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賴耶即密嚴品第八

關燈


    寶髻菩薩摩诃薩。

    天冠菩薩摩诃薩。

    總持王菩薩摩诃薩。

    一切義成就菩薩摩诃薩。

    如是等菩薩摩诃薩。

    及馀無量修勝定者,皆是佛子。

    威德自在。

    決定無畏。

    善能開示觀行之心。

    俱從座起。

    互相觀察。

    問金剛藏菩薩摩诃薩而說偈言: 金剛自在尊,能示於法眼。

    諸佛所加護,菩薩皆宗仰。

    善達於地相,巧能而建立。

    佛子大力衆,同心皆勸請。

     定王願哀愍,顯示於密嚴。

    佛及佛子等,甚深奇特事。

    此法最清淨,遠離於言說。

    化佛諸菩薩,昔所未開敷。

     自覺智所行,見真無漏界。

    微妙現法樂,清淨最無比。

    具衆三摩地,無量陀羅尼。

    諸自在解脫,意成身十種。

     殊勝色清淨,照明於法界。

    善逝不思議,嚴刹亦如是,佛及諸菩薩,身量如極微。

    乃至如毛端,百分中之一。

     密嚴殊妙刹,諸土中嚴勝。

    如是觀行者,鹹來生此中。

    是皆何所因,佛子願宣說。

    爾時金剛藏,菩薩摩诃薩。

     身如師子臆,具三十二相。

    以随好莊嚴,将欲廣開示。

    觀察彼大會,猶如師子王。

    知衆堪聽聞,古先佛秘旨。

     我今演法眼,離於能所覺。

    金剛藏即發,清淨梵音聲。

    迦陵頻伽聲,廣長舌相聲。

    巧妙無粗獷,世間稱歎聲。

     廣略美暢聲,克諧锺律聲。

    高韻朗徹聲,乾駄羅中聲。

    雄聲與直聲,罽屍迦哀聲。

    歌詠相應聲,急聲及緩聲。

     深遠和暢聲,一切皆具足。

    衆德以相應,聞之而離著。

    心無有厭倦,一切皆欣樂。

    悉能盡通達,所有音聲相。

     自然而普應,無作無功用。

    金剛藏菩薩,口未曾言說。

    所有諸音聲,但由本願力。

    從眉額及頂,鼻端肩與膝。

     猶如於變化,自然出妙音。

    普為諸大衆,開示於法眼。

    勇猛金剛藏,住於自在宮。

    最勝子圍繞,清淨而嚴潔。

     如鵝王在地,群鵝而翼從。

    大定金剛藏,處於師子座。

    映蔽於一切,所有修行人。

    猶如月在空,光映於列宿。

     如月與光明,而無有差别。

    金剛藏威德,與佛亦複然。

    爾時如實見,菩薩之大力。

    修行中最勝,住於瑜伽道。

     即從座而起,觀察大衆言:奇哉大乘法,如來微妙境。

    一切佛國中,佛子應頂禮。

    無思離垢法,諸佛所觀察。

     希有甚微密,大乘清淨理。

    非惡覺境界,轉依之妙道。

    八種識差别,三自性不同。

    五法二無我,各各而開示。

     五種習所緣,生諸妄分别。

    見此微妙法,清淨如真金。

    得於真性者,則住佛種性。

    如來性微妙,離聲聞外道。

     密嚴諸刹勝,證者乃能往。

    尊者金剛藏,已得何等持。

    所說淨法眼,是何等持境。

    時無量菩薩,複禮金剛藏。

     大智金剛尊,願為我開演。

    住何三摩地,而能說是法。

    此諸佛子等,一切皆樂聞。

    爾時金剛藏,處自在宮殿。

     觀察於大會,自心而念言:此法不思議,十力微妙境。

    由慧之所持,離當堪聽受。

    已見堪住者,皆諸佛之子。

     即時而告言,汝等當谛聽。

    我今為汝說,轉依之妙道。

    我為諸佛子,他化自在衆。

    以得三摩地,名大乘成德。

     住於此定中,演清淨法眼。

    亦見億塵刹,所有諸善逝。

    那庾多塵億,在前而贊歎。

    善哉汝所說,此是瑜伽道。

     我等悉皆行,如是三摩地。

    於斯得自在,清淨成正覺。

    十方一切佛,皆從此定生。

    當知最殊勝,非思量所及。

     若有諸菩薩,得住此定中。

    即住不思議,諸佛之境界。

    證於自智境,見三摩地佛。

    變化百千億,乃至如微塵。

     自覺聖智境,諸佛所安立。

    此法無諸相,遠離於聲色。

    名從於相生,相從因緣起。

    此二生分别,諸法性如如。

     於斯善觀察,是名為正智。

    名為遍計性,相是依他起。

    遠離於名相,是名第一義。

    藏識住於身,随處而流轉。

     習氣如山積,深意之所纏。

    求那有二門,意識同時起。

    五境現前轉,諸識身和合。

    猶如有我人,住在於身内。

     藏識暴流水,境界風所飄。

    種種識浪生,相續恒無斷。

    佛及諸佛子,能知法無我。

    已得成如來,複為人宣說。

     分析於說蘊,見人無我性。

    不知法無我,是說為聲聞。

    菩薩所修行,善達二無我。

    觀已即便舍,不住於實際。

     若住於實際,便舍大悲心。

    功業悉不成,不得成正覺。

    希有難思智,普利諸有情。

    如蓮出淤泥,色相甚嚴潔。

     諸天聖人等,見之生愛敬。

    如是佛菩薩,出於生死泥。

    成佛體清淨,諸天所欣仰。

    從初菩薩位,或作轉輪王。

     或主乾闼婆,阿修羅王等。

    了悟大乘法,獲於如是身。

    漸次而修行,決定得成佛。

    是故諸佛子,宜應一心學。

     所有雜染法,及與清淨法。

    恒於生死中,皆因賴耶轉。

    此因勝無比,證實者宣示。

    非與於能作,自在等相似。

     世尊說此識,為除諸習氣。

    了達於清淨,賴耶不可得。

    賴耶若可得,清淨非是常。

    如來清淨藏,亦名無垢智。

     常住無終始,離四句言說。

    佛說如來藏,以為阿賴耶。

    惡慧不能知,藏即賴耶識。

    如來清淨藏,世間阿賴耶。

     如金與指環,展轉無差别。

    譬如巧金師,以淨好真金。

    造作指嚴具,欲以莊嚴指。

    其相異衆物,說名為指環。

     現法樂聖人,證自覺智境。

    功德轉增勝,自共無能說。

    現法諸定者,了達境唯心。

    得於第七地,悉皆而轉滅。

     心識之所緣,一切外境界。

    見種種差别,無境但唯心。

    瓶依等衆幻,一切皆無有。

    心變似彼現,有能取所齲 譬如星月等,依須彌運行。

    諸識亦複然,恒依賴耶轉。

    賴耶即密嚴,妙體本清淨。

    無心亦無覺,光潔如真金。

     不可得分别,性與分别離。

    體實是圓成,瑜伽者當見。

    意識緣於境,但縛於愚夫。

    聖見悉清淨,猶如陽焰等。

     爾時世尊說是經已,金剛藏等無量菩薩摩诃薩。

    及從他方來此會者微塵數衆。

    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