。
二女不舍,躬身辭謝。
李甯知愛女孺慕心切,笑說:"來時聽白眉師祖之言,以後父女相見日長,異日我還常去幻波池與你相聚,無須戀戀。
"姜雪君也說:"此後下山,師長輕易不出,全仗同門互助。
我在塵世上也還有些年耽延,相聚不在此一日。
"二女方始拜謝辭别。
英瓊來時,衆人要她乘機把玉清大師請去。
英瓊在外,任事任人不怕,獨對師長謹畏膽小,不似金蟬、石生慣于涎臉。
但面皮又薄,不肯拂逆同門之意,随口應諾。
見了諸尊長,卻不敢向玉清大師開口,隻偷看了兩眼。
這時拜别要走,又朝玉清大師看了一眼,想是不敢,正待退出。
玉清大師已經明白,笑問:"他們又想找我嗎?"英瓊恭答:"正是。
"玉清大師笑道:"此時無事,我也正想尋他們湊熱鬧去呢。
"随向衆仙略說,和二女同往靈桂仙館走去。
姜雪君道:"玉清道友出身旁門,如今功力竟這麼深厚。
尤其她為人謙恭和善,藹然可親,不論長幼,沒一個和她處不來的,真是難得。
"妙一夫人道:"她因霞兒也在優昙大師門下,謙恭自持,執意和衆弟子論平輩。
至今成了各交各,介乎長幼兩輩之間。
人又熱心仗義,随時出力助人,以緻衆弟子個個和她親近,得她助力實也不少。
她每每自憾出身旁門,恐不免再轉劫,又不舍本來法身,因此修為甚勤,日前開讀恩師玉敕,知日後大師兄與外子竟能助她以肉身成道。
可見上天樂與人為善,真乃可喜之事,還未得和她細說呢。
"姜雪君道:"不但是她,便是女殃神鄭八姑,昔年為人何等驕妄。
猶憶前生,和她在北天山絕頂鬥法,連經七日七夜,若非采薇兄得信趕來相助,還幾乎制她不住。
就這樣,隻将她兩個同黨誅戮,她本人仍然遁走。
想不到雪山劫火後回頭,居然會投到正教門下。
前日留心看她,竟是一身道氣,造詣甚深,真出人意料。
照此看來,無論甚麼旁門邪惡,隻要在大劫未臨以前能夠回頭,便可轉禍為福,一樣成就的了。
" 妙一夫人道:"這倒也不盡然。
上天雖許人以自新之路,但也要看他以往行為如何。
對于積惡太重的人,盡管許其回頭改悔,以前惡孽仍須償完,并非就此一律免罰,隻不過輕重不同罷了
然後再動以情面,方能迫使就範。
但他雖是散仙,修煉了這多年已近不死之身。
此事隻暗中點到為止,處處須要給他留地步,一毫魯莽不得。
表面要若無其事,越從容越好。
想來想去,愚夫婦和大師兄以及白、朱、玉清三位道友,還有元元、餐霞、白雲、佟、李五位師兄弟,可以各當一面。
中央三元陣位尚無人制,連同楊道友,還差兩人。
三位道友來得再好沒有,這樣正好勻出我來,可去向天癡道友從容答話,豈非妙極?我等雖有準備,這事卻遲不得,何況又是應有之劫,全憑人力挽救。
如非傳授弟子道法,另有時日,不敢改動,真想現在便開始傳授,隻等小神僧一到,立即起身趕往,方算萬全呢。
"妙一夫人道:"昔年恩師為免此亘古未有浩劫,曾拜綠章,通誠默禱,哀告蒼靈四十九日,并為三輩門人許下三千萬善功宏願。
如非你精誠感格,自發宏誓,代肩重任,也許恩師飛升,還須多延好些年歲。
日前拜讀仙敕,分明業已感格天心,将此未有兇災化為祥和,還要多慮則甚?"妙一真人道:"話雖如此,畢竟事關重大。
浩劫雖然十九可免,照玉敕語氣,到時仍要應典。
成功與否,全在當時應變措施如何,稍失機宜,不堪設想。
如不等雙方發動,事前消弭,雖然暫時無事,遲早仍是巨災,非把人力盡到一發千鈞,不能算數。
不特本派興衰,系此一舉,還有無量數生靈在内,哪能不自警惕謹慎呢!假使不是這樣,以我們全體同門師兄弟以及諸位道友的法力和乙道友的交情,預為弭禍之謀,并不是辦不到,何必要費此大事,戰戰兢兢,如臨如履呢!隻因那地底萬年郁積陰火,不經乙道友冒險深入,運用玄功,給它洩去一半,異日終是禍根。
所以非要事前算準,到得恰是時候不可。
" 元元大師笑道:"這場浩劫已在數中,卻能避免,固由于恩師精誠感召,天心仁愛,也于此可以窺見。
隻是乙道友和天癡上人各以一朝之忿,不惜釀此空前無邊浩劫,功過該如何說呢?"玄真子道:"他二人為應劫而生,自然與之同盡。
即憑本身法力,當時能夠脫難,他年末劫臨頭,孽重者,魔頭愈重,受報也更烈。
但到緊要關頭,居然棄嫌捐恨,放下屠刀。
二人均是修道之士,本不應動此嗔念。
雖不一定有功,罪過總可抵消。
一定要問是否因此轉禍為福,那就要看乙道友彼時心意如何了。
"妙一真人素愛英瓊,見李甯到來,便要傳聲相喚。
李甯道:"小女點點年紀,蒙大師厚恩收錄,又蒙諸位師長前輩逾格垂青,機緣遇合,般般湊巧,得有今日,已是非分之獲。
此次過那火宅嚴關,以她道力,本難渡過,又蒙恩師大發慈悲,命大師兄來此傳授佛門定珠至寶,予以成全。
小女年幼無知,那曉天高地厚,如使前知,異日難免過恃師恩,遇事率易。
貧僧意欲到時再行喚來,使她稍知戒懼。
夫人以為如何?"妙一夫人還未答言,采薇僧朱由穆笑道: "師弟太不知其女之美了。
可知三教門下,俱重忠孝。
久聞令愛至性過人,即此一端,已足緻身仙域。
何況又是生有自來,質禀緣福,般般深厚,所以到處都得前輩師長憐愛提攜。
你當她那許多仙緣遇合,俱都由于幸緻的嗎?昨日我來,便想見她,因值開府事忙,衆弟子各有職司,隻遠遠在衆人叢中看了一眼三英二雲,果然以她獨秀。
至于煞氣稍重,此是群邪劫數該終,上天假手誅戮,與她何幹?路上你和我說,防她成就不易,日後驕妄,意欲先不與見,俟她過關之時,和我暗随身後,使她多受苦難,不到真正緊要關頭,不傳授定珠用法。
我已和你說過無須,少年人不免矜誇自大,我初成道時,還在恩師門下,尚且如此,何況此女。
你如以為此女定力堅固,想借此一關,試她功行,尚還可以,否則大可不必。
峨眉教規初創之際,不宜自我作俑,使别的弟子看出師長偏私。
況且此女至孝,與其借着火宅一關去磨練她,轉不如你以慈父之誠,多加訓勉,使其聽從。
否則愛女性情剛烈,單憑這一關磨折,保不住事過境遷,置諸腦後。
你在用心思,還令愛女多受活罪,這是何苦?至于你因恩師行時之言,心存戒懼,這個無妨。
好在我已向恩師服輸下山,尚有數十年的耽擱。
侄女的事,全有我作後援,一遇兇危,我必趕到,決不使你操心,有擾靜修如何?"李甯素最敬服師兄,不敢再說,欣謝領命。
妙一夫人也說:"左右二元兩洞設施,俱是恩師遺留,經大師兄和外子如法布置,通行非易。
并且洞中千年瞬息,變幻無窮,臨時傳授,萬一遺誤,有負老禅師厚望,還是先傳為好。
"朱由穆道:"那牟尼珠乃恩師昔年煉來降魔的佛門定珠,傳授容易,隻有六字真言和兩個偈印,當時一學就會,倒不至于誤事。
我們暗中随行,卻是不便。
" 姜雪君笑道:"乙真人之事,本沒有我,被你和李道友強約了來。
适逢其會,也是想借此暗助一人。
你這一說,把我來意也打消了。
不知此珠能借别人一用嗎?"朱由穆道: "雖然未始不可,但和英瓊交厚的同門必多,此端一開,難保不效尤,豈不為難?"姜雪君微愠道:"這兩處嚴關,就如此難過嗎?"朱由穆哈哈笑道:"雪妹,你已轉劫的人,不久便要飛升靈空仙域,怎還是昔年你我相對時故态?此人是誰?不假定珠之力,你我保她過去,俱非難事。
隻是這裡衆弟子何人該當首次下山,匣中玉敕早有前定,勉強不得。
并非任性的事,還是先問掌教主人一聲,免得愛之,适以誤之。
"姜雪君笑答: "這層我早曉得,不勞費心。
"妙一夫人知道姜雪君說的是廉紅藥,接口笑道:"廉紅藥久在令師門下,又承道友時加教益,根器功力俱是上等,便道友不為之助,也在下山之列。
現連英瓊與她一齊喚來,即請三位道友賜教好了。
"随即傳聲呼喚二女。
姜雪君笑答道:"我因此女身世可憐,志行高潔,隻惜她根骨比英、雲諸弟子稍遜,惟恐異日成就艱難,意欲代向掌教乞恩,準其下山修積,僥幸名列仙敕,賜恩培植,幸何如之!" 一幹小輩同門,為了殿前風景雖好,離師長坐處太近,諸多畏敬,盡管賜宴歡聚,不敢高聲談笑。
又以會短離長,分别在即,此番下山,不知還能與誰相見,都想各尋友好話别,并訂日後相晤之約。
覺得靈桂仙館景物清麗,地又偏僻,諸葛警我、嶽雯、鄭八姑、齊靈雲等為首四人,俱主暫時交情雖不免有厚薄,同門誼重,日久仍是一樣,大家又無避人的話,不要分開,便把筵宴設在靈桂仙館,連二袁、雕、鸠、鹫、鶴、芝等靈物,也都召集一起,開懷暢飲,互叙離衷。
李、廉二女忽聽師長傳聲相喚,不知何事,忙即趕來。
進殿一看,所來三人俱都喜出望外。
當向在座尊長,一一拜見。
妙一夫人便把前事一說。
先由朱由穆指示通行火宅事宜,傳了定珠用法。
跟着姜雪君也把紅藥喚近身旁,笑道:"定力與修道年限無關,全仗自身夙慧與心靈主掌。
此中要訣,已由采薇大師說過,牢牢緊記,自無危害。
但我終不放心,我無佛門至寶傳授,隻好蠻來。
為防萬一,除借你法寶外,另賜你三粒無音神雷。
到時能夠不用最好,就用,至多也隻一二粒,你且留以備用。
聞衆弟子中頗有幾個從容通行,若無其事的。
你雖無此道力,但有此防身,當可無患。
如若未用,也無須還我,留備異日對付強敵也好。
"李、廉二女分别叩謝起立,随侍在側。
朱由穆笑令二女回靈桂仙館,仍與同門歡聚。
二女不舍,躬身辭謝。
李甯知愛女孺慕心切,笑說:"來時聽白眉師祖之言,以後父女相見日長,異日我還常去幻波池與你相聚,無須戀戀。
"姜雪君也說:"此後下山,師長輕易不出,全仗同門互助。
我在塵世上也還有些年耽延,相聚不在此一日。
"二女方始拜謝辭别。
英瓊來時,衆人要她乘機把玉清大師請去。
英瓊在外,任事任人不怕,獨對師長謹畏膽小,不似金蟬、石生慣于涎臉。
但面皮又薄,不肯拂逆同門之意,随口應諾。
見了諸尊長,卻不敢向玉清大師開口,隻偷看了兩眼。
這時拜别要走,又朝玉清大師看了一眼,想是不敢,正待退出。
玉清大師已經明白,笑問:"他們又想找我嗎?"英瓊恭答:"正是。
"玉清大師笑道:"此時無事,我也正想尋他們湊熱鬧去呢。
"随向衆仙略說,和二女同往靈桂仙館走去。
姜雪君道:"玉清道友出身旁門,如今功力竟這麼深厚。
尤其她為人謙恭和善,藹然可親,不論長幼,沒一個和她處不來的,真是難得。
"妙一夫人道:"她因霞兒也在優昙大師門下,謙恭自持,執意和衆弟子論平輩。
至今成了各交各,介乎長幼兩輩之間。
人又熱心仗義,随時出力助人,以緻衆弟子個個和她親近,得她助力實也不少。
她每每自憾出身旁門,恐不免再轉劫,又不舍本來法身,因此修為甚勤,日前開讀恩師玉敕,知日後大師兄與外子竟能助她以肉身成道。
可見上天樂與人為善,真乃可喜之事,還未得和她細說呢。
"姜雪君道:"不但是她,便是女殃神鄭八姑,昔年為人何等驕妄。
猶憶前生,和她在北天山絕頂鬥法,連經七日七夜,若非采薇兄得信趕來相助,還幾乎制她不住。
就這樣,隻将她兩個同黨誅戮,她本人仍然遁走。
想不到雪山劫火後回頭,居然會投到正教門下。
前日留心看她,竟是一身道氣,造詣甚深,真出人意料。
照此看來,無論甚麼旁門邪惡,隻要在大劫未臨以前能夠回頭,便可轉禍為福,一樣成就的了。
" 妙一夫人道:"這倒也不盡然。
上天雖許人以自新之路,但也要看他以往行為如何。
對于積惡太重的人,盡管許其回頭改悔,以前惡孽仍須償完,并非就此一律免罰,隻不過輕重不同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