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七回 佛法顯神通 頃刻勾銷前後孽 玄功争造化 一輪轉盡古今愁

關燈
過,成就更大,自不必說。

    區區兩個禀賦根骨無不脆弱的小人,竟能至此,豈非奇絕? "健兒得李道友不惜心力,以玄門無上妙法助他成長,循序漸進,隻要用功勤奮,一意修為,一樣能到上乘功果。

    比起沙、咪兩小,雖然稍遜,但比玄兒要強得多。

    玄兒全由韓仙子以仙法妙術使其成長,防身禦敵本領雖高,本身根基未固,功行更淺,隻能炫耀一時,異日成敗,尚在難定。

    即便能知自愛,不敢驕橫自恣,以師傳法寶、法術為惡,多積外功,也須兵解轉劫,方能有成,終究不及這三小人的成就高。

     "尤可嘉者,健兒明知我和雲鳳均與他無緣,目前佛道兩門中隻三五人有此法力與造化争,使其成長,内中還有高下之分。

    前見沙、咪、玄兒三小各有遇合,獨他一人向隅,好容易日夕背人悲苦焦思,眼巴巴盼到這等曠世仙緣,竟還不舍舊主恩深,渴欲等候雲鳳、瑾兒歸來一見。

    雖然膽小,不敢明說出來,我和李道友豈不是一望而知?我便代他求說。

    李道友見他天性甚厚,本就極端嘉許,又值要應今春謝道友所托之事,須往武夷引了謝道友拜訪一位神僧。

    便允他在此等你二人歸來告别,就便帶了他和沙、咪二小同赴峨眉參見齊真人,以開眼界。

    到日李道友須往赴會,歸途再帶他同行。

    大約到明年十一月,便長得和李道友一般的身材相貌了。

     "還有那隻古神鸠,經我佛法禁制,已漸馴服。

    到了下月望日,便是峨眉開府之期,去今隻二十餘日。

    各正派中,隻我和白眉禅師等三數人,因事不能親往。

    本來各正派中長幼三輩同道,均在期前趕到。

    但此行還要對付妖鬼徐完,事由瑾兒而起,你又不舍觀光之盛,并且齊道友還有用你之處,期前便有職司,不能分身出敵。

    妖鬼吸神斂影之法,除三仙二老和乙、淩諸道友十餘人,以及小輩中持有異寶防身的寥寥七八人外,餘者都不能當。

    獨對沙、咪二小,因在我佛法三相世中過來,三屍已斬,又持有我護身靈符,卻不能傷。

    神鸠更是他的克星。

    你二人來時,嵩山二友命你們開府前五日,帶了此鳥趕往峨眉,在去飛雷洞的要路,二十六天梯懸崖之上搭一茅棚,将此鳥暗藏棚内,即命沙、咪二小相伴防守,便是為此。

     "到日峨眉諸道友雖對此事早有安排,用不着二小出鬥,但是二小經我用佛法改造化生,總算是我門中之人。

    那妖鬼自稱冥聖,來去飄忽,迅速如電,厲害非常。

    此番又是志在予以重創,好使其他邪惡知所儆戒。

    峨眉開府,為三千年以來道家未有之盛,非有夙世修積,仙根福緣俱極深厚者,不能參與。

    二小蚍蜉身世,麼麼細民,居然側身其間。

    固系彼族近數百年來舉國一心,上下乾惕,同修善治,一體祥和,以緻上邀天眷,剝極而複。

    帝心厭禍,以由亡複興之任降于四小,使其自修仙業,還拯邦家,振起于萎懦疲庸之中,脫身于鳥爪獸蹄之下,仍回前古衣裳文物之治,實厥天謀,非等幸緻。

    然與會百千賓主,不是瑤島仙侍,也是名山修士。

    下面神禽靈獸,亦皆吐納能精,各帶幾分仙氣。

    況且旁門中人到者甚多,每以仙業高低分判流品。

    如不使其入峨眉以前立功自見,無端追随赤局瓊裾,金庭玉柱之間,異我者見之,必以峨眉号稱光大發揚,門人衆多,實則下及靖僬,細大不捐,兼收并蓄,傳為話柄。

    雖則徑渭清濁,異日自知,自家修為,罔恤人言,愛惡貪嗔,仿佛多事。

    但道家與釋家不同,本是有相之法,而我與二小,世緣隻此。

    難得他們向道堅誠,何妨恩施格外,特予成全?又可借彼墜露輕塵,弘揚我佛法威力。

    現拟去前稍加傳授,于護身靈符之外,各賜一二法寶,俾與鬼物周旋,留一佳話。

    我近尚受人之托,兼完昔年夙願,日内必須他往,不及面授,須令瑾兒代我傳授。

    沙、咪二小已經化生,現在後洞法壇之内。

    靜候七日,佛法圓滿,自然成長。

    健兒也守候在内。

    我留有一紙手示,所賜二小法寶也在石案之上,瑾兒自知功效。

    你二人聽完我話,便至後洞,代我主持未完之功。

    七日期滿,照我所示行事,同往峨眉好了。

    葉道友如願随善,不妨同往。

    我還有件事,必須早為料理,恕不奉陪了。

    " 楊、淩二女聞言,知道二小甘冒萬難,以身殉道,居然成就,竟連日期也已縮短成七日,好生欣慰。

    俱欲早見三小,謝恩領命之後,便即拜辭出殿。

    葉缤本欲叩問适才大師言中深意,因聽大師有事,又欲一觀二小化生奇迹,便随二女一同拜辭,趕往後洞石殿觀看。

    龍象庵也是背崖而建,外面兩層殿堂,法壇建于盡後面崖洞之内。

    還是楊瑾前生淩雪鴻初修道時,大師因她先前出生旁門,又嫁追雲叟多年,仇敵更多,恐其初入佛門,道心未淨,邪魔外道時來侵害,自己不時出外修積,難于防救,特就庵外危崖,叱石開山,另建一層石殿,令其在内虔修。

    自從五十年前淩雪鴻在開元寺遇劫兵解,直到楊瑾劫後重來,再入師門,大師說以前諸般設施俱是下乘功夫,今生恨行緣福,以及他年成就,無不深厚遠大,已經用它不着。

    為令繼承衣缽,日夕随侍在大師自居的禅堂以内,到奉令下山行道之日為止,連大師出外雲遊也都在側,片刻不離。

    始而因大師正果已無多年,日夕領受心法,勤于修為。

    後又為了報答師恩,踐前生宏願,急于積修那十萬善功,洞門又經大師封閉,非經請命将禁制撤去,不能輕入,所以一直也未去過。

    這時舊地重臨,休說本人,連葉缤以前常向此間來往的人,也甚感慨。

    想起人事無常,數限所定,連仙人也是如此。

    晃眼之間,昔年仙侶,便隔一世。

    若非夙根深厚,身雖兵解,一靈不昧,又得師門厚恩,始終将護,兩生玉成,一堕塵凡,何可逆料? 互相談了幾句,便到行法之所。

    楊瑾剛剛撤去禁法,同葉、淩二人走人,忽聽一聲驚呼,金光閃動,殿門現處,健兒口喊:"師父和楊大仙師來了!"首先如飛迎出,滿面喜容,跪伏在地,叩頭不止。

    雲鳳命向葉缤行禮以後,步入殿中一看,一二日之隔,沙、咪二小已換了形象,由兩個矯健精悍的小人國中健士,變成兩個粉雕玉琢,比他們原身成人還大得多的八九歲幼兒,各守着那盞具有佛法妙用的長命燈,在心火神光籠罩之下,安穩端坐,合目入定。

    雖然看去幼小,卻也神儀内瑩,寶相外宣,仙姿慧根,迥非庸俗。

    正互喜慰,楊瑾瞥見咪咪好似聽出雲鳳和自己到來,眉宇之間隐現喜氣。

    知道此時正是他的成長之交,心情松懈不得,忙喝道:"你二人再有三四日,便可功行圓滿,那時見面,多麼喜歡均可。

    此時動心不得,速把心思甯靜,不可大意。

    "咪咪也自警惕,仍還莊嚴。

    楊瑾因自己三人還要言笑,心終不放,恐擾二小道心,說時将手一指,将法壇四外禁制,掩去一切聲音,使二小可以專心成長,無複聽聞,免受搖動。

    随向殿角石墩上一同落座。

     健兒早等不及,把芬陀大師留字呈上,并把昨夜今朝所遇所聞詳為說了。

    楊、葉、淩三女看完大師手示,再聽健兒補述未盡之言,俱各驚贊不已。

     原來芬陀大師早參佛門妙谛,道法高深,與本書佛教中第一等人物白眉和尚幾相伯仲。

     自從四小來庵參拜,楊、淩二女拜陳誅戮白陽山古妖屍以及二小立功經過,便知天機微妙,将欲假手自己助其成長。

    憑法力雖可辦到,無如僬僥微生,過于脆弱,恐其禁受不起,初意便是适才大師所說大概情形。

    及至昨夜子時行法以前,大師告以行法次序,及抵禦外魔苦難,以及此中利害輕重,二小竟跪地苦求,甘受無量苦難,今生成長之後,便要完成仙業,不再轉劫托生,以防再世昧卻本來,緻遭堕落。

    大師力說不會,二小仍然哀求不已。

    大師為他們至誠感動,也甘費心力,加以殊恩。

    事前對二小告誡道:"我那小轉輪三相神法,納大千世界于一環中,由空生色,以虛為實,佛法微妙,不可思議。

    說起來雖是個石火電光,瞬息之間,而受我法者,一經置身其中,便忘本來。

    不特不知那是幻象,凡諸情欲生老病死,與實境無異,一切急難苦痛,均須身受。

    幻境中的歲月,久暫無定,在内轉生一次,最少也須五六十年。

    此一甲子歲月,更須一日一時度過。

    與邯鄲黃粱的夢境迷離,倏然百變,迥乎不同。

    最難的是我設此法,原因你二人過去生中積有罪惡,不然也不會投生在僬僥族中。

    雖因此生向道心堅,遇此曠世仙緣,無如根基淺薄,除卻多積善功,預修來世,轉劫重生之後,不能尋求仙業。

    這等循序漸進,未始不可成就,然而為時太久,夜長夢多。

    休說你們投生人以後,見了人世繁華,嗜欲衆多,自忘本來,重堕輪回,有失我們愛護。

    初意即便夙根不昧,能知謹慎,邑勉前修,但已在數十百年之後。

    那時不但我已滅度多年,便你們師長也都各有成就,未必仍能等待。

    就說能自修持,或是另有依歸,比起前世因緣,畢竟要差得多。

    況你二人禀賦過于脆弱,一切善業功行,也難于修積。

    如全仗法力使你們成長,又忒逆數違天,異日魔劫更重。

    大限一到,任是多大法力,也難抵禦天劫。

    至多博得數百年的長生,臨了反倒形神俱滅,連化生蟲魚都屬無望。

    為此才用我佛家法力,使你們片時之内,重轉輪回,備曆未來三世相。

    在此生相内許下宏願,再在未來相中修積。

    一切應受,先自幻象中經過。

     等到開壇成長,再照幻境中所積善功,重加實踐。

    本來今生福緣全是前生修積,此則反因為果,颠倒先後,使你們先跻仙業,補完善功。

    在我初意,幻象中的痛苦艱難,俱由魔召,甚于實境。

    而此中人的修持,更絲毫松懈不得,稍一不慎,立為魔所乘,前功盡棄。

    仗我在旁護持,也隻仍還本來,保得命在,所有願望悉歸泡影。

    法已不能再施,靈慧全失,将來不過投一尋常人身,連想以前循序修為,都是極難之事。

    恐你二人一個禁受不住,功敗垂成,負我厚望,打算使你們在小轉輪上,現出過去、今生、未來三生,曆劫一世,隻轉上一次輪回。

    一則發願較小,易于實踐;二則免你們禁受不住那麼多苦痛,欲速不達,弄巧反拙。

    這樣,将來雖要再轉一劫,成就較晚,但前生道根已固,不慮迷途,一樣可參正果,并還容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