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一回 火柱困霜鬟 雷澤砂中援道侶 藍田餐玉實 靈空天際見真人
關燈
小
中
大
他臉漲通紅,眼中都快流下淚來,笑叱道:"我收徒弟隻憑緣分和我心喜,不論資質如何,隻要肯用功,我仍一體傳授。
可是學成以後,全仗自己修為善惡。
好的,我決不使他吃人的虧;要是自作自受,甘趨下流,我卻不護短,任他身受多慘,決不過問,稍加憐憫。
等劉泉他們回山,便須傳授法寶道術,學成下山行道。
他年有無成就,是好是壞,就系于自己人禽關頭一念之間了。
" 楊成志一心妒恨仇人,正在盤算未來,聞言隻當閑談,并未警覺。
五姑覺着這等心術的人,便資質多好,也不該收他。
既已收下,師徒之誼就應常加告誡,使其常自警惕,洗心革面,免緻堕落,不應聽其自然,一面又和别的門人一樣傳授,助長他的惡念。
辨貌知心,老大不以這師徒二人為然。
聞言方欲開口規誡,淩渾道:"人各有心,不可勉強。
我當年便是這樣人性。
不必多言,我們走吧。
"崔五姑還要說話,見淩渾朝自己使眼色,知道丈夫性情如此,主意已定,強勸無用。
可是這麼一來,楊成志未來休咎,已可預知。
人雖不是善良,資質卻在中人以上,修煉更是勤奮敏悟,任其自趨敗亡,未免可惜。
料定丈夫必定另有用意,不便再為其說,隻朝楊成志微微慨歎。
楊成志滿腔貪嗔癡妄,通未覺察。
于建在旁卻早聽出師父語有深意,又見師母神色有異,益發心中謹畏。
師兄弟二人各有心事。
不提。
淩渾說完,随同崔五姑起身,一路無話。
過了十萬裡流沙落漈,遙見天蓬山在望。
因山太高,中隔七層雲空,為求迅速,不由山腳上升,相隔老遠便催遁光,斜飛上去。
剛飛過了四層雲帶,忽見對面高空中一片五色祥雲,擁着一男二女三個仙人,由上而下斜飛迎來。
五姑認出來人是赤杖仙童阮糾,同了甘碧梧、丁媳二女仙,忙即招呼淩渾,一同迎上。
兩下裡都是飛行迅速,晃眼落在祥雲之上。
阮糾随将仙雲掉轉,緩緩斜飛上去。
五姑給雙方引見之後,一面稱謝,笑問甘碧梧道:"諸位道友,端的道妙通玄,遇事前知,竟把十萬裡外之事了如指掌。
"甘碧梧笑道:"我等不曾用心推算,哪有這深法力?這全是家師适才吩咐。
不特賢夫婦駕到,便是此來用意,家師也早算出了呢。
"五姑大喜,笑問道:"愚夫婦因和峨眉諸友至交,又是道家稀有盛事,不揣冒昧,所望甚奢。
既欲奉請真人和諸位道友下降,以為光寵,又欲慷他人之慨,将道友前說靈峤三百餘間仙館樓閣,暫假峨眉諸道友一用。
不知真人和諸位道友肯推愛玉成麼?" 丁席插口笑道:"道友說話,何必如此謙虛?自從那日訂交,便成知契,以後互相關照,情如一家,何須客氣呢?家師近以上界仙賓不久下降,并聞還有玉敕頒來,靈空天界不比凡間,非等到日,不能預先推詳,為此不便遠離。
日前我們聽道友說起峨眉諸友法力和諸比丘靈異之迹,才知近來修士大不易為。
人心日惡,魔随道長。
功力途徑雖然今古相同,因是妖邪衆多,非具極大的降魔法力和防身本領,不能抵禦。
不似千年以前,修道人隻須得有師承,覓一深山,隐居清修,時至道成,再去行道,一俟内外功行圓滿,便可成就仙業。
雖也不免災劫,大都易于躲避。
比較起來,如今要更難得多。
又值凝碧開府之盛,私心向往。
道友未說,不便啟口,無因而往,作那不速之客。
後和家師說起,才知道友原本有意代主人延客,正遂私願。
現由大師兄起,連同我等三四個小徒,共是七人,已經禀準家師。
靜俟賢夫婦到來,有人先容,與未去諸同門略作快聚,便即相偕同往了。
至于靈峤仙館所餘那三百餘間房舍,原是我等一時遣興,遊戲之作。
隻因營建部署之初刻意求工,一心模仿桂府宮室,力求華美,哪知隻憑載籍傳聞,不曾親見,向壁虛拟,不特全無似處,建成之後,經家師和諸仙長點破,才知刻鹄畫虎,全無是處。
不但不像青女、素娥、玉樓仙史等天上神仙所居,連尋常修士也居之不宜。
不過建時既費工夫,而内中的玉章錦茵、冰玄珠帳,以及一切零星陳設,無一不是成之非易。
空費許多物力心力,拆毀未免可惜,廢置至今已二百年,正苦無甚用處。
休說借與峨眉諸道友應用,如不是物大富麗,不是修道人所宜,便全數奉贈,又有何妨?這類房舍什物,用來炫耀左道旁門中人耳目,使之驚奇,正得其用。
甘師姊已命陳、管、趙三個同去的女弟子,用三隻紫筠籃裝好,随時都可帶走。
另外還有三十六枚籃田玉實,不腆之儀,聊以為敬。
尚望代向峨眉諸友緻意,分贈門下男女弟子,哂收為幸。
" 淩渾見丁嫦得道千年,看去年紀不過十四五,容華秀麗,宛如仙露明珠,光彩照人。
吐屬更是朗潤娴雅,吹氣如蘭。
桂府仙娃,不過如此。
阮糾和甘碧梧雖有醜美之分,而仙根道力,無不深厚,骨秀神清,豐姿飄逸。
眼前同道中人,能到此者,竟沒有幾個。
分明金仙一類人物,不知怎麼會忽然折節下交,甚為驚異。
甘碧梧以五姑極口稱謝,笑道:"七師妹修道多年,見了外客怎還似當年心熱氣盛情景?心中有話,必欲一吐為快。
到了上面,再行奉告不一樣麼?"丁嫦微嗔道:"四師姊生性溫柔,連說話也慢騰騰的。
凡事該如何,便如何,有話便說,慢些甚麼?本來如此。
那日聽崔道友說起峨眉開府之事,偏不開口,非等師父有了口谕,崔道友已經來約,才行明告。
反正一樣,何如早些說出,人家喜歡多好呢!"甘碧梧笑了笑。
阮糾接口道:"七師妹心直計快,稚氣終脫不掉,沒有含蓄。
我以前較她尤甚,近三百年才改了些。
有時想起跟随師父隐居前許多舊事,都覺好笑。
自來江山易改,本性難移。
許是山居年久,未與外人交往,日常清暇無事,默化潛移,連性情也随以改變。
這次奉命下山,許不似昔日躁妄。
"丁嫦道:"你是大師兄,同門表率,自然要老成些,那似我和十六師妹的孩子氣呢!仙山雖好,隻是歲月清閑,無争無慮,連四師姊素來倜傥的人,也變得這等閑靜雍容,沒有從前有興了。
"甘碧梧笑道:"嫦妹你還要說些甚麼?當着崔、淩二位道友,也不怕人笑話?"崔五姑笑道:"仙府長生歲月,仙景無邊,已是令人羨煞;而諸位道友又是雍容恬逸,純然一片天趣,真情款款,自然流露。
真恨不得早生千百年,得附骥尾,可拜真人門下,便天仙位業也非所望呢。
"阮糾道:"道友過譽。
我們雖然幸竊福緣,得天獨厚,終不能望到天仙位業,便為一情字所累呢。
"淩渾聞言,忍不住問道:"休說真人,便是諸位道友,哪一位不是神儀内瑩,精華外映,明是天上金仙一流。
聽内人說,雖是男女道友同隸師門,并非合籍雙修。
即以千萬功力而論,已具通天徹地,旋乾轉坤之能,怎麼情關一念便勘不破呢?"阮糾笑道:"此事說來話長,并且将來借重諸位道友,也是為此一字。
不過暫時奉家師命,恕難奉告,且等峨眉會後,再作詳談吧。
"甘、丁二女同聲笑道:"大師兄才說改了性情,不又饒舌了麼?"淩渾知道來時料中所說借重之事,至關重大,不便再為深問。
五人言笑晏晏,不覺連越雲層,到了天蓬絕頂靈峤宮外。
阮、丁、甘三人領了淩、崔夫婦,先去拜見過了赤杖真人,略說命衆弟子随往峨眉觀禮之事,淩渾又略請教些應劫的話。
便由阮、甘等門人陪出,先引淩渾把靈峤仙府風景遊覽了一周,然後去至甘碧梧所居的栖鳳亭中小坐。
衆仙侶因淩渾初來,又命門人侍者去取靈泉甘露與各種仙果,前來款待。
淩渾健談,神情穿着又極滑稽,賓主雙方越談越投機。
内中赤杖仙童阮糾和一個名叫兜元仙史邢曼的,尤為莫逆,由此成了至交。
淩、崔二人因離庚辰正日沒有幾天,路隔太遠,必須期前趕到。
雖然飛行迅速,不緻延誤,當此多事之秋,受人之托,終是越早到越好,便起辭别。
衆仙再三挽留。
阮糾并說:"此行如何,家師已經算出,明早起身,到時恰好。
因此次旁門中頗有幾個能手,為了事前不使得知,道友到時,使用仙法隐蔽行藏,不到起身下山,誰也推算不出。
據我想,也許峨眉諸道友都認作意外,到後方知呢。
"甘碧梧和另一仙侶同聲笑道:"大師兄話休說滿。
左道旁門中人,自難知道我們行藏。
峨眉諸位道友何等高明,未必也瞞得過吧?"阮糾笑道:"我不是說準能瞞過。
隻為淩、崔二位道友此來,未向第二人提起,原定約了我們,突作不速之客,以博主人一笑。
并且主人連日正忙,素昧平生,我們又非現時知名之士,念不及此,怎會前知?除非我們已經上路将到,主人久候淩道友夫婦不至,無意中占算行蹤,那就難說了。
"丁嫦道:"這個我敢和大師兄打賭,我們此去,隻一動身,峨眉諸道友便即知道。
即便主人正忙,無心及此,你沒聽崔道友那日曾說,日前已是仙賓雲集?師兄的轉劫好友大方真人,和我們對頭的兩個克星也在那裡,焉有不知之理?"甘碧梧笑道:"七師妹怎地胸無藏言?"丁嫦好似說走了嘴,面上一紅,便不再說。
阮糾笑道:"我隻臆度,哪個與你打賭?"說時也看了丁嫦一眼。
淩渾暗忖:"衆仙千年不曾下山,法力如此深厚,怎會有甚對頭?大方真人正是乙休,想不到他與赤杖仙童竟是曆劫知交。
見時一問,便知就裡。
"故作沒有在意,岔将過去。
阮糾似已察覺,笑對淩、崔二人道:"我們在此隐居清修,于仙于凡,兩無所争,本無甚麼。
隻為家師奉到天敕,又值再傳弟子和一些侍者建立外功之會,正好命兩輩門人一同下山。
好些事均屬未來,家師默運玄機,為免衆弟子将來有甚困阻,預為之備。
其實事情尚早,家師隻示了一點征兆,不曾明言。
休說乙道友不能詳悉,便我等也隻略知梗概,此時未便奉告,蓋由于此。
"崔五姑道:"想不到諸位道友清修千年,早已天仙無殊,怎會突然發生這些煩擾?"另一女仙羅茵笑道:"按說,我們雖然道行淺薄,不能上升靈空天域,到那金仙位業,如論位業,卻也不在天仙以下。
尤其是清閑自如,既無職司,又無羁絆,不似天仙多有繁巨職掌。
隻自成道起,兩千一百九十年中,有三次重劫,一次比一次厲害,是個讨厭的事。
"丁嫦笑道:"羅六師妹倒說得好,假使地仙如此易為,似我們這等清福,那些天府仙官都願退這一步,不再稀罕那天仙位業了。
"淩、崔二人聞言,心中一動,默計赤杖真人師徒成道歲月,正是道家四九重劫以後的第二難關快要到來。
起初以為真人有無上法力,誰知仍難輕免,不禁駭然。
天機難洩,無怪支吾不肯明言。
便朝羅茵點了點頭。
衆仙知道二人業已會意,便不再提起。
又盤恒了些時,一算時間,已經過了一天。
阮糾不等淩、崔二人開口,便請起身,二人要向真人拜别,衆仙俱說:"真人現正調元煉氣,不須多禮。
"二人便托衆仙見時,代為緻意。
當下赤杖仙童阮糾、甘碧梧、丁嫦,率領三人的愛徒尹松雲、陳文玑、管青衣、趙蕙,共是男女七人。
由陳、管、趙三女,用仙府三柄紫玉鋤,肩挑着裝有三百間仙館樓閣和藍田玉實的紫筠籃。
随了淩、崔二人,同駕一幢彩雲往峨眉仙府進發。
彩雲一離天蓬山界,降到中層雲下,便自加快,往前飛馳。
其速并不在劍遁以下,并且一點也不見着力施為。
上面是碧空冥冥,一片蒼茫;下面是十萬流沙,漫無涯際。
等将落漈飛過,又是島嶼星分,波濤壯闊,碧海青天,若相涵吐。
中間一片祥雲,五色缤紛,簇擁着九個男女仙人,橫空穿雲而過。
每當沖入迎面雲層之中,因是飛行迅速,去勢大急,将那如山如海的雲堆一下沖破。
所過之處,四外白雲受不住激蕩,紛紛散裂,化為一團團、一片片的斷絮殘棉,滿空飛舞。
再吃陽光一映,過後回顧,直似萬丈雲濤,撒了一天霞绮,随着殘雲之後,滾滾飛揚,奇麗無俦。
仙雲神速,飛近子夜,峨眉便已在望。
阮、甘諸仙因此山乃千年前舊遊之地,仙府隻知是在後山亘古無人之區,不曾去過。
剛剛把仙雲勢子改緩,在夜月清光之下指點林泉,一面追憶前塵,一面和淩、崔二人談說,問詢仙府所在。
丁嫦忽指前面笑道:"我說如何?你看前面崖上,洞口石亭均有人在守候,分明峨眉諸道友對于我們來意已前知了。
"淩渾正和阮糾一樣,心料妙一真人等不會想到會約仙侶同來,又是何等神奇隐秘。
素無人知的地仙,還想突然降臨,故作驚人之筆。
又知妙一真人等如真前知,此時必是親身出迎,而洞口崖亭中人,分明是幾個輪值守候的門人。
方對丁嫦笑道:"道友,你料錯了,那是齊道友門下弟子,奉命在彼迎候嘉客的,正經主人并無一個,也許真不知道呢。
"話還未完,遙見洞門内倏地閃出好些人來。
這時兩處相隔尚遠,乍見雖還不能辨認,必是長一輩的主人無疑。
才知主人畢竟前知,這等大舉出迎,自己面上也有光輝,好生欣喜。
立即改口道:"想不到主人果是仙機靈妙,早已前知。
大約凡是無甚要事的,都出洞來迎候嘉賓了。
"阮、甘、丁三人聞言,定睛一看,忙道:"我等不速之客,主人竟如此盛意延款,何以克當?急速催雲快去吧。
"随說,手指處,腳底仙雲又複加急飛馳,晃眼到了後洞上空。
三仙因想認一認為首主人,微一緩勢間,淩、崔二人已先從雲中飛墜。
三仙又見妙一夫人似要飛身上迎,知是為首女主人,忙率尹、陳、管、趙四弟子一同下降。
到了太元洞内,賓主分别禮見,由淩、崔二人代為略緻來意。
妙一夫人等自是極口稱謝,敬佩不置。
淩渾因阮糾與乙休有舊,聞說乙休同了百禽道人公冶黃、追雲叟的大弟子嶽雯,在仙籁
可是學成以後,全仗自己修為善惡。
好的,我決不使他吃人的虧;要是自作自受,甘趨下流,我卻不護短,任他身受多慘,決不過問,稍加憐憫。
等劉泉他們回山,便須傳授法寶道術,學成下山行道。
他年有無成就,是好是壞,就系于自己人禽關頭一念之間了。
" 楊成志一心妒恨仇人,正在盤算未來,聞言隻當閑談,并未警覺。
五姑覺着這等心術的人,便資質多好,也不該收他。
既已收下,師徒之誼就應常加告誡,使其常自警惕,洗心革面,免緻堕落,不應聽其自然,一面又和别的門人一樣傳授,助長他的惡念。
辨貌知心,老大不以這師徒二人為然。
聞言方欲開口規誡,淩渾道:"人各有心,不可勉強。
我當年便是這樣人性。
不必多言,我們走吧。
"崔五姑還要說話,見淩渾朝自己使眼色,知道丈夫性情如此,主意已定,強勸無用。
可是這麼一來,楊成志未來休咎,已可預知。
人雖不是善良,資質卻在中人以上,修煉更是勤奮敏悟,任其自趨敗亡,未免可惜。
料定丈夫必定另有用意,不便再為其說,隻朝楊成志微微慨歎。
楊成志滿腔貪嗔癡妄,通未覺察。
于建在旁卻早聽出師父語有深意,又見師母神色有異,益發心中謹畏。
師兄弟二人各有心事。
不提。
淩渾說完,随同崔五姑起身,一路無話。
過了十萬裡流沙落漈,遙見天蓬山在望。
因山太高,中隔七層雲空,為求迅速,不由山腳上升,相隔老遠便催遁光,斜飛上去。
剛飛過了四層雲帶,忽見對面高空中一片五色祥雲,擁着一男二女三個仙人,由上而下斜飛迎來。
五姑認出來人是赤杖仙童阮糾,同了甘碧梧、丁媳二女仙,忙即招呼淩渾,一同迎上。
兩下裡都是飛行迅速,晃眼落在祥雲之上。
阮糾随将仙雲掉轉,緩緩斜飛上去。
五姑給雙方引見之後,一面稱謝,笑問甘碧梧道:"諸位道友,端的道妙通玄,遇事前知,竟把十萬裡外之事了如指掌。
"甘碧梧笑道:"我等不曾用心推算,哪有這深法力?這全是家師适才吩咐。
不特賢夫婦駕到,便是此來用意,家師也早算出了呢。
"五姑大喜,笑問道:"愚夫婦因和峨眉諸友至交,又是道家稀有盛事,不揣冒昧,所望甚奢。
既欲奉請真人和諸位道友下降,以為光寵,又欲慷他人之慨,将道友前說靈峤三百餘間仙館樓閣,暫假峨眉諸道友一用。
不知真人和諸位道友肯推愛玉成麼?" 丁席插口笑道:"道友說話,何必如此謙虛?自從那日訂交,便成知契,以後互相關照,情如一家,何須客氣呢?家師近以上界仙賓不久下降,并聞還有玉敕頒來,靈空天界不比凡間,非等到日,不能預先推詳,為此不便遠離。
日前我們聽道友說起峨眉諸友法力和諸比丘靈異之迹,才知近來修士大不易為。
人心日惡,魔随道長。
功力途徑雖然今古相同,因是妖邪衆多,非具極大的降魔法力和防身本領,不能抵禦。
不似千年以前,修道人隻須得有師承,覓一深山,隐居清修,時至道成,再去行道,一俟内外功行圓滿,便可成就仙業。
雖也不免災劫,大都易于躲避。
比較起來,如今要更難得多。
又值凝碧開府之盛,私心向往。
道友未說,不便啟口,無因而往,作那不速之客。
後和家師說起,才知道友原本有意代主人延客,正遂私願。
現由大師兄起,連同我等三四個小徒,共是七人,已經禀準家師。
靜俟賢夫婦到來,有人先容,與未去諸同門略作快聚,便即相偕同往了。
至于靈峤仙館所餘那三百餘間房舍,原是我等一時遣興,遊戲之作。
隻因營建部署之初刻意求工,一心模仿桂府宮室,力求華美,哪知隻憑載籍傳聞,不曾親見,向壁虛拟,不特全無似處,建成之後,經家師和諸仙長點破,才知刻鹄畫虎,全無是處。
不但不像青女、素娥、玉樓仙史等天上神仙所居,連尋常修士也居之不宜。
不過建時既費工夫,而内中的玉章錦茵、冰玄珠帳,以及一切零星陳設,無一不是成之非易。
空費許多物力心力,拆毀未免可惜,廢置至今已二百年,正苦無甚用處。
休說借與峨眉諸道友應用,如不是物大富麗,不是修道人所宜,便全數奉贈,又有何妨?這類房舍什物,用來炫耀左道旁門中人耳目,使之驚奇,正得其用。
甘師姊已命陳、管、趙三個同去的女弟子,用三隻紫筠籃裝好,随時都可帶走。
另外還有三十六枚籃田玉實,不腆之儀,聊以為敬。
尚望代向峨眉諸友緻意,分贈門下男女弟子,哂收為幸。
" 淩渾見丁嫦得道千年,看去年紀不過十四五,容華秀麗,宛如仙露明珠,光彩照人。
吐屬更是朗潤娴雅,吹氣如蘭。
桂府仙娃,不過如此。
阮糾和甘碧梧雖有醜美之分,而仙根道力,無不深厚,骨秀神清,豐姿飄逸。
眼前同道中人,能到此者,竟沒有幾個。
分明金仙一類人物,不知怎麼會忽然折節下交,甚為驚異。
甘碧梧以五姑極口稱謝,笑道:"七師妹修道多年,見了外客怎還似當年心熱氣盛情景?心中有話,必欲一吐為快。
到了上面,再行奉告不一樣麼?"丁嫦微嗔道:"四師姊生性溫柔,連說話也慢騰騰的。
凡事該如何,便如何,有話便說,慢些甚麼?本來如此。
那日聽崔道友說起峨眉開府之事,偏不開口,非等師父有了口谕,崔道友已經來約,才行明告。
反正一樣,何如早些說出,人家喜歡多好呢!"甘碧梧笑了笑。
阮糾接口道:"七師妹心直計快,稚氣終脫不掉,沒有含蓄。
我以前較她尤甚,近三百年才改了些。
有時想起跟随師父隐居前許多舊事,都覺好笑。
自來江山易改,本性難移。
許是山居年久,未與外人交往,日常清暇無事,默化潛移,連性情也随以改變。
這次奉命下山,許不似昔日躁妄。
"丁嫦道:"你是大師兄,同門表率,自然要老成些,那似我和十六師妹的孩子氣呢!仙山雖好,隻是歲月清閑,無争無慮,連四師姊素來倜傥的人,也變得這等閑靜雍容,沒有從前有興了。
"甘碧梧笑道:"嫦妹你還要說些甚麼?當着崔、淩二位道友,也不怕人笑話?"崔五姑笑道:"仙府長生歲月,仙景無邊,已是令人羨煞;而諸位道友又是雍容恬逸,純然一片天趣,真情款款,自然流露。
真恨不得早生千百年,得附骥尾,可拜真人門下,便天仙位業也非所望呢。
"阮糾道:"道友過譽。
我們雖然幸竊福緣,得天獨厚,終不能望到天仙位業,便為一情字所累呢。
"淩渾聞言,忍不住問道:"休說真人,便是諸位道友,哪一位不是神儀内瑩,精華外映,明是天上金仙一流。
聽内人說,雖是男女道友同隸師門,并非合籍雙修。
即以千萬功力而論,已具通天徹地,旋乾轉坤之能,怎麼情關一念便勘不破呢?"阮糾笑道:"此事說來話長,并且将來借重諸位道友,也是為此一字。
不過暫時奉家師命,恕難奉告,且等峨眉會後,再作詳談吧。
"甘、丁二女同聲笑道:"大師兄才說改了性情,不又饒舌了麼?"淩渾知道來時料中所說借重之事,至關重大,不便再為深問。
五人言笑晏晏,不覺連越雲層,到了天蓬絕頂靈峤宮外。
阮、丁、甘三人領了淩、崔夫婦,先去拜見過了赤杖真人,略說命衆弟子随往峨眉觀禮之事,淩渾又略請教些應劫的話。
便由阮、甘等門人陪出,先引淩渾把靈峤仙府風景遊覽了一周,然後去至甘碧梧所居的栖鳳亭中小坐。
衆仙侶因淩渾初來,又命門人侍者去取靈泉甘露與各種仙果,前來款待。
淩渾健談,神情穿着又極滑稽,賓主雙方越談越投機。
内中赤杖仙童阮糾和一個名叫兜元仙史邢曼的,尤為莫逆,由此成了至交。
淩、崔二人因離庚辰正日沒有幾天,路隔太遠,必須期前趕到。
雖然飛行迅速,不緻延誤,當此多事之秋,受人之托,終是越早到越好,便起辭别。
衆仙再三挽留。
阮糾并說:"此行如何,家師已經算出,明早起身,到時恰好。
因此次旁門中頗有幾個能手,為了事前不使得知,道友到時,使用仙法隐蔽行藏,不到起身下山,誰也推算不出。
據我想,也許峨眉諸道友都認作意外,到後方知呢。
"甘碧梧和另一仙侶同聲笑道:"大師兄話休說滿。
左道旁門中人,自難知道我們行藏。
峨眉諸位道友何等高明,未必也瞞得過吧?"阮糾笑道:"我不是說準能瞞過。
隻為淩、崔二位道友此來,未向第二人提起,原定約了我們,突作不速之客,以博主人一笑。
并且主人連日正忙,素昧平生,我們又非現時知名之士,念不及此,怎會前知?除非我們已經上路将到,主人久候淩道友夫婦不至,無意中占算行蹤,那就難說了。
"丁嫦道:"這個我敢和大師兄打賭,我們此去,隻一動身,峨眉諸道友便即知道。
即便主人正忙,無心及此,你沒聽崔道友那日曾說,日前已是仙賓雲集?師兄的轉劫好友大方真人,和我們對頭的兩個克星也在那裡,焉有不知之理?"甘碧梧笑道:"七師妹怎地胸無藏言?"丁嫦好似說走了嘴,面上一紅,便不再說。
阮糾笑道:"我隻臆度,哪個與你打賭?"說時也看了丁嫦一眼。
淩渾暗忖:"衆仙千年不曾下山,法力如此深厚,怎會有甚對頭?大方真人正是乙休,想不到他與赤杖仙童竟是曆劫知交。
見時一問,便知就裡。
"故作沒有在意,岔将過去。
阮糾似已察覺,笑對淩、崔二人道:"我們在此隐居清修,于仙于凡,兩無所争,本無甚麼。
隻為家師奉到天敕,又值再傳弟子和一些侍者建立外功之會,正好命兩輩門人一同下山。
好些事均屬未來,家師默運玄機,為免衆弟子将來有甚困阻,預為之備。
其實事情尚早,家師隻示了一點征兆,不曾明言。
休說乙道友不能詳悉,便我等也隻略知梗概,此時未便奉告,蓋由于此。
"崔五姑道:"想不到諸位道友清修千年,早已天仙無殊,怎會突然發生這些煩擾?"另一女仙羅茵笑道:"按說,我們雖然道行淺薄,不能上升靈空天域,到那金仙位業,如論位業,卻也不在天仙以下。
尤其是清閑自如,既無職司,又無羁絆,不似天仙多有繁巨職掌。
隻自成道起,兩千一百九十年中,有三次重劫,一次比一次厲害,是個讨厭的事。
"丁嫦笑道:"羅六師妹倒說得好,假使地仙如此易為,似我們這等清福,那些天府仙官都願退這一步,不再稀罕那天仙位業了。
"淩、崔二人聞言,心中一動,默計赤杖真人師徒成道歲月,正是道家四九重劫以後的第二難關快要到來。
起初以為真人有無上法力,誰知仍難輕免,不禁駭然。
天機難洩,無怪支吾不肯明言。
便朝羅茵點了點頭。
衆仙知道二人業已會意,便不再提起。
又盤恒了些時,一算時間,已經過了一天。
阮糾不等淩、崔二人開口,便請起身,二人要向真人拜别,衆仙俱說:"真人現正調元煉氣,不須多禮。
"二人便托衆仙見時,代為緻意。
當下赤杖仙童阮糾、甘碧梧、丁嫦,率領三人的愛徒尹松雲、陳文玑、管青衣、趙蕙,共是男女七人。
由陳、管、趙三女,用仙府三柄紫玉鋤,肩挑着裝有三百間仙館樓閣和藍田玉實的紫筠籃。
随了淩、崔二人,同駕一幢彩雲往峨眉仙府進發。
彩雲一離天蓬山界,降到中層雲下,便自加快,往前飛馳。
其速并不在劍遁以下,并且一點也不見着力施為。
上面是碧空冥冥,一片蒼茫;下面是十萬流沙,漫無涯際。
等将落漈飛過,又是島嶼星分,波濤壯闊,碧海青天,若相涵吐。
中間一片祥雲,五色缤紛,簇擁着九個男女仙人,橫空穿雲而過。
每當沖入迎面雲層之中,因是飛行迅速,去勢大急,将那如山如海的雲堆一下沖破。
所過之處,四外白雲受不住激蕩,紛紛散裂,化為一團團、一片片的斷絮殘棉,滿空飛舞。
再吃陽光一映,過後回顧,直似萬丈雲濤,撒了一天霞绮,随着殘雲之後,滾滾飛揚,奇麗無俦。
仙雲神速,飛近子夜,峨眉便已在望。
阮、甘諸仙因此山乃千年前舊遊之地,仙府隻知是在後山亘古無人之區,不曾去過。
剛剛把仙雲勢子改緩,在夜月清光之下指點林泉,一面追憶前塵,一面和淩、崔二人談說,問詢仙府所在。
丁嫦忽指前面笑道:"我說如何?你看前面崖上,洞口石亭均有人在守候,分明峨眉諸道友對于我們來意已前知了。
"淩渾正和阮糾一樣,心料妙一真人等不會想到會約仙侶同來,又是何等神奇隐秘。
素無人知的地仙,還想突然降臨,故作驚人之筆。
又知妙一真人等如真前知,此時必是親身出迎,而洞口崖亭中人,分明是幾個輪值守候的門人。
方對丁嫦笑道:"道友,你料錯了,那是齊道友門下弟子,奉命在彼迎候嘉客的,正經主人并無一個,也許真不知道呢。
"話還未完,遙見洞門内倏地閃出好些人來。
這時兩處相隔尚遠,乍見雖還不能辨認,必是長一輩的主人無疑。
才知主人畢竟前知,這等大舉出迎,自己面上也有光輝,好生欣喜。
立即改口道:"想不到主人果是仙機靈妙,早已前知。
大約凡是無甚要事的,都出洞來迎候嘉賓了。
"阮、甘、丁三人聞言,定睛一看,忙道:"我等不速之客,主人竟如此盛意延款,何以克當?急速催雲快去吧。
"随說,手指處,腳底仙雲又複加急飛馳,晃眼到了後洞上空。
三仙因想認一認為首主人,微一緩勢間,淩、崔二人已先從雲中飛墜。
三仙又見妙一夫人似要飛身上迎,知是為首女主人,忙率尹、陳、管、趙四弟子一同下降。
到了太元洞内,賓主分别禮見,由淩、崔二人代為略緻來意。
妙一夫人等自是極口稱謝,敬佩不置。
淩渾因阮糾與乙休有舊,聞說乙休同了百禽道人公冶黃、追雲叟的大弟子嶽雯,在仙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