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十四(那連提耶舍譯)
關燈
小
中
大
△日藏分中三歸濟龍品第十二
爾時空中自然而雨種種香華種種寶衣種種音樂種種歌舞充滿虛空。
一切天龍夜叉羅刹及阿修羅悉皆恭敬。
爾時世尊與諸大衆菩薩聲聞。
左右圍繞前後随從。
從須彌頂蹈龍身橋。
下佉羅坻聖人住處。
梵天所敷寶師子座。
坐於彼座。
時虛空中一切天龍夜叉羅刹,并阿修羅。
緊那羅等各設供養。
種種香末種種華香種種寶衣以散佛上。
右繞三匝禮已而坐。
爾時娑伽羅龍王白佛言:世尊,何因緣故。
我等一切在龍中生。
佛言龍王。
谛聽谛聽。
我今為王分别廣說。
有十種業來生龍中。
何者為十。
有諸衆生行六波羅蜜。
欲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覺。
亦願欲得無惡障礙。
或複欲得多修布施以時舍施。
願因緣故來生龍中。
複次龍王。
或有衆生於大乘中修行舍施。
福德果報因緣故願生龍中。
複次龍王。
或有衆生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行於布施。
福報雖多不能清淨。
怖畏地獄餓鬼畜生中因緣故願生龍中。
複次龍王。
有諸衆生欲行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
生高心大慢力因緣故願生龍中。
複次龍王。
有諸衆生發菩提願行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
多生瞋恚恨他衆生。
以瞋忿向彼地獄餓鬼畜生因緣故長起瞋忿。
如是死已願生龍中。
複次龍王。
有諸衆生求於小乘。
欲得福田覓聖人中。
舍布施報福德供養。
如是因緣自願力故來生龍中。
複次龍王。
有諸衆生嫉妒慢故。
彼業因緣來生龍中。
複次龍王。
有諸衆生多起憍慢饒於語言:以彼自業來生龍中。
複次龍王。
有諸衆生不信佛法僧寶。
又不供給和上阿阇梨及馀大德。
又不供養父母二親。
於中種種瞋忿毒心愛憎憍慢癡因緣故。
於福田中邪錯行故。
以是業緣來生龍中。
複次龍王。
有諸衆生種種癡慢惡業力多福德力少。
心怖畏故願生龍中。
複次龍王。
有諸衆生妄語兩舌惡口無慈。
此三業緣故而生龍中。
佛言龍王。
以此十種業因緣故來龍中生。
複次龍王。
複有三業因緣而生龍中。
何等為三。
有諸衆生。
堅固惡業造身口意。
彼業熟故生地獄中經無量劫。
受大極苦難得解脫。
雖免大業小業未盡生於龍中。
或畜生中。
或餓鬼中。
以此三惡業因緣故來生龍中。
時娑伽羅龍複白佛言:如是世尊,而此龍中或有諸龍所受樂報猶如諸天。
或有馀龍受樂如人。
有如餓鬼。
如畜生者,或有馀龍如地獄中受大辛苦。
說是事已時娑伽羅大龍王子名青蓮華面前白佛言:世尊,我何惡業罪因緣故來生龍中。
身大端正。
所有色觸或複衣裳及坐卧處。
於一切時我身受用猶如火燒。
常無衣服赤體而行。
如我父王樂受最勝。
如轉輪王果報不異。
佛言華面。
谛聽谛聽。
善思念之。
今當為汝說於本事。
乃往過去三十一劫。
有佛世尊名曰屍棄多陀阿伽度阿羅诃三藐三佛陀。
時彼世中有王名曰裴多富沙。
彼富沙王。
於三月中供養彼佛并及無量百千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并大菩薩摩诃薩衆。
以種種衣服飲食湯藥而供給之至心聽法。
既聞法已即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如是三月設供養已,彼富沙王。
為屍棄佛及馀衆僧造立寺舍。
施種種衣飲食湯藥床卧被褥具足豐饒。
彼富沙王第一太子名裴多娑樹帝。
彼娑樹帝見佛聞法。
於流轉中生大怖畏。
從父王邊禮拜谘啟。
請欲就佛願求出家。
王報子言:欲往随意。
任汝出家。
既出家已又白父言:我欲父王寺上停止。
富沙王言:亦随汝意。
住彼寺中。
時屍棄佛衆僧弟子。
在彼寺中坐卧受用敷啖飲食。
彼富沙子裴多樹帝妒嫉心生。
忿彼舊住佛弟子衆恒瞋罵之。
時彼衆僧被瞋罵已悉皆離寺。
彼娑樹帝見僧去已生歡喜心即自念言:彼去者好我大安隐。
衆僧去已,時娑樹帝。
恣用寺内衣服飲食。
有馀人來即不聽祝彼娑樹帝具造如是諸惡業已,命終之後生大地獄中。
經無量千萬那由他歲受諸火燒。
地獄得脫生餓鬼中。
複經無量百千萬歲而受辛苦。
餓鬼中死還堕地獄。
脫地獄已生餓鬼中。
如是經由三十一劫。
汝等諸龍谛聽谛受。
其娑樹帝於流轉中。
具足如是受諸辛苦。
佛言華面。
彼娑樹帝者豈異人乎。
即汝身是也。
乃往過去惡業因緣故生大地獄餓鬼畜生輪轉受苦。
經是三十一大劫中備受衆苦未曾暫舍。
馀殘業故來生龍中受是惡報。
時華面龍。
聞是語已大聲啼哭。
舉身自投四支布地。
禮拜白佛作如是言:我今至心從佛忏悔。
我大癡惑大慢愚蒙。
不解方便差别好惡造是罪業。
低頭合掌至心發露不敢覆藏。
如來世尊,我今至誠入於骨髓。
歸佛歸法歸比丘僧。
從今發意乃至壽荊
一切天龍夜叉羅刹及阿修羅悉皆恭敬。
爾時世尊與諸大衆菩薩聲聞。
左右圍繞前後随從。
從須彌頂蹈龍身橋。
下佉羅坻聖人住處。
梵天所敷寶師子座。
坐於彼座。
時虛空中一切天龍夜叉羅刹,并阿修羅。
緊那羅等各設供養。
種種香末種種華香種種寶衣以散佛上。
右繞三匝禮已而坐。
爾時娑伽羅龍王白佛言:世尊,何因緣故。
我等一切在龍中生。
佛言龍王。
谛聽谛聽。
我今為王分别廣說。
有十種業來生龍中。
何者為十。
有諸衆生行六波羅蜜。
欲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覺。
亦願欲得無惡障礙。
或複欲得多修布施以時舍施。
願因緣故來生龍中。
複次龍王。
或有衆生於大乘中修行舍施。
福德果報因緣故願生龍中。
複次龍王。
或有衆生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行於布施。
福報雖多不能清淨。
怖畏地獄餓鬼畜生中因緣故願生龍中。
複次龍王。
有諸衆生欲行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
生高心大慢力因緣故願生龍中。
複次龍王。
有諸衆生發菩提願行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
多生瞋恚恨他衆生。
以瞋忿向彼地獄餓鬼畜生因緣故長起瞋忿。
如是死已願生龍中。
複次龍王。
有諸衆生求於小乘。
欲得福田覓聖人中。
舍布施報福德供養。
如是因緣自願力故來生龍中。
複次龍王。
有諸衆生嫉妒慢故。
彼業因緣來生龍中。
複次龍王。
有諸衆生多起憍慢饒於語言:以彼自業來生龍中。
複次龍王。
有諸衆生不信佛法僧寶。
又不供給和上阿阇梨及馀大德。
又不供養父母二親。
於中種種瞋忿毒心愛憎憍慢癡因緣故。
於福田中邪錯行故。
以是業緣來生龍中。
複次龍王。
有諸衆生種種癡慢惡業力多福德力少。
心怖畏故願生龍中。
複次龍王。
有諸衆生妄語兩舌惡口無慈。
此三業緣故而生龍中。
佛言龍王。
以此十種業因緣故來龍中生。
複次龍王。
複有三業因緣而生龍中。
何等為三。
有諸衆生。
堅固惡業造身口意。
彼業熟故生地獄中經無量劫。
受大極苦難得解脫。
雖免大業小業未盡生於龍中。
或畜生中。
或餓鬼中。
以此三惡業因緣故來生龍中。
時娑伽羅龍複白佛言:如是世尊,而此龍中或有諸龍所受樂報猶如諸天。
或有馀龍受樂如人。
有如餓鬼。
如畜生者,或有馀龍如地獄中受大辛苦。
說是事已時娑伽羅大龍王子名青蓮華面前白佛言:世尊,我何惡業罪因緣故來生龍中。
身大端正。
所有色觸或複衣裳及坐卧處。
於一切時我身受用猶如火燒。
常無衣服赤體而行。
如我父王樂受最勝。
如轉輪王果報不異。
佛言華面。
谛聽谛聽。
善思念之。
今當為汝說於本事。
乃往過去三十一劫。
有佛世尊名曰屍棄多陀阿伽度阿羅诃三藐三佛陀。
時彼世中有王名曰裴多富沙。
彼富沙王。
於三月中供養彼佛并及無量百千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并大菩薩摩诃薩衆。
以種種衣服飲食湯藥而供給之至心聽法。
既聞法已即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如是三月設供養已,彼富沙王。
為屍棄佛及馀衆僧造立寺舍。
施種種衣飲食湯藥床卧被褥具足豐饒。
彼富沙王第一太子名裴多娑樹帝。
彼娑樹帝見佛聞法。
於流轉中生大怖畏。
從父王邊禮拜谘啟。
請欲就佛願求出家。
王報子言:欲往随意。
任汝出家。
既出家已又白父言:我欲父王寺上停止。
富沙王言:亦随汝意。
住彼寺中。
時屍棄佛衆僧弟子。
在彼寺中坐卧受用敷啖飲食。
彼富沙子裴多樹帝妒嫉心生。
忿彼舊住佛弟子衆恒瞋罵之。
時彼衆僧被瞋罵已悉皆離寺。
彼娑樹帝見僧去已生歡喜心即自念言:彼去者好我大安隐。
衆僧去已,時娑樹帝。
恣用寺内衣服飲食。
有馀人來即不聽祝彼娑樹帝具造如是諸惡業已,命終之後生大地獄中。
經無量千萬那由他歲受諸火燒。
地獄得脫生餓鬼中。
複經無量百千萬歲而受辛苦。
餓鬼中死還堕地獄。
脫地獄已生餓鬼中。
如是經由三十一劫。
汝等諸龍谛聽谛受。
其娑樹帝於流轉中。
具足如是受諸辛苦。
佛言華面。
彼娑樹帝者豈異人乎。
即汝身是也。
乃往過去惡業因緣故生大地獄餓鬼畜生輪轉受苦。
經是三十一大劫中備受衆苦未曾暫舍。
馀殘業故來生龍中受是惡報。
時華面龍。
聞是語已大聲啼哭。
舉身自投四支布地。
禮拜白佛作如是言:我今至心從佛忏悔。
我大癡惑大慢愚蒙。
不解方便差别好惡造是罪業。
低頭合掌至心發露不敢覆藏。
如來世尊,我今至誠入於骨髓。
歸佛歸法歸比丘僧。
從今發意乃至壽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