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上
關燈
小
中
大
。
求彼無漏智慧時,攝化多億諸衆生。
衆寶莊嚴無濁垢,精妙刹中得成佛。
爾時世尊告毗毗沙那楞伽王言:善哉善哉!楞伽王。
汝能谘問如來此事。
谛聽谛聽善思念之。
當為解說。
楞伽王。
菩薩摩诃薩常須行六波羅蜜。
於一切衆生邊不生惡心。
楞伽王。
菩薩行如是法時不減不少。
於諸佛法常得增長。
亦不染著世間之法。
攝受教化無量衆生。
亦能清淨如來刹土。
複能具得大智同性。
於佛法中無障無礙。
爾時毗毗沙那楞伽王白佛言:世尊,雲何修行。
雲何得住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佛言:放舍憍慢貢高嫉妒。
常行四種清淨梵行。
歡喜普為一切衆生恒行正真。
須舍殺盜妄言绮語兩舌惡口飲酒淫逸。
莫使暫忘菩提之心。
意樂勤行六波羅蜜。
所作恒為安樂衆生。
於有為中心常寂靜。
欲度有海多諸怖畏。
汝當正觀三界衆生令得度脫。
複次楞伽王。
汝若欲求菩提之者須如是知。
言菩提者,但有名字言語謂菩提耳。
何以故?楞伽王。
無有是菩提。
無根是菩提。
無住是菩提。
無垢是菩提。
無塵是菩提。
無我是菩提。
不可捉是菩提。
無色是菩提。
無形是菩提。
無此是菩提。
無彼是菩提。
無憂是菩提。
無惱是菩提。
無著是菩提。
無染是菩提。
無邊是菩提。
無為是菩提。
無濁是菩提。
已過一切根是菩提。
除一切憶想念是菩提。
已過一切有行是菩提。
無底是菩提。
難知是菩提。
甚深是菩提。
無字是菩提。
無相是菩提。
寂靜是菩提。
清淨是菩提。
無上是菩提。
無譬喻是菩提。
無求是菩提。
無斷是菩提。
不壞是菩提。
無破是菩提。
無思惟是菩提。
無物是菩提。
無為是菩提。
無見是菩提。
無害是菩提。
無明是菩提。
無流注是菩提。
常住是菩提。
虛空是菩提。
無等等是菩提。
不可說是菩提。
楞伽王。
欲求菩提者,若不求法是求菩提。
何以故?楞伽王。
若無有著。
得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又無我相衆生相命相人相畜養相衆數相作相受相知相見相。
乃可得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若不得世谛相者,不執著法。
不執著陰界。
乃至不執著諸佛菩薩。
乃可得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何以故?楞伽王。
無所執著即是菩提。
若不執著物。
若不執著常。
若不執著斷者,於未來世證成菩提。
所以者何。
楞伽王。
一切諸法後際滅故。
時毗毗沙那楞伽王複白佛言:世尊,雲何得知一切世谛法耶。
佛言:楞伽王。
知一切世谛法如幻如化如夢如焰如水中月如乾闼婆城。
一切世谛法應如是知如是覺如是觀。
爾時毗毗沙那楞伽王。
即得菩薩三昧名無等等法光明智相。
得陀羅尼名一切巧音。
得如是等無量無邊諸三昧陀羅尼已,時毗毗沙那楞伽王即白佛言:世尊,我今得此三昧陀羅尼已,覺知一切世谛之法。
佛言:楞伽王。
雲何覺知。
毗毗沙那言:世尊,一切世谛之法。
如夢如幻如響聲等。
如山水駃如水中月。
如風吹空華。
如秋雲起。
如珠光明。
如燈焰火。
如華上露。
如揵闼婆城。
如水上泡。
如虹如焰。
世尊,我已覺知世谛諸法現皆無常。
爾時世尊,即放頂上百千億那由他種種妙色光明。
所謂青黃赤白紅紫頗梨及金等色。
普照無量無邊阿僧祇諸佛刹土。
既遍照已還入頂上。
爾時尊者大目犍連。
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
合掌向佛。
說偈問言: 佛上妙德非無因,開放清淨光明網。
今意精妙覺發誰,放百光網願佛說。
佛告目犍連言:汝見此毗毗沙那楞伽王。
在於我前合掌正立。
以此廣大供養之具。
用供養我及聲聞衆諸菩薩衆。
因此功德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不。
目犍連言:世尊我見。
世尊我見。
佛言:目犍連。
是毗毗沙那楞伽王。
從我已去乃至當欲供養承事百千億那由他諸佛。
過是已後彼身功德本力具足。
有世界名蓮華城。
彼有世尊号蓮華功德相震聲威王如來阿羅呵三藐三佛陀。
現在彼住遊行說法。
彼佛如來壽命無量。
世界清淨。
此毗毗沙那楞伽王化生彼刹。
生彼中已,即得菩薩歡喜之地。
如是乃至得菩薩十地。
過無量劫數已,於後生此娑婆世界當得成佛。
号曰善妙震聲金威善淨光明現功德寶蓋莊嚴頂相毗盧遮那王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禦丈夫天人師佛世尊,是最後生彼世界者名電寶冠。
除諸山阜坑坎崖阪土石糞穢。
無有女身及惡道等。
而彼佛刹清淨勝彼現在阿彌陀如來佛刹。
諸菩薩衆充滿彼國。
劫名善觀明。
彼佛如來壽命無量。
目犍連。
是故如來至真等正覺微笑。
時毗毗沙那楞伽王。
得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時。
以為法故。
歡喜踴躍遍體戰栗。
飛上虛空高七多羅樹。
於虛空中說此偈言: 一切諸法空如夢,清淨非有同虛空。
我及無我悉皆無,我知如化如電光。
衆生有中自生滅,谛求一法不可得。
初中後等無所有,畜養衆生命亦然。
衆生随業得果報,有中展轉不休息。
若行如此菩提行,得知諸法體皆空。
爾時毗毗沙那楞伽王。
說是偈已從空中下。
繞佛三匝。
繞三匝已蒙佛威神卻坐一面。
時海衆中或有天龍阿修羅等證法得果者,或有夜叉羅
求彼無漏智慧時,攝化多億諸衆生。
衆寶莊嚴無濁垢,精妙刹中得成佛。
爾時世尊告毗毗沙那楞伽王言:善哉善哉!楞伽王。
汝能谘問如來此事。
谛聽谛聽善思念之。
當為解說。
楞伽王。
菩薩摩诃薩常須行六波羅蜜。
於一切衆生邊不生惡心。
楞伽王。
菩薩行如是法時不減不少。
於諸佛法常得增長。
亦不染著世間之法。
攝受教化無量衆生。
亦能清淨如來刹土。
複能具得大智同性。
於佛法中無障無礙。
爾時毗毗沙那楞伽王白佛言:世尊,雲何修行。
雲何得住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佛言:放舍憍慢貢高嫉妒。
常行四種清淨梵行。
歡喜普為一切衆生恒行正真。
須舍殺盜妄言绮語兩舌惡口飲酒淫逸。
莫使暫忘菩提之心。
意樂勤行六波羅蜜。
所作恒為安樂衆生。
於有為中心常寂靜。
欲度有海多諸怖畏。
汝當正觀三界衆生令得度脫。
複次楞伽王。
汝若欲求菩提之者須如是知。
言菩提者,但有名字言語謂菩提耳。
何以故?楞伽王。
無有是菩提。
無根是菩提。
無住是菩提。
無垢是菩提。
無塵是菩提。
無我是菩提。
不可捉是菩提。
無色是菩提。
無形是菩提。
無此是菩提。
無彼是菩提。
無憂是菩提。
無惱是菩提。
無著是菩提。
無染是菩提。
無邊是菩提。
無為是菩提。
無濁是菩提。
已過一切根是菩提。
除一切憶想念是菩提。
已過一切有行是菩提。
無底是菩提。
難知是菩提。
甚深是菩提。
無字是菩提。
無相是菩提。
寂靜是菩提。
清淨是菩提。
無上是菩提。
無譬喻是菩提。
無求是菩提。
無斷是菩提。
不壞是菩提。
無破是菩提。
無思惟是菩提。
無物是菩提。
無為是菩提。
無見是菩提。
無害是菩提。
無明是菩提。
無流注是菩提。
常住是菩提。
虛空是菩提。
無等等是菩提。
不可說是菩提。
楞伽王。
欲求菩提者,若不求法是求菩提。
何以故?楞伽王。
若無有著。
得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又無我相衆生相命相人相畜養相衆數相作相受相知相見相。
乃可得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若不得世谛相者,不執著法。
不執著陰界。
乃至不執著諸佛菩薩。
乃可得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何以故?楞伽王。
無所執著即是菩提。
若不執著物。
若不執著常。
若不執著斷者,於未來世證成菩提。
所以者何。
楞伽王。
一切諸法後際滅故。
時毗毗沙那楞伽王複白佛言:世尊,雲何得知一切世谛法耶。
佛言:楞伽王。
知一切世谛法如幻如化如夢如焰如水中月如乾闼婆城。
一切世谛法應如是知如是覺如是觀。
爾時毗毗沙那楞伽王。
即得菩薩三昧名無等等法光明智相。
得陀羅尼名一切巧音。
得如是等無量無邊諸三昧陀羅尼已,時毗毗沙那楞伽王即白佛言:世尊,我今得此三昧陀羅尼已,覺知一切世谛之法。
佛言:楞伽王。
雲何覺知。
毗毗沙那言:世尊,一切世谛之法。
如夢如幻如響聲等。
如山水駃如水中月。
如風吹空華。
如秋雲起。
如珠光明。
如燈焰火。
如華上露。
如揵闼婆城。
如水上泡。
如虹如焰。
世尊,我已覺知世谛諸法現皆無常。
爾時世尊,即放頂上百千億那由他種種妙色光明。
所謂青黃赤白紅紫頗梨及金等色。
普照無量無邊阿僧祇諸佛刹土。
既遍照已還入頂上。
爾時尊者大目犍連。
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
合掌向佛。
說偈問言: 佛上妙德非無因,開放清淨光明網。
今意精妙覺發誰,放百光網願佛說。
佛告目犍連言:汝見此毗毗沙那楞伽王。
在於我前合掌正立。
以此廣大供養之具。
用供養我及聲聞衆諸菩薩衆。
因此功德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不。
目犍連言:世尊我見。
世尊我見。
佛言:目犍連。
是毗毗沙那楞伽王。
從我已去乃至當欲供養承事百千億那由他諸佛。
過是已後彼身功德本力具足。
有世界名蓮華城。
彼有世尊号蓮華功德相震聲威王如來阿羅呵三藐三佛陀。
現在彼住遊行說法。
彼佛如來壽命無量。
世界清淨。
此毗毗沙那楞伽王化生彼刹。
生彼中已,即得菩薩歡喜之地。
如是乃至得菩薩十地。
過無量劫數已,於後生此娑婆世界當得成佛。
号曰善妙震聲金威善淨光明現功德寶蓋莊嚴頂相毗盧遮那王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禦丈夫天人師佛世尊,是最後生彼世界者名電寶冠。
除諸山阜坑坎崖阪土石糞穢。
無有女身及惡道等。
而彼佛刹清淨勝彼現在阿彌陀如來佛刹。
諸菩薩衆充滿彼國。
劫名善觀明。
彼佛如來壽命無量。
目犍連。
是故如來至真等正覺微笑。
時毗毗沙那楞伽王。
得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時。
以為法故。
歡喜踴躍遍體戰栗。
飛上虛空高七多羅樹。
於虛空中說此偈言: 一切諸法空如夢,清淨非有同虛空。
我及無我悉皆無,我知如化如電光。
衆生有中自生滅,谛求一法不可得。
初中後等無所有,畜養衆生命亦然。
衆生随業得果報,有中展轉不休息。
若行如此菩提行,得知諸法體皆空。
爾時毗毗沙那楞伽王。
說是偈已從空中下。
繞佛三匝。
繞三匝已蒙佛威神卻坐一面。
時海衆中或有天龍阿修羅等證法得果者,或有夜叉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