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三回 複道行波 奇觀窮宙合 藏珍在鼎 秘偈示仙機

關燈
光,一同飛身穿波而下。

    先以為塘中也和上面幻波池一樣。

    誰知下面的水其深無際,二人下沉了百十丈還未及底。

    漸覺那塘竟下寬上窄,下圓上方,大小相差幾十倍。

    正降之間,猛見四壁有許多凹進去的深溝,一條極長而細的銀鍊光色燦爛,橫拖在那裡,看不到頭,也不知有多少丈長短。

    英瓊心中奇怪,随手抓起那鍊子剛拉得一拉,耳中忽聽李甯低喚:"瓊兒、賢侄女速回,遲便無及。

    "二人一聽大驚,知有變故,連忙舍了鍊子,飛身上塘時,四外波濤忽如排山倒海一般擠壓上來。

    二人雖有飛劍法術護身,也被撞得蕩了幾蕩。

    同時又見水深處有千點碧熒,飛舞而上。

    二人哪敢怠慢,各運玄功,加緊飛升。

    及至沖出波心一看,上面已是陰風怒号,怪聲大作,四壁搖晃,似要倒塌。

    百忙中窺見入口小門,剛得飛身出去,偶一回顧,小門已合,群響頓寂。

    仗着飛行迅速,雖然頃刻出險,因為來去匆忙,變生瞬息,聞警之時急于奪路逃回,經行之路并未記清,不似輕雲去時就處處留心,默識于心。

    以緻後來二人三入幻波池,救起燕兒,費了許多手腳。

    此是後話不提。

     三人談了一陣,見四壁俱都植有奇花異卉,不下百餘種,俱非常見。

    因李甯入定,也未去取,互相觀賞品評,各人俱看中了好幾種。

    再看頂上青蓮,光焰純碧,裡外通明,懸立空隙,甚是美觀。

    上面懸的神雕,身上白茸毛已似長了好些,英瓊自是欣喜。

    似這樣過有兩三個時辰,李甯才行睜眼,将手往爐中按了兩按,那朵青蓮便沉入鼎中,轉眼消滅,還了原質。

    李甯道:"佛奴經我用天池真水刷毛洗骨,筋髓皆寒,如無這座現成爐鼎和我本身元陽之火融精暖骨,複原決無這等快法。

    它周身新毛已生,元氣已複,隻須再過一晝夜,便可長成。

    瓊兒如要看它,此刻已無妨了。

    "英瓊巴不得有這一句,忙即飛升頂上,到了神雕身旁,用手微一撫摸,那些新長的茸毛真是比雪還白,入手溫暖,柔滑異常。

    以前鐵羽鋼翎,早已脫落淨盡。

    不禁伸手把神雕的頭摟在懷内,一陣心酸,落下淚來。

    神雕見主人這等愛撫,也微睜二目,将頭連點,意似感激。

    一會輕雲、易靜也一同飛了上來觀看。

    英瓊還隻管撫慰不休,直到李甯相喚,才随了輕雲、易靜一同降落。

    李甯道:"癡兒癡兒,似你這般情長,異日怎得容易解脫?"英瓊笑問那些花草何時取走,怎能生在石内。

     李甯笑道:"這裡奇花異草雖多,異日凝碧仙府大半俱有,且勝于此。

    可供攜取的靈藥,隻有一二十種。

    此時勿急,而且取時也非容易,等到行時,我自有吩咐。

    這裡共是五洞府,九條甬道,八十七間五房石室。

    除卻中洞是聖姑仙蛻所在外,北洞上層為豔屍潛踞,異日妖窟便在那裡。

    北洞下層為幻波池的發源,全洞命脈,埋伏重重。

    這兩處最關重要,你們三人已經去過,可一而不可再。

    餘如東、南二洞和那上下三層,五六十間仙房石室,複道盤踞,盡多奇景。

    适才我恐你三人曆久涉險,分化元神,入内救護,以防不測,無意中得見壁間仙偈。

    那東洞中層,竟是藏珍之所。

    當年聖姑封藏,留待有緣,便乘入定之際,慧珠内瑩,默察未來。

    此去雖不免要受一些驚恐,終有同道解化,取寶同歸。

    你們既入寶山,豈可輕回?隻是那洞三層通路,俱有仙法封鎖隔斷,既不能仗着爾等仙劍法寶将它毀壞,好好進去又非容易。

    說不得我隻好略存私心,仗我佛法,相助入内了。

    "英瓊道:"爹爹說我們進去要受驚恐,難道爹爹這麼高深的法力,都不能破麼?"李甯道:"你哪裡知道,聖姑生性,最惡男子,直至成道化去時,仍未能兔除這點私見。

    我已見過她三處遺偈,關于洞中靈藥異寶,俱都寓有傳女不傳男之意。

    她彼時所學,不是玄門正宗。

    嬰兒成形脫化以後,隻能邀遊十洲,絕迹獨行,介乎地仙之間,不能飛升紫府,證列天仙。

    更恐二番入世壞了道基,不願再曆一劫。

    現在上昆侖仙山自本岩潛修,要煉過九百年後,方遂飛升之願。

    隻有你師祖能以佛力助她減卻許多苦修,也隻有我可以代求。

    有此一段因緣,我方能為你三人開路。

    至于洞裡如何,此去約要多半日才能畢事,險阻甚多,全仗你三人同心合力,相機應付,不便一同入内,以免違背她的本意。

    " 英瓊聞言,拉着李甯之手,面帶愁容道:"女兒和爹爹多時不見,夢裡都在想念。

    好容易才得相會,爹爹又說赴會之後,便即回去,此别茫茫,不知何日重見?一想起就萬分難受,還有多少話,均未顧說。

    适才為了入洞探路與救助佛奴,已耽擱了好些時候,不得随侍爹爹說話,如今又要耽擱上大半天。

    明日回山,爹爹與許多師長們相見,不能與女兒多談。

    師長們都說女兒這口紫郢劍,足稱無敵,爹爹同去尚可,既不同去,寶物有甚希罕,由周、易二位姊姊入内取寶,女兒随侍爹爹,在外相候便了。

    "李甯道:"你自身經曆,一一盡知,無須再為詳說。

    此乃千載一時良機,不可輕易放過。

    裡面說不定有仗雙劍合壁之處,你怎能不去?你既有如此孝思,等到開府以後,隻須多積内外功行,不愁沒有相見之日,何必重此半日之聚?"英瓊不敢違命,見進來時的門戶已閉,便問道:"易姊姊說,此門已難開了。

     我們去往東洞,可打此門而出麼?"李甯看了易靜一眼,笑對英瓊道:"畢竟易賢侄女道力見解,都勝似你二人。

    以我法力,此門再開,雖然比先前費事,尚非甚難。

    隻緣左側豔屍已經警覺有人來此,既恐将這裡寶物取走,又恐斷了她的出路,現在正潛伏出口,乘機欲動,靜等我将此門一開,門中甬路略有一線可通之隙,她的元神便即飛出。

    有我在此,雖然不能為害,一則她的運數未盡,二則還要假借她的手聚殲幾個首惡,完成峨眉幾個小輩同門的功行,尚得暫留她活上幾年。

    既然放将出來,佛奴在此,便非除去不可,除又費手。

    為免生事,我便在你們遁出時,用大力金剛禅法将此門封固,須等豔屍出世機緣到來,始由她引一同惡黨羽到此破法,将她放出。

    這洞上下三層,到處都是複壁甬路,除已被封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