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十四(那連提耶舍譯)
關燈
小
中
大
者應如實知。
何者名為無法無法相空。
無法名無為法。
是無為法空。
非積聚不可壞不可齲何以故諸法性爾。
是名無法無法相空。
如是行者應如實知。
何者名為自法自法相空。
諸法自法空。
是空非智作非見作。
非積聚不可壞不可齲何以故諸法性爾。
是名自法自法相空。
如是行者應如實知。
何者名為他法他法相空。
若佛出世若不出世。
法住法相法位法界如實際。
性相常住無有變異過。
此諸法空。
非積聚不可壞不可齲何以故諸法性爾。
是名他法他法相空。
如是行者應如實知。
知已能令衆生離衆生想。
離一切行想受想色想識想。
離眼想乃至意想。
離色想乃至法想。
然後安置一切衆生於三乘無為界。
若有行者,於此諸法如實現前知。
得名善修。
彼諸衆生昔於此法已修習者,如是第一甚深法聲入於耳根。
或有衆生不種善根。
如是法聲亦入於耳。
或有見佛專心瞻仰。
彼人一切無盡善根皆來現前。
乃至逮得不退轉地。
十力無畏成大法器。
或有衆生有無常聲入於耳根。
或有苦聲。
空聲。
無我聲。
三律儀聲。
四念處聲。
四正勤聲。
四如意足聲。
五根聲。
五力聲。
七覺分聲。
八道分聲。
實論聲。
因緣法聲。
梵住聲。
四攝聲。
無礙辯聲。
禅聲。
解脫聲。
無色定聲。
六波羅蜜聲。
巧方便聲。
三昧陀羅尼忍聲。
聲聞乘聲。
緣覺乘聲。
大乘聲。
不退轉地聲。
業障盡聲。
煩惱障盡聲。
衆生障盡聲。
法聲盡聲。
有為國土功德莊嚴聲。
無為心清淨聲。
大慈聲。
大悲聲。
三不護聲。
四無畏聲。
十力聲。
十八不共法聲。
一生補處聲。
十地聲。
最後身聲。
降魔聲。
無上智聲。
轉法輪聲。
随應度者現神變聲。
棄諸命行聲。
於諸衆生示現無上大涅槃聲。
如是諸聲各各差别入於耳根。
是諸衆生乃至畜生餓鬼趣等。
如是無量百千法門入於耳根。
彼諸衆生得第一希有歡喜踴躍。
於三寶中極得信敬。
彼諸衆生煩惱障業障衆生障法障。
於三分中二分已荊彼諸衆生聞是聲已,無量阿僧祇衆生昔有惡心者,彼等悉得柔軟之心憐愍心善業心。
得觀後世可怖畏事。
得種具足天人善根。
以彼諸聲令於無量阿僧祇衆生歸依三寶。
所有受持禁戒淨者,彼等有得須陀洹果。
乃至有得阿羅漢果。
複有無量阿僧祇衆生。
於緣覺乘種諸善根。
複有無量阿僧祇衆生。
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即得住於不退轉地。
複有無量阿僧祇衆生。
得無生法忍。
爾時世尊,欲重明此義。
而說偈言: 火味阿修羅,指示羅睺羅。
是我最勝師,福慧莊嚴具。
佛告於彼等,當息妒瞋怒。
付囑是法眼,護持故當受。
彼諸修羅喜,敬答尊導師。
我當護法眼,乃至法久祝我等說最勝,不隐法神咒。
令彼一切龍,皆失憍慢力。
爾時諸龍輩,各各皆瞋怒。
欲以憍慢力,共諸修羅鬥。
佛告諸龍王,及以修羅主。
汝等於長夜,各各常獷戾。
若不除瞋怒,於諸樂非器。
常為苦所觸,下劣臭穢身。
身分支不具,恒乏於資生。
聞說此諸苦,皆以瞋為本。
惡罰諸枷鎖,牢獄饑渴等。
地獄鬼畜生,由瞋受此苦。
一切應忍辱,能忍者則無。
丈夫得最勝,富貴具諸欲。
汝等二朋衆,諸龍阿修羅。
各自修忍辱,忍故無諸惡。
大衆皆喜悅,一切鹹贊歎。
汝今聞是語,皆悉得於忍。
天龍阿修羅,夜叉及諸鬼。
一切皆得忍,慈心共相視。
人與畜生等,得忍皆和順。
禽獸及小蟲,慈悲相憐愍。
大衆皆合掌,瞻仰導師言:我等疊相蔭,皆得慈心祝又我諸大衆,於佛尊導師。
所作諸罪業,若身口意犯。
於法衆僧所,一人邊有過。
人中堅固士,唯願見容耍我於世尊法,一切所作惡。
今悉至到忏,願佛慈納受。
于時兩足尊,告彼大衆言:汝忏惡業盡,終無有苦報。
剃發不受戒,被服袈裟片。
而作導師想,於彼人中上。
惡王障法眼,貪癡打比丘。
如出導師血,當堕阿鼻獄。
大衆作是言,我等護比丘。
若有諸惡王,惱諸聲聞衆。
我等於諸事,皆舍於彼國。
其土有沙門,令向於馀處。
毀壞彼諸國,饑馑兵疫起。
沙門所詣國,我等亦詣彼。
悉令得勝樂,具足衣飲食。
於彼熾法眼,供養人中上。
無馀四天下,悉變成七寶。
複雨諸香華,珍寶及衣服。
歌舞妓樂等,供養於導師。
衆生所見聞,皆得充足樂。
聖加令諸音,盡變作佛聲。
說諸有為苦,無常空無我。
三世一切法,悉空無所有。
集散二俱空,眼識二亦然。
乃至心法界,陰身等法空。
如是知諸法,則能救衆生。
若知三界空,能解衆生縛。
諸有十二支,一切皆性空。
若昔於此法,如是修習者,彼等聞諸聲,悉皆得於忍。
智力無所畏,得住菩提道。
薄福諸衆生,得聞有為聲。
無量衆精勤,得入菩提行。
檀戒忍精進,禅定及智慧。
佛土福莊嚴,精進故令淨。
汝等當作佛,到彼諸法岸。
降魔及軍衆,而降正法雨。
無量衆生界,能與正法眼。
汝等一切衆,速入安隐城。
無量衆聞聲,得趣大菩提。
及得二乘道,有得人天樂。
有得至於果,羅漢三摩提。
如是惡衆生,得於柔軟意。
怖畏諸惡業,安住慈善心。
何者名為無法無法相空。
無法名無為法。
是無為法空。
非積聚不可壞不可齲何以故諸法性爾。
是名無法無法相空。
如是行者應如實知。
何者名為自法自法相空。
諸法自法空。
是空非智作非見作。
非積聚不可壞不可齲何以故諸法性爾。
是名自法自法相空。
如是行者應如實知。
何者名為他法他法相空。
若佛出世若不出世。
法住法相法位法界如實際。
性相常住無有變異過。
此諸法空。
非積聚不可壞不可齲何以故諸法性爾。
是名他法他法相空。
如是行者應如實知。
知已能令衆生離衆生想。
離一切行想受想色想識想。
離眼想乃至意想。
離色想乃至法想。
然後安置一切衆生於三乘無為界。
若有行者,於此諸法如實現前知。
得名善修。
彼諸衆生昔於此法已修習者,如是第一甚深法聲入於耳根。
或有衆生不種善根。
如是法聲亦入於耳。
或有見佛專心瞻仰。
彼人一切無盡善根皆來現前。
乃至逮得不退轉地。
十力無畏成大法器。
或有衆生有無常聲入於耳根。
或有苦聲。
空聲。
無我聲。
三律儀聲。
四念處聲。
四正勤聲。
四如意足聲。
五根聲。
五力聲。
七覺分聲。
八道分聲。
實論聲。
因緣法聲。
梵住聲。
四攝聲。
無礙辯聲。
禅聲。
解脫聲。
無色定聲。
六波羅蜜聲。
巧方便聲。
三昧陀羅尼忍聲。
聲聞乘聲。
緣覺乘聲。
大乘聲。
不退轉地聲。
業障盡聲。
煩惱障盡聲。
衆生障盡聲。
法聲盡聲。
有為國土功德莊嚴聲。
無為心清淨聲。
大慈聲。
大悲聲。
三不護聲。
四無畏聲。
十力聲。
十八不共法聲。
一生補處聲。
十地聲。
最後身聲。
降魔聲。
無上智聲。
轉法輪聲。
随應度者現神變聲。
棄諸命行聲。
於諸衆生示現無上大涅槃聲。
如是諸聲各各差别入於耳根。
是諸衆生乃至畜生餓鬼趣等。
如是無量百千法門入於耳根。
彼諸衆生得第一希有歡喜踴躍。
於三寶中極得信敬。
彼諸衆生煩惱障業障衆生障法障。
於三分中二分已荊彼諸衆生聞是聲已,無量阿僧祇衆生昔有惡心者,彼等悉得柔軟之心憐愍心善業心。
得觀後世可怖畏事。
得種具足天人善根。
以彼諸聲令於無量阿僧祇衆生歸依三寶。
所有受持禁戒淨者,彼等有得須陀洹果。
乃至有得阿羅漢果。
複有無量阿僧祇衆生。
於緣覺乘種諸善根。
複有無量阿僧祇衆生。
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即得住於不退轉地。
複有無量阿僧祇衆生。
得無生法忍。
爾時世尊,欲重明此義。
而說偈言: 火味阿修羅,指示羅睺羅。
是我最勝師,福慧莊嚴具。
佛告於彼等,當息妒瞋怒。
付囑是法眼,護持故當受。
彼諸修羅喜,敬答尊導師。
我當護法眼,乃至法久祝我等說最勝,不隐法神咒。
令彼一切龍,皆失憍慢力。
爾時諸龍輩,各各皆瞋怒。
欲以憍慢力,共諸修羅鬥。
佛告諸龍王,及以修羅主。
汝等於長夜,各各常獷戾。
若不除瞋怒,於諸樂非器。
常為苦所觸,下劣臭穢身。
身分支不具,恒乏於資生。
聞說此諸苦,皆以瞋為本。
惡罰諸枷鎖,牢獄饑渴等。
地獄鬼畜生,由瞋受此苦。
一切應忍辱,能忍者則無。
丈夫得最勝,富貴具諸欲。
汝等二朋衆,諸龍阿修羅。
各自修忍辱,忍故無諸惡。
大衆皆喜悅,一切鹹贊歎。
汝今聞是語,皆悉得於忍。
天龍阿修羅,夜叉及諸鬼。
一切皆得忍,慈心共相視。
人與畜生等,得忍皆和順。
禽獸及小蟲,慈悲相憐愍。
大衆皆合掌,瞻仰導師言:我等疊相蔭,皆得慈心祝又我諸大衆,於佛尊導師。
所作諸罪業,若身口意犯。
於法衆僧所,一人邊有過。
人中堅固士,唯願見容耍我於世尊法,一切所作惡。
今悉至到忏,願佛慈納受。
于時兩足尊,告彼大衆言:汝忏惡業盡,終無有苦報。
剃發不受戒,被服袈裟片。
而作導師想,於彼人中上。
惡王障法眼,貪癡打比丘。
如出導師血,當堕阿鼻獄。
大衆作是言,我等護比丘。
若有諸惡王,惱諸聲聞衆。
我等於諸事,皆舍於彼國。
其土有沙門,令向於馀處。
毀壞彼諸國,饑馑兵疫起。
沙門所詣國,我等亦詣彼。
悉令得勝樂,具足衣飲食。
於彼熾法眼,供養人中上。
無馀四天下,悉變成七寶。
複雨諸香華,珍寶及衣服。
歌舞妓樂等,供養於導師。
衆生所見聞,皆得充足樂。
聖加令諸音,盡變作佛聲。
說諸有為苦,無常空無我。
三世一切法,悉空無所有。
集散二俱空,眼識二亦然。
乃至心法界,陰身等法空。
如是知諸法,則能救衆生。
若知三界空,能解衆生縛。
諸有十二支,一切皆性空。
若昔於此法,如是修習者,彼等聞諸聲,悉皆得於忍。
智力無所畏,得住菩提道。
薄福諸衆生,得聞有為聲。
無量衆精勤,得入菩提行。
檀戒忍精進,禅定及智慧。
佛土福莊嚴,精進故令淨。
汝等當作佛,到彼諸法岸。
降魔及軍衆,而降正法雨。
無量衆生界,能與正法眼。
汝等一切衆,速入安隐城。
無量衆聞聲,得趣大菩提。
及得二乘道,有得人天樂。
有得至於果,羅漢三摩提。
如是惡衆生,得於柔軟意。
怖畏諸惡業,安住慈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