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四回 照影視晶盤 滟滟神光散花雨 先聲驚鬼物 琅琅梵唱徹山林

關燈
入耳清越,益發顯得空闊幽靜。

    想起自己從小在此帶發修行,蒙恩師教養深恩,好容易學會許多道法,隻可惜本身不是佛門中人,未傳得上乘真谛。

    原意精誠所至,金石為開,隻要念切虔誠,勵志苦修,不患不得恩師垂憐,祝發受戒,側身禅門,同參正果。

    誰知福薄緣铿,恩師和諸同門遽然道成飛升,隻撇下自己一個。

    今天所來前輩高僧,未說出法号,看神氣必受師門之托,來接此寺。

    那送還寶珠的,自己回山不久,沒聽恩師提起過,也不知是甚麼來曆。

    以前在外行道濟世,仗着道術飛劍法寶俱是仙傳,從沒閃失過一次。

    聽那前輩高僧囑咐謹慎行事語意,好似并不尋常,來時倒要看他一看。

     林寒一面傷感,一面尋思。

    時光易過,不覺已是亥子之交。

    忽聽一陣極尖銳的嘯聲,甚是悠長,遠遠随風送到。

    心中一驚,立時收起思潮,振作精神,靜心等候。

    因為先前胡思亂想,聞聲倉猝,竟忘了行法掩飾面目。

    說時遲,那時快,嘯聲方才入耳,便見東南方天空中,有一道時青時紅的火光,似火箭一般朝山門前射來,晃眼工夫,便自飛臨切近。

    隻見白忽忽一幢似人非人的影子,面上一團銀光籠罩,周身火光圍繞。

    林寒運用慧目,定睛細看,竟未看出那東西的真實面目。

    忙照老和尚的吩咐,一縱遁光,迎頭攔住,大喝道:"快還我師父的東西來!"那白影行時迅疾異常,來勢本要往山門中穿進,聞得禅唱之聲,首先吃了一驚,勢子一緩,便遇林寒在山門前飛起阻路,匆促間竟未容他細想,立将所持之寶遞過。

    林寒喝聲甫住,忽見火光中伸出一隻細長手臂,掌中托定一物,連忙伸手接過。

    那白影正往山門下拜,林寒已一縱遁光,往大殿内飛去。

    剛一飛起,微聞那白影在身後歎息之聲,好似欲追又止之狀。

    手中所持之物,頗似一塊圓的玉壁,手觸處,似有篆文凸起。

    相隔不遠,晃眼飛入殿内。

    見眼前奇亮,霞光閃閃,幻為異彩。

    老和尚師徒七人,俱在合掌喃喃,梵唱之聲益急。

    回頭往殿外一看,那條火箭已往東南方高空中飛去,耳聽嘯聲轉厲,又由近而遠,料是離去俄頃。

     林寒因明早便要長行,恐還有甚吩咐;自己将行,也該禀一聲。

    先叩謝了一番,仍然跪伏地上,靜俟經聲住後,再行領誨。

    待有個把時辰,梵唱之聲才止。

    老和尚揮手命林寒起立,笑道:"佛家原戒打诳語。

    我因你師父的遺物,又是玄門之寶,理應為你所得。

    這孽畜借用已久,不遲不早,偏又在你行前送還,正好成全你收受,以為異日全身免難之用。

    他來時太驟,你竟忘了掩飾本來面目。

    你明早西行,他暫時尋不到你,日後終有尋着之日。

    這孽畜乃多年得道老猿精魂,厲害非常。

    你師父因前生與其有瓜葛,又憐他久已改行向善,災劫臨頭,竟難避免,為優昙大師門下大弟子素因飛劍誤傷,故将來入佛門以前三世修真煉魔之寶借與了他。

    他雖說不輕害人,但是報仇之心正重。

    你師父隻借此寶,不肯賜與,便是恐他仗着此寶,去往漢陽白龍庵尋仇,又惹誅魂堕劫之禍。

    還來本非所願,再如知道你師父前日坐化,此寶可以久借不歸,不料自行送到,被你巧得了去。

    我是主謀,一時多事,自惹煩惱。

     早知有此幾場糾葛,不去說了。

    休看你苦煉多年,飛劍法寶多半上品,正邪各派中法術俱知門徑。

    無奈未受禅門嫡傳,玄門功行還未到上乘地步,真遇各派中出類超群之士,仍非對手。

    尤其這類多年得道精魂,因他形骸已脫,複經苦煉,真神凝固,變化無窮,飛劍法寶所不能傷。

    為被他訪查出你的形迹,須知善者不來,來者不善。

    你走後,他必先來尋我,連遭失利,轉而尋你,宿怨已深。

    往好的說,看你師父情面,将寶奪去,與人無傷;否則,他來去飄忽,無形無聲,行同鬼物,任你防衛周密,吉兇也自難定。

    所幸适才我看他一身道氣,尚有仙緣遇合。

    你師父賜你柬帖,又命你遠投芬陀大師,在雪山隐迹,必與此事有關。

    你也久經大敵,必能預燭機先。

    你隻緊記着每當入定之先,預将洞門和你身側四外,行法封閉禁制,即使來侵,也可警覺。

    隻要不大意,便不緻有大害了。

    " 林寒謹謝教誨。

    又把寺中尚有自耕山田果林等類頃,近二十年來,諸同山禅關一坐,便是經年,都是自己行法耕植,雖未荒廢,已不自食,除供佛前香火外,十九散給近山貧民等情,一一禀告。

    老和尚含笑點首,揮手命出。

    告别出殿,到房中待了片刻,見東方已現曙色,攜了衣物重又走向大殿和禅師坐化之處,各端肅拜了幾拜,徑往川邊倚夭崖飛去。

     到了龍象庵前落下,進去見了芬陀大師,跪下行禮,遞上一封柬帖。

    芬陀大師看罷柬帖,喚起說道:"令師坐化,我适有事,未克親送。

    信中說你前生孽累,有難避免者,囑我就近照拂,自無恝置之理。

    大雪山冰壑洞穴甚多,隻神旗峰頂有一洞最佳,孤峰入雲,高出天半,山腰以下,盡被冰雪封住。

    不特飛鳥不到,因為地勢過高,峰又不廣,便是各派中禦劍飛行之士,往來經行,也都至多略繞峰腰即過。

    如非知你在彼,特地相訪,絕不會飛上峰頂。

    那洞又深藏峰頂中心仰天池内,池深數十丈,水涸已逾千年。

    此洞傍壁而開,乃古昔泉眼,甚是幽窅宏深。

    因那池深圓,如一大井,深入士内,連天風都吹不到,故各峰皆屬奇寒,池中氣候獨暖。

    土又肥沃,奇花異草,滿地皆是。

    加以千年古木,森森挺立,繁茂郁生,幾乎與池等長,相隔上面池邊,不過兩三丈高下。

    最妙的是,這些林木凡是高及池面的,都是北天山特産的一種仙人棕,枝于繁密,直立若蓋,葉細而長,四處挺生,冬夏常青,恰好将那池面遮住。

    即便有人從上面飛過,也隻當是一個數十畝方圓,滿生育草的盆地幹池,絕料不到下面有此奇景洞穴。

    真個幽僻隐秘已極。

    洞中更有一道暗瀑清泉,甘芳可飲。

    你在此潛修,甚是合宜。

    "林寒大喜,忙又跪下拜謝。

    一問老和尚師徒來曆,乃是禅師師弟無名和尚,佛法無邊,已将證上乘功果。

     頭一次楊瑾下山積修外功,未在庵中。

    第二次,林寒便在神旗峰池洞中潛心修煉。

    有一天林寒正在池洞中打坐,忽覺心驚肉跳。

    起看第二封柬帖,尚未到開視時日。

    忙即嚴加戒備,飛往庵中,向大師求教。

    大師默運靈機觀察,竟是老猿精魂因查出底細,心中忿恨,或明或暗,連往上方山鏡波寺中,用盡方法尋仇,俱被無名和尚師徒以佛法戰敗。

    末一次暗中變化前往,以為可以出其不備。

    誰知魔淺道高,幾遭不測,因此不敢再往。

    四處尋訪林寒下落無着,忽生毒計,尋到林寒老家,訪去林寒生辰八字,用極厲害的邪法拜禁,意欲使林寒禁受不住被逼無奈,自行投到。

    照例此法一遇道行稍高的人,頭幾天不覺怎樣,七日一過,便神志昏迷。

    當在禁中,真神被攝,自行投到行法人前,一任擺布,叫如何便如何,甚麼真情,全部吐露,無力違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