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回 大雪空山 割股療親行拙孝 沖霄健羽 碧崖丹澗拜真仙

關燈
發現了積雪,知距離上面不遠。

    果然一會工夫,飛上山崖,直到洞邊降下。

     這時日已銜山,英瓊心念老父,又不願那雕飛去。

    便向那雕說道:"金眼師兄,你接引我去見師祖,使我父親得救,真是感恩非淺!請你先不要走,随我去見我爹爹吧。

    "那雕果然深通人意,由着英瓊牽着頸上草索,随她到了李甯榻前。

    恰好李甯尚在發燒昏迷,并不知英瓊出去半日,經此大險。

    當下英瓊放下兵刃暗器,顧不得别的,淚汪汪先喊了兩聲爹爹,未見答應。

    急忙掌起燈火,去至竈前看時,業已火熄水涼,急忙生火将水弄熱。

    又怕那雕走去,一面燒火,一面求告。

    且喜那雕進洞以後,英瓊走到哪裡,它便跟到哪裡,蹲了下來。

     這時英瓊真是又喜又憂又傷心,不知如何是好。

    一會工夫,将水煮開,忙把稀飯熱在火上。

     舀了一碗水,将李甯推了個半醒,将自眉和尚贈的靈丹與李甯灌了下去。

    一手抱着雕的身子,目不轉睛地望着榻上病父。

    不大工夫,便聽李甯喊道:"英兒,可有什麼東西拿來給我吃?我餓極了。

    "英瓊知是靈丹妙用,心中大喜。

    三腳兩步跑到竈前,将粥取來。

    那雕也随她跳進跳出。

    李甯服藥之後,剛剛清醒過來,覺得腹中饑餓,便叫英瓊去取食物。

    猛見一個黑影晃動,定睛一看,燈光影裡,隻見一個尖嘴金眼的怪物追随在女兒身後,一着急,出了一身冷汗。

    也忘了自己身在病中,一摸床頭寶劍,隻剩劍匣。

    急忙持在手中,從床上一個箭步縱到英瓊的身後,望着那怪物便打。

    隻聽叭哒一聲,原來用力太猛,那個怪物并未打着,倒把前面一個石椅劈為兩半,劍匣也斷成兩截。

    那怪物跳了兩跳,呱呱叫了兩聲,并不逃走。

     李甯心急非常,還待尋取兵刃時,英瓊剛把粥取來,放在石桌之上,忽見李甯縱起,業己明白,顧不得解釋,先将李甯兩手抱住。

    急忙說道:"這是凝碧崖白眉師祖打發它送女兒回來的神雕,爹爹休要誤會。

    病後體弱,先請上床吃粥,容女兒細說吧。

    "那李甯也看出那怪物是個金眼雕,聽了女兒之言,暗暗驚喜。

    顧不得上床吃粥,直催英瓊快說。

     英瓊便請李甯坐在榻前,仍是自己端着粥碗,服侍李甯食用,并細細将前事說了一遍。

     李甯一面吃,一面聽,聽得簡直是悲從中來,喜出望外,傷心到了極處,也高興到了極處。

     這一番話,真是消災去病,把英瓊準備的一鍋粥,吃了個鍋底朝天。

    李甯聽完之後,也不還言,急忙跑向雕的面前,屈身下拜道:"嘉客恩人到來,恕我眼瞎無知,還望師兄海涵,不要生氣。

    "那雕聞言,把頭點了兩點。

    李甯重又過來,抱着英瓊哭道:"英兒,苦了你也! "英瓊原怕那雕生氣,見李甯上前道歉,好生高興。

    猛想起父病新愈,不能勞累,忙請李甯上床安息。

    李甯道:"我服用靈丹之後,便覺寒熱盡退,心地清涼。

    你看我适才吃那許多東西,現在精神百倍,哪裡還有病在身?"英瓊聞言,忽然覺得自己腹中饑餓。

    況且嘉客到來,隻顧服侍病人,忘了招待客人。

    急忙跑進廚房,取出幾件臘野味,用刀割成細塊,請雕食用。

    那雕又朝着英瓊叫了兩聲,好似表示感謝之意。

    英瓊又與它解下繩索,由它自在吃用。

     自己重又胡亂煮了些飯,就着剩菜,挨坐在李甯身旁,眼看那雕一面吃,自己一面講。

    這石室之中,充滿了天倫之樂,真個是苦盡甘來,把連日陰霾愁郁景象一掃而空。

     李甯見那雕并不飛去,知道自己将要随它去見白眉和尚,惟恐愛女心傷遠離,不敢說将出來。

    心中不住盤算,實在進退兩難,忍不住一聲短歎。

    英瓊何等聰明,早知父親心思。

    忙問:"爹爹,你病才好,又想什麼心事,這般短歎長籲則甚?"李甯隻說:"沒有什麼心事,英兒不要多疑。

    "英瓊道:"爹爹還哄我呢。

    你見師祖座下神雕前來接引,我父女就要遠離了,爹爹舍不得女兒,又恐仙緣惜過,進退兩難。

    是與不是?"李甯聞言,低頭沉吟不語。

    英瓊又道:"爹爹休要如此,隻管放心。

    适才凝碧崖前,女兒也曾跪求師祖一同超度。

    師祖說,女兒不是佛門中人,他又不收女弟子,不久便有仙緣來救女兒。

    日後爹爹雖在凝碧崖參修,有這位金眼師兄幫助,那萬丈深潭也不難飛渡。

    女兒雖然年幼,恨不得立刻尋着一個劍仙的師父,練成一身驚人的本領,出入空濛,飛行絕迹。

    照師祖的偈語看來,也是先離後合。

    日後既有重逢之日,愁它何來?實不瞞爹爹說,女兒先前也想不要離開爹爹才好。

    自從這次凝碧崖拜見師祖之後,又恨不能爹爹早日成道,女兒也早一點沾光。

    至于深山獨居之苦,爹爹見了師祖之後,就說女兒年幼,求師祖命這位金眼師兄陪伴女兒,在洞中朝夕用功,等候仙緣到來。

    豈不免卻後顧之憂,兩全其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