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回 射影噀毒沙 平地波瀾飛勞燕 昏燈搖冷焰 彌天風雪失嬌妻

關燈
年節事忙,再行随時添用。

    三人中有兩個按期輪值,且不說他。

    惟獨這雷二娘,本是蕭家平輩親戚,父母雙亡,隻剩她自己,剛訂了婚,男的忽得暴病而死。

    男女兩方從小同時長大,都是愛好結親,情愛至厚,立誓不再嫁人。

    身又伶仔孤苦,分了點田,也不慣操作。

    自願投到村主家中服役,把田業讓給别人。

    歐陽霜見她忠誠細心,善于照料小孩,甚是看重,相待極厚。

    蕭逸一見是她,同時又發現她手旁遺有引火之物,頗似進房點燈,被人打倒神氣。

    情知有異,忙取火先将燈點上,再一注視,果是被人點了啞穴。

     燈光一亮,小孩急喊爹爹,聲已哭啞。

    回顧歐陽霜和愛子蕭珍,俱無蹤迹。

    兩小兒女各自站在床上,一個扶着床欄杆,一個竟顫巍巍走到床邊,同張小手,哭喊:"爹爹快來!" 搖搖欲跌。

    蕭逸見狀,心疼已極。

    當時情緒如麻,恐小兒女不小心,跌倒受傷,不顧先救大人,急縱過去,恰值蕭琏伸手撲來,一把抱住,沒有跌倒。

    蕭璇也跟着撲到蕭逸懷中,齊聲哭喊:"爹爹,我要媽媽呀!"蕭逸匆促忙亂中,地下還倒卧着一個大人,不知受傷輕重,哪顧得再哄小孩。

    忙喊:"乖乖莫鬧,媽媽一會就來,快些坐下,爹爹還有點事。

    "說罷,欲将小兒放下。

    原來兩小兄妹早已醒轉,見娘不在,室中暗黑,又怕又急,早哭過幾次,委屈了好些時,又一心想着媽媽,乍見親爹,哪肯放手,抱緊乃父肩膀,啞聲大哭要娘,堅不肯釋。

    蕭逸好容易解開這個,那個又複抱緊。

    見小孩禀賦甚強,人小力大,硬放恐怕受傷,哄既不聽,吓又不忍;更恐時辰太久,傷人不易複原。

    萬般無奈,隻把兩個小兄妹一同抱起,走到雷二娘身側,勉強勻出一手,将她穴道點活,救醒轉來。

    剛回手抱起兒女,未及問訊,雷二娘張口便急喊道:"大嫂子走了,三侄子也不知往哪裡去了,這怎麼得了呀!"蕭逸聞言,頭腦立時暈了一下,好似焦雷擊頂,目定神呆,半晌做聲不得。

    小孩哪知甚事,仍是啞着喉嚨,一味哭鬧要媽,蕭逸還得耐着心哄他們,可是不得其法,小孩又聰明,哪裡肯信,非當時媽媽到來不可,于是越哄越哭。

    大人見他們哭得眼腫喉啞,又沒法子哄勸,鬧得蕭逸如醉如癡,心似刀割。

    一面勉強哄着懷中兒女,昏沉沉瞪着一雙淚眼,望着雷二娘,竟未想起問話。

     雷二娘已知道一半原委,見他這樣,老大不忍,也不禁眼淚汪汪,十分傷感。

    無親身受奸人挾持,不得不昧一點良心,說些不實不盡的假話。

    略定喘息,凄然勸慰道:"村主先莫傷心。

    大嫂走時,因我拼命苦攔,遂将我點倒。

    她是決不會再回來的了。

    不過我看三兒決未帶走,我是心裡明白,不能轉動。

    這般大雪寒天,等我來看着小娃兒,你快些尋她回來要緊。

    "一句話把蕭逸提醒,忙把兩小兒交給雷二娘,起身想往外跑。

    不料小孩子仍然搶撲身上,伸出小手,将手臂緊緊抱定不放,口裡亂哭亂喊,力竭聲嘶,嘴皮都發了烏色。

    蕭璇性子更烈,幾乎閉過氣去。

    蕭逸不忍心硬走,重又把二小兒抱将過來。

    這兩個小兄妹任憑怎哄,隻是不聽。

    雷二娘剛剛醒轉,坐立尚且勉強,不能走動。

    蕭逸心似油煎,真神無主。

    因顧念二個子女,恐怕萬一急昏倒地,事更大糟。

    萬般無奈中,還得竭力克制自己,平息心氣,不敢過于着急。

    停了一會,好容易和兒女說好,說:"媽和哥哥到山底下,風雪太大,不能上來,非爹去拉不可,你沒聽哥哥哭嗎?兩個乖娃娃等一會,讓爹爹接他們去。

    "這原是騙小孩子的話,才一說完,外屋一陣風過,果然聽見蕭珍哭喊着媽,隐隐傳來。

    兩小兄妹本來不信,聞言俱在側耳凝聽,一聽哥哥哭聲,方始信以為真,也不再拉緊,一同推着蕭逸的手,指着外面,直喊哥哥。

    蕭逸聽出愛子定在屋外風雪中啼哭,心中怦怦直跳,正趕小孩松了手,一句話也不願再說,徑把兩個兒女往床上一放,口中急說:"乖娃娃莫哭,我就來了。

    " 人早往外奔去。

     出房門時,還仿佛聽得愛子哭喊媽媽之聲,急于救轉,匆匆奔出,沒有細辨方向。

    等跑到平台上面,見寒風刮面,雪花如掌,積雪已經尺許,下得正大。

    再側耳谛聽哭聲所在,哪裡還有。

    料知愛子必然凍倒在地,大雪迷茫,地方又大,何處尋找?早知如此,今日不和賤人動武也好。

    越想越悔,又痛又急。

    在平台上冒着寒風大雪,東聽聽,西聽聽,更無半點聲息。

    勉強平息心情,回憶兩次哭聲。

    第一次室内所聞,仿佛就在屋後。

    但那地方是一片半山上的竹園,妻室逃時,必然翻山而走,方向不對;并且園中多蛇,子女從來不去。

    如說不是,聲音又似那方傳來。

    再者山崖相隔甚遠,哭聲也傳不到。

    反正探聽不出,姑且往園中找一回試試。

    于是回走穿堂門,走出屋後,口裡狂喊珍兒,腳底飛跑。

    才出堂門,嘴剛一開,便灌了滿口的雪。

    聲音吃風刮轉,連自己也覺不甚洪亮。

    情急尋子,且不管它。

    仗着一身内功,不畏大雪崎岖,将氣一提,施展踏雪無痕的本領,飛步往竹園中跑去。

     竹園因山而置,分作上下兩層。

    每年全村吃用的筍和竹子,十九取給于此。

    地甚寬大,幸是隆冬時節,經過農隙一番斫取,行列蕭疏,不甚茂密。

    不似夏秋之交,綠雲千畝,礙風蔽日。

    密的地方,人如側身而過,比較易走得多。

    蕭逸在竹林内邊喊邊找,四處亂看,眼裡似要冒出火來。

    眉睫上飄集的雪花,遇熱消融,滿臉亂流,随擦随有。

    眼看走了一半,仍無回音。

    正在焦急失望,忽瞥見前面的雪隆起數尺長一條,仿佛下有石塊。

    心中一動,方要用腳去撥,猛發現一個人頭,依稀在雪中露出。

    忙伸手一撥,竟是蕭珍倒撲雪裡,已經閉過氣去。

    想是凍倒不久,童陽之體,臉上猶有餘熱。

    雪勢雖大,隻将身子蓋沒,頭部雪積不住,胸前還有餘溫,尚還可救。

    可是時候稍久,隻要晚來片刻,怕不凍成冰塊才怪。

    忙先脫下衣服,将他抱起回走。

    想起愛子頭上連帽子也未戴,周身冰濕,兩隻棉鞋俱都不在腳上,衣褲俱被竹枝挂破,襪底也穿破了好幾個孔洞,料在雪中尋娘奔馳多時,力竭倒地。

    心疼已極,不由一陣悲酸,哭出聲來。

     一路飛跑,回到屋内。

    雷二娘正抱兩個小兄妹在哄勸。

    另一女婢因日裡主人有話,除雷二娘外,不喚不許到前面來,與廚婢枯坐廚房烤火,久候傳餐,無有音信。

    适才仿佛聽得主人兩聲急喊,到前面窺探,被雷二娘喚住,命她升火取暖。

    剛把烘爐取來,放在二娘身前,回取青杠炭,在生火塔。

    見主人抱了小主人,面色鐵青,狼狽走進,俱都吓了一跳。

    尤其雷二娘,蕭珍差不多是她帶大,心中明白,又愧又悲,忍不住哇地哭了起來。

    蕭逸更連眼淚也急了回去,将愛子放在床上,先取兩重棉被,連頭蓋上,微露口鼻。

    顫着悲聲,急喊快取衣服、開水、姜湯。

    人卻奔向衣櫃,一陣亂翻,尋出兩套棉衣褲。

    那麼精明幹練的人,竟鬧了個手忙腳亂。

    中小衣還未尋到,又想起救人為要。

    忙丢下衣服,上床嘴對蕭珍的嘴,往裡渡熱氣。

    兩三口後,方始想以内家按摩之法,暗罵自己該死。

    用力一扯,先撕破濕衣脫去,兩手搓熱,按着穴道,渾身給他揉搓。

    等到女婢往廚房取來姜湯、熱水,又喚了廚娘同來相助時,蕭珍己一聲"媽媽",哭醒還陽。

    兩小兄妹被這一陣人翻馬亂,反倒停了哭聲,隻一遞一聲喊着"媽媽",中間又夾喊兩聲"哥哥"。

    聽蕭珍蘇醒,一哭媽媽,又跟着大哭起來。

     這時蕭逸萬箭穿心,也無比苦痛。

    一陣傷心過度,俯伏到愛子枕前,幾乎急昏過去。

    心中卻又明白,放着三個無母之兒,還病不得。

    硬把心腸撇開,緩一緩氣,睜開二目,對蕭珍道: "珍兒莫哭。

    我日裡出門,你不是和媽在一處麼?她往哪裡去了?"蕭珍渾身嗦嗦亂抖,牙齒捉對兒不住寒戰,交擊有聲,隻管抽噎痛哭,透不過氣來。

    兩個小的,已經哭岔了聲,一味啞号,慘不忍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