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四回 金鏡神光 同心求百寶 蹄涔滄海 無意失雙鹣

關燈
玲、寒萼等人次之。

    俱注有各人的名字,所有女同門一個不空。

    那壁内藏珍,如何取法,以及寶鑰用處,也載得清楚。

    隻未注明應歸何人所得,能否二次入洞。

    英、雲二人觀書,均面有喜色,惟獨易靜默然。

     李甯早明白因果,已知其意,笑對三人道:"一飲一啄,莫非前定。

    多曆艱難辛苦,所獲益多。

    不過貪嗔兩字,總足為害,小不忍則亂大謀,全仗慧心定力,去克制它。

    你三人此地早晚仍須重臨,壁中寶物,說不定應在何人頭上。

    隻是經此一來,外間知者漸多,定要群來攘奪。

    物各有主,聖姑早有布置,該為何人所有,定而不移,決不會擇強而歸。

    像今日之事,出于定數,無可避免,所以連我也臨事慌亂起來。

    所望你們日後不論誰來,遇事可适可而止,少開殺戒,能讓過便讓過,切不可因其異派,多事殺戮,以緻冤冤相報,沒有了結,種下仇敵,徒留異日隐患,也不枉我今日引你們到此一番奇遇了。

    "易靜原極機智,聞言竟會當作泛論,一心隻盤算怎得一人再來取寶而歸,聽過便置諸腦後。

    李甯知她日後再入幻波池,關系畢生成敗,憐她多年苦修不易,此番相會,總算有緣,當時不便說明,隻好到了峨眉,見了掌教諸人,再為設法,以助她成功。

    也是易靜仙緣尚厚,才得遇見李甯,就這樣日後還是受盡艱危,幾乎遭了殺身之禍。

    此是後話不提。

     李甯說完,仍命三人各将法寶收起,且等到了峨眉,呈與師長,再行分配。

    英瓊問道: "爹爹,我們出去仍是來路麼?"李甯道:"頭層洞己被那兩人來時用千金神駝沖開,他們隻比我們先入洞不到一個時辰。

    論理我們還在他們之先,因為他們一到就直入東洞,我們從西洞甬路中一路繞行過來,沿途觀賞奇景,解說一切,延時甚多,否則我們早就進去了。

    雖然你們多遇艱險,有此雙劍一鏡,也足以應付。

    他們見你們捷足先登,卻不知第二藏寶之所,不是雙方說明,同力合作,便是等你們去後,再行下手,何緻結此一重仇怨呢。

    此門不閉,更足引起外人觊觎,又不知要葬送好些生靈。

    且體上天好生之德,我們也由此門出去,到了外面,再用佛法封鎖,使那道法稍差,不知洞壁中甬路的人知難而退。

    以免涉險入洞,為洞門内禁法埋伏所傷,徒廢了多年苦修,也是好的。

    "說罷,便引了三人,從頭層正門走出。

     走過兩重石室廣洞,才達門口,見兩扇青綠光亮的洞門業被沖得小開。

    李甯便命三人站過一旁,盤膝坐定,口宣靈偈,施展佛法,手朝洞門一揚,一片祥光,飛上前去。

    先是洞門徐徐關閉,等到祥光散去,門已不見,與洞痕一般相似,杳無微痕。

    英瓊道:"爹爹,後來的人既敢到此,定知裡面有幾座洞府。

    這門雖被佛法隐去,難道不會按着各洞方向部位間隔的遠近尋找麼?"李甯道:"你說得倒也容易。

    原洞口就在這裡,紫郢、青索乃峨眉至寶,萬邪不侵,任何禁網,大概都能沖破。

    有我在此無妨,且向我的小旃檀妙法試上一試,看看我佛門妙用如何?"英瓊聞言欣喜,誠心要在老父面前賣弄,暗地運用玄功,将師門心法施展出來,一道紫虹閃處,身劍合一,直往原有洞門之處沖去。

    連沖數次,隻覺所沖之處柔如絲發,堅逾精鋼,一種絕大剛柔兼備的神力阻住去路,隻沖得祥光潋滟,瑞彩缤紛,休想進得一步。

     英瓊仍是不信,收劍現身,笑對李甯道:"女兒道淺,不能沖過。

    師尊常說,紫、青雙劍合壁,妙用無窮,隻須知道出困方向,絕無阻隔。

    女兒想和周世姊再試一回如何?"李甯笑道:"瓊兒,你還不服麼?三教無不可克制之物理,雙劍合壁進力愈大,阻力愈甚,你們不可小觑了呢!"英瓊固想借此娛親,輕雲也見獵心喜,俱仗着李甯在側,決不會吃甚虧苦,也從旁跟着請求。

    李甯含笑點首。

    易靜雖不知佛法奧妙,一聽說是小旃檀妙法,不禁吃了一驚。

    暗付:"李師伯追随白眉禅師未久,怎便将禅門中多年苦修最難煉的降魔辟邪妙法俱學了來?聞得此法最為玄妙,今用它封鎖洞門,自己如非已有了一番經曆,知道洞中複道甬路,異日再來,還真非易與呢。

    " 一看輕雲,已向李甯告罪起身,随同英瓊,各将劍光放起,一聲招呼,雙劍合壁,化成一道青紫二色的長虹,二次往前沖去。

    這次居然一沖而入,好似毫不費事一般。

    易靜正贊雙劍神妙,同時又暗笑小旃檀法枉負盛名,也不過如此。

    忽見二人劍光在祥光瑞霭中閃了幾閃,突然直沖出來,待朝外飛去。

    就在這疾如電駛之際,猛聽李甯一聲洪鐘般的大喝道:"你二人還不醒悟麼?"接着将手一指,劍光落地,現出英、雲二人,面面相觑,恍恍惚惚,好似睡夢初回神情。

     李甯道:"你們看如何?你二人雖各有一口好劍,道行尚淺,僅憑本門真傳劍術。

    遇敵時如見機得快,不等敵人發動厲害法術,立即回劍防身,誠然是萬邪不侵。

    可是敵人如真是個能手,他隻将法術颠倒變化,要想脫身卻難。

    何況我這小旃檀妙法,乃佛門秘傳,你師祖白眉禅師所授,我以毅力恒心,面壁九月零五日,才得學成。

    休說是你們姊妹,便是峨眉諸友,也極少能破此法者。

    不過佛家以靜制動,煉來隻為修道護法之用,并非上乘。

    若是上乘便不着相,本來無物,何有于法?萬魔止于空明,一切都用不着,哪有敵我之相呢?"英瓊道:"女兒初同周世姊進去時,雙劍合壁,頗覺容易。

    及至在祥光中飛行約有數十裡,方在驚奇,怎麼還不到底?念頭一動,忽聞一股沉檀異香,人便昏迷,醒來卻在原處,不知何故?" 李甯笑道:"此中妙谛,你此時也參它不透。

    我法不易傷人,萬相随念而生,念頭動處,仍還本來。

    日後你道力精進,自能了解。

    此刻神雕想已複原。

    西洞内層門戶業已關閉,豔屍正在乘隙欲出,不可再開。

    我們由北洞水路入内,再行法出去吧。

    "說罷,領了三人,走向北洞,仍照西洞一樣,行法入内。

    到了裡面,将門封鎖,指着壁間一個孔竅說道:"裡面便是水路,我們可由此回去。

    "三人往孔中一看,孔并不大,裡面隐隐見有幾條水影閃動。

     聽李甯說得一聲:"速閉雙目。

    "言還未了,祥光閃過,身子忽然淩空飛起,耳聽四外濤聲震耳,頃刻之間,人已及地,睜眼一看,已達中洞。

     這大半日工夫,神雕已經大半康複,滿身雪羽甚是豐滿,一雙鋼爪抓在鼎紐之上,正在剔羽梳翎,比起未脫毛換骨時,還要神駿修潔得多。

    英瓊一見大喜,連忙飛身上去,抱着雕頸,撫愛不休。

    李甯道:"論理它還須養息半日,才可飛翔。

    所幸它年來道力精進,複原甚速,你們又忙着回山。

    你三人可騎在它的背上,由我行法,護送回去吧。

    "說罷,三人分攜了所得的至寶奇珍,李甯指着四壁靈藥,命拔起了十餘種,騎上雕背。

    英瓊問:"洞門已閉,打從何處出去?"李甯笑道:"我自有出路,待我給那豔屍留個警戒。

    "當下指着寶鼎,默誦了一陣佛咒。

    然後指着洞壁一角道:"這裡無水,牢記此處,以備異日之用。

    "說罷,又口宣佛咒,将手一指,一片石裂之音,一塊三丈許見方的大石忽然落了下來。

    李甯又将手一指,一片祥光,将石托住。

    三人駕雕飛出一看,已是外層洞室,耳聽巨聲發于後面。

    李甯跟着出來,洞壁已合。

    仍用前法,出了洞門,到了外面。

    李甯袍袖展處,數十丈祥光,圍擁着四人一雕,齊往峨眉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