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五回 圖解勤參 寸心通妙谛 飛雲可捉 咫尺誤仙緣
關燈
小
中
大
,動作益發純熟。
快練到一百零三式時,又該兩手交劍,才能過去。
心想強它一強,看看有無别的解法。
心裡雖這麼想,身法并未停住,就這微一遲疑之際,已然練到那一式上。
這中間一截,共有七十多式,多是禽鳥之形,大半都是爪翼動作,并無器械。
雲鳳用劍照式體會,都能領悟用法。
那一百零一、零二兩式:一個是飛鷹拿兔,盤定下矚;一個是野鶴沖霄,振翼高弿。
一上一下,本就不易變轉,偏生一百零三式單單是個神龍掉首,揚爪攫珠之形。
雲鳳先将身縱起,右手持劍,去伐飛鷹右爪,作勢下擊。
剛一落地,倏又縱起,去學第二式。
因第一式未悟出着力之點,隻知橫劍齊眉,卻伐鶴的右翼,如要跟着提氣飛身回首旁擊,格于圖中形勢,非兩手換劍不可。
當時略一慌亂,想變個辦法,隻顧照式練習下去,不料那些圖形一式跟着一式。
雲鳳急于速成,動作又快,身在空中,剛照式一個翻騰,猛見眼前寒光一閃,自己的頭正向手中寶劍擦去。
這時雲鳳的劍原是用虎口含着,大、二、中三指按握劍柄,平卧在手臂之上,再想換式将劍交與左手,已是無及。
情知危險萬分,心裡一着急,就着回轉之勢,右手一緊,中指用力照着劍頭一按,同時右臂平斜向上,往外一推,那口劍便離了手,斜着往洞頂上飛去。
雲鳳身子已盤轉起來,見劍出了手,心裡一驚。
這些動作每日勤練,非常純熟,不知不覺中照着龍蟠之勢,身子一躬一伸,便淩空直穿出去。
她原是一時手忙腳亂,想将那脫手的劍收回來。
誰知熟能生巧,妙出自然,又加氣功已經練到擊虛抓空境地,平日獨自苦練,尚無覺察,忽然慌亂中的動作,竟然合了規矩,這一來恰好成了飛龍探珠之勢。
說時遲,那時快,劍又是口仙劍,既發出去,何等迅速。
照理雲鳳隻是情急空抓,萬不料手剛往前一探,那股真氣便自自然然到了五指。
猛覺手中發出的力量絕大,那劍飛出去快要及頂,竟倒退飛回,到了手中。
能發能收,大出意料之外。
且喜人未受傷,連忙收式落地。
暗忖:"那劍明明脫手,怎會一抓便回?好生奇怪!"後一想:"連日苦練,隻覺真氣越練越純,也不知進境深淺,壁間圖解是否可與劍法相合。
難道這麼短的時日,已可随心收發不成?"想着想着,試将劍輕輕往前一擲,跟着忙用力往前一抓,果然又抓了回來。
歡喜了一陣,該是進食的時候,一查食糧,所餘已是無多。
一時乘興,帶了那口玄都劍和飛針,徑直出洞,去尋覓食糧。
到了洞外一看,恰值雲起之際,離崖洞數丈以下,隻是一片溟漾,暗雲低壓,遠岫遙岑,全都迷了本來面目,不知去向。
崖洞上面,照例常時清明,不見雲雨,這時也有從雲層中掙出來成團成塊的雲絮,浮沉上下,附石傍崖,若即若離,别有一番閑遠之緻。
雲鳳先見下面雲厚,雖然前幾日看出一條方向路徑,到底不曾親身經曆過,怎敢冒昧穿雲而下。
方自有些遲疑,忽然一團雪也似的白雲從崖下飛起,緩緩上升,往身旁飄來。
覺着有趣,伸手一抓,偏巧一陣風過,那雲已是升高丈許,往前飛去。
雲鳳一撈,撈了個空,心中不舍,便追了去。
這風一吹,不但這團孤雲飛行轉速,便連下面的雲海也似鍋開水漲,波卷濤飛,滾滾突突,往上湧來,轉瞬之間,已與崖平。
雲鳳隻顧縱身捉雲,忘了存身之處已離崖邊不遠。
剛将身縱起,見那雲突又前移,暗罵:"雲兒也這般狡猾,我今日若不将你捉住才怪。
"不便在空中施展近日新學來的解數,往前一探,又懸空飛出了兩三丈遠近,恰好将那雲團雙手抱住,身子才往下落。
猛一低頭,見腳底雲濤泱奔,浩瀚無涯,哪裡還有着腳之所。
知是一時疏忽,已經縱在崖外,不禁大驚,急切間想不出好主意。
等到想起提氣盤空,淩虛回旋,身子已墜入雲層之中,睜眼不辨五指,哪裡還來得及。
又不知腳底下是崖的哪一面,仗着膽大心靈,立時變了方法,把氣緊緊提住,随時留神着腳底的地方,使下落之勢略緩,隻要覺着腳一挨着實地,便可站定。
正落之間,漸覺涼風侵肌,冷雲撲面,周身業已濕透。
正猜雲中有雨,猛聽雲底下風雨大作,聲如江濤怒吼,四周的雲越暗,水氣越厚,幾如浴身江河之中。
約有頓飯光景,才将這千百丈厚的雲層穿過,風雨之聲,也越發聽得真切。
定睛往下面一看,底下也是一座山脊,因為終年上面有雲封蔽,尚未見過它的形勢。
身子正從狂風暴雨中飛落,離地少說也有數十丈高下,一旦失足,萬想不到下落這麼低速。
自己如非在洞中練習了這四十多日圖解和坐功,一旦自天墜地,直落千丈,還不是個粉身碎骨麼?想到這裡,好生害怕心寒,哪敢絲毫怠慢。
先将氣一舒,使其速降,轉眼離地隻有十來丈,才忙将氣重新提住。
緊接着再做出一個俊鹘盤空之勢,以便覓地降落。
快練到一百零三式時,又該兩手交劍,才能過去。
心想強它一強,看看有無别的解法。
心裡雖這麼想,身法并未停住,就這微一遲疑之際,已然練到那一式上。
這中間一截,共有七十多式,多是禽鳥之形,大半都是爪翼動作,并無器械。
雲鳳用劍照式體會,都能領悟用法。
那一百零一、零二兩式:一個是飛鷹拿兔,盤定下矚;一個是野鶴沖霄,振翼高弿。
一上一下,本就不易變轉,偏生一百零三式單單是個神龍掉首,揚爪攫珠之形。
雲鳳先将身縱起,右手持劍,去伐飛鷹右爪,作勢下擊。
剛一落地,倏又縱起,去學第二式。
因第一式未悟出着力之點,隻知橫劍齊眉,卻伐鶴的右翼,如要跟着提氣飛身回首旁擊,格于圖中形勢,非兩手換劍不可。
當時略一慌亂,想變個辦法,隻顧照式練習下去,不料那些圖形一式跟着一式。
雲鳳急于速成,動作又快,身在空中,剛照式一個翻騰,猛見眼前寒光一閃,自己的頭正向手中寶劍擦去。
這時雲鳳的劍原是用虎口含着,大、二、中三指按握劍柄,平卧在手臂之上,再想換式将劍交與左手,已是無及。
情知危險萬分,心裡一着急,就着回轉之勢,右手一緊,中指用力照着劍頭一按,同時右臂平斜向上,往外一推,那口劍便離了手,斜着往洞頂上飛去。
雲鳳身子已盤轉起來,見劍出了手,心裡一驚。
這些動作每日勤練,非常純熟,不知不覺中照着龍蟠之勢,身子一躬一伸,便淩空直穿出去。
她原是一時手忙腳亂,想将那脫手的劍收回來。
誰知熟能生巧,妙出自然,又加氣功已經練到擊虛抓空境地,平日獨自苦練,尚無覺察,忽然慌亂中的動作,竟然合了規矩,這一來恰好成了飛龍探珠之勢。
說時遲,那時快,劍又是口仙劍,既發出去,何等迅速。
照理雲鳳隻是情急空抓,萬不料手剛往前一探,那股真氣便自自然然到了五指。
猛覺手中發出的力量絕大,那劍飛出去快要及頂,竟倒退飛回,到了手中。
能發能收,大出意料之外。
且喜人未受傷,連忙收式落地。
暗忖:"那劍明明脫手,怎會一抓便回?好生奇怪!"後一想:"連日苦練,隻覺真氣越練越純,也不知進境深淺,壁間圖解是否可與劍法相合。
難道這麼短的時日,已可随心收發不成?"想着想着,試将劍輕輕往前一擲,跟着忙用力往前一抓,果然又抓了回來。
歡喜了一陣,該是進食的時候,一查食糧,所餘已是無多。
一時乘興,帶了那口玄都劍和飛針,徑直出洞,去尋覓食糧。
到了洞外一看,恰值雲起之際,離崖洞數丈以下,隻是一片溟漾,暗雲低壓,遠岫遙岑,全都迷了本來面目,不知去向。
崖洞上面,照例常時清明,不見雲雨,這時也有從雲層中掙出來成團成塊的雲絮,浮沉上下,附石傍崖,若即若離,别有一番閑遠之緻。
雲鳳先見下面雲厚,雖然前幾日看出一條方向路徑,到底不曾親身經曆過,怎敢冒昧穿雲而下。
方自有些遲疑,忽然一團雪也似的白雲從崖下飛起,緩緩上升,往身旁飄來。
覺着有趣,伸手一抓,偏巧一陣風過,那雲已是升高丈許,往前飛去。
雲鳳一撈,撈了個空,心中不舍,便追了去。
這風一吹,不但這團孤雲飛行轉速,便連下面的雲海也似鍋開水漲,波卷濤飛,滾滾突突,往上湧來,轉瞬之間,已與崖平。
雲鳳隻顧縱身捉雲,忘了存身之處已離崖邊不遠。
剛将身縱起,見那雲突又前移,暗罵:"雲兒也這般狡猾,我今日若不将你捉住才怪。
"不便在空中施展近日新學來的解數,往前一探,又懸空飛出了兩三丈遠近,恰好将那雲團雙手抱住,身子才往下落。
猛一低頭,見腳底雲濤泱奔,浩瀚無涯,哪裡還有着腳之所。
知是一時疏忽,已經縱在崖外,不禁大驚,急切間想不出好主意。
等到想起提氣盤空,淩虛回旋,身子已墜入雲層之中,睜眼不辨五指,哪裡還來得及。
又不知腳底下是崖的哪一面,仗着膽大心靈,立時變了方法,把氣緊緊提住,随時留神着腳底的地方,使下落之勢略緩,隻要覺着腳一挨着實地,便可站定。
正落之間,漸覺涼風侵肌,冷雲撲面,周身業已濕透。
正猜雲中有雨,猛聽雲底下風雨大作,聲如江濤怒吼,四周的雲越暗,水氣越厚,幾如浴身江河之中。
約有頓飯光景,才将這千百丈厚的雲層穿過,風雨之聲,也越發聽得真切。
定睛往下面一看,底下也是一座山脊,因為終年上面有雲封蔽,尚未見過它的形勢。
身子正從狂風暴雨中飛落,離地少說也有數十丈高下,一旦失足,萬想不到下落這麼低速。
自己如非在洞中練習了這四十多日圖解和坐功,一旦自天墜地,直落千丈,還不是個粉身碎骨麼?想到這裡,好生害怕心寒,哪敢絲毫怠慢。
先将氣一舒,使其速降,轉眼離地隻有十來丈,才忙将氣重新提住。
緊接着再做出一個俊鹘盤空之勢,以便覓地降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