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關燈
小
中
大
彼成衆德本,獲最上安樂。
若能平等施,善法一毫量。
於八萬劫中,獲廣大财富。
在在所生處,常念行布施。
以施三寶故,展轉報無荊 爾時普勇菩薩。
聞佛說是伽陀已,即白佛言:世尊,雲何於此大集會正法。
乃能了知而得聽受。
佛言普勇。
若人於十二克伽沙數如來應供正等正覺所圓滿善根。
即得聽聞此大集會正法。
普勇菩薩複白佛言:世尊,雲何能得如是善根圓滿。
佛言普勇。
若能於一切如來平等知見。
是即善根圓滿。
普勇複言:雲何能於一切如來平等知見。
佛言若於法師尊重恭敬。
是即能於一切如來平等知見。
普勇又言:而複雲何於法師尊重恭敬。
佛言若人於出世道發趣向心。
是即於法師所尊重恭敬。
普勇。
如是等皆能圓滿善根。
佛言普勇。
此大集會正法。
有大功德利益一切。
若人能聽受書寫讀誦者,是人獲大福聚不可稱計。
普勇。
正使四方一一方。
各有十二克伽沙數如來應供正等正覺。
皆住十二劫。
說此大集會正法。
聽受功德而不能荊又複四方各有如上克伽沙數如來應供正等正覺。
皆住如上劫。
說此書寫功德。
亦不能荊又複四方各有如上克伽沙數如來應供正等正覺。
皆住如上劫。
說此讀誦功德。
亦複不荊普勇菩薩白佛言:世尊,願佛略說讀誦福聚其數幾何。
爾時世尊,即說伽陀曰: 若人能讀誦,一四句偈者,彼所獲福聚,與彼八十四。
克伽沙數佛,福聚等無異。
何況能一心,安住於正法。
彼福聚無盡,諸佛出於世。
宣說無邊法,而實難得值。
爾時有十八俱胝尼乾陀衆。
來詣佛所鹹入會中。
各坐一面作如是言:瞿昙。
我等勝汝。
如是三複皆作是言:我等勝汝。
是時佛告諸尼乾陀衆言:唯佛如來得真勝名。
於一切處無能勝者,尼乾陀言:汝一瞿昙雲何得勝。
佛言:若汝尼乾陀定計勝者,是颠倒見非真實見。
汝等以何為勝恣汝等說。
是時尼乾陀衆。
鹹一默然互竊相視。
佛言汝等當知。
唯佛世尊,於一切衆生。
若已入佛慧。
若未入佛慧。
利根鈍根鹹使得度。
平等利益無有差别。
是可名為無能勝者,汝善思惟。
於自身心諸苦所逼尚不能知。
雲何而能於此稱勝。
我今示汝諸佛微妙廣大正法。
諸尼乾陀衆聞佛是言已,忽大瞋恚生不信心。
是時帝釋天主。
居善法堂以天眼見。
即持金剛杵來入會中。
而欲破壞諸尼乾陀衆。
鹹皆驚怖生大憂惱啼泣良久。
即時世尊,於大衆中隐身不現。
諸尼乾陀衆。
於佛世尊方生瞻仰。
忽不見佛轉增憂苦。
即說伽陀曰: 譬如人獨處,空寂曠野中。
無父複無母,恐畏無救者,如江河無水,遊魚無所依。
樹木皆摧折,飛禽無所止。
我等今怖畏,苦惱亦如是,不見佛世尊,誰為救護者, 是時諸尼乾陀衆。
說是伽陀已欲從座起。
彼二膝輪適按地時。
其所按地忽發大聲。
普震一切人天大衆。
諸尼乾陀鹹作是念。
如來最勝二足尊者,唯願慈悲救度我等。
爾時世尊,即時現身還複本座。
告普勇菩薩言:汝可為諸尼乾陀衆說法化度。
普勇菩薩白佛言:不也世尊,譬如須彌山王殊妙高顯。
有小黑山而居其側。
雲何可言相與等比。
今佛世尊居大衆中。
遣我說法亦複如是,佛言止止。
善男子,如來方便善巧。
於十方世界随所說者,皆是如來慈悲願力之所建立。
此諸尼乾陀等欣樂於我。
我當為說無上法要。
普勇。
汝今可往十方世界。
親近諸佛宣揚法化。
普勇菩薩白佛言:世尊,我神通力而甚微校非佛大慈假我神力終不能行。
佛言普勇。
汝今以自通力及佛神力如是可往。
普勇菩薩承佛聖旨。
即從座起繞佛三匝。
忽於會中隐身不現。
爾時世尊,告諸尼乾陀衆言:汝等當知。
所謂生為大苦。
由生苦故起諸怖畏。
謂生有病怖。
有病怖故而有老怖。
有老怖故即有死怖。
生何緣怖。
謂為衆苦之所逼故。
以生為因即有諸怖。
生法若無怖從何起。
由是即有啰惹難怖。
陬啰難怖。
惡毒難怖。
火難怖。
水難怖。
風難怖。
乃至雷雹等難怖。
及自作諸不善業怖。
如是等怖因生而有。
若了生法即離諸怖。
是時世尊,為諸尼乾陀衆。
略說是怖畏法已,時諸尼乾陀衆。
廓然開悟悔過自責。
俱白佛言:世尊,我等愚癡起不正見。
背真實道違佛正法深為過咎。
願佛慈悲攝受我等。
作是言已,時十八俱胝尼乾陀衆。
俱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即時為十八俱胝大菩薩衆。
一一皆得圓滿十地。
乃以神通力各現種種神變。
及現種種身佛身菩薩身緣覺身聲聞身乃至天人龍神一切趣類等身已,複各自變寶蓮華座。
等分其半於佛左右。
禮佛足已,各坐其座。
若能平等施,善法一毫量。
於八萬劫中,獲廣大财富。
在在所生處,常念行布施。
以施三寶故,展轉報無荊 爾時普勇菩薩。
聞佛說是伽陀已,即白佛言:世尊,雲何於此大集會正法。
乃能了知而得聽受。
佛言普勇。
若人於十二克伽沙數如來應供正等正覺所圓滿善根。
即得聽聞此大集會正法。
普勇菩薩複白佛言:世尊,雲何能得如是善根圓滿。
佛言普勇。
若能於一切如來平等知見。
是即善根圓滿。
普勇複言:雲何能於一切如來平等知見。
佛言若於法師尊重恭敬。
是即能於一切如來平等知見。
普勇又言:而複雲何於法師尊重恭敬。
佛言若人於出世道發趣向心。
是即於法師所尊重恭敬。
普勇。
如是等皆能圓滿善根。
佛言普勇。
此大集會正法。
有大功德利益一切。
若人能聽受書寫讀誦者,是人獲大福聚不可稱計。
普勇。
正使四方一一方。
各有十二克伽沙數如來應供正等正覺。
皆住十二劫。
說此大集會正法。
聽受功德而不能荊又複四方各有如上克伽沙數如來應供正等正覺。
皆住如上劫。
說此書寫功德。
亦不能荊又複四方各有如上克伽沙數如來應供正等正覺。
皆住如上劫。
說此讀誦功德。
亦複不荊普勇菩薩白佛言:世尊,願佛略說讀誦福聚其數幾何。
爾時世尊,即說伽陀曰: 若人能讀誦,一四句偈者,彼所獲福聚,與彼八十四。
克伽沙數佛,福聚等無異。
何況能一心,安住於正法。
彼福聚無盡,諸佛出於世。
宣說無邊法,而實難得值。
爾時有十八俱胝尼乾陀衆。
來詣佛所鹹入會中。
各坐一面作如是言:瞿昙。
我等勝汝。
如是三複皆作是言:我等勝汝。
是時佛告諸尼乾陀衆言:唯佛如來得真勝名。
於一切處無能勝者,尼乾陀言:汝一瞿昙雲何得勝。
佛言:若汝尼乾陀定計勝者,是颠倒見非真實見。
汝等以何為勝恣汝等說。
是時尼乾陀衆。
鹹一默然互竊相視。
佛言汝等當知。
唯佛世尊,於一切衆生。
若已入佛慧。
若未入佛慧。
利根鈍根鹹使得度。
平等利益無有差别。
是可名為無能勝者,汝善思惟。
於自身心諸苦所逼尚不能知。
雲何而能於此稱勝。
我今示汝諸佛微妙廣大正法。
諸尼乾陀衆聞佛是言已,忽大瞋恚生不信心。
是時帝釋天主。
居善法堂以天眼見。
即持金剛杵來入會中。
而欲破壞諸尼乾陀衆。
鹹皆驚怖生大憂惱啼泣良久。
即時世尊,於大衆中隐身不現。
諸尼乾陀衆。
於佛世尊方生瞻仰。
忽不見佛轉增憂苦。
即說伽陀曰: 譬如人獨處,空寂曠野中。
無父複無母,恐畏無救者,如江河無水,遊魚無所依。
樹木皆摧折,飛禽無所止。
我等今怖畏,苦惱亦如是,不見佛世尊,誰為救護者, 是時諸尼乾陀衆。
說是伽陀已欲從座起。
彼二膝輪適按地時。
其所按地忽發大聲。
普震一切人天大衆。
諸尼乾陀鹹作是念。
如來最勝二足尊者,唯願慈悲救度我等。
爾時世尊,即時現身還複本座。
告普勇菩薩言:汝可為諸尼乾陀衆說法化度。
普勇菩薩白佛言:不也世尊,譬如須彌山王殊妙高顯。
有小黑山而居其側。
雲何可言相與等比。
今佛世尊居大衆中。
遣我說法亦複如是,佛言止止。
善男子,如來方便善巧。
於十方世界随所說者,皆是如來慈悲願力之所建立。
此諸尼乾陀等欣樂於我。
我當為說無上法要。
普勇。
汝今可往十方世界。
親近諸佛宣揚法化。
普勇菩薩白佛言:世尊,我神通力而甚微校非佛大慈假我神力終不能行。
佛言普勇。
汝今以自通力及佛神力如是可往。
普勇菩薩承佛聖旨。
即從座起繞佛三匝。
忽於會中隐身不現。
爾時世尊,告諸尼乾陀衆言:汝等當知。
所謂生為大苦。
由生苦故起諸怖畏。
謂生有病怖。
有病怖故而有老怖。
有老怖故即有死怖。
生何緣怖。
謂為衆苦之所逼故。
以生為因即有諸怖。
生法若無怖從何起。
由是即有啰惹難怖。
陬啰難怖。
惡毒難怖。
火難怖。
水難怖。
風難怖。
乃至雷雹等難怖。
及自作諸不善業怖。
如是等怖因生而有。
若了生法即離諸怖。
是時世尊,為諸尼乾陀衆。
略說是怖畏法已,時諸尼乾陀衆。
廓然開悟悔過自責。
俱白佛言:世尊,我等愚癡起不正見。
背真實道違佛正法深為過咎。
願佛慈悲攝受我等。
作是言已,時十八俱胝尼乾陀衆。
俱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即時為十八俱胝大菩薩衆。
一一皆得圓滿十地。
乃以神通力各現種種神變。
及現種種身佛身菩薩身緣覺身聲聞身乃至天人龍神一切趣類等身已,複各自變寶蓮華座。
等分其半於佛左右。
禮佛足已,各坐其座。