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十九(那連提耶舍譯)

關燈
等薄少善根多諸煩惱。

    以煩惱故起四倒心樂著我想。

    著我想故颠倒迷惑。

    流轉生死失八正道。

    是故彼佛送此欲來。

    舍利弗。

    一切衆生實無有我此土衆生颠倒心故橫生我想。

    舍利弗智慧之人深自觀察知無有我。

    作是觀時則破四倒。

    舍利弗。

    雲何智者觀於無我。

    所謂觀身谛知無我。

    何以故?以和合故。

    複次觀眼亦無有我。

    何以故?眼識初生。

    如是觀察至心思惟。

    或見種種服飾衣裳鋪卧床蓐結加趺坐。

    坐已攝念一切六根不相舍行。

    心不舍故如是可見。

    而此眼根四大合生。

    筋連水滿馀不能動。

    若眼轉時但是風力。

    風故能轉。

    而彼風性因於虛空。

    出入根中左右回轉。

    根清淨故則能明見。

    而彼虛空性無所有無有依止。

    不可捉持亦不可說。

    若無所有不可說者即是無我。

    是故虛空實無有我。

    是空中風亦複無物。

    以無物故不可宣說。

    是故無我。

    是風因緣亦入根中。

    左旋右轉清淨照了。

    彼風吹幻亦不可捉亦不可說。

    離於我所覓不可得。

    如是眼中地界牢固。

    如尼拘陀子。

    至心谛觀觀已拔出。

    碎末為塵吹令飛散。

    如是推求永不見我。

    如是決定知無有我。

    此地界中分析無我。

    彼地地相但有名字。

    不可捉持無我無主。

    如是次第觀察水界及以火界猶如風界。

    如是思惟。

    既思惟已定知無我。

    故不複疑眼大中我。

    是故當知。

    眼之四大一切無物不可宣說。

    是故無我。

    若複有言眼識因緣故有我者是義不然。

    何以故?眼中無我色亦如是,而和合中亦複無我。

    和合因緣生於眼識。

    如是識中亦複無我。

    風中空中悉亦無我。

    如是推覓竟不可得。

    此識但是十二因緣循環流轉。

    離十二因緣識不可見。

    但因識生名色名為名色。

    名色因緣故六入生。

    六入因緣故觸生。

    觸因緣故受生。

    受因緣故愛生。

    愛因緣故取生。

    取因緣故有生。

    有因緣故生生。

    生因緣故則有衰老及以病死。

    如是等法因眼識生。

    而是眼識非東方來。

    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複如是,所因之念生眼識者,是念亦滅眼識不祝第二念中亦不語念。

    汝住我滅而是滅法。

    亦複非去至十方面。

    亦複不專一處住止。

    是故諸法因緣故生。

    若離因緣則不得生。

    因因緣生。

    因因緣滅。

    如是因緣名相續法。

    是故當知。

    實無有我而是因緣。

    亦無作者無有受者,無有起者,無他起者是故無我。

    若無我者我既是空我所亦空。

    何以故?然體性爾故。

    是故眼性無我我所。

    無有積聚非合非散。

    即生滅故。

    一切諸法亦複如是,一切法性無取無舍。

    非羅漢作。

    亦複非是辟支佛作。

    非菩薩作非如來作。

    如眼識空一切法空亦複如是,離我無我空故不見。

    作是觀察無相無願三種解脫空門之時,悉能除斷一切慳貪及諸煩惱。

    如是念已或有得於須陀洹果阿羅漢果。

    觀眼既然。

    耳鼻舌中亦複如是,複次行者知身無我。

    次觀於發析一一毛以為百分。

    燒使成灰風吹散滅。

    如是一發體性既空。

    行人心疑自然明了。

    何以故?一發之中不見有我。

    如是皮中肉中血中唾中涕中腸中腦中骨中髓中。

    筋脈甲爪喘息冷暖。

    上下諸風壽命名字皆無有我。

    直以因緣共相和合。

    故名為身。

    如是思惟至心觀已,知身觸因故生身識。

    識因緣名色。

    名色因緣六入。

    六入因緣觸觸因緣受。

    受因緣愛。

    愛因緣齲取因緣有。

    有因緣生。

    生因緣老死。

    彼一切法心識依止。

    故生身識。

    而是身識非東方來。

    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複如是,所因之念生身識者,彼念滅時身識不祝第二念中亦不語念。

    汝住我滅而是滅法。

    亦無處所不見聚處不見散處。

    是故諸法緣合故生緣離故滅。

    有緣故生無緣故滅。

    一切因緣相續故見。

    若離相續則不可見。

    是故當知實無有我。

    而是因緣亦無作者,無有住者無有起者無使起者,如是因緣不可得故。

    是故無我。

    若無我者我所亦無。

    是故身性無我我所無聚無散。

    生滅法故。

    一切諸法亦複如是,彼法性中亦不可得無取無舍。

    非聲聞作。

    亦複非是辟支佛作。

    非菩薩作。

    非如來作。

    如身識空一切法空亦複如是,體性無我亦無我所。

    彼空故我不可見。

    一切諸法悉皆離我亦離我所。

    以離故空。

    作是觀時即能獲得無相無願三種解脫空行法門。

    證空因緣能斷一切慳貪煩惱。

    或有得於須陀洹果。

    乃至第四阿羅漢果。

    智者如是一一推尋我不可得。

    不可得故自知無我。

    谛觀無我離疑網心。

    爾時知身了了無我。

    舍利弗。

    若有行者能如是觀。

    當知是人得此無相無願解脫三種空門。

    為諸天主釋提桓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