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八回 踏雪賞幽花 玉雪仙嬰雙入抱 飛光驚外道 金烏邪幕總無功
關燈
小
中
大
,報仇雪恨,并煉妖法。
因二女中途得一神尼相助,怎麼也查算不出底細。
自見面起,連受創傷,對面又被瞞過。
再一聽這等口氣,估量必有大來曆,神通廣大,法術神奇,弄巧還長于玄功變化,不易擒捉。
現在峨眉門口,一發不中,夜長夢多,仇報不成,徒自結怨。
便改了初遇時輕視之念,盡管耳聽譏嘲,心中憤極,并不還言辱罵,卻在暗中運氣,等到天羅地網布置周密,再行下手。
仙都二女來此前本已受了高人指教,胸有成竹。
一到峨眉,心更早已放定。
故作不睬,你一言,我一語,說個不休。
紫玲、紅藥先聽妖人發話,本要還言,因見對面位雲亭忽然連人隐去,跟着平空現出"二位姊姊,不要理他,少時愚姊妹說完了話,将手一舉,再請諸位哥哥姊姊相助"一行拳頭大小的紅字,一閃即滅。
金、石二人與二女同在亭内,更是看得逼真。
後來仙都二女出面,人既生得玉貌朱顔,比花解語,嬌麗無俦。
語聲更如出谷春莺,笙簧互奏,怡情娛耳,好聽已極。
又相貌穿着俱都一樣,無獨有偶;好似造物故顯奇迹,聚彙兩間靈秀之氣,鑄了一個玉雪仙娃,鑄成以後,尤嫌不足,就原模子再鑄了一個出來。
同門少女雖有幾個天仙化人,仍嫌比她倆少了幾分憨氣,又都少了一個配對的,便沒這樣可人憐愛。
方信李英瓊那麼眼界高的人,居然愛如奇珍,贊美不絕,實非虛譽。
四人俱對仙都二女愛極,因見妖人滿面獰厲之容,眼射兇光,怒目相視,不發一言。
二女卻是出語尖俏,使對方難以下台。
知道妖人厲害,必有詭謀。
一面覺着仙都二女天真有趣,一面惟恐妖人驟下毒手,躲避不及。
仙都二女雖然道法高強,看來時慌迫神情,及媖姆師徒、青囊仙子華瑤崧先後所說的話,到底不可大意。
各自暗中戒備,靜俟迎敵。
妖人邪法本來發動極快,因仙都二女兩次遇上,俱被逃脫,雖以全力出手,多了設施,也隻瞬息之間,便即完竣。
仙都二女還待往下說時,妖人突将手向空一揚,一片烏金色雲光先往空中飛起,一晃天便遮黑。
緊接着手向四外連指。
一面朝金、石二人厲聲大喝道:"我已設下天羅地網,你二人如非賤婢同黨,可急速避入亭内。
隻要不往空中四外飛起,心無敵念,便可無害。
等我捉到仇人,立即撤去法寶,決不傷你們一草一木。
"一面又喝:"二女上前納命,免我入亭連累不相幹人,受我虛驚。
" 言還未了,金、石二人一般心急,見二女手老不舉,妖雲已經飛出,又向四外亂指,每指一處,便有千百縷極細遊絲射出,晃眼無蹤,惟恐妖人先發制人,落後吃虧。
石生新聽米鼍、劉遇安和佛奴、袁星以及新近投到拜在女殃神鄭八姑的門下易名袁甦的老猿無事時,在一起互以各地俚俗之言譏笑嘲罵,學會了幾句罵人的話,聞言忍不住,先縱身出亭,指着妖人大罵道:"放你娘的春秋屁!哪個要你容讓?不管你和二位姊姊有仇無仇,在我仙府門前放肆,便叫你吃不了兜着走。
看我先破你這些烏煙瘴氣的鬼門道。
"聲才出口,手揚處,天遁鏡放出百丈金光,先朝妖道手指之處照去。
适見妖煙立即由隐而現,成了片片烏雲,雜着無數魔鬼影子,慘嘯如潮,随着寶光照處,跌跌翻翻,重又化為殘煙飛絮,由現而滅。
妖人一見,方自急怒交加,金蟬見石生動手,更不怠慢,喊一聲:"大家快上,莫放妖人逃走!"也将七修劍化為七色七樣彩光,連同自有霹靂劍,齊朝妖人飛去。
仙都二女也各将手一舉,跟着紅光飛出,身劍合一,待要上前。
對面秦紫玲看出妖人厲害,惟恐二女有失,忙喝:"二位道友,遠來是客,妖人既敢來此猖狂,自有我們除他,無須動手。
"聲随人起,彌塵幡一晃,一幢彩雲先朝二女飛去。
果然妖人一見亭中敵人這等厲害,所用法寶、飛劍無一不是至寶奇珍,才知峨眉門下果是不凡。
幾個年輕後輩已有如此威力,少時諸位長者得信趕出,更難讨好。
眼看仇報不成,弄巧還要丢人現眼在這幾個無名小輩手裡,并且從此結仇,後患無窮。
益發把仙都二女恨如切骨。
不願所煉魔光為寶鏡所毀滅,一面放起數十道烏光抵禦七修劍,一面運用玄功把未破的魔光收了回來。
緊跟着施展本門極惡毒的玄陰神煞,咬破舌尖,一口鮮血化為千百朵暗碧色的焰光,直朝二女飛去。
恰值紫玲飛到,一見不好,忙把彩雲往前一擋,就勢将二女擁住。
口喊:"二位道友,暫且觀戰。
"徑往洞口一同飛回。
仙都二女原知妖人厲害,怨毒已深。
神尼所賜法寶、靈符,俱在途中被追時用完。
身帶法寶雖多,決非其敵。
隻為初次和外人見面,好勝心切,加以沿途惹事,均占上風,未免膽大,不欲袖手示弱。
不料妖人竟拼損耗精血,猛下毒手。
如非紫玲久經大敵,長于知機,幾遭不測。
就這樣,雖未受傷,那一簇血焰撞上雲幢,全都爆散,宛如千百霹靂同時爆發,砰砰之聲,震得山搖地動,崖側飛瀑俱都倒湧驚飛,彌塵幡連人帶雲幢也被蕩開老遠。
妖人天空的玄陰神幕也似天傾一般,罩将下來,立時星月無光。
如非寶鏡、飛劍精光照耀,對面幾不相見。
這才知道實是不可輕敵,随定紫玲在彩雲圍繞之中,觀戰不前。
紫玲見金、石二人等法寶、飛劍均在滿空飛舞,與妖人相持不下;七修劍又吃妖人所放的烏金色光華絆住,雖然我強彼弱,急切間仍難合壁;天遁鏡金光也隻能将天空妖雲阻住,不能破它。
忙喝:"廉師妹,你那修羅神刀還不放起除妖,等待何時?"紅藥為人本分,身負守洞之責,惟恐妖人乘機侵入,一意謹守戒備,沒想到放刀助戰。
聞言剛把飛刀放起,金、石二人一個想将七修合壁,偏吃妖光絆住,暫難如願,心神專注一面;一個是惟恐妖雲壓下,壞了仙景,手持寶鏡,也是全神貫注。
聞言齊被提醒,各照媖姆師徒傳授,将三套九九八十一口修羅刀相繼飛出手去。
妖人本來還想另施辣手,自恃玄功變化,不等到敵人首腦出來真個不敵時,決不退去。
一聽修羅刀,想起大師兄五淫尊者便死此刀之下。
但是此乃仇人媖姆師徒所有,怎得在此? 如是原物,敵人這七修劍已是克星,雖然功候尚淺,不能完全發揮妙用,也費了不少心力,拼損七股飛叉,才得勉強絆住,不令合壁。
如今玄陰神幕被鏡光阻住,不能下落傷人。
敵勢甚強,忙着抵禦,還未及另施法術取勝。
再要真是此刀飛出,如何能是對手?方疑不是原物,略疏防範,那八十一道血焰金光已分三面夾攻而來。
百忙中定睛一看,誰說不是原物?知道此刀是本門中最怕的克星,又經仇人重煉,除卻乃師一人而外,任誰遇上,隻要被刀光裹住,不死必傷。
弄巧還要壞去一個元神和數十年苦煉之功,焉能不怕。
料定今日之局萬難讨好,把一口鋼牙一錯,一聲怪嘯,匆匆收轉飛叉,運用玄功變化,打算駕了頭上妖雲遁走。
哪知金蟬始終記住七修合壁的妙用,見飛刀出去,敵人飛又一收,無了牽絆,立把七道劍光一指,飛身上去,身劍合一,化為一道七色彩虹,連同自己和石生的飛刀,一齊追上前去。
妖人一見兩般克星俱都趕到,那多年辛苦煉就的玄陰神幕,已被二女用佛門法寶損毀了好些,再被此劍截住絞散,實在可惜。
隻得忍痛用化血分身遁法,自斷一指,收了妖雲,由妖光中借遁逃去。
金、石二人正追得急,方恐妖遁神速,追趕不上,忽然妖人身上一片煙光閃過,滿身都是血光火焰圍繞,惡狠狠回頭撲來,還當又有玄虛。
自恃七修合壁、寶鏡神光威力,石生又将離垢鐘取出護身,一同迎上。
彩虹金光方往前一合圍,猛覺妖雲盡退,星月重明,清光大來。
耳聽下面紫玲高呼:"師弟回來,妖人已逃走了。
"對面妖人火焰血光,也被劍光絞散,紛紛下落。
跟蹤下來,再細一查看,殘焰消處,隻有幾縷極細碎的血肉零絲,知果受傷遁走。
由紫玲行法引來瀑布,将洞岩山亭刷洗一遍。
然後和二女相見,叙談以前經過。
原來武夷散仙謝山,自從昔年成道隐居武夷絕頂以後,因是生來性情恬淡,所修道業與别的散仙不同,道力高強,早證長生,煉就嬰兒。
既不須防禦尋常道家的天災魔劫,又沒打算超越靈空天界,飛升紫府。
隻想永為散仙,介于天人二境之間,靈山隐修,自在逍遙,長此終古。
本來無庸物色門人,承繼道統。
又鑒于好友極樂真人李靜虛功行早已修到金仙地位,隻為收徒不慎,為惡犯戒,累他遲卻多年仙業,還受了好些煩惱,所收徒弟,十九人而不秀,内中隻一秦漁最好,本可代他積修善功,早完宏願,偏又為黃山紫雲谷天狐寶相夫人所迷,壞道落劫。
真人為完善願,至今仍在塵海往來,費力操心,不知何時始得圓滿。
可見人定雖能勝天,但這強求的事,總要經過無限艱難與波折。
尤其是中途稍一懈怠,前功盡棄。
轉不如自己這樣逍遙自在,雖然金仙位業難于幸緻,畢竟長享仙家清福,不須終日畏懼,惟恐失墜之憂,所以始終沒打收徒主意。
他在散仙中交遊最少,也和人永無嫌怨。
除極樂真人等有限四五好友外,隻一女道友葉缤最為交深。
葉缤曾經勸他:"修道門人總須有兩個。
你所居洞府景物清妙,樓閣宏壯,花木繁植,占地甚廣,平日又喜邀遊十洲三島,宇内名山。
仙人縱然不畏岑寂,既有這等壯麗布置,便須有人看守,服役其間,方能相稱。
專憑法力驅遣六丁為你服役,不是不可,但是莳花種竹,引瀑牽蘿之類,全是仙家山中歲月的清課。
一切俱以驅役鬼神得之,雖然是咄嗟可緻,無事不舉,反而減了許多清趣閑情,有煞風景。
何如物色幾個好徒弟,于傳經學道之餘,為你焚香引琴,耕煙鋤雲,偶出雲遊,仙府也有人看守照料。
豈可因李真人收徒不佳,便自因噎廢食?"謝山未成道前,便和葉缤是世交之戚,情分深厚,素來推重,聞言笑道: "我隻是一切随緣,不去強求,沒為此事打主意罷了。
真要遇上根骨深厚,福慧雙修的少年男女,也無棄而不顧之理。
既承雅意,我以後出遊,多留點心便了。
"葉缤笑道:"此言忒不由衷,仍是當年遇事曲從,不願拂我心意的故習。
想你生性高潔,遊蹤所及,都是常人足迹不到的仙山靈域,縱有美質,早都各有依歸,如何能強收到自己門下?這類多生修積,夙根深厚,或是轉劫滴生有仙根的童男女,多在人間産出,你足迹不履塵世,何處物色得到呢?" 謝山當時含笑未答,但兩三次勸過,卻也動心,覺着所說也實有理。
如慮孽徒牽累,盡可看事行事,循序傳授,何必固執成見?于是稍稍留意,不時也往人間走動,但美質難求,終未遇上。
自忖:"偌大一片仙景,沒有兩個仙童點綴其間,也是缺點。
"本心是想收兩個好徒弟與葉缤看,省得說是言不由衷。
這日行經浙江缙雲縣空中,俯視下面,大雪初霁,遙望仙都群山,玉積銀堆,琪樹瓊枝,遍山都是。
一時乘興飛落,觀賞雪景,踏雪往前走去。
仙都本是道書中的仙山福地,峰巒靈秀,洞谷幽奇。
再被這場大雪一裝點,空中下望,不過一片白茫茫,雪景壯闊。
這一臨近,南方地暖,山中梅花頗多,正在舒萼吐蕊,崖邊水際,屢見橫斜,淩寒競豔,時聞妙香。
空山寂寂,纖塵不到,更有翠鳥啁啾,靈禽浴雪,五色缤紛,沖寒往來,飛鳴跳躍于花樹之間,彩羽花光,交相掩映。
越覺得景物美好,清絕人間。
隻顧盤桓,漸漸走向山的深處,忽見危崖當前,背後松桧幹霄,戴雪矗立,淩花照眼,若有勝境。
剛要繞過,忽聞一股幽香,沁人心脾。
走過一看,乃是一大片平地。
地上一片疏林,俱是數十丈高,合抱不交的松杉桧柏之類大樹。
崖頂一條瀑布,下流成一小溪,上層已然冰凍,下面卻是泉聲琤縱,響若鳴佩。
溪旁不遠,獨生着一樹梅花,色作绯紅,看去根節盤錯,橫枝磅礴,準是數百年以上的古樹,宛如袁家高士,獨卧空山,孤芳自賞,清标獨上。
孤零零靜植于風雪之中,與對面蒼松翠竹互矜高節。
花光明豔,幽香蔑郁,端的令人一見心傾,不舍遽去。
正在樹前仰望着一樹繁花,留連觀賞,偶一低頭,瞥見樹後大雪地裡,有一尺許大的包裹。
剛要走近去拾,便見包中不住亂動,微聞呀呀之聲自内透出,暗忖:"大雪空山,何來此物?"忙運慧目,定睛往包中透視,裡面竟是兩個女嬰,錦褪繡褓,甚是華美。
再看嬰兒,不特生得玉雪可愛,美秀絕倫,其根骨禀賦之厚,也從來未見。
尤妙的是一胞雙生,從頭到腳,俱是一般模樣。
想是在冰雪中凍久,聲已發顫,甚是細微,互相緊貼一起,手足亂動。
不禁好生驚奇。
因恐人家棄嬰,血污未淨,随将手一指,放出一股熱氣,将那錦包護住,先為禦寒。
然後默運玄功,潛心推算,立即洞徹前因後果,喜慰交集,不暇再看雪景,伸手抱起,便即回走。
嬰兒得暖,漸漸哭出聲來。
謝山邊拍邊走道:"乖兒莫哭。
既與我相遇,此時我尚不能養你,且給你就近找個安身去處,平時仍來看你好了。
"嬰兒經此撫慰,哭聲忽止。
謝山便照适才推算,往相隔數十裡的仙都勝地錦春谷趕去。
一面尋思:"二女不能帶回武夷撫養,尤其在褪褓之中,自己孤身隐修,又是男子,撫養女嬰,諸多不便。
本山又是她倆安身立命之所,不應離開,難得有這現成的保姆,也真是實在湊巧。
隻是這位女道友出身旁門,近始改邪歸正,來此潛修,不久便該兵解;和自己又是素昧平生,如不許以酬報,未必答應。
此外再無适當之人。
她偏前孽甚重,為此二女,說不得隻好逆數而行了。
" 主意打定,便縱遁光飛去,晃眼到達那錦春谷。
危崖外覆,仿佛難通。
内裡卻是谷徑平坦,泉石獨勝,春來滿山花樹,燦如雲錦。
谷當中有一高崖,崖腰以上突然上削,現出一片平面,嘉木疏秀,高矗排空,占地約有數十畝。
向陽一座極寬大的石洞,洞内隐居着一個麻面道姑,名叫碧城仙子崔蕪,便是謝山為二女所尋的人。
剛由空中往洞前雪地上飛落,崔蕪便走了出來。
初出時,因紅光一道突然飛落,頗似含有敵意。
及朝來人細看了看,忽改笑容問道:"何方道友?有何見教?"謝山便把自己來曆淵源告知,欲煩她代為撫養十數年,自己也常來探望。
請她視若親女,傳以道法,為她們異日成道之基。
冒昧奉托,明知不情,但也與二女夙緣深厚。
此外又無人可托。
如蒙俯允,必有以報。
崔蕪一見來人便是謝山,大為驚異,先時頗有難色。
末了把謝山請進洞内,打開包來一看,二女生得一般相貌。
首先觸目的便是那一雙又黑又亮、神光湛然的眸子。
再襯上額上淺疏疏一叢秀發,兩道細長秀眉和瓊鼻紅櫻,玉雪一般的皮膚。
端的是粉滴酥搓,不知天公費了多少心力,捏就這麼一對曠世仙娃。
别的相貌都同,獨獨頰上各有一個酒渦,一是在左,一是在右,好似天公恐人分辨不出次序,特地為她們打出來的記号。
尤妙是在仙根仙骨,智慧有生俱來,見人絲毫不驚,反而睜着一雙烏光的的的眸子,搖着粉團一般的雙手,向人索抱。
梨渦呈露,一笑嫣然,越添了好些天真美麗。
由不得愛憐已極,立時接抱過去,引逗起來。
謝山剛問:"道友,你看此二女可還使人愛憐麼?"崔蕪忽道:"如此佳兒,我便為她遲轉一劫,也所甘心。
隻是貧道法力淺薄,大劫不遠,仇人三年以内必至,不能始終其事,已自愧對,再使二女因在我這裡受了仇人侵害,豈非罪過?"謝山笑道:"這個無妨,到日必效微力,助道友避去此劫便了。
" 崔蕪原因早年誤入旁門,走了歧途,後雖改參玄門正宗,無如功夫駁雜不純,元嬰不能出竅,隻有兵解,更無他途。
偏生對方是生平仇敵,到時稍一不慎,必為所乘。
夙仇深重,追尋已久,又無法避免,早晚難逃毒手。
轉不如就在本洞相候,可以預為防備,就勢假手兵解,還有幾成指望。
每一念及仇人勢強,吉兇莫蔔,便自憂急。
一聽謝山肯為出力,知他道法高深,不特仇人非其對手,還可相助元嬰出竅,免受一刀
因二女中途得一神尼相助,怎麼也查算不出底細。
自見面起,連受創傷,對面又被瞞過。
再一聽這等口氣,估量必有大來曆,神通廣大,法術神奇,弄巧還長于玄功變化,不易擒捉。
現在峨眉門口,一發不中,夜長夢多,仇報不成,徒自結怨。
便改了初遇時輕視之念,盡管耳聽譏嘲,心中憤極,并不還言辱罵,卻在暗中運氣,等到天羅地網布置周密,再行下手。
仙都二女來此前本已受了高人指教,胸有成竹。
一到峨眉,心更早已放定。
故作不睬,你一言,我一語,說個不休。
紫玲、紅藥先聽妖人發話,本要還言,因見對面位雲亭忽然連人隐去,跟着平空現出"二位姊姊,不要理他,少時愚姊妹說完了話,将手一舉,再請諸位哥哥姊姊相助"一行拳頭大小的紅字,一閃即滅。
金、石二人與二女同在亭内,更是看得逼真。
後來仙都二女出面,人既生得玉貌朱顔,比花解語,嬌麗無俦。
語聲更如出谷春莺,笙簧互奏,怡情娛耳,好聽已極。
又相貌穿着俱都一樣,無獨有偶;好似造物故顯奇迹,聚彙兩間靈秀之氣,鑄了一個玉雪仙娃,鑄成以後,尤嫌不足,就原模子再鑄了一個出來。
同門少女雖有幾個天仙化人,仍嫌比她倆少了幾分憨氣,又都少了一個配對的,便沒這樣可人憐愛。
方信李英瓊那麼眼界高的人,居然愛如奇珍,贊美不絕,實非虛譽。
四人俱對仙都二女愛極,因見妖人滿面獰厲之容,眼射兇光,怒目相視,不發一言。
二女卻是出語尖俏,使對方難以下台。
知道妖人厲害,必有詭謀。
一面覺着仙都二女天真有趣,一面惟恐妖人驟下毒手,躲避不及。
仙都二女雖然道法高強,看來時慌迫神情,及媖姆師徒、青囊仙子華瑤崧先後所說的話,到底不可大意。
各自暗中戒備,靜俟迎敵。
妖人邪法本來發動極快,因仙都二女兩次遇上,俱被逃脫,雖以全力出手,多了設施,也隻瞬息之間,便即完竣。
仙都二女還待往下說時,妖人突将手向空一揚,一片烏金色雲光先往空中飛起,一晃天便遮黑。
緊接着手向四外連指。
一面朝金、石二人厲聲大喝道:"我已設下天羅地網,你二人如非賤婢同黨,可急速避入亭内。
隻要不往空中四外飛起,心無敵念,便可無害。
等我捉到仇人,立即撤去法寶,決不傷你們一草一木。
"一面又喝:"二女上前納命,免我入亭連累不相幹人,受我虛驚。
" 言還未了,金、石二人一般心急,見二女手老不舉,妖雲已經飛出,又向四外亂指,每指一處,便有千百縷極細遊絲射出,晃眼無蹤,惟恐妖人先發制人,落後吃虧。
石生新聽米鼍、劉遇安和佛奴、袁星以及新近投到拜在女殃神鄭八姑的門下易名袁甦的老猿無事時,在一起互以各地俚俗之言譏笑嘲罵,學會了幾句罵人的話,聞言忍不住,先縱身出亭,指着妖人大罵道:"放你娘的春秋屁!哪個要你容讓?不管你和二位姊姊有仇無仇,在我仙府門前放肆,便叫你吃不了兜着走。
看我先破你這些烏煙瘴氣的鬼門道。
"聲才出口,手揚處,天遁鏡放出百丈金光,先朝妖道手指之處照去。
适見妖煙立即由隐而現,成了片片烏雲,雜着無數魔鬼影子,慘嘯如潮,随着寶光照處,跌跌翻翻,重又化為殘煙飛絮,由現而滅。
妖人一見,方自急怒交加,金蟬見石生動手,更不怠慢,喊一聲:"大家快上,莫放妖人逃走!"也将七修劍化為七色七樣彩光,連同自有霹靂劍,齊朝妖人飛去。
仙都二女也各将手一舉,跟着紅光飛出,身劍合一,待要上前。
對面秦紫玲看出妖人厲害,惟恐二女有失,忙喝:"二位道友,遠來是客,妖人既敢來此猖狂,自有我們除他,無須動手。
"聲随人起,彌塵幡一晃,一幢彩雲先朝二女飛去。
果然妖人一見亭中敵人這等厲害,所用法寶、飛劍無一不是至寶奇珍,才知峨眉門下果是不凡。
幾個年輕後輩已有如此威力,少時諸位長者得信趕出,更難讨好。
眼看仇報不成,弄巧還要丢人現眼在這幾個無名小輩手裡,并且從此結仇,後患無窮。
益發把仙都二女恨如切骨。
不願所煉魔光為寶鏡所毀滅,一面放起數十道烏光抵禦七修劍,一面運用玄功把未破的魔光收了回來。
緊跟着施展本門極惡毒的玄陰神煞,咬破舌尖,一口鮮血化為千百朵暗碧色的焰光,直朝二女飛去。
恰值紫玲飛到,一見不好,忙把彩雲往前一擋,就勢将二女擁住。
口喊:"二位道友,暫且觀戰。
"徑往洞口一同飛回。
仙都二女原知妖人厲害,怨毒已深。
神尼所賜法寶、靈符,俱在途中被追時用完。
身帶法寶雖多,決非其敵。
隻為初次和外人見面,好勝心切,加以沿途惹事,均占上風,未免膽大,不欲袖手示弱。
不料妖人竟拼損耗精血,猛下毒手。
如非紫玲久經大敵,長于知機,幾遭不測。
就這樣,雖未受傷,那一簇血焰撞上雲幢,全都爆散,宛如千百霹靂同時爆發,砰砰之聲,震得山搖地動,崖側飛瀑俱都倒湧驚飛,彌塵幡連人帶雲幢也被蕩開老遠。
妖人天空的玄陰神幕也似天傾一般,罩将下來,立時星月無光。
如非寶鏡、飛劍精光照耀,對面幾不相見。
這才知道實是不可輕敵,随定紫玲在彩雲圍繞之中,觀戰不前。
紫玲見金、石二人等法寶、飛劍均在滿空飛舞,與妖人相持不下;七修劍又吃妖人所放的烏金色光華絆住,雖然我強彼弱,急切間仍難合壁;天遁鏡金光也隻能将天空妖雲阻住,不能破它。
忙喝:"廉師妹,你那修羅神刀還不放起除妖,等待何時?"紅藥為人本分,身負守洞之責,惟恐妖人乘機侵入,一意謹守戒備,沒想到放刀助戰。
聞言剛把飛刀放起,金、石二人一個想将七修合壁,偏吃妖光絆住,暫難如願,心神專注一面;一個是惟恐妖雲壓下,壞了仙景,手持寶鏡,也是全神貫注。
聞言齊被提醒,各照媖姆師徒傳授,将三套九九八十一口修羅刀相繼飛出手去。
妖人本來還想另施辣手,自恃玄功變化,不等到敵人首腦出來真個不敵時,決不退去。
一聽修羅刀,想起大師兄五淫尊者便死此刀之下。
但是此乃仇人媖姆師徒所有,怎得在此? 如是原物,敵人這七修劍已是克星,雖然功候尚淺,不能完全發揮妙用,也費了不少心力,拼損七股飛叉,才得勉強絆住,不令合壁。
如今玄陰神幕被鏡光阻住,不能下落傷人。
敵勢甚強,忙着抵禦,還未及另施法術取勝。
再要真是此刀飛出,如何能是對手?方疑不是原物,略疏防範,那八十一道血焰金光已分三面夾攻而來。
百忙中定睛一看,誰說不是原物?知道此刀是本門中最怕的克星,又經仇人重煉,除卻乃師一人而外,任誰遇上,隻要被刀光裹住,不死必傷。
弄巧還要壞去一個元神和數十年苦煉之功,焉能不怕。
料定今日之局萬難讨好,把一口鋼牙一錯,一聲怪嘯,匆匆收轉飛叉,運用玄功變化,打算駕了頭上妖雲遁走。
哪知金蟬始終記住七修合壁的妙用,見飛刀出去,敵人飛又一收,無了牽絆,立把七道劍光一指,飛身上去,身劍合一,化為一道七色彩虹,連同自己和石生的飛刀,一齊追上前去。
妖人一見兩般克星俱都趕到,那多年辛苦煉就的玄陰神幕,已被二女用佛門法寶損毀了好些,再被此劍截住絞散,實在可惜。
隻得忍痛用化血分身遁法,自斷一指,收了妖雲,由妖光中借遁逃去。
金、石二人正追得急,方恐妖遁神速,追趕不上,忽然妖人身上一片煙光閃過,滿身都是血光火焰圍繞,惡狠狠回頭撲來,還當又有玄虛。
自恃七修合壁、寶鏡神光威力,石生又将離垢鐘取出護身,一同迎上。
彩虹金光方往前一合圍,猛覺妖雲盡退,星月重明,清光大來。
耳聽下面紫玲高呼:"師弟回來,妖人已逃走了。
"對面妖人火焰血光,也被劍光絞散,紛紛下落。
跟蹤下來,再細一查看,殘焰消處,隻有幾縷極細碎的血肉零絲,知果受傷遁走。
由紫玲行法引來瀑布,将洞岩山亭刷洗一遍。
然後和二女相見,叙談以前經過。
原來武夷散仙謝山,自從昔年成道隐居武夷絕頂以後,因是生來性情恬淡,所修道業與别的散仙不同,道力高強,早證長生,煉就嬰兒。
既不須防禦尋常道家的天災魔劫,又沒打算超越靈空天界,飛升紫府。
隻想永為散仙,介于天人二境之間,靈山隐修,自在逍遙,長此終古。
本來無庸物色門人,承繼道統。
又鑒于好友極樂真人李靜虛功行早已修到金仙地位,隻為收徒不慎,為惡犯戒,累他遲卻多年仙業,還受了好些煩惱,所收徒弟,十九人而不秀,内中隻一秦漁最好,本可代他積修善功,早完宏願,偏又為黃山紫雲谷天狐寶相夫人所迷,壞道落劫。
真人為完善願,至今仍在塵海往來,費力操心,不知何時始得圓滿。
可見人定雖能勝天,但這強求的事,總要經過無限艱難與波折。
尤其是中途稍一懈怠,前功盡棄。
轉不如自己這樣逍遙自在,雖然金仙位業難于幸緻,畢竟長享仙家清福,不須終日畏懼,惟恐失墜之憂,所以始終沒打收徒主意。
他在散仙中交遊最少,也和人永無嫌怨。
除極樂真人等有限四五好友外,隻一女道友葉缤最為交深。
葉缤曾經勸他:"修道門人總須有兩個。
你所居洞府景物清妙,樓閣宏壯,花木繁植,占地甚廣,平日又喜邀遊十洲三島,宇内名山。
仙人縱然不畏岑寂,既有這等壯麗布置,便須有人看守,服役其間,方能相稱。
專憑法力驅遣六丁為你服役,不是不可,但是莳花種竹,引瀑牽蘿之類,全是仙家山中歲月的清課。
一切俱以驅役鬼神得之,雖然是咄嗟可緻,無事不舉,反而減了許多清趣閑情,有煞風景。
何如物色幾個好徒弟,于傳經學道之餘,為你焚香引琴,耕煙鋤雲,偶出雲遊,仙府也有人看守照料。
豈可因李真人收徒不佳,便自因噎廢食?"謝山未成道前,便和葉缤是世交之戚,情分深厚,素來推重,聞言笑道: "我隻是一切随緣,不去強求,沒為此事打主意罷了。
真要遇上根骨深厚,福慧雙修的少年男女,也無棄而不顧之理。
既承雅意,我以後出遊,多留點心便了。
"葉缤笑道:"此言忒不由衷,仍是當年遇事曲從,不願拂我心意的故習。
想你生性高潔,遊蹤所及,都是常人足迹不到的仙山靈域,縱有美質,早都各有依歸,如何能強收到自己門下?這類多生修積,夙根深厚,或是轉劫滴生有仙根的童男女,多在人間産出,你足迹不履塵世,何處物色得到呢?" 謝山當時含笑未答,但兩三次勸過,卻也動心,覺着所說也實有理。
如慮孽徒牽累,盡可看事行事,循序傳授,何必固執成見?于是稍稍留意,不時也往人間走動,但美質難求,終未遇上。
自忖:"偌大一片仙景,沒有兩個仙童點綴其間,也是缺點。
"本心是想收兩個好徒弟與葉缤看,省得說是言不由衷。
這日行經浙江缙雲縣空中,俯視下面,大雪初霁,遙望仙都群山,玉積銀堆,琪樹瓊枝,遍山都是。
一時乘興飛落,觀賞雪景,踏雪往前走去。
仙都本是道書中的仙山福地,峰巒靈秀,洞谷幽奇。
再被這場大雪一裝點,空中下望,不過一片白茫茫,雪景壯闊。
這一臨近,南方地暖,山中梅花頗多,正在舒萼吐蕊,崖邊水際,屢見橫斜,淩寒競豔,時聞妙香。
空山寂寂,纖塵不到,更有翠鳥啁啾,靈禽浴雪,五色缤紛,沖寒往來,飛鳴跳躍于花樹之間,彩羽花光,交相掩映。
越覺得景物美好,清絕人間。
隻顧盤桓,漸漸走向山的深處,忽見危崖當前,背後松桧幹霄,戴雪矗立,淩花照眼,若有勝境。
剛要繞過,忽聞一股幽香,沁人心脾。
走過一看,乃是一大片平地。
地上一片疏林,俱是數十丈高,合抱不交的松杉桧柏之類大樹。
崖頂一條瀑布,下流成一小溪,上層已然冰凍,下面卻是泉聲琤縱,響若鳴佩。
溪旁不遠,獨生着一樹梅花,色作绯紅,看去根節盤錯,橫枝磅礴,準是數百年以上的古樹,宛如袁家高士,獨卧空山,孤芳自賞,清标獨上。
孤零零靜植于風雪之中,與對面蒼松翠竹互矜高節。
花光明豔,幽香蔑郁,端的令人一見心傾,不舍遽去。
正在樹前仰望着一樹繁花,留連觀賞,偶一低頭,瞥見樹後大雪地裡,有一尺許大的包裹。
剛要走近去拾,便見包中不住亂動,微聞呀呀之聲自内透出,暗忖:"大雪空山,何來此物?"忙運慧目,定睛往包中透視,裡面竟是兩個女嬰,錦褪繡褓,甚是華美。
再看嬰兒,不特生得玉雪可愛,美秀絕倫,其根骨禀賦之厚,也從來未見。
尤妙的是一胞雙生,從頭到腳,俱是一般模樣。
想是在冰雪中凍久,聲已發顫,甚是細微,互相緊貼一起,手足亂動。
不禁好生驚奇。
因恐人家棄嬰,血污未淨,随将手一指,放出一股熱氣,将那錦包護住,先為禦寒。
然後默運玄功,潛心推算,立即洞徹前因後果,喜慰交集,不暇再看雪景,伸手抱起,便即回走。
嬰兒得暖,漸漸哭出聲來。
謝山邊拍邊走道:"乖兒莫哭。
既與我相遇,此時我尚不能養你,且給你就近找個安身去處,平時仍來看你好了。
"嬰兒經此撫慰,哭聲忽止。
謝山便照适才推算,往相隔數十裡的仙都勝地錦春谷趕去。
一面尋思:"二女不能帶回武夷撫養,尤其在褪褓之中,自己孤身隐修,又是男子,撫養女嬰,諸多不便。
本山又是她倆安身立命之所,不應離開,難得有這現成的保姆,也真是實在湊巧。
隻是這位女道友出身旁門,近始改邪歸正,來此潛修,不久便該兵解;和自己又是素昧平生,如不許以酬報,未必答應。
此外再無适當之人。
她偏前孽甚重,為此二女,說不得隻好逆數而行了。
" 主意打定,便縱遁光飛去,晃眼到達那錦春谷。
危崖外覆,仿佛難通。
内裡卻是谷徑平坦,泉石獨勝,春來滿山花樹,燦如雲錦。
谷當中有一高崖,崖腰以上突然上削,現出一片平面,嘉木疏秀,高矗排空,占地約有數十畝。
向陽一座極寬大的石洞,洞内隐居着一個麻面道姑,名叫碧城仙子崔蕪,便是謝山為二女所尋的人。
剛由空中往洞前雪地上飛落,崔蕪便走了出來。
初出時,因紅光一道突然飛落,頗似含有敵意。
及朝來人細看了看,忽改笑容問道:"何方道友?有何見教?"謝山便把自己來曆淵源告知,欲煩她代為撫養十數年,自己也常來探望。
請她視若親女,傳以道法,為她們異日成道之基。
冒昧奉托,明知不情,但也與二女夙緣深厚。
此外又無人可托。
如蒙俯允,必有以報。
崔蕪一見來人便是謝山,大為驚異,先時頗有難色。
末了把謝山請進洞内,打開包來一看,二女生得一般相貌。
首先觸目的便是那一雙又黑又亮、神光湛然的眸子。
再襯上額上淺疏疏一叢秀發,兩道細長秀眉和瓊鼻紅櫻,玉雪一般的皮膚。
端的是粉滴酥搓,不知天公費了多少心力,捏就這麼一對曠世仙娃。
别的相貌都同,獨獨頰上各有一個酒渦,一是在左,一是在右,好似天公恐人分辨不出次序,特地為她們打出來的記号。
尤妙是在仙根仙骨,智慧有生俱來,見人絲毫不驚,反而睜着一雙烏光的的的眸子,搖着粉團一般的雙手,向人索抱。
梨渦呈露,一笑嫣然,越添了好些天真美麗。
由不得愛憐已極,立時接抱過去,引逗起來。
謝山剛問:"道友,你看此二女可還使人愛憐麼?"崔蕪忽道:"如此佳兒,我便為她遲轉一劫,也所甘心。
隻是貧道法力淺薄,大劫不遠,仇人三年以内必至,不能始終其事,已自愧對,再使二女因在我這裡受了仇人侵害,豈非罪過?"謝山笑道:"這個無妨,到日必效微力,助道友避去此劫便了。
" 崔蕪原因早年誤入旁門,走了歧途,後雖改參玄門正宗,無如功夫駁雜不純,元嬰不能出竅,隻有兵解,更無他途。
偏生對方是生平仇敵,到時稍一不慎,必為所乘。
夙仇深重,追尋已久,又無法避免,早晚難逃毒手。
轉不如就在本洞相候,可以預為防備,就勢假手兵解,還有幾成指望。
每一念及仇人勢強,吉兇莫蔔,便自憂急。
一聽謝山肯為出力,知他道法高深,不特仇人非其對手,還可相助元嬰出竅,免受一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