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十三(隋天竺三藏那連提耶舍譯)

關燈
若實能壞瞿昙者,我還得土及本心。

     爾時大臣即便宣告諸惡龍王。

    汝當為我壞瞿昙身。

    時諸惡龍将欲飛空而不能動。

    即語大臣。

    敬奉來命欲往毀壞。

    適生此心便不得去。

    爾時大臣即生怖畏。

    作如是念。

    我若今者現魔大力。

    令諸惡龍心生瞋恚。

    以瞋恚故則能毀壞瞿昙之身。

    爾時龍宮有化死屍充滿側塞。

    諸龍見已,自於宮室心不甘樂。

    作是念言:是誰化作此死屍耶。

    雖複思惟莫知誰為。

    爾時一切四天下中諸大龍王。

    及其男女大小眷屬。

    即出宮室至佉羅坻山。

    其山平坦廣縱正等四萬由旬。

    皆是先聖所遊居處七寶具成。

    乃至難陀婆難陀王。

    亦舍住處至此山中。

    四大海中。

    所有龍王。

    及其眷屬無量無邊。

    伊羅跋龍王。

    善住龍王。

    龜龍王。

    阿那婆達多龍王。

    目真鄰陀龍王。

    德海龍王。

    水德龍王。

    舍德龍王。

    樂德龍王。

    阿波那羅龍王。

    山德龍王。

    牛德龍王。

    伊羅跋多龍王。

    長臂龍王。

    長發龍王。

    淨龍王。

    迦羯羅龍王。

    水<漂寸>龍王。

    黑發龍王。

    金色龍王。

    舍拘龍王。

    念彌龍王。

    象龍王。

    利牙龍王。

    有行龍王。

    疑網龍王。

    長面龍王。

    赤眼龍王。

    樂見龍王。

    如是等閻浮提土所有龍王。

    其數八萬并其眷屬。

    乃至四萬四千國土所有龍王。

    皆至佉羅坻山。

    北郁單越有二龍王一名無遍二名金身。

    是二龍王。

    與無量衆及四萬四千國土龍王。

    亦至此山。

    東弗婆提有二龍王。

    一名為月。

    二名婆私吒。

    是二龍王。

    與無量衆生及四萬四千國土龍王。

    至此山中。

    西瞿耶尼有二龍王。

    一名寶發。

    二名光發。

    及四萬四千國土龍王至此山中。

    及四天下四生龍王,并其眷屬亦至此山。

    是諸龍王其身皆如四寸藥根。

    以瞋恚故身如須彌。

    時魔波旬。

    見如是等諸龍王已,告其眷屬。

    谛聽谛聽。

    以我力故令如是龍從宮室出。

    至彼大山悉失勢力。

    不能毀壞瞿昙沙門。

     爾時複有大臣名曰戒梯。

    即白魔言:大王。

    如是龍王為欲破壞釋迦身故。

    集會一處各作是念。

    我今當以何等方便。

    壞瞿昙身。

    波旬答言:我有是事若審汝當往看。

    爾時大臣與百千萬衆生。

    欲往彼山。

    爾時如來從禅定起。

    坐於一面示現常身。

    大臣既見如來常身在摩伽陀國。

    見已即作是念。

    瞿昙沙門退失神通。

    将不於我生怖畏耶。

    欲於我所生大惡乎。

    我應先至彼瞿昙所。

    與共談論。

    爾時大臣即與大衆往至佛所。

    而說偈言: 汝身未度生死海,雲何當能度衆生。

    瞿昙勿诳諸衆生,說言當得大涅槃。

    爾時如來。

    複以偈答。

    我已得度生死海,亦得永脫一切有。

     我以慈悲因緣故,說言衆生當涅槃。

    汝已於昔無量世,發起無上菩提心。

    已曾供養無量數,百千巨億諸世尊,汝今定當得佛道,雲何言我诳衆生。

     我今施汝大念力,便可至心觀本身。

     爾時大臣聞是偈已,即自觀察過去本身。

    了了明見發菩提心。

    供養無量無邊諸佛。

    見已即時心大慚愧。

    於如來前頭面著地。

    忏悔作禮白佛言:世尊,我今已憶無量世中發菩提心。

    已曾供養無量億佛。

    於諸佛所聽受妙法。

    已得修行六波羅蜜。

    世尊,迦葉佛時有一比丘。

    說聲聞乘我不思惟。

    便言是語非是佛語魔之所說,是人已發菩提之心行菩薩道。

    以是因緣。

    迦葉如來不授我記。

    我因是事生於魔界。

    受是身來。

    已經五萬七千億歲。

    世尊,我甯以是過去等身受地獄苦。

    終不退於菩提之心。

    佛言大臣。

    善哉善哉!若人以金如須彌山并七寶物。

    於無量世供養於佛。

    其福不如發菩提心。

    何以故?發是心者,乃是供養十方諸佛。

    爾時戒梯菩薩即於座上得如法忍。

    從坐而起頭面作禮。

    繞佛三匝。

    以身上衣供養於佛。

    乃至四萬四千大衆亦複如是,時魔波旬。

    見其大臣及其眷屬。

    已歸依佛心生苦惱。

    牢閉門戶卻坐一面。

    爾時世尊,即為大衆說三種慈。

    所謂生緣法緣無緣。

    如虛空目中之所宣說。

    爾時一切諸天龍王。

    悉皆集會佉羅坻山先聖住處。

    欲動不能欲行亦然。

    欲現大身而複不能。

    尋向難陀婆難陀王而作是言:大王。

    先者所作臭穢死屍。

    皆是波旬之所為也。

    是故令我悉來至此受是小身。

    若能歸依魔波旬者,可得解脫。

    爾時伊羅跋羅龍王言:魔王今者喪失本心及其神足。

    雲何當能救濟汝等。

    爾時龍王或有歸依四天王者,或有歸依忉利天或焰摩天或兜術天或化樂天或他化自在天或梵天等。

    爾時海龍王即作是言:汝等不見釋迦如來。

    一切賢聖人天雜類。

    大設供養而歸依耶。

    爾時或有龍王。

    歸依那茶仙人或馬藏仙人。

    或歸廣仙人或光味仙人或跋伽婆仙人。

    歸依如是等五種仙人。

    是五仙人悉得五通住於雪山。

    悉在光味大仙人所聽受正法。

    光味菩薩。

    亦以種種無量贊歎。

    贊歎如來。

    爾時仙人悉聞一切龍王音聲。

    聞已即白光味仙人。

    頗聞諸龍哭聲不耶。

    答言已聞。

    大士。

    唯願往彼救濟其苦。

    光味答言:汝等可往我不得去。

    所以者何。

    今有大天。

    欲得聞受無緣慈故。

    時四仙人禮拜光味。

    往佉羅坻山而救濟之。

    諸龍見已,即各舉聲求哀求救。

    仙人答言:我不能救。

    彼雪山中有一菩薩名曰光味。

    彼能救拔吾等不能。

    汝當一心求哀作禮。

    時諸龍王各自同聲向彼作禮。

    爾時光味聞是聲已,與無量諸天大衆至佉羅坻山。

    龍王見已頭面作禮。

    唯願大士救我等苦。

    爾時光味菩薩知時已到欲說星宿。

    爾時大海龍王。

    白光味菩薩言:大士。

    是星宿者,誰之所說,誰作大星。

    誰作小星。

    誰作日月。

    何日之中。

    何星在先。

    雲何滿月。

    雲何為時。

    如是星宿系屬何天。

    性是何等。

    何輕何重。

    何善何惡。

    何食何施。

    誰造此晝。

    誰作此夜。

    影有幾步。

    名曰為轉。

    雲何南轉。

    雲何北轉。

    大士。

    汝於諸仙最為第一。

    唯願具足分别解說。

    爾時光味菩薩。

    告諸龍王。

    大王。

    先過去世賢劫之初。

    旃陀延城。

    其城有王名無量淨。

    正法治國。

    不貪欲樂常樂寂靜才智聰達。

    王有夫人。

    欲心發動與王遊行。

    在一林中貪心視王。

    即便妊身。

    是時夫人時滿即生其兒。

    頭耳項眼唇口悉皆似驢。

    馀分似人。

    其母見已即生怖畏。

    擲之廁中身未至地。

    是時驢鬼於空接齲往雪山之中。

    瞻看哺養猶如生子。

    時雪山之中有甘美藥。

    驢鬼采取以食是兒。

    是兒食已身則轉異。

    有大光明福相具足智慧慈悲。

    以是因緣。

    諸天禮拜供養贊歎。

    為是兒故。

    於雪山中有諸種種藥草果蓏。

    馀相悉轉唯唇似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