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上
關燈
小
中
大
無垢除五欲,依順佛戒解脫行。
前行忍辱受諸苦,诽謗毀訾及困責。
往昔所受諸苦痛,為衆生故無恨心。
若在佛邊起殺惱,於彼慈心視如子。
佛生於世常修忍,解脫億數苦衆生。
如來往昔求道時,作大仙人名曰忍。
彼所生中被割截,忍痛於王無害心。
為彼國王及夫人,演說白法令歡喜。
不思億劫常精進,懈怠邪意狹劣除。
昔諸苦行皆能忍,廣大精進覺菩提。
經行不睡亦無乏,尊重供養無量佛。
衆生所須常随順,熏修成佛無上法。
昔行禅定為伏心,已善四禅無色定。
三昧念五神通力,往昔行滿無漏禅。
如來智慧滿無漏,知法如幻悉虛假。
無我衆生命及人,煩惱網纏因業轉。
欲界不淨四種惑,衆生煩惱界本淨。
既知實淨衆生本,得具六種波羅蜜。
誰能說此智方便,勤求無盡佛福聚。
發勝三業向如來,來世得佛我頂禮。
爾時毗毗沙那楞伽王說此偈已,複以無量種種最妙及以香華末香塗香華冠衣服寶幢幡蓋。
音樂歌詠贊歎如來。
尊重恭敬具足承事。
供養於佛并諸聲聞大菩薩衆。
彼羅刹衆亦複如是,如法發起供養如來稱可佛意。
爾時毗毗沙那楞伽王。
供養訖已白佛言:世尊,我今有疑。
欲問如來至真等正覺。
唯願世尊,為我開解。
說此語已,佛告楞伽王言:楞伽王。
吾常開汝問佛所疑。
随汝意樂。
當為解說令心歡喜。
時楞伽王得開許已,白佛言:世尊,衆生衆生者世尊,以何義故名為衆生。
佛言:楞伽王。
衆生衆生者,衆緣和合名曰衆生。
所謂地水火風空識名色六入因緣生。
又衆生者,猶如束竹緣業故報緣業得果。
我人衆生壽命畜養衆數。
知者見者作者觸者受者,是名衆生。
毗毗沙那楞伽王言:世尊,彼衆生者,以何為本依何而住以何為因。
佛言:楞伽王。
此衆生者,無明為本依愛而住以業為因。
毗毗沙那楞伽王言:世尊,業有幾種。
佛言:業有三種。
何等為三。
身口意業。
複有三相。
淨不淨非淨非不淨。
時毗毗沙那楞伽王。
複白佛言:世尊,雲何衆生舍此壽命受彼壽命。
舍此故身受彼新身。
佛言:楞伽王。
衆生舍此身已,業風力吹移識将去。
自所造業而受其果。
若善及不善非善非不善。
衆生如此造業行者,即於彼處而受新身。
或受卵生。
或受濕生。
或受胎生。
或受化生。
皆是一切業風所造。
而業亦不自知所造各自受報。
楞伽王。
衆生如是舍此身命受彼新身。
楞伽王言:世尊,衆生舍此身命未受彼身。
於其中間識停何處。
佛言:楞伽王。
於汝意雲何。
田中種子至生牙時。
為當子先滅已然後牙生。
為當其牙先生然後子滅。
為當唯子滅時其牙即生。
毗毗沙那王言:不也世尊,佛言:楞伽王。
是義雲何。
楞伽王言:世尊,其子若滅其牙即生。
非先子滅然後牙生。
非先生牙然後子滅。
佛言:如是楞伽王。
非識先滅後識方生。
楞伽王。
亦非先生前識後識力滅。
楞伽王。
唯後識滅前識即生。
楞伽王。
如步屈蟲先安頭足次後足随。
其形屈伸間無斷絕。
如是如是,楞伽王。
此之神識。
見前有中生處了已,識即令移讬就於彼。
間無斷絕。
毗毗沙那楞伽王言:世尊,若如是者無中陰耶。
佛言:楞伽王。
一種衆生卵生是也。
舍此身已入於卵中。
而是神識業風所捉。
停住卵中昏鈍不覺。
及至覆成識方覺了。
當知彼卵已為熟也。
何以故?卵生衆生法如是故。
未成熟時不覺不了。
所以者何。
為業力故。
楞伽王。
複有衆生福力純厚。
得於轉輪王家作子。
而彼在胎不為胎污。
亦不與胎不淨共住亦不污染。
楞伽王。
其轉輪王所生子者多受化生。
設受胎者,初入胎中結子已成。
及生出後破膜出身。
楞伽王。
是因緣故說有中陰。
時毗毗沙那楞伽王言:世尊,衆生神識為當幾大為作何色。
佛言:楞伽王。
衆生神識無邊大。
無色無相不可見。
無礙無形無定處不可說。
毗毗沙那言:世尊,識相如此無有邊大。
無色無相不可見。
無礙無形無定處不可說者,豈非斷絕。
佛言:楞伽王。
吾今問汝随汝意答。
當為汝說。
楞伽王。
譬如大王在宮殿中或高樓上。
采女圍繞安樂坐時。
著種種衣及諸璎珞。
時大園林阿輸歌樹。
種種雜華莊嚴精麗。
其園在處有細軟風或大駃風。
吹彼園林阿輸歌樹。
衆華香氣至王所者,王聞之不。
毗毗沙那白言:世尊,我聞此香。
佛言:楞伽王。
汝聞此香分别知不。
王言:世尊,我能得知。
佛言:楞伽王。
此華香氣王言知者,見大小耶定作何色。
楞伽王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此香氣相無色無現無礙無相無定處不可說。
是故不見大小形色。
佛言:楞伽王。
於意雲何。
若不見彼香氣大小非斷絕相耶。
毗毗沙那言:不也世尊,何以故?若此衆香是斷相者,無人得聞。
佛言:如是如是,楞伽王。
識相亦爾。
應如是見。
楞伽王。
若識斷相則無生死而可得知。
如是楞伽王識相清淨。
唯是無明貪愛習氣業等。
諸客煩惱之所覆障。
楞伽王。
譬如清淨虛空之界。
唯有四種客塵污染。
何等為四。
所謂煙雲塵霧。
楞伽王。
識相如是本清淨故。
無邊不可捉無有色染。
唯是諸客
前行忍辱受諸苦,诽謗毀訾及困責。
往昔所受諸苦痛,為衆生故無恨心。
若在佛邊起殺惱,於彼慈心視如子。
佛生於世常修忍,解脫億數苦衆生。
如來往昔求道時,作大仙人名曰忍。
彼所生中被割截,忍痛於王無害心。
為彼國王及夫人,演說白法令歡喜。
不思億劫常精進,懈怠邪意狹劣除。
昔諸苦行皆能忍,廣大精進覺菩提。
經行不睡亦無乏,尊重供養無量佛。
衆生所須常随順,熏修成佛無上法。
昔行禅定為伏心,已善四禅無色定。
三昧念五神通力,往昔行滿無漏禅。
如來智慧滿無漏,知法如幻悉虛假。
無我衆生命及人,煩惱網纏因業轉。
欲界不淨四種惑,衆生煩惱界本淨。
既知實淨衆生本,得具六種波羅蜜。
誰能說此智方便,勤求無盡佛福聚。
發勝三業向如來,來世得佛我頂禮。
爾時毗毗沙那楞伽王說此偈已,複以無量種種最妙及以香華末香塗香華冠衣服寶幢幡蓋。
音樂歌詠贊歎如來。
尊重恭敬具足承事。
供養於佛并諸聲聞大菩薩衆。
彼羅刹衆亦複如是,如法發起供養如來稱可佛意。
爾時毗毗沙那楞伽王。
供養訖已白佛言:世尊,我今有疑。
欲問如來至真等正覺。
唯願世尊,為我開解。
說此語已,佛告楞伽王言:楞伽王。
吾常開汝問佛所疑。
随汝意樂。
當為解說令心歡喜。
時楞伽王得開許已,白佛言:世尊,衆生衆生者世尊,以何義故名為衆生。
佛言:楞伽王。
衆生衆生者,衆緣和合名曰衆生。
所謂地水火風空識名色六入因緣生。
又衆生者,猶如束竹緣業故報緣業得果。
我人衆生壽命畜養衆數。
知者見者作者觸者受者,是名衆生。
毗毗沙那楞伽王言:世尊,彼衆生者,以何為本依何而住以何為因。
佛言:楞伽王。
此衆生者,無明為本依愛而住以業為因。
毗毗沙那楞伽王言:世尊,業有幾種。
佛言:業有三種。
何等為三。
身口意業。
複有三相。
淨不淨非淨非不淨。
時毗毗沙那楞伽王。
複白佛言:世尊,雲何衆生舍此壽命受彼壽命。
舍此故身受彼新身。
佛言:楞伽王。
衆生舍此身已,業風力吹移識将去。
自所造業而受其果。
若善及不善非善非不善。
衆生如此造業行者,即於彼處而受新身。
或受卵生。
或受濕生。
或受胎生。
或受化生。
皆是一切業風所造。
而業亦不自知所造各自受報。
楞伽王。
衆生如是舍此身命受彼新身。
楞伽王言:世尊,衆生舍此身命未受彼身。
於其中間識停何處。
佛言:楞伽王。
於汝意雲何。
田中種子至生牙時。
為當子先滅已然後牙生。
為當其牙先生然後子滅。
為當唯子滅時其牙即生。
毗毗沙那王言:不也世尊,佛言:楞伽王。
是義雲何。
楞伽王言:世尊,其子若滅其牙即生。
非先子滅然後牙生。
非先生牙然後子滅。
佛言:如是楞伽王。
非識先滅後識方生。
楞伽王。
亦非先生前識後識力滅。
楞伽王。
唯後識滅前識即生。
楞伽王。
如步屈蟲先安頭足次後足随。
其形屈伸間無斷絕。
如是如是,楞伽王。
此之神識。
見前有中生處了已,識即令移讬就於彼。
間無斷絕。
毗毗沙那楞伽王言:世尊,若如是者無中陰耶。
佛言:楞伽王。
一種衆生卵生是也。
舍此身已入於卵中。
而是神識業風所捉。
停住卵中昏鈍不覺。
及至覆成識方覺了。
當知彼卵已為熟也。
何以故?卵生衆生法如是故。
未成熟時不覺不了。
所以者何。
為業力故。
楞伽王。
複有衆生福力純厚。
得於轉輪王家作子。
而彼在胎不為胎污。
亦不與胎不淨共住亦不污染。
楞伽王。
其轉輪王所生子者多受化生。
設受胎者,初入胎中結子已成。
及生出後破膜出身。
楞伽王。
是因緣故說有中陰。
時毗毗沙那楞伽王言:世尊,衆生神識為當幾大為作何色。
佛言:楞伽王。
衆生神識無邊大。
無色無相不可見。
無礙無形無定處不可說。
毗毗沙那言:世尊,識相如此無有邊大。
無色無相不可見。
無礙無形無定處不可說者,豈非斷絕。
佛言:楞伽王。
吾今問汝随汝意答。
當為汝說。
楞伽王。
譬如大王在宮殿中或高樓上。
采女圍繞安樂坐時。
著種種衣及諸璎珞。
時大園林阿輸歌樹。
種種雜華莊嚴精麗。
其園在處有細軟風或大駃風。
吹彼園林阿輸歌樹。
衆華香氣至王所者,王聞之不。
毗毗沙那白言:世尊,我聞此香。
佛言:楞伽王。
汝聞此香分别知不。
王言:世尊,我能得知。
佛言:楞伽王。
此華香氣王言知者,見大小耶定作何色。
楞伽王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此香氣相無色無現無礙無相無定處不可說。
是故不見大小形色。
佛言:楞伽王。
於意雲何。
若不見彼香氣大小非斷絕相耶。
毗毗沙那言:不也世尊,何以故?若此衆香是斷相者,無人得聞。
佛言:如是如是,楞伽王。
識相亦爾。
應如是見。
楞伽王。
若識斷相則無生死而可得知。
如是楞伽王識相清淨。
唯是無明貪愛習氣業等。
諸客煩惱之所覆障。
楞伽王。
譬如清淨虛空之界。
唯有四種客塵污染。
何等為四。
所謂煙雲塵霧。
楞伽王。
識相如是本清淨故。
無邊不可捉無有色染。
唯是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