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十四(那連提耶舍譯)

關燈
於是時中作優婆塞。

    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今有於地獄餓鬼惡道業報。

    如是至心歸依我者得盡彼業。

    此中死已值彌勒佛得於人身。

    於彌勒佛法中出家證羅漢果。

    佛言華面。

    莫更狐疑。

    時彼裴多富沙人王。

    於三月中以種種資生供養屍棄如來。

    及諸菩薩聲聞衆故今得此報。

    受娑伽羅大龍王身猶如天樂。

    三十一劫不生三惡。

    常生天人受如是報。

    彼亦為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行因緣故。

    來此龍中願欲得生。

    說是語時一切諸龍皆大懊惱悔往先咎。

    悉於佛前至心供養。

     爾時衆中有一盲龍名曰頗羅機梨奢。

    舉聲大哭作如是言:大聖世尊,願救濟我。

    願救濟我。

    諸佛慈悲憐愍一切。

    我今身中受大苦惱。

    日夜常為種種諸蟲小蛇蝦蟆之所唼食。

    居熱水中無暫時樂。

    佛言梨奢。

    汝過去世於佛法中曾為比丘。

    毀破禁戒内懷欺詐。

    外現種種善相威儀。

    廣貪眷屬弟子衆多。

    名聲四遠莫不聞知。

    彼諸弟子如是說言:我和上得阿羅漢果。

    以是因緣多得供養。

    得供養已獨受用之。

    見持戒人反惡加說。

    彼人懊惱如是念言:世世生中願我所在食汝身肉。

    如是惡業死生龍中。

    是汝前身。

    衆生願故食啖汝身。

    惡業因緣得此盲報住熱水中。

    又於過去無量劫中。

    在融赤銅地獄之中。

    常為諸蟲之所食啖。

    爾時龍衆聞此語已,憂愁啼哭作如是言:我等今者,皆悉至心鹹共忏悔。

    願令此苦速得解脫。

    爾時如來出金色手摩彼龍面作如是言:汝等谛聽。

    我於過去曾作國王名曰善眼。

    是時有一盲婆羅門。

    來從我乞求索一眼。

    我時歡喜兩眼皆與。

    若我此言誠不虛者,令汝梨奢清淨眼生。

    一切諸罪悉皆除荊即說咒曰: 多绖咃,斫刍佉婆,娑蘭那佉婆,羯磨佉婆,阿難阇那,毗啰阇佉破,蘭多若摩,尼婆羅那都夜,阿鞞栴陀羅,樹低,頻頭輸第,吃利波輸第頗羅輸第,阿誓,多誓,多隸,多隸,婆細陀索繼陀索繼鳴盧羅避,摩诃鳴盧羅避,帝腹阿邏多那婆羅帝莎呵。

     爾時世尊說此實淨眼陀羅尼已,彼梨奢龍得清淨眼。

    馀五萬三千龍亦得淨眼。

    及馀八十四那由他夜叉鸠槃荼餓鬼薜荔多毗舍遮人非人等。

    罪垢消滅皆得淨眼。

    爾時善德天子向佛合掌。

    而說偈言: 看彼十力世導師,能使諸龍眼清淨。

    今生若不得值佛,諸失眼者常盲冥。

     爾時世尊告長老憍陳如。

    汝可持此淨眼陀羅尼咒。

    若有衆生過去惡業。

    於今現在或當來世。

    或四大玻或惡人咒。

    或因毒藥。

    以此緣故即便失目。

    如是衆生。

    應當誦此淨眼陀羅尼。

    自悔過去所造惡業。

    於諸衆生起大慈悲。

    至心念佛舍於馀事。

    七七日中晝夜六時以手拭眼。

    以是因緣得清淨眼。

    若有衆生於過去世作諸惡業。

    或毀於法或謗聖人。

    於說法者為作障礙。

    或抄寫經洗脫文字。

    或損壞他眼或暗蔽他。

    此業緣故今得盲報。

    如是重惡業因緣故。

    七七日中不得差者,應當抄寫此陀羅尼至心誦持悔過彼業。

    複以海沫。

    甘草。

    呵梨勒。

    阿摩羅。

    毗醯羅。

    此五種藥搗末蜜和。

    盛著舊龜甲中以久年蘇火上煎已,誦此陀羅尼一千八遍。

    以咒此藥用塗眼上。

    舍諸緣事七七日中念佛造像至心發願。

    時彼衆生惡業消盡得清淨眼。

    若有财者并營寺舍。

    随力所辦布施資生。

    如是一切惡業皆荊於當來世無量生中常不失眼。

    爾時一切諸龍衆等作如是言:南無南無大悲世尊,能施三世衆生利益。

    失眼得明。

    一切惡業清淨無垢。

    爾時有龍名曰青色。

    大聲唱喚而說偈言: 世尊能除諸罪垢,猶如大河洗一切。

    悉知衆生種種行,是故稱佛衆中尊。

    我所居停住澤中,大野枯泉無有水。

    熱風吹身劇於火,形體屋舍臭難堪。

     八千億年住於彼,曾無一日受歡樂。

    常為衆生所食啖,眷屬大小悉皆然。

    爾時世尊說偈答言:若有衆生造諸罪,而複修營於福德。

     建立寺舍施锺鈴,種種飲食供養僧。

    以此雜福因緣故,在所生中随業受。

    造惡苦辛如地獄,施食快樂似天堂。

    或複來生於龍中,緣彼善業因緣故。

     於龍頭中自然出,希有如意妙寶王。

    所欲念者皆随意,種種果報皆悉具。

    雖處枯泉及旱澤,能出上妙清流水。

    清淨虛空布密雲,地平如掌泉池湧。

     行住坐卧所在處,皆能應念生諸水。

    若有一切諸衆生,雖複能得於人身。

    備造種種罪惡業,不能供養於三寶。

    死後衆苦皆聚集,地獄餓鬼具受之。

     設複得為龍王身,所有眷屬并妻子。

    貧窮饑餓諸熱惱,頂上無有如意寶。

    居住空澤多毒蟲,枯涸常乾無有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