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上

關燈
若為所害便起馳騁。

    若起馳騁則有流轉。

    若已流轉則有貫穿。

    若已貫穿則有妄想。

    若已妄想則有分别。

    若已分别增益妄想。

    若增妄想則有思覺。

    若已思覺則有堅著。

    若已堅著則有随逐。

    若有随逐則有迷惑。

    若已迷惑則便為失。

    雲何為失。

    謂失安隐。

    雲何安隐。

    謂無分别。

    若起分别則便有常。

    若已有常則有對礙。

    若有對礙則便有祝若已有住則有相續。

    若已相續則有相違。

    若已相違則重相違。

    若重相違則有虛錯。

    若已虛錯則有狂亂。

    若已狂亂則有虛诳。

    若已虛诳則有憂惱。

    若已憂惱則有悔恨。

    若已悔恨則有所害。

    善不善法随所愛著。

    然實無有定法可著。

    但以想轉為想所縛。

    是名想縛。

    貪無定處。

    瞋無定處。

    癡無定處。

    起於妄想分别之心不能度得無上正道。

    迦葉。

    是名愛處。

    何故名之為愛處。

    無有定法名之為愛。

    無可愛法無可愛處。

    但堅著愛唯空堅著。

    謂堅著我堅著衆生。

    堅著淨不淨。

    迦葉。

    一切法空妄想為物。

    若無物物想,則以菩提為物。

    若以菩提為物則是我想。

    若有我想。

    是則不名為菩薩也。

    何故名之為我想也。

    雖有所想想無所得。

    想無所得名為我想。

    是故不真實句名為我想。

    若衆生實則菩提實。

    雲何為菩提。

    謂見諸法皆悉如幻。

    雲何如幻。

    謂不說我想命想衆生想。

    若有無想在於心者,是人則著想及非想。

    若著想非想是則狂醉。

    若已狂醉則為一切衆苦所追。

    若為一切衆苦所追。

    如來說名為住狂谄。

    何以名谄。

    住於狂亂有妄思惟。

    若妄思惟則有我我所。

    若有我我所則有言說。

    若有言說。

    如來說名為無言說。

    彼為言說言說所持。

    是故說言一切諸法從思惟有悉是我實。

    迦葉,猶如空中有雲聚起。

    而是雲聚不從東西南北四維上下而來。

    如來實說不從十方方所而來。

    解如是已如實而說。

    随義演說相應實說。

    而是雲聚則非是聚。

    說名雲聚。

    何故說名雲聚也。

    起衆雜色種種雜色。

    從虛妄起。

    是中無定名為雲霧。

    見雲霧起雖見雲霧無有定想。

    是中畢竟無雲霧實。

    迦葉,猶如有人語馀人言:相與共往至蔭處坐。

    智慧之人作如是言:我今不往。

    是人答言:不說有我但說有蔭。

    智者有言:汝若說蔭則為非蔭。

    迦葉。

    汝觀是人。

    於少言說尚不系著如是,迦葉。

    若解如來法性道者,於大衆中正師子吼。

    迦葉。

    如來尚欲於不善法行於善法。

    若世衆生有我想者,於如來所是第一義。

    何以故?如來解如是我想者則為非想。

    馀小凡夫不知如來随宜所說,與如來诤。

    是故我說世間與我诤。

    我不與世間诤。

    雲何世間。

    世間者名曰衆生。

    雲何名為衆生世間。

    如來了知世間如如。

    是故名曰衆生世間。

    諸凡夫等自生是知。

    是生是滅互相殘害。

    是彼言說欲得出世。

    何以故?此得大闇住著世故。

    若住著世則便有貪。

    若貪則瞋。

    若瞋則癡。

    若癡則有诤。

    若诤則相違。

    與誰相違。

    謂與如來及聲聞僧。

    若相違則貪若其有貪則重相違。

    若重相違便取於有。

    若取於有則便求有。

    若已求有便不知足。

    若不知足則便多作。

    若已多作便有多欲。

    若有多欲,則住欲界色無色界。

    若住三界則便執著。

    若已執著則無逆流。

    若無逆流則常受死。

    若常受死不至涅槃若不至涅槃。

    至叵至處。

    至叵至處。

    謂至地獄如是,迦葉。

    修行不吉名為不修。

    若不正修則有瞋恚。

    若有瞋恚則無推求。

    若不推求則不識我想。

    若不識我想則同一聚同為一物。

    謂我我所。

    雲何名我。

    執著不實作種種妄想。

    造作諸業。

    若作種種妄想。

    造作諸業則著於我。

    雲何我所。

    無有智故名為我所。

    又是身者,諸物和合名之為身。

    名戒聚果。

    以瞋恚心輕於他人。

    以瞋恚故生於我慢。

    如聚生穀攝受守護。

    是名我所。

    若有我所則有狂惑。

    若有狂惑則便有癡。

    若已有癡便有诽謗。

    若有诽謗則便有瞋。

    若已有瞋便有貪取,則為所燒。

    為所燒者為想所燒。

    所謂男想女想命想。

    此是我許。

    是名我所。

    有我所者彼罵我所。

    罵我所者謂是凡夫。

    是凡夫道之所依止。

    是名我所。

    迦葉。

    若不聞此法。

    知於菩提。

    知菩薩行。

    此知於行。

    迦葉。

    是菩薩行都無有行。

    名菩薩行。

    又迦葉。

    菩薩行滿決定清淨極為清淨。

    無有是處。

    若有精進斯說大法。

    此以諸法如虛空聚不取法聚。

    是人所說,大法相應非不相應。

    斯有功德不住惡處。

    是有德行非是德行。

    是能持法。

    如是受持不著持法。

    何以故?如來所說,最為第一應供中最。

    衆生問道。

    我應當以勝法而答。

    雲何勝法。

    所謂一切諸法無想。

    迦葉。

    如是菩薩名淨持戒。

    心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