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七回 巨掌雀環 神光寒敵膽 皓戈禹令 慧眼識仙藏
關燈
小
中
大
前一指,地上突然湧起一大團彩焰金芒,立将朱環托住。
那拖在外面的半段藍虹,似長虹歸洞一般,往下一竄,由朱虹中穿進,沒入彩焰金芒之中,耳聽轟轟發發之聲響了一陣。
大師把手一揚,焰芒斂處,朱環複了原形,被大師持在手内。
藍光火星,形聲全消。
再看大師座前,卻添了一個黃金缽盂,孟内盛着兩升許藍色寶珠,大僅如豆,顔色彩藍,光華隐隐,似在流動。
楊瑾方悟師父适用化身神遊,本身并未離開;天藍神砂已被金缽盂收來。
忙率雲鳳向前拜倒。
大師吩咐起立,笑道:"徒兒,我今日為你雖結了一個冤家,卻替齊道友異日消卻許多隐患呢。
" 楊瑾謝恩請問,大師道:"姬繁出身左道旁門,中途改習道家吐納之功,幸至地仙。
自以當初積惡太多,難逃天戮,又恐轉劫不易,便不再上進,專心一意,苦煉這天藍神砂,以禦天魔之災,竟被煉成。
彼時他如多積外功,好自修為,本可永緻長生,無如既貪且狠。
因生平幾次劫難,全仗此寶脫免,天魔尚且能禦,何況其他。
始而懶于為善,以蓋前愆。
繼而自恃得道年深,别人多半後輩,驕橫自恣。
雖然不再立意為惡,但是邪正不分,隻重情面,以善我者為善,全不想到報應循環,豈能永逃天戮?即以這次所為而論,以猿精這等去惡從善,向道虔修的畜類,本極難得,我們見了,縱不加恩接引,也萬不再傷害。
他卻百計追逼,必欲置之死地。
況且所得道書、法寶,出于前生師授,事有前定,不是無故竊奪而來。
初遇時尚可推說猿精是個異類,恐其得了為害;後來明知底細,依然未止貪欲,此豈修道人的行徑?尤其他近因得道以來,各正派中道友,以及自愛一點的散仙,多不甚禮重他,心中懷憤。
而各異派中妖邪,窺知他的心意,遇上時曲意交歡,于是逐漸交往,情好日厚。
雖其新惡未著,久必為患。
你回庵之前,我已默運玄機,查知因果。
今日收了他的天藍神砂,如喪性命,心不甘服,此去定要勾結妖兇,與我師徒為仇。
他的運數該終,天特假手我等,原無足慮。
但你白陽山之行,又與妖鬼徐完相忤,強敵正多。
雖恃有降魔四寶,可以抵禦,但此二惡均非常敵,詭秘飄忽,防不勝防。
此後出外行道,務要多加小心,才可無事。
" 楊瑾拜領訓示,重又叙說聖陵取鼎與白陽山合戮三屍各節,并代嵩山二老緻意。
大師道:"此鳥神物,但是生具惡性,隻知為主。
在前古時殺人至多,雖在妖穴沉淪了數千年,仍難抵過。
殺孽太重,即使仗我佛力化去惡骨,使其向善歸道,終難免遭劫,任是如何愛惜它,也無用處。
峨眉盛會,群仙畢集,能者甚多,以齊道友之法力,豈懼區區妖鬼?白、朱二位道友,不過拿作題目而已。
此次将承他們助你成功,不得不勉為其難,這一來又要誤我十日禅課了。
" 楊瑾知道大師法力無邊,聞言不禁心中一動,立即乘機力代沙、咪二小求恩改造。
大師笑道:"我早就算定你有此一求,加以他們的向道堅誠,本應為之打算,無奈他們本身太已脆弱,改造甚難。
況我佛門最忌偏私,他四人資質如一,不分甚麼高下,你因沙、咪二小潛入妖穴,盜寶有功,将我靈丹相賜,已足酬功,怎還要我力挽造化,違天行事,對他二人獨厚呢?"楊瑾跪禀道:"弟子明知他們備曆千劫,積衰非自今始。
不過此輩已多迷途知返,尤以這四個為最傑出庸流。
沙沙、咪咪更有妖穴盜寶之功,智勇誠毅,至堪嘉尚。
還望大發慈悲,以回天法力,允将他二人改造還原,俾得虔心向道。
異日如有成就,便使他們回轉故山,度他們那些前古劫餘遺黎,豈非功德無量?至于健兒、玄兒,并非弟子敢有偏私。
隻緣當初雲鳳收他四人時,适遇岷山白犀潭韓仙子神遊路過,喜愛他們,曾令雲鳳代向自發龍女崔五姑索取一個。
崔五姑默算前因,說健兒另有機緣;玄兒應俟雲鳳身劍合一後,親身送往白犀潭去,韓仙子尚有恩賜。
雲鳳本已欲往,為了除妖之事,耽延未去。
弟子一則因他二人另有遇合,二則深知此事非同小可,不敢過勞恩師神思,所以沒有同時妄請。
"大師略一尋思,笑道:"自來緣法前定,莫可強求。
即以我們師徒而論,自你前生起,我便為你惹了多少麻煩;今生二次引你入門,傳我衣缽,又費卻不少心力,遲我成道之期,并且無求不允。
這般厚遇,豈我初收你時始料所及?你既然心許了他們,我也不願你失信違心,索性成全了吧。
隻是此事煞費手腳,也不容你偷懶。
當我行法之時,須要在側守侍多日,還要扶持他二人成長,直到骨髓堅硬,服我新煉靈丹以後,行動自如,方能帶了同行呢。
"楊瑾聞言,好生感激涕零,又代二小謝了深恩,方始起身,躬立侍側。
大師又對雲鳳道:"聖陵二寶,尚待詳參;我以法力改造二小,也須時日,方能成功,你在此無事,可将健兒暫留庵中,拿我柬帖,帶了玄兒,徑往岷山白犀潭,去見韓道友。
她深居潭底,又有神物把守,本難進入。
你一到後山,穿入暗壁洞内,如有警兆,或遇腥風,速速高呼韓仙子,将我柬貼往濃霧之中擲去,自然放你過去。
還有到了後山,無論遇何怪異,切莫傷它。
須知此行于你雖有大益,韓道友尤極喜你踐言前往,但是其中尚伏有殺機,一不小心,便留異日隐患呢。
"雲鳳敬謹拜命,又領四小前去參谒謝恩,并牽玄兒拜辭。
楊瑾率沙沙、咪咪、健兒三人送至庵外,楊瑾力囑雲鳳說:"乙休、韓仙子二人,乃散仙中數一數二的人數,不特道行高深,法術精微,性情尤為古怪,雖不似姬繁那樣不分邪正,一意孤行,但也有些偏重情感。
和他夫妻來往的,哪一派中人都有,隻不助惡長暴罷了。
以前有時甚至下交異類。
自從夫妻反目,各自被困遭難以後,二次出世,雖然好些,所交怪人還是不少。
韓仙子更因當初脫險時得免大劫,是由兩個異類精靈之助,益發優容此輩。
她平時潭底潛伏,水洞修真,生人一概不見。
有那不知深淺的人,因她守着許多靈藥,妄欲求取,冒昧前往,常為守洞神物所傷。
你此番前去,縱是出于她意,也須小心為上。
恩師賜我靈丹,庵中還有,另有恩師護法防身靈符一道,都給你帶在身旁,以備萬一吧。
"雲鳳接過三粒靈丹和一道靈符謝了。
四小因這一分離,相見無期,也在握别。
健兒更因沙、咪、玄兒三人俱有仙緣,可冀正果,獨自己一人,尚無着落,心中悲苦,淚流滿面。
雲鳳也甚替他難過,便勸慰他道:"你四人遇合雖然不同,将來成就,卻差不了多少,決無使你一人向隅之理,否則祖師也不許我帶你同回了。
此時不過機緣未至,隻要向道堅誠,勵志修為,皇天不負苦心人,焉知将來不在他三人之上呢,哭他則甚?"楊瑾此時也勸了幾句。
健兒終是怏怏。
雲鳳見他可憐,便将楊瑾所贈靈丹轉給了他一粒。
楊瑾笑道:"此丹恩師生平隻煉過一次,妙用無窮,更能起死回生,輕身延年。
我前生修道多年,尚未得到一粒。
今生奉命下山積修外功,恩師也隻賜了我十幾粒,除七粒自服外,下餘救了六個有大善大德人的性命。
在白陽山剩下兩粒,為獎有功,給了沙、咪二小。
還有四粒,乃我上次回山留備自用的。
我見你師父面有晦紋,歸途難免有用,故以此丹相贈。
她今轉賜一粒與你,仙福不小。
"健兒聞言,驚道:"既是恩師有難,須仗此丹之力,弟子如何敢受?仍請恩師收回吧。
"雲鳳已經給了他,又自恃此行乃師長之命,況還有大師柬帖,縱有險阻,也無妨害,執意不允。
健兒卻甚擔心,再三堅辭,繼之以泣。
楊瑾見他對師虔誠,喜贊道:"你懷寶不貪,甘誤仙緣,即此存心,已不患不邀仙眷。
師長已賜之物,怎能收回?你自服了無妨。
你師父雖有小災,并無大害,有此靈符,本足補得此丹缺陷。
為防萬一,索性連我留這一粒也拿去吧。
"雲鳳自不肯收。
楊瑾道:"有備乃無患。
我無此丹,用時尚可向恩師求取;你到危急之時,卻是無法。
我看恩師适才未提此事,必然還有解法。
隻管将去,不用時,我再取回這粒如何?現時我又用它不着。
崔五姑所賜之丹雖有靈效,以此相比,卻差遠了。
"雲鳳、健兒這才分别收了。
當下雲鳳帶了玄兒,辭别楊瑾,徑駕遁光,直往岷山白犀潭飛去。
劍光迅速,不消多時,即行到達。
雲鳳為表虔誠,到了岷山前山,便将劍光落下,照着楊瑾所說途徑,帶了玄兒往後山走去。
起初還有途徑,走了一截,隻見危峰刺天,削壁千尋,上蔽青天,下臨無地,到處都是蠶叢鳥道,連個樵徑都沒有。
休說是人,幾乎連猿鳥都難飛渡,真個形勢奇秘,險峨已極。
還算雲鳳本身内外功都臻上乘,劍術飛行俱有門徑,随便行走;不比上次司徒平奉神駝乙休之命,白犀潭投簡,須要一步一拜上去。
遇有阻礙,盡可攀撥縱躍而過,難不了她。
當天下午,她由亂山叢裡,走入一個山峽之中。
那峽口外觀尚闊,漸進漸狹,兩邊危崖高有千丈,時有雲霧,循崖出沒遊動。
崖壁上生着極厚的苔藓,一片濃綠直展上去,擡頭望不到頂。
奇花間生,多不知名。
看去其滑如油,莫可攀附。
崇崖高處,隻正午能見一線日光,本就黑暗,何況又在将近黃昏之際,由峽石峰頂上婉蜒轉折
那拖在外面的半段藍虹,似長虹歸洞一般,往下一竄,由朱虹中穿進,沒入彩焰金芒之中,耳聽轟轟發發之聲響了一陣。
大師把手一揚,焰芒斂處,朱環複了原形,被大師持在手内。
藍光火星,形聲全消。
再看大師座前,卻添了一個黃金缽盂,孟内盛着兩升許藍色寶珠,大僅如豆,顔色彩藍,光華隐隐,似在流動。
楊瑾方悟師父适用化身神遊,本身并未離開;天藍神砂已被金缽盂收來。
忙率雲鳳向前拜倒。
大師吩咐起立,笑道:"徒兒,我今日為你雖結了一個冤家,卻替齊道友異日消卻許多隐患呢。
" 楊瑾謝恩請問,大師道:"姬繁出身左道旁門,中途改習道家吐納之功,幸至地仙。
自以當初積惡太多,難逃天戮,又恐轉劫不易,便不再上進,專心一意,苦煉這天藍神砂,以禦天魔之災,竟被煉成。
彼時他如多積外功,好自修為,本可永緻長生,無如既貪且狠。
因生平幾次劫難,全仗此寶脫免,天魔尚且能禦,何況其他。
始而懶于為善,以蓋前愆。
繼而自恃得道年深,别人多半後輩,驕橫自恣。
雖然不再立意為惡,但是邪正不分,隻重情面,以善我者為善,全不想到報應循環,豈能永逃天戮?即以這次所為而論,以猿精這等去惡從善,向道虔修的畜類,本極難得,我們見了,縱不加恩接引,也萬不再傷害。
他卻百計追逼,必欲置之死地。
況且所得道書、法寶,出于前生師授,事有前定,不是無故竊奪而來。
初遇時尚可推說猿精是個異類,恐其得了為害;後來明知底細,依然未止貪欲,此豈修道人的行徑?尤其他近因得道以來,各正派中道友,以及自愛一點的散仙,多不甚禮重他,心中懷憤。
而各異派中妖邪,窺知他的心意,遇上時曲意交歡,于是逐漸交往,情好日厚。
雖其新惡未著,久必為患。
你回庵之前,我已默運玄機,查知因果。
今日收了他的天藍神砂,如喪性命,心不甘服,此去定要勾結妖兇,與我師徒為仇。
他的運數該終,天特假手我等,原無足慮。
但你白陽山之行,又與妖鬼徐完相忤,強敵正多。
雖恃有降魔四寶,可以抵禦,但此二惡均非常敵,詭秘飄忽,防不勝防。
此後出外行道,務要多加小心,才可無事。
" 楊瑾拜領訓示,重又叙說聖陵取鼎與白陽山合戮三屍各節,并代嵩山二老緻意。
大師道:"此鳥神物,但是生具惡性,隻知為主。
在前古時殺人至多,雖在妖穴沉淪了數千年,仍難抵過。
殺孽太重,即使仗我佛力化去惡骨,使其向善歸道,終難免遭劫,任是如何愛惜它,也無用處。
峨眉盛會,群仙畢集,能者甚多,以齊道友之法力,豈懼區區妖鬼?白、朱二位道友,不過拿作題目而已。
此次将承他們助你成功,不得不勉為其難,這一來又要誤我十日禅課了。
" 楊瑾知道大師法力無邊,聞言不禁心中一動,立即乘機力代沙、咪二小求恩改造。
大師笑道:"我早就算定你有此一求,加以他們的向道堅誠,本應為之打算,無奈他們本身太已脆弱,改造甚難。
況我佛門最忌偏私,他四人資質如一,不分甚麼高下,你因沙、咪二小潛入妖穴,盜寶有功,将我靈丹相賜,已足酬功,怎還要我力挽造化,違天行事,對他二人獨厚呢?"楊瑾跪禀道:"弟子明知他們備曆千劫,積衰非自今始。
不過此輩已多迷途知返,尤以這四個為最傑出庸流。
沙沙、咪咪更有妖穴盜寶之功,智勇誠毅,至堪嘉尚。
還望大發慈悲,以回天法力,允将他二人改造還原,俾得虔心向道。
異日如有成就,便使他們回轉故山,度他們那些前古劫餘遺黎,豈非功德無量?至于健兒、玄兒,并非弟子敢有偏私。
隻緣當初雲鳳收他四人時,适遇岷山白犀潭韓仙子神遊路過,喜愛他們,曾令雲鳳代向自發龍女崔五姑索取一個。
崔五姑默算前因,說健兒另有機緣;玄兒應俟雲鳳身劍合一後,親身送往白犀潭去,韓仙子尚有恩賜。
雲鳳本已欲往,為了除妖之事,耽延未去。
弟子一則因他二人另有遇合,二則深知此事非同小可,不敢過勞恩師神思,所以沒有同時妄請。
"大師略一尋思,笑道:"自來緣法前定,莫可強求。
即以我們師徒而論,自你前生起,我便為你惹了多少麻煩;今生二次引你入門,傳我衣缽,又費卻不少心力,遲我成道之期,并且無求不允。
這般厚遇,豈我初收你時始料所及?你既然心許了他們,我也不願你失信違心,索性成全了吧。
隻是此事煞費手腳,也不容你偷懶。
當我行法之時,須要在側守侍多日,還要扶持他二人成長,直到骨髓堅硬,服我新煉靈丹以後,行動自如,方能帶了同行呢。
"楊瑾聞言,好生感激涕零,又代二小謝了深恩,方始起身,躬立侍側。
大師又對雲鳳道:"聖陵二寶,尚待詳參;我以法力改造二小,也須時日,方能成功,你在此無事,可将健兒暫留庵中,拿我柬帖,帶了玄兒,徑往岷山白犀潭,去見韓道友。
她深居潭底,又有神物把守,本難進入。
你一到後山,穿入暗壁洞内,如有警兆,或遇腥風,速速高呼韓仙子,将我柬貼往濃霧之中擲去,自然放你過去。
還有到了後山,無論遇何怪異,切莫傷它。
須知此行于你雖有大益,韓道友尤極喜你踐言前往,但是其中尚伏有殺機,一不小心,便留異日隐患呢。
"雲鳳敬謹拜命,又領四小前去參谒謝恩,并牽玄兒拜辭。
楊瑾率沙沙、咪咪、健兒三人送至庵外,楊瑾力囑雲鳳說:"乙休、韓仙子二人,乃散仙中數一數二的人數,不特道行高深,法術精微,性情尤為古怪,雖不似姬繁那樣不分邪正,一意孤行,但也有些偏重情感。
和他夫妻來往的,哪一派中人都有,隻不助惡長暴罷了。
以前有時甚至下交異類。
自從夫妻反目,各自被困遭難以後,二次出世,雖然好些,所交怪人還是不少。
韓仙子更因當初脫險時得免大劫,是由兩個異類精靈之助,益發優容此輩。
她平時潭底潛伏,水洞修真,生人一概不見。
有那不知深淺的人,因她守着許多靈藥,妄欲求取,冒昧前往,常為守洞神物所傷。
你此番前去,縱是出于她意,也須小心為上。
恩師賜我靈丹,庵中還有,另有恩師護法防身靈符一道,都給你帶在身旁,以備萬一吧。
"雲鳳接過三粒靈丹和一道靈符謝了。
四小因這一分離,相見無期,也在握别。
健兒更因沙、咪、玄兒三人俱有仙緣,可冀正果,獨自己一人,尚無着落,心中悲苦,淚流滿面。
雲鳳也甚替他難過,便勸慰他道:"你四人遇合雖然不同,将來成就,卻差不了多少,決無使你一人向隅之理,否則祖師也不許我帶你同回了。
此時不過機緣未至,隻要向道堅誠,勵志修為,皇天不負苦心人,焉知将來不在他三人之上呢,哭他則甚?"楊瑾此時也勸了幾句。
健兒終是怏怏。
雲鳳見他可憐,便将楊瑾所贈靈丹轉給了他一粒。
楊瑾笑道:"此丹恩師生平隻煉過一次,妙用無窮,更能起死回生,輕身延年。
我前生修道多年,尚未得到一粒。
今生奉命下山積修外功,恩師也隻賜了我十幾粒,除七粒自服外,下餘救了六個有大善大德人的性命。
在白陽山剩下兩粒,為獎有功,給了沙、咪二小。
還有四粒,乃我上次回山留備自用的。
我見你師父面有晦紋,歸途難免有用,故以此丹相贈。
她今轉賜一粒與你,仙福不小。
"健兒聞言,驚道:"既是恩師有難,須仗此丹之力,弟子如何敢受?仍請恩師收回吧。
"雲鳳已經給了他,又自恃此行乃師長之命,況還有大師柬帖,縱有險阻,也無妨害,執意不允。
健兒卻甚擔心,再三堅辭,繼之以泣。
楊瑾見他對師虔誠,喜贊道:"你懷寶不貪,甘誤仙緣,即此存心,已不患不邀仙眷。
師長已賜之物,怎能收回?你自服了無妨。
你師父雖有小災,并無大害,有此靈符,本足補得此丹缺陷。
為防萬一,索性連我留這一粒也拿去吧。
"雲鳳自不肯收。
楊瑾道:"有備乃無患。
我無此丹,用時尚可向恩師求取;你到危急之時,卻是無法。
我看恩師适才未提此事,必然還有解法。
隻管将去,不用時,我再取回這粒如何?現時我又用它不着。
崔五姑所賜之丹雖有靈效,以此相比,卻差遠了。
"雲鳳、健兒這才分别收了。
當下雲鳳帶了玄兒,辭别楊瑾,徑駕遁光,直往岷山白犀潭飛去。
劍光迅速,不消多時,即行到達。
雲鳳為表虔誠,到了岷山前山,便将劍光落下,照着楊瑾所說途徑,帶了玄兒往後山走去。
起初還有途徑,走了一截,隻見危峰刺天,削壁千尋,上蔽青天,下臨無地,到處都是蠶叢鳥道,連個樵徑都沒有。
休說是人,幾乎連猿鳥都難飛渡,真個形勢奇秘,險峨已極。
還算雲鳳本身内外功都臻上乘,劍術飛行俱有門徑,随便行走;不比上次司徒平奉神駝乙休之命,白犀潭投簡,須要一步一拜上去。
遇有阻礙,盡可攀撥縱躍而過,難不了她。
當天下午,她由亂山叢裡,走入一個山峽之中。
那峽口外觀尚闊,漸進漸狹,兩邊危崖高有千丈,時有雲霧,循崖出沒遊動。
崖壁上生着極厚的苔藓,一片濃綠直展上去,擡頭望不到頂。
奇花間生,多不知名。
看去其滑如油,莫可攀附。
崇崖高處,隻正午能見一線日光,本就黑暗,何況又在将近黃昏之際,由峽石峰頂上婉蜒轉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