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十九(那連提耶舍譯)

關燈
△月藏分第十四令魔得信樂品第六 爾時有一帝釋天王,名曰火光。

    與大衆集在於會坐。

    白憍屍迦帝釋言:憍屍迦。

    此魔波旬。

    為當欲令住於閑林與第一義相應菩薩摩诃薩等得三昧故。

    勤作惱亂為欲退彼三昧故也。

    時憍屍迦。

    答彼火光天帝釋言:是魔波旬。

    於四天下一切處中。

    令諸衆生退失留難善朋黨故。

    勤作惱亂。

    又令退失留難檀波羅蜜乃至般若波羅蜜故。

    勤作惱亂。

    複令退失天人種故。

    三種菩提故。

    增長三惡道故。

    勤作惱亂。

    魔諸眷屬亦複如是,為欲增長一切衆生大苦海故。

    勤作惱亂。

    憍屍迦說是語已,于時一切諸來大衆。

    皆以慈心瞻視魔王。

    有諸菩薩摩诃薩等。

    慈愍勸谏魔王波旬。

    是時火光帝釋複與一萬帝釋天衆。

    悉共合掌向魔波旬作如是言:大王慶喜慶喜。

    於三寶中應生信敬。

    是時娑婆世界主大梵天王與六十億百千梵衆及四天王,慈心眼視魔王波旬亦作是言:慶喜慶喜。

    汝魔波旬。

    若於三寶不得信敬。

    未來長夜有大損失。

    無所利益堕諸惡道。

    是魔波旬。

    為彼一切諸來大衆。

    各各皆以慈心眼視。

    及諸菩薩摩诃薩等釋天梵天護世四王勸谏之時,從座而起合掌向佛頭面禮足。

    而說偈言: 智者一向棄王位,以有煩惱嫉妒慢。

    故令失壞勝善道,墜堕諸惡不善趣。

    我以富貴狂因緣,於善導師多留難。

    遮障衆生諸善業,初不見佛起瞋心。

     世尊一向常忍辱,慈悲憐愍諸衆生。

    等心一切已慢除,枯竭衆生煩惱海。

    惟佛燒盡煩惱薪,能示人天解脫道。

    令億衆生度有海,我盲無智入闇冥。

     我今啟請諸大衆,願以慈愍助我等。

    謝過如來住堅信,更不重起惱亂心。

    我今一向護佛法,熾然光顯正法眼。

    自舍所有貪妒慢,忏悔無馀諸罪業。

     我今發大菩提心,及勸一切衆生等。

    自修精進滿六度,置彼衆生於八道。

    我為一一衆生故,顯說無量諸法門。

    随所能令入法城,如是勤勸一切衆。

     未曾見有如此會,悉能淨信於三寶。

    由我惡心被厭賤,故今舍之及衆過。

    從今永住淨信心,願後更不被厭賤。

    心與聖德常相應,不複造作衆惡業。

     爾時魔王說此偈已,即向佛所到已禮拜。

    而說偈言:我於世尊作留難,願以上忍見容耍救孤獨者受我忏,大智慈仁不懷瞋。

     爾時一切諸來大衆鹹同一音而白佛言:婆伽婆。

    唯願容恕魔王波旬。

    魔今深信誠心忏悔。

    當持佛法熾然法眼。

    令世尊法久住於世。

    複使人天長夜當得利益安樂。

    爾時世尊以偈答曰: 忍為世間最,忍是安樂道。

    忍為離孤獨,賢聖所欣樂。

    忍能顯衆生,忍能作親友。

    忍增美名譽,忍為世所愛。

     忍得富自在,忍能具端正。

    忍能得威力,忍照於世間。

    忍得諸欲樂,忍能成工巧。

    忍力降伏怨,及以除憂惱。

     忍得好容色,忍能具眷屬。

    忍招諸勝報,忍能超善道。

    忍得人樂觀,忍能得妙好。

    忍能息諸苦,忍得壽命長。

     忍得大梵王,忍得欲自在。

    忍得天帝釋,輪王具神通。

    忍得人中主,忍力難降伏。

    忍得龍夜叉,修羅中自在。

     忍能息諸怨,不害於衆生。

    忍能離偷盜,忍能舍淫欲。

    忍能止妄語,兩舌绮惡言:忍能除貪瞋,及離邪見意。

     忍力成施戒,精進及禅那。

    般若波羅蜜,能滿此六度。

    忍能除諸惑,忍得羅漢樂。

    亦得辟支佛,及住無生忍。

     忍能具十地,速得菩提道。

    忍於諸衆生,得為無上勝。

    忍能降衆魔,及伏諸外道。

    忍能於世間,轉最無上輪。

     忍令多衆生,枯竭三惡道。

    忍斷煩惱障,及能淨法眼。

    忍授衆生記,三乘随所求。

    忍能伏剛惡,夜叉羅刹等。

     忍與種種人,授記最勝道。

    忍已降諸怨,亦能滅衆惡。

    忍能息一切,非時暴風雨。

    忍能作大集,此諸所來衆。

     我恕汝波旬,於我諸獷戾。

    但自謝己心,是我第一耍今於大衆前,證知勸誡汝。

    莫壞我所習,一切佛正法。

     爾時一切諸來大衆。

    天人阿修羅乾闼婆等同聲歎言:善哉善哉!婆伽婆。

    如來常於一切衆生慈悲憐愍。

    以諸善法饒益安樂。

    魔王波旬。

    常於世尊起憎惡心怨心害心。

    與諸衆生為惡知識。

    於諸善法常作留難令住不善。

    時有梵天名曰威德。

    白不動大梵天王,而說偈曰: 如空無邊亦無等,一切衆生所依祝佛智如是不思議,於一切法到彼岸。

    世尊有歎檀行處,憐愍一切衆生故。

    以檀得為功德士,速能滿諸波羅蜜。

     或有廣說戒忍進,及以禅那般若等。

    世尊於此一一中,具足能顯於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